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定价研究述评:理论、影响因素与后果
2022-03-15吴先聪胡文婷
| 吴先聪 胡文婷
一、引言
审计定价是审计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Simunic(1980)开创了审计定价研究,他利用1997年美国审计市场的相关数据初步建立了审计定价的实证模型,此后的文献从概念、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实证模型进行了完善。我国证监会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为考察我国制度背景下审计定价的相关内容提供了契机。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有关审计定价的研究内容趋于成熟。
审计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其价值的大小包含着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质量等内容相关的增量信息,因此审计定价成为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的重点关注。审计定价如何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又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何种作用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通常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决定,部分文献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核心要素的独立董事会对审计定价的高低产生重要影响(高凤莲等,2020)。而当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为严重时,审计定价也会受到管理层背景特征(张俊民和胡国强,2013)、财务报告语调的影响(王嘉鑫和张龙平,2020)。由此可以看出,审计定价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其中包含的增量信息对于监管部门、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注册制的逐步推行,结合国内外关于审计定价的研究日渐成熟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审计定价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展望,以推动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进步,更好指导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背景下审计定价的后续研究。
综上,本文将从审计定价的理论出发,对审计定价的理论假说进行阐释与总结,梳理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定价产生的后果,之后基于我国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审计定价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论文研究的思路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论文研究的思路框架
二、审计定价的理论基础
(一)审计成本假说
Simunic(1980)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资源的投入与分配,由此确定审计收费。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包括审计成本、审计师潜在诉讼风险和合理利润三部分,这也就是审计成本假说的主要内容。当被审计单位规模更大、业务更复杂或内部控制更为薄弱时,为将公司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需要针对性地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曹强等,2008),相应的审计投入也会增加。因此从审计成本假说出发,审计定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审计成本的多少。
审计成本假说还认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影响审计资源投入的多少,决定审计定价的高低。对风险更高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投入更多的审计人员和时间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审计资源的增加会导致审计成本的上升。根据审计风险模型,除财务报表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会导致审计定价提高外,注册会计师会对自己承担的诉讼风险和声誉风险等收取一定的风险溢价补偿。因此,除审计成本外,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对自身在审计业务中承担的风险而收取不同程度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是对审计师尚未观测到的审计成本的补偿,通常用异常审计费用来衡量(Doogar等,2015)。当审计人员认为其客户的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时,如果要继续为其提供审计服务,审计人员可能通过实施更多审计程序和派遣更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来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或通过收取风险溢价来补偿承担的审计风险(Hribar等,2014)。因此成本假说中审计成本以及风险溢价是审计定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审计保险假说
Dye(1993)是较早研究审计保险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审计服务的价值来源于其提供的保险价值,该部分价值代表财务报表使用者在遭受投资损失时向审计师索赔的期权价值,即审计保险价值。Menon和Williams(1994)是最早对审计保险价值进行实证检验的学者,他们利用美国七大会计师事务所中Laventhol&Horwath的破产事件进行研究,结果却发现破产导致审计师提供的审计保险价值不复存在。后来的研究认为,相对于成熟公司,审计保险价值在初创公司中更为显著,因为处于初创期的公司风险更大、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审计师的保险作用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Willenborg,1999)。审计保险也可以理解为,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高质量审计服务为企业经营状况提供了担保,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
