APP下载

新形势下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辨*

2022-03-15李宁宁

中文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理念

李宁宁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和非中文专业重要的选修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文学概论一起构成了文学类课程的基本框架,一直以来都备受广大师生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智能电子设备的大范围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备受学生关注、青睐,到热度大减,再到逐步被边缘化,引起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由此开展了大量的、积极的在关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就目前来说,有关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的问题。这是一个已经可以用“老生常谈”来形容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观点是,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转变,并认为当前教学成果输出不理想与教学理念转变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二是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侧重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主要分为了“现当代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始,在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从文学史与作品选分为不同课程讲授到两门课程合并、侧重 “文学史的讲述”再到强调作家作品赏析最后又回到“文学史的理解”与作家作品分析并重的历程[1]。时至今日,对于这一问题仍是见仁见智。三是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方面,是重要的路径,诸多学者和教师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基本结论是当前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成果输出。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教师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以“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现当代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以笔者看来,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高等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其必要性,同时在改革探索方面的成果也值得肯定,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存在一些分歧、误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实效性,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理清,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教育理念革新问题

关于教育理念革新,这一问题实质上并不是存在于高等教育,也不是单单探讨于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而是之于我们整个教育领域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刘小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一文中曾指出:我们现行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强调教师的“教”,教师处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学”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2]。而实质上对于本科学生来说,从小学到中学,基本接受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过程,这也与我们应试教育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有其一定的优势,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等,但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很明显[3]。在新时代环境下,随着教育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其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教育需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改革的方向性上来说固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转变却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就可以实现的,转变的实质效果也并不见得就如预期所想。以现当代文学课程来说,我们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要如何来操作呢?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其教学行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确立,意味着在其指导下要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显然,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要转变教学理念,知道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尚未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起完善的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这从我们当前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依然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见一斑。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但实际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我们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的提升,强调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骤然转变反而有些无所适从,有些缺乏自律的学生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再如我们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平等,难道真的是让教师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打成一片?又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质培养转变,二者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正确处理?

笔者以为,教育理念革新的问题,并不是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全替代旧的教育理念,矫枉过正,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不提倡以教师为绝对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搞“一言堂”,但就以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来说,在某些阶段“以教师为主体”仍有其突出优势,如在大学一年级,“师讲生听”,采取讲授法进行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讲解,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疑点,能够帮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明晰而系统的把握,这比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无疑具有更高的效率,教师可以以自身的文学修养、功底为学生打开走向文学殿堂的大门,夯实基础、提供指引,而且契合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习惯,必然更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输出。而就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来说,所谓的师生平等,余以为更多的应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的一种尊重,而不是让教师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搞形式上的“一团和气”,表面上的师生地位平等。再就知识传授与能力、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我们过分强调了知识传授、知识灌输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的负面影响,某种程度将知识传授置于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对立面,但从本质上来说,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最基本工作,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以知识传授为载体来进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才是王道,如何处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考验的是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偏废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理念的革新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怎么教学生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问题。无论任何教育思想和理念都有其优势特点和不足之处,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理念是完美的、可以一劳永逸的。所谓的革新,应是兼容并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综合择取各种思想理念的精华和优势,形成切实能够指导教育行为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显然,这对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一种挑战。

二、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侧重方面的问题

课程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一般情况下,教材即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每部分又分别使用相配套的“文学史”和“作品选”相关教材。其中,“文学史”教材多选用钱理群、陈思和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作品选”则一般选用朱栋霖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为基本教材。当然,教学实践中对于“作品选”的内容,教师具有较大的灵活选择空间,在基本教材之外会加以拓展,一些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文学作品喜好或者对作品的独特见解来为学生安排相关作品推荐阅读和学习。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说,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呢?以笔者看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文学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解析,学习作者的行文技巧、语言风格和特色等,具备基本的文学作品创作能力。二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显然,对“文学史”的了解、理解和系统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发展脉络以及各发展阶段的文学运动、文艺思潮、文学社团等的梳理、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与把握,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其思想发展和文学素养提升[4];而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赏析、解构,无疑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作品、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打磨学生的应用技能。在上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课程曾将文学史和作品选分为两门不同的课程,出发点大抵也是因为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所致,之后两门课程虽然合并,但教学中各有侧重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们提出“文学史”讲述和文学作品赏析并重,但在教学实践中仍难免会有所偏重,这反映出教师对于“文学史”知识讲授和文学作品阅读、分析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不够深入。知识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对知识的获取最终将会转化为知识获取者的技能、能力和品格修养。对学生文学应用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完整的“史”的概念、系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对学生感性审美的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等也至关重要,是学生文学创作技能升华的重要支撑。缺乏对“文学史”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势必浮于表面,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文字匠人”;而不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学生即便了解和学习了“史”的知识,也必将难以引起情感的共鸣,提升品格修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将只是空谈。当前的时代环境对现当代文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养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正确、深入理解“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教学层面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相辅相成、不偏不废,这对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们教育领域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在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综合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是影响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就具体的不足之处来说,主要为重视不足、投入不足、应用水平不足等。就笔者看来,不足有之,但真正的不足之处却有待商榷。

教育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的产物,属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技术路径。从本质上来说,教育信息化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思想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当前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更多的可视为传统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网络化、信息化,大多数的应用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层面,较少涉及信息技术的思想和理念层面。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开发了网络精品课程,甚至实施了网络教学,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剥离了这些技术表象,我们的教学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充其量只是提升了教学效率,并没有解决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笔者看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全新的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和体系。我们的课堂依旧是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内容依然是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教学组织与流程依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设计的。当代的本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见惯了各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新奇,无益于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活动,追求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乐于通过虚拟的互联网来进行沟通交流、发表自己意见,凡此种种,均是我们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的着力点,当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在当前时代环境下该课程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而改革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则是适应当前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该课程教学成果输出的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工具属性、技术特性,同时更应该充分理解其所提倡的以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并以此作为应用的基本思路。只有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解决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成为推动教学改革取得实效的动力引擎。

猜你喜欢

文学史文学理念
我们需要文学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