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15许若菲
许若菲
王晓俊*
清末民国时期(1900—1949年),南京先后作为通商口岸和民国首都,其城市规划建设推动了当时处于零散、自发状态的城市绿地的发展。当时南京城市建设面临着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限制,规划意图与实际实施存在偏差;同时西方城镇建设理论及实践正逐步影响到中国近代城市建设,有关西方市政建设的书籍已陆续在国内翻译出版[1],也影响着近代南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导思想。鉴于当时南京的城市地位,其城市建设包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研究受到当时和现今学者重视[2-7]。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南京城市绿地发展的历史与演变。相关学者有针对彼时历次规划的解读与梳理的研究[8-9],或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功能转变、城市绿地空间类型进行研究[10-13]。同时,还有一些研究针对南京近代园林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侧重于对园林风格变化的探讨[14-17]。综上,近代南京城市绿地空间的研究偏重社会发展、政治时局、西方思潮等外因的作用。已有研究着重在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而将城市绿地作为整体去观察与分析的较少。本文侧重探讨南京近代城市绿地基于原有城市山水资源,在适应社会变迁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立足于南京城市绿地空间转变的环境及其内生动力分析,归纳总结城市绿地空间演变中的历史特征。
1 规划推动新型城市绿地建设
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近代南京城市绿地空间的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自清末至民国初期,南京城市绿地为城市重建及城市美化服务。民国政府定都南京(1927年)前后,为南京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绿地建设受到了这些规划的引导(表1),同时,城市绿地的功能与布局模式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清末到民国结束这段时期,南京城市绿地空间总量变化较小,绿地空间类型变化较大,其中功能类型转变显著的是传统风景地转变为城市公园。该时期的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空间演变的关键性先导因素,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下文就其阶段性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表1 近代南京城市规划中的绿地建设相关内容
1)原有“因借”自然山水绿地模式的减弱。
1920年的《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开始设立公园公墓区,在城市用地的分配上,住宅区、公园区及工业区占较大比例。1926年的《南京市政计划》为初期构建绿地空间结构规划阶段,其中“公园计划”与“名胜开发计划”两部分在全市共规划建设五大公园与五大名胜,呈现从零散的城郊自然风景地转向将城市绿地作为整体考虑的状态。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负责首都建设计划的管理机构陆续编制了《首都大计划》《首都计划》等城市规划,推进了城市绿地空间建设[18]。这些规划确定了依托东线玄武湖-紫金山一带及西线莫愁湖及江岸一带自然山水的公园区基本格局。从城市绿地演变发展看[19],这个阶段是近代南京城市绿地首次从随机型模式向系统规划模式的转变。
2)公园重要性的认识、定量空间标准的提出。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当时从西方引入国内的新鲜概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了重视。《首都计划》强调公园设置的必要性,认为公园建设与市民的健康与幸福相关,并且在南京市政府机构下特设公园管理处[20]。彼时有学者提出城市绿地与人口之间需要呼应的要求,如近代造园学家陈植对南京城市公园建设的关注,并没有从“壮丽之都市”[21]出发,而是从其与人口关联度的角度,指出南京的公园面积远不能满足人口需要,为每英亩453人,离每英亩200人的标准相差较远[22]。该时期公园绿地空间规划使用定量空间标准模式作为建设配置标准(表2)。
表2 《首都计划》中分配每英亩公园之人数与公园占城内土地之百分比的大都市比较
3)公园系统模式的雏形。
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首都由重庆迁回南京,该时期绿地规划延续战前《首都计划》的框架,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对城市公园系统建设有推进作用。例如,依据各城区的人口数量分布来增加小型公园数量,并且在《首都计划》之“公园与林荫大道”中强调公园需要满足游客的可达性及公园之间的联系,规划新建林荫大道将各公园连接起来,以方便市民到达[21]。这些规划建设思想,引导城市绿地建设走向公园系统模式(图1,表3)。
图1 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形态演变分析
表3 近代南京城市绿地类型及名称
图3 民国中央体育场航拍图(引自美军1929年航拍图)
2 影响城市绿地变化因素的内生动力分析
近代南京成为民国首都前后,城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的城市绿地形态变化主要受到了当时民国追求新生活方式及定都南京开展城市建设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需求、人口增长、交通发展等因素。
2.1 生活需求促成城市绿地类型更新
