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审计重点分析

2022-03-15杨洪伟

中文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审计工作会计核算

杨洪伟

(吉林省临江市审计局,吉林 临江 134600)

一、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特点

1.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增加了更多的会计科目。例如“财政补贴结余”,“经营结余”,“事业结余”等,增加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使其会计处理等工作更加细致,避免了数据不准确,信息模糊等问题。如“财政补助结余”和“财政补助结转”两项科目的增加,将使财政补助的会计处理更为精细,财政资金的使用也更为合理。而“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这两项科目,则是对企业的各项支出、结余进行了汇总,从而能够对各部门的各项收支进行科学的核算。另外,在新的机构财务核算体系中,增设了“非财政补助结转”,这是一种对非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机关财务管理的全面性。

2.分类增加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在分类上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分类,从而可以对机构的资金状况进行更为详尽的记载。同时,新的机构财务核算体系还把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制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促进会计制度的执行。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方面,新增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方式,即资产折旧和摊销不计入基金费用。该方法既能反映机构固定资产变动,又不影响其核算。

3.独立性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是独立的。传统的会计体系是将机构与行政单位的会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因此必须能与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相适应。但是,机关与机关之间也有区别。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实行预算核算。而事业单位则必须在会计体系的规范下进行会计核算。新的财务核算体系是从机构内部分离出来,使之与行政单位分离,从而确保其独立性。

4.记账方式变化

传统的会计体系大多采用财政收支核算,通常采用的是收付和记账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现金流入,才会被记录下来。而新的机构会计核算体系,则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一旦双方权利和义务发生了改变,那么这笔交易就会被算在账上。

5.会计科目统一

在传统的核算体系中,自收自支、全额和差额分别进行核算。而在新的机构会计核算体系中三者合一,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统一,便于机构对财务信息的调整。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缺乏对于财务审计预算平衡重视

在财政管理中,会计核算与预算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地调节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避免经费的浪费,确保其效益。然而,在某些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自收自支的机构,由于缺乏对财务审计和预算的平衡,造成了经费短缺,从而影响了机关的财政状况。

2.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不合理

在现代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运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准确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也没有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要求,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进行摊销。由于企业和机关单位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面存在差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存在较大主观性,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和审计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合理性。

3.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重点问题不明确

在新的会计体制下,事业单位必须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作为明确的审计目标。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财务会计体系不够健全,分配和应收账款缺少一个合理的制度约束,导致了审计工作的目标意识不清。由于目标导向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审计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会影响到整个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使财务审计工作不能与其自身发展相结合,进而影响到其自身发展。

4.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部分机构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改革与优化,但由于其自身的独立性,导致其实际绩效不佳。另外,由于某些机关的审计方法或方式不够成熟,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认识上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和误解,致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地与其他工作项目分离,而主要集中在财政部门。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机关领导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认识不到位,应当把审计工作贯穿于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由财务部负责审核,其监督作用不大;审计工作不能只参照法规,它涉及更多的专业判断,且审计结果与其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由于财务审计的内容和环节较多,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如果不能正确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对策,就不能正确地对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审计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目标,从而使财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5.财务人员能力不足

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都有很大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些机构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并没有对其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系统的审查和评价,导致了审计师无法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审计。同时,在机构内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会计从业人员在入职前未进行系统的训练与教育,从而影响到财务审计的质量与效益。

6.工作范围较小

近几年,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经营职能将会更加多样化,工作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但是,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不但采用了传统的工作方式,而且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步伐,拓展了自己的工作领域。在这种运行方式下,财务审计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

三、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1.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在进行财务核算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资产核算制度不完善,采用现金支付实现制的财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长期或总体运营情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步走向多元化,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要确保其所采用的财务会计制度与其经营范围相符,因而,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也是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各地方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对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既保证了机构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在进行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时,既要提前进行改革,又要主动提出新的观念、新的思想,适时地调整财务审计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下,能最大限度地弥补过去的传统会计体系的缺陷。总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四、探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审计重点分析

1.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环节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通常,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极大地促进特定的控制目标的加强或减弱。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内部控制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委派一些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进行审计,从而导致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在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权威。另外,还需要把重点放在集中支付系统上,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对公共开支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财务审计与资金有关,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金融风险。所以,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对机构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在进行审计时,可以减少很多的风险。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尽可能减少风险。

2.树立创新理念,改进审计方法

在新的环境下,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应立足于现实,确立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探索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财务审计方法与模式,并运用现代的技术,建立先进的审计理念,以适应新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工作的各种要求。同时,要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特点等方面的资料的搜集、整理,并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根据已完成的工程和工作内容,应当将工程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能够顺利、完整地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对于已完成的工程、工作内容,要做好评价和管理,并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经济发展状况,实施相应的审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财务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使审计工作的负面影响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扩大审计的范围,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新的财务会计体系中,必须建立独立的审计机关,以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的质量与效益,使之达到财务管理的规范与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各部门设立独立的稽核机构,从而使财务工作的内容与发展进程得到合理的监控。同时,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使其功能更加清晰,从而为其规范化、完善内部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使我国的审计工作更加独立,使我国的财政审计和管理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3.健全事业单位的审计保障制度

要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尤其是在审计工作内容方面,要从现实出发,制订出一套健全的审计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调整,以达到与现实相适应的目的。在加强审计工作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与时俱进,使二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发展。机关领导在健全体制时,必须全面考虑和分析影响机制的各个方面;在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下,逐步规范审计工作的各项内容与要求,使审计工作持续深化,推动事业单位取得长足发展。

4.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财务审计的质量与成效与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息息相关。在实施财务审计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审计人员的作用,并确保聘用和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进行日常的审计工作。另外,在审计项目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动态,适时地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内容,以便能及时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员工进行综合、科学化的管理,使审计工作者形成正确的审计理念;在深入的学习与理解中,财务和审计人员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更加规范。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关于财务审计的专题培训,使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教育中来,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方法与技术,并根据自身的实际,不断地改进和改进,使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5.重视期初余额和关注应收应付

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会计体制改革中,财政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既要对结余进行分类,又要有序地进行试算和收支。在上述工作结束后,各机构还要按照新系统将期初结余转入对应的账户。另外,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也要注重期初余额,也就是要注意检查期初余额在新、旧制度衔接中的问题。在审核期间,若发现有任何主观或客观的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并持续改进会计核算。应收账款是事业单位在运行中的暂时性未结清的款项,并在资金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加强对其会计处理和监管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随着新的财政体制改革,机关在实施绩效审计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应收、应付账款会计处理在某些情形下可能会对期末资本结转产生影响,要避免虚列负债,严格审核应收应付账务的会计处理,杜绝出现虚假业绩、舞弊现象。在确保会计报表和应收账款会计工作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会计审计的职能。

6.拓宽审计工作范围,明确工作重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各地的机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部管理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在对财务审计进行改革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审计方法进行创新,使之能够在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具体的改革中,应借鉴国内和国外先进的机构,并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扩大审计的领域。其次,必须制订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提高会计准则。这样既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促进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

结语

总之,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行,机构在经营与发展中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审计工作,这就给机构自身和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审计工作中,各单位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财务审计的认识,从实践的角度,对现有的审计监督制度进行改进,以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保证机构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强化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工作的实效,为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审计工作会计核算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