Brown等(2013)发现毕马威就避税事件与美国财政部和解后,其审计客户的市场收益较事件发生之前明显回升,以此说明审计保险价值的存在。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审计保险假说的内容逐渐丰富。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保护制度的完善。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如果因注册会计师未能勤勉尽责从而导致审计失败,投资者保护制度会要求注册会计师为投资者的损失提供补偿,监管部门也会对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处罚(倪慧萍和时现,2014)。
(三)审计租金假说
租金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是寻租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审计寻租的根本原因。审计租金假说最早由DeAngelo(1981)提出。DeAngelo(1981)认为注册会计师在首次承接审计业务时通常定价较低,但这种费用的降低是在对未来准租金预期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并不会损害审计师独立性。但长期以来,针对监管机构、投资者的文献研究倾向于认为审计定价中的异常部分是支付给审计人员的租金,会损害审计人员独立性(赖少娟和杜兴强,2012;Yang,2013)。异常审计定价的高低通常用来作为审计租金的衡量标准。过高或过低的审计定价都有可能代表审计师与客户之间存在寻租行为(林钟高等,2015;许亚湖,2018)。
我国制度背景下的研究认为,审计寻租包括竞争寻租、游说寻租和串谋寻租(陈韶君,2006)。其中竞争寻租是指审计服务市场的供大于求从而导致审计定价下降,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得审计客户,会在初次审计定价中提供一定的折扣(Holm和Thinggaard,2014;Hoffman等,2017)。但该种情况在发达资本主义市场较为少见,因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了国外资本市场六成以上的审计业务。游说寻租是指为游说相关政府部门而支付的租金,通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政治关联相联系。串谋寻租是指审计师由于经济利益而与客户进行合谋,表现形式多样,较多出现在上市公司IPO阶段(赖少娟和杜兴强,2012)。
三、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
(一)基于成本假说的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1.事务所特征。总体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规模大、组织结构和业务复杂的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审计成本较高,审计定价也会更高。Chen等(2010)认为,制度的进步使得事务所不再过多关注审计客户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更多的考虑为保证审计质量所投入的审计成本因素。当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更高、审计投入更多、审计风险更高时,国际四大比非国际四大收取的费用溢价更高(Caneghem,2010)。SOX法案对联合审计的要求使美国审计行业的费用溢价显著上升,这种溢价是用于弥补审计资源投入的成本。但随着审计业务熟练程度的提高,客户和审计人员逐渐开发出符合SOX法案要求的必要文档和审计流程,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简化,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和审计定价(Ebrahim,2010)。当事务所具有行业专长、声誉更高时,规模经济传递会更明显,审计定价会明显下降(陈胜蓝和马慧,2013)。因此规模经济、学习曲线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约为事务所降低审计定价提供了可能(余玉苗等,2020)。
2.客户特征。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会显著影响审计定价。王雄元等(2014)在对审计客户特征进行研究时发现,被审计公司较高的客户集中度说明客户关系较为稳定,风险较小,稳定且集中的客户关系减少了审计工作量,从而降低审计定价。张天舒和黄俊(2013)在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研究时发现,由于出口企业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明显增加,因此审计定价也会相应提高。企业“脱实向虚”带来的金融风险导致的审计程序更加复杂,投入的审计资源更多,针对识别出的金融风险要进行更多的审计沟通,审计定价也会随之提高(惠丽丽等,2019)。
除公司经营风险外,公司财务风险也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时,审计师会增加投入以应对风险,进而导致审计定价提高(翟胜宝等,2017)。除股权质押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审计师会投入更多审计资源降低盈余管理风险(韩晓梅和周玮,2013)。当审计客户盈余波动较小时,由于审计风险降低,因此收取的溢价也会较低,审计定价的向下粘性越小(吕兆德和李霜,2018),即审计定价会下降。当注册会计师感知到更高的审计风险时,审计定价也会提高,此种现象在对民营企业的审计中更为显著(戴文涛等,2017)。
3.政府管制。Chiu等(2018)发现当审计师注意到上市公司未按期向SEC提交季度报表时,会对审计客户形成内部控制薄弱、经营风险较高的职业判断,从而提高审计定价。国际“四大”针对上述公司的审计定价明显较高,以弥补审计资源的投入和因媒体关注而承担的声誉与诉讼风险(Lyubimov,2019)。当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力度加强时,审计费用也会随之提高(Florou等,2019)。我国近年来降低关税的政策措施导致上市公司的进口竞争加剧,审计客户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导致审计师增加审计投入从而提高审计定价(黎文靖和郑陶陶,2018)。除此之外,与审计师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会显著影响审计定价,英国实施审计合伙人签字要求后,审计质量控制更加严格,审计定价显著提高(Carcello和Li,2013)。
(二)基于保险假说的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1.审计师诉讼风险。为应对高风险审计业务可能带来的诉讼风险,审计师除对财务报表错报要求更加严格(Deng,2012)、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外(Kaplan和Williams,2013),还会提高审计服务定价(伍利娜等,2010)。审计保险假说存在的基础是法律制度的完善(Brown等,2013),因此审计保险价值带来的费用溢价与所处地区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紧密相关(Choi等,2009)。