1)强身健体。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中国丧失尚武精神是导致其战败于西方列强的原因,故大力提倡尚武精神。1928年《首都大计划》提出建设体育设施计划:在鼓楼附近,除保存历史古迹用于纪念外,同时设立运动场。第一公园(北洋政府时期政府营建的纪念公园)南部建立体育场,城北平民公园在绣球山西侧开辟运动场,为市民强健体魄提供场所。1929年4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法令——《国民体育法》由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为振兴体育事业,南京市政府把办理全运会事宜视为社会教育重要工作,同时学习先进国家经验,计划筹建多个运动场所供市民使用。林荫大道两侧绿带规划网球场、儿童游戏场等各项游乐设施,计划增设体育场、体育公园等绿地空间。国民体育运动的倡导,也推动了教育机构内运动场所的配置。20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强调身体锻炼,南京的教育机构相继设立户外锻炼场所(图2、3,表4)。
图2 基泰司设计的中央体育场全景图[23]
表4 民国初期颁布的教育设施法令规程中与绿地空间建设相关内容
2)休闲娱乐。国民政府时期对休闲娱乐生活的改良有相应政策出台,1928年《首都大计划》提出建公园为市民游憩提供场所。因第一公园较小,国民政府随后开放玄武湖公园作为市民游憩场所。1930年2月,国民政府制定《改进人民娱乐方法案》,该案认为良好的娱乐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有助身心健康,同时认为民族的强盛体现在娱乐方式的先进性上。该案还认为如果要禁止不良娱乐,必须提供积极的娱乐方式。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在城市其他绿地空间中设置儿童游乐场所,南京市政府在第一公园及秦淮小公园内分别加入儿童游乐场等设施。
2.2 人口增长促使城市绿地扩容
民国政府成立之前的南京城市人口数量较为稳定,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城市人口增长呈现出“早期缓慢、后期剧增”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人口构成,在1934年全市居民之中,从事服务行业和家庭仆役所占的比例最高,占城市人口总数的21.97%;国民政府党政机关要员占7.08%,比例相对较大。同时人口密度在城市空间中分布不均,南部密度高,北部密度低(图4)。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城市绿地建设调整措施为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居住区加入点状绿地,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新建较大面积的块状城市公园,同时将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转为城市公园。
图4 1949年南京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2.3 交通发展促进城市绿地联结
1)利于绿地建设——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19世纪末,随着城市近代化进程的推动,南京城市交通发展迅速。南洋劝业会在江南公园(南京第一座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园)附近举办,也与其毗邻南京第一条公路——江宁马路交通的便利性相关。因仿造西方博览会规制,筹办者清政府官员端方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可达性。除公路交通外,物资运输也利用铁路交通,1907年南京第一条铁路——沪宁铁路支线从金川门入城,直通城内为南洋劝业会建设服务。“铁道马路交错其间”为该处城市绿地交通便利的表现。
2)提高绿地空间可达性——交通发展使城市绿地联结,增强了城市绿地空间可达性。据《首都计划》中“市郊公路计划”所述,之前通汽车的公路出发点是考虑增强与城外的联系,多为出城公路。因南京的外围被山、河、湖环抱,各条出城道路与近郊的山、河、湖等绿地空间联系方便[21],但与新建公园之间的联系较弱。南京建都之初,新建公园过于偏僻,市民无法便利使用。《首都计划》加强公园的可达性,特别强调规划与新建公路需要加强紫金山陵园、五洲公园、莫愁湖、雨花台各公园及名胜地之间的联系。至1939年,南京的城市道路系统已经能方便通达城内及近郊绿地(图5~7)。
图5 《首都计划》(1929)中道路系统规划图(《首都计划》中计划道路分为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内街5项,道路形态以平直为主,曲度不大)
图6 1939年南京道路系统图(实际道路系统受原有地形地貌影响,干道平直,少部分依地形地貌走势而弯曲)
图7 1939年南京公交路线与绿地的关系(主要公交线路沿城市干道展开布置)
3)推动林荫大道建设——交通建设促进城市林荫大道线性绿地空间的形成。近代园林史研究中对林荫大道的研究不足,而作为当时的“先行者”,南京的林荫大道尤其值得研究。南京的林荫大道建设有较长的历史。近代南京城市新建及拓宽的16条道路两侧,按道路等级分别种植有2、4、6排行道树。通过对比发现,林荫大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场地限制,未完全按照《首都计划》中规定的沿秦淮河两岸及城墙种植,而是全部沿着新建及已有道路种植[21]。道路的建设使林荫大道线性形态绿地在近代南京得以展现,城市绿地空间的转变受到了政治因素的驱使与影响(图8、9)。
图8 《首都计划》中林荫大道(《首都计划》中提议建设林荫大道,使各公园贯通,提高公园的可达性,提议位于秦淮河两岸及城墙沿线)
图9 1939年建成的林荫大道(实际建成的林荫大道,沿着干道的方向展开布置)
2.4 土地权属与用地现状影响城市绿地塑形
私园公共化在近代上海出现较多,无锡、南通等地也出现私家花园向民众开放的现象,由此构成中国近代城市的特殊系列——私园公用系列。然而这样的转变在近代南京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政府因未能收回私园土地,而无法将其改造成公园,同时私园园主无力经营,只能将其对外租售,导致私园年久失修难以利用。19世纪末,部分南京城市绿地空间原土地性质各异,未完全归属国有,如莫愁湖、白鹭洲公园(原东园)、愚园等。已开放的绿地空间部分属于私有,如玄武湖中岛上仍有居民居住。私有绿地直接开放的提议难以实施,如政府计划将愚园开放为第二公园,在与园主协商后未果。
