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站冷凝器用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均匀性研究

2022-03-15袁雪婷郭龙创张杭永

压力容器 2022年1期
关键词:复合板射流炸药

臧 伟,袁雪婷,郭龙创,张杭永

(1.国家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宝鸡 721008;2.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 721008;3.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14)

0 引言

随着制造业设备大型化的发展,电站冷凝器对大面积、高质量的钛/钢复合管板的需求不断增大[1-5],国内制备大面积钛/钢复合管板的技术存在较大问题,在结合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上还不能满足大型装备的特定要求,尤其管板在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基、复层局部脱层的问题[6-10]。

本文依据爆轰机理[11-13]分析复合板在爆炸焊接过程中的爆炸压力变化规律,采用高低爆速炸药搭配并结合分段布药方式进行大面积钛/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试验,对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备材料为Gr.2/Gr.70、面积为29 m2的电站冷凝器用大板幅钛/钢复合管板。结果表明,采用2 250~2 300 m/s的高低爆速和分段布药工艺制备的大面积钛/钢复合板,其力学性能符合ASTM B 898—2020,可以满足大型装备的使用要求。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复层、基层材料分别为ASME SB265 Gr.2和ASME SA516 Gr.70,规格及数量分别为5 mm×4 450 mm×6 820 mm,4片;31 mm×4 350 mm×6 720 mm,4片。

1.2 试验方法

1.2.1 爆炸焊接试验

采用高低爆速炸药搭配和分段布药爆炸复合,其中静态工艺参数(药高、支撑距离、飞边余量、聚能直径等)相同,分段布药如图1所示。

炸药爆速Vd1>Vd2>Vd3

1.2.2 爆炸爆速的选择

依据爆炸工艺参数基础理论[14],进行高低炸药爆速搭配测试,炸药为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配方为硝铵炸药+工业盐,爆速的测量方法为单段式探针法。选择4种高低爆速搭配,其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高低爆速炸药搭配方案

2 结果和讨论

2.1 爆炸压力分布与复合板均匀性的关系

根据单一炸药平铺布药和多种炸药分段布药,结合炸药爆轰压力公式(1)[15],以距离起爆点处的长度为横坐标,爆轰压力为纵坐标,绘图如图2所示。

(a)单一炸药平铺装药

(1)

其中:

式中,p(x)为距离起爆点x处的爆轰压力,MPa;x为距离起爆点处的长度,mm;r为多方指数,常为定值;ρ为炸药密度,kg/m3;Vd为炸药爆速,m/s;x0为爆轰波反应区的宽度,与炸药有关,mm;r0为炸药颗粒半径,mm;uc为炸药燃烧速度,m/s。

图2(a)为单一炸药平铺布药的爆炸压力的分布规律,在稳定爆轰后,爆轰压力得到稳定,随着时间的增加,压力冲量直线上升,爆炸复合的长度越长、面积越大,爆轰压力冲量增量越大,造成界面焊接质量均匀性差异越大[16],说明单一炸药平铺布药对爆炸焊接的板幅有一定限制,尤其对互不相熔的两金属(如钛和钢),对其爆炸焊接质量危害极大。

单一炸药平铺布药在爆炸焊接中界面结合情况如图3所示。在起爆开始,阵面波近似圆的形式发生碰撞,使两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初使碰撞时炸药爆轰产生热能和两金属变形产生的热能射流比较弱,不足以对结合界面造成危害。当圆的直径完成后,这时炸药爆轰压力冲量逐渐加大;同时炸药爆轰产生热能和碰撞变形的热能形成高温射流;加之两长边产生爆轰稀疏波、复板受爆炸变形扰动等共同影响[17],使得高温射流在结合界面层内以紊流形式向外喷射,造成高温射流喷射、杂乱无序排放,使结合界面产生不均匀结合变形,整板结合均匀性不一致,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图3 单一炸药平铺布药爆轰波阵面示意

图2(b)为多种炸药分段布药的爆炸压力的分布规律,当爆轰压力冲量增大到一定阶段时,通过减小炸药爆速来减缓冲量的增大,对板幅较大的钛钢复合板,在结合均匀性方面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多种炸药分段布药在爆炸焊接中界面结合情况如图4所示,在分段处爆速降低,能够减少爆轰阵面波的曲率半径;同时炸药爆轰压力冲量加大的趋势减缓,能够有效控制炸药爆轰产生热能和碰撞变形的热能形成高温射流,使得结合界面高温射流均匀排放程度得到稳定控制,即以层流形式喷射,极大提高界面结合均匀性,稳定控制复合界面结合质量。

垂直于板面的线为分段界面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选用多种炸药分段布药的方式,并选取了4种不同爆速的炸药配比进行爆炸焊接试验。

2.2 超声探伤检测结果分析

运用超声波在不同材质界面的反射率、透射率,通过超声检测可对结合质量的均匀性进行定性评定[18-20]。

钛/钢复合板复合界面的声压反射率r可以根据钛与钢两种材料声阻抗按公式(2)计算如下:

(2)

式中,r为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Z1为纯钛的声阻抗,kg/(m2·s),Z1=27.32×106kg/(m2·s);Z2为碳钢的声阻抗,kg/(m2·s),Z2=45.84×106kg/(m2·s)。

超声探伤时,一次底波B1与复合界面的回波S的差值dB的公式如下:

(3)

式中,dB为一次底波B1与复合界面的回波S的差值;B1为一次底波,常设置为80%;S为界面回波,在探伤仪显示屏上读出。

根据式(3),当实测值等于或接近理论计算值(11.48)时,说明钛/钢复合板贴合质量良好;实测值明显大于或小于理论计算值(11.48)时,说明结合界面存在某些缺陷、夹杂等[21],这种情况可能是导致结合强度降低的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距离起爆点2 000 mm范围内,几种方案界面回波都在34%左右,这个区域dB值均在9.5左右,在实际产品检测中均获得良好的贴合质量,说明距离起爆点2 000 mm范围内,爆炸压力冲量分布规律,几种方案对贴合质量影响不大。

表2 探伤示波屏幅度调至80%时的各波高数据

在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的超声界面回波显示,方案1,2界面回波非常低且差异大,方案1无法读出dB值,说明结合界面产生缺陷多或脆性化合物层厚,反射回波被吸收;方案2仅读出dB值为3~5,说明结合界面产生缺陷或脆化层相对方案1减少;方案3读出dB值为8~8.5,相对方案2进一步减少;方案4的dB值达到11.5~12,达到理论计算值(11.48)。这更加说明大板幅钛/钢复合板用高低爆速搭配和分段布药,对控制爆轰压力冲量上升和界面结合均匀性达到明显效果,结合界面缺陷和脆化层极少或没有产生。

2.3 结合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分别在离起爆点5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 mm两侧取剪切试样(各试样热处理制度均为540 ℃、保温3 h随炉冷却),将得到的剪切数值绘制如图5所示。

图5 剪切强度数据分布

由图5可以看出,方案1仅是起爆点部位结合强度高,最高达到310 MPa,而其他位置没有超过ASTM B 898—2020中标准要求值(140 MPa);方案2距离起爆点2 000 mm范围内的结合强度最高257 MPa,但同时又存在低于140 MPa,而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少数高于140 MPa;方案3距离起爆点2 000 mm范围内,最高也是257 MPa,无低于140 MPa,而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多数超过140 MPa;方案4距离起爆点2 000 mm范围内,最高265 MPa,而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结合强度也无低于140 MPa。方案4的数值更能说明,采用适中的高低爆速搭配和分段布药工艺,能够控制结合界面均匀结合问题,尤其对大板幅钛/钢复合板效果明显。

2.4 金相组织检测分析

依据无损探伤底波数据和剪切性能数据,判定界面不均匀性主要分布在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故重点取各方案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的金相进行检测分析对比。

图6示出各试验方案距离起爆点2 000~3 000 mm范围处的金相组织。方案1显示出界面波峰波谷存在连续熔化层、孔隙等微观缺陷,这就是高温射流不均匀喷射堆积造成的[22],致使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低甚至直接分层。方案2比方案1相对好一些,但还是存在方案1的问题,隐患是后续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分层。方案3较大的微观缺陷集中在波谷旋涡内,这种缺陷无法在超声检测中检测出来,可卷筒加工,但是在钻孔加工中很容易局部分层。方案4金相组织显示良好,只是在波谷的旋涡中存在轻微的熔化和孔隙,没有出现连续熔化层,且能保证经受钻孔加工的验证。

(a)方案1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2 250~2 300 m/s的高低爆速搭配和分段布药,可有效地控制界面结合均匀性。合理适中的高低爆速搭配和分段布药,既能避开较高爆速高温射流难以控制的情况;又能避免低爆速的结合强度不足问题,能有效控制界面均匀性,增大钛/钢复合板板幅面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3 结论

(1)采用高低爆速炸药和分段布药方式,使爆轰压力分布得到控制,从而使焊接界面结合均匀。

(2)分段布药方式使爆轰波阵面曲率得到控制,避免同一横截面上复层钛板不均匀变形。

(3)采用2 250~2 300 m/s的高低爆速炸药搭配和分段布药方式,能控制脆化层、孔洞等缺陷产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复合板射流炸药
深海逃逸舱射流注水均压过程仿真分析
退火对TA1/5052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空气也能当炸药的神秘武器:云爆弹
低压天然气泄漏射流扩散特性研究
议论火炸药数字化制造
常规高效毁伤用火炸药技术发展趋势
药型罩侵彻性能仿真与优化
热处理工艺对爆炸焊接C276/Q345R金属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钢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合成射流低速射流矢量偏转控制的PIV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