伍利娜等(2010)对2003年审计责任赔偿制度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保险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事务所改制会显著提高审计师的执业风险,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会增加审计保险价值(王春飞和陆正飞,2014),因此会通过提高审计定价来弥补预期的法律责任成本(王晓等,2015)。相较于小规模事务所,大规模事务所由于“口袋更深”因此风险更大,从而承担更高的法律成本(沈辉和肖小凤,2013)。而规模较大的事务所的风险承担能力更强,支付民事赔偿的能力也更强,因此要求的审计保险费用补偿也会更高(倪慧萍和时现,2014)。当审计师对法律责任关注度越高时,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容忍度越低,进而会提高审计定价(崔云和唐雪松,2015)。
除此之外,媒体监督力度的不同(冉明东和贺跃,2014)、企业外部政治环境的转变(李茫茫和黎文靖,2017)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审计师的诉讼风险,进而影响审计保险价值。
2.审计师声誉。上市公司有动机通过聘用高声誉的外部审计师来向利益相关者们传递其经营良好的信号(董沛武等,2018)。高声誉审计师能够给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的审计报告,因此也会相应提高审计定价。国际四大、国内十大和其他事务所在审计定价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就包括品牌声誉溢价对审计定价产生的影响。Incardona等(2014)对因提供违规避税服务而受到监管处罚期间毕马威和安永审计客户的累计异常回报率进行比较后发现,审计师声誉受损会导致投资者担心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下降。而由于毕马威规模更大声誉更高,市场反应也更加显著。邓川和杨文莺(2014)对事务所合并进行研究后认为,市场对事务所合并产生积极反应使投资者的期望赔偿金额增加,声誉溢价提高了审计定价。通过对诉讼风险较低的资本市场进行研究,可以单独考察声誉风险带来的审计定价的增加(Skinner等,2012)。
3.审计师行业专长。通过聘用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可以向市场传递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信号,因此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会产生收费溢价(Zerni,2012)。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会由于所处地区法律监管严格性的不同而调整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要求。Gaver等(2012)将研究样本严格到州一级的保险公司的审计师行为后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会在对自身所承担的诉讼风险进行判断后决定如何调整保险公司的损失准备金,具体表现为当法律责任更大时,审计师会更加保守。家族企业中强权董事会会购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服务,并因此支付更高的费用,以缓解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向投资者展示更高的收益质量(Srinidhi等,2014)。但Cohen等(2014)在对审计师行业专长、审计质量及审计定价三者关系进行研究时并未发现专家费用溢价的存在。Fergusonh和Pündrich(2015)也认为在没有诉讼风险时,审计人员的行业专长提供的保险并不会带来审计溢价。
(三)基于租金假说的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1.政治关联。王兵和辛清泉(2009)发现在政府管制影响较大的资本市场中,民营上市公司出于寻租需求,会寻找具有政治关联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事务所也会因此提高审计定价。赖少娟和杜兴强(2012)进一步证明了具有发审委关联的事务所的确会带来审计定价的提高。审计师利用政治身份帮助上市公司尽快通过IPO审核,审计定价也相应更高(Yang,2013)。除此之外,国家审计由于资源配置的原因可能聘请注册会计师等社会审计人员对央企实施审计。此时国家审计对于社会审计的任命而导致权威性外溢,注册会计师会借此提高对央企的审计定价(吴秋生和王婉婷,2019)。
拥有政治关系的公司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相对更低,受到监管处罚的可能性较低或处罚力度较小,因此审计定价会相应降低(陈小林和潘克勤,2007)。由于审计师会适当高估反腐败地区上市公司的风险(余鹏翼和刘先敏,2018),进而腐败风险高的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王建玲和常钰苑,2019)。随着市场制度逐步健全,反腐败力度加大,原本拥有政治关联关系的企业面临更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此时审计定价会随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而上升,呈现出U型变化(朱宏泉和陈双燕,2020)。
2.地域关系。审计地域关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客户与事务所处于相同的地理区域内,另一类是客户与事务所位于不同的行政地域内。处于相同地理区域的注册会计师和上市企业,可能迫于当地政府的压力而采取合谋策略(程琳和郑芳芳,2015)。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和进行盈余管理时,本地审计师由于感知到的风险较高,在与审计客户合谋时,会提高审计定价(申慧慧等,2017)。但是,依赖关系型交易的上市公司由于缺乏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因此更偏好选择本地小所进行审计,而本地小所由于与上市公司处于相同的社会圈子,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的需要,审计定价通常较低(林钟高等,2015)。而当客户与事务所处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内时,事务所为获取异地审计客户会进行“低价竞争”,降低审计服务的价格(李训等,2013)。我国审计市场的地域特征较为明显,但由于国情不同,国际“四大”并不会因为与审计客户的地域联系而影响审计定价(李训等,2013)。
四、审计定价的后果