另外,近代南京城市用地现状在空间分布上南北疏密不均,城北、城南受自然形态制约及历史积累的影响,用地密度差异造成绿地空间形态各异。由于建设用地多集中于秦淮河流经的老城南,城北自然空间成片分布,建设用地较少。因此,城北绿地广阔,呈片状、带状分布;城南绿地稀疏,呈点状分布。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导致城北、城南地价相差很大,城市绿地形态受到了土地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图10~12)。
图10 1929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图[23]
图11 1950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图[23]
图12 1928—1934年南京各分区点每方土地的价格(新街口、太平路、中华路中段、中华路北段、夫子庙均为城南地区,唱经楼、鱼市街、大方巷、山西路、傅厚岗、三牌楼为城北地区)
1)人口稀少区——在丘陵连绵起伏的南京老城西北部,山水自然形态丰富,历史上多有筑城、造园等活动。在国民政府时期推行的规划中,此处规划有公园区、住宅区及办公区。此区域内,改造或建设城市绿地空间虽地价较为合宜,但也面临必须先建设道路的难题。成功的案例如民国鼓楼公园,结合历史名胜建城市公园,历史文化赋予绿地空间特定意义。失败的案例如城北一带平民公园,历史上为金陵景致,其向公园转变的过程中,很长时间内遇到兴修道路需要拆迁时来自原居民的重重阻力,导致公园建设及开放计划一再拖延。
2)人口密集区——地势平坦的城南地区,明代以来有大量居民聚集于秦淮河两岸。此处绿地空间少且地价高。国民政府时期规划绿地空间以零星分布的点状为主,在市府办公区附近规划建设秦淮小公园;将原有的古典园林改造为公园,如将徐氏中山王家族东园旧址开放为白鹭洲公园。
3)人口中等密度区——在原为南京明代皇城区的明故宫遗址地块上,虽居民较少,但土地性质复杂。当时孙科、茂飞、古力治主导的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的方案计划结合紫金山的地形设置中央政治区,后蒋介石主导的首都建设委员会主张结合明故宫遗址设置中央政治区,在中山东路南侧即励志社对面规划建设中央政治区公园,为办公及商业规划绿地空间(图13)。
图13 《首都计划》中的功能分区
由1927和1939年的南京绿地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在前述规划指导下,公园结合原有位于城市近郊的风景名胜,城市绿地空间延续其布局特征,在居住密集区外围,拨地新建的公园因体量较大只能建设于人烟稀少处,可达性较差。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受到历史积累的原有南京城市基底的影响与制约(图14、15)。
图14 1929年南京城市公园绿地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清末民初的南京城正处于时局动荡、事件频发的特殊时期。20世纪30年代,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其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受西方规划思想的影响,相应的城市规划与政策推动了城市绿地建设。本文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视角去探讨城市绿地空间的演变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规划价值体系的转向: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思想史发生转变,彼时已开始对追随西方潮流的历程进行反思,由原来的参照西方,思考“应如何”,变为立足历史现状,探讨“能够如何”。
2)城市绿地属性的改变:随着人口增长、私有土地逐渐收归国有等方面变化,近代南京的城市绿地空间一方面发生了由风景区向城市公园的功能属性转变;另一方面在从私家花园到城市公园的转变过程中,可以看到私人领地的退缩和公共领地的扩展。功能与权属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绿地的性质,因此在绿地空间总体数量、空间分布等方面变化较小。
3)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使规划构想中“预备”的近郊风景地逐渐成为市民方便到达、可以利用的城市绿地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形成了城市林荫大道这一新型的线性城市绿地,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4)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均:受土地价格的影响,城市绿地空间被“挤压”到地价较低的城市地段,同时受城南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绿地建设不易展开的制约,形成城南绿地空间较小且分散分布、城北新城区绿地空间较大且连续分布的2种格局。
图15 1939年南京城市公园绿地分布
5)公园系统的初步形成:民国建都初期受西方影响尝试建立城市公园系统,规划每英亩公园之人数水平居欧美各大城市中等行列。虽在其间受到了战事的影响,经过多轮规划建设的努力,至民国末期城市公园系统已初步形成。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近代南京城市的现代转型使城市出现新的绿地类型和功能,形成新的城市绿地建设思路,这种转变深刻地受到当时城市建设思想、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因素的驱使与影响,在服务市民、满足城市发展方面符合近代城市文明建设的趋势。
认识城市绿地空间的发展需要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南京城市历史积淀深厚,在近代史上地位特殊,剖析其城市绿地空间演变有益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城市绿地空间发展变化的历史特征与规律。同时,从形态演变的层面回溯城市绿地空间涉及历史、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有利于拓展城市绿地的研究视野。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