(一)审计定价与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定价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关系。虽然有研究认为审计师初次承接审计业务时定价较低,是因为对未来业务中的“准租金”有着积极的预期,并不影响审计人员独立性(DeAngelo, 1980)。但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通常认为审计定价过高或过低会对审计师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过高的审计定价可能是客户为购买合意审计意见而进行的支付(赵放等,2019),会损害审计师独立性(李晓慧和杨坤,2016)。
除影响审计师独立性之外,审计定价与审计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聘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都明显更高(董沛武等,2018)。初次审计业务中定价折扣(Huang等,2015)、事前明显较低的审计定价(余玉苗等,2020)等会使后续审计资源投入不足,财务报表的错报增加,进而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将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由于开发新客户的成本较高(Chu等,2018),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与长期合作的审计客户事先进行审计定价以保留优质客户(余玉苗等,2020)。尽管事务所学习曲线效果的存在使得较低的审计定价并不会损害审计质量(Fung等,2012),但明显偏低的审计定价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余玉苗等,2020)。
(二)审计定价与上市公司
较高的审计定价可以补偿审计资源的投入,从而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Lobo和Zhao,2013)。而过低的审计定价使审计师减少审计资源投入(袁东任和汪炜,2015),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进一步区分正向异常定价与负向异常定价后,部分研究认为正向异常定价可能是对审计成本的补偿(万东灿,2015),可以帮助降低股价崩盘风险(陈丽英,2018),减轻IPO抑价(朱宏泉和朱露,2018)。而负向异常定价,如初次审计业务中会计师事务所给予审计客户的定价折扣会导致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降低(Cameran et al.,2015)。也有研究认为审计定价中的异常部分对会计信息质量并无影响(Campa,2013)。Hribar等(2014)认为较高的审计定价虽然会促使审计师增加审计资源的投入,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审计客户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
除此之外,审计定价带来的费用支出过高,会对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产生负向影响(陈峻和袁梦,2020)。2001年至2002年国际四大的审计失败会引起审计客户资本成本的上升(Azizkhani等,2010)。同时,审计定价可以通过影响投资者的认知进而影响公司价值(雷光勇等,2015)。
(三)审计定价与投资者决策
审计作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制度安排,对投资者的认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雷光勇等,2015)。分析师、信用评级机构等资本市场主体会基于审计定价的高低对上市公司风险、股价及企业价值等相关方面进行判断(王永海等,2019)。投资者会参考分析师和信用评价机构等主体的判断进行行为选择,因此审计定价所包含的信息会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张俊生等(2017)发现当上市公司未披露审计服务所带来的费用支出时,投资者的感知审计质量会较低,因此盈余反应系数也会较低。
当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过高时,表明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从而影响证券分析师制定预测时使用的市场信息的可靠性,进而降低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Abernathy等,2018),审计定价超出正常水平会使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存在的风险,从而要求更高的债券信用利差(林晚发和周倩倩,2018)。因此,审计定价中未被合理解释的部分可能预示着股价更大的波动,其中的增量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
五、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趋势
(一)研究述评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审计定价领域的相关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审计定价的三个问题:审计定价的理论基础、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审计定价产生的后果。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综述,本文有如下结论:
1.已有文献从三个视角研究了审计定价理论基础。审计成本假说是审计定价确定的基础,而审计保险假说和审计租金假说补充拓展了审计定价的构成或修正了审计成本假说的理论观点。审计成本假说认为,投入的审计资源直接决定了审计定价的高低,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由此产生了审计保险假说和审计租金假说。学者利用实证研究、事件研究等方法初步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中审计保险假说的存在,但由于审计保险价值依赖于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因此现有研究关于审计保险假说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程度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审计租金假说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资本市场表现较为突出。总体来说,有关审计定价的多个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已有文献在对审计定价进行分析时,对相关理论关注不足,研究时并未深入探讨各理论的相互影响。
2.关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丰富,并且已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较为全面考察了公司、事务所和外部环境的不同特征是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的,对影响路径的研究也比较深入。相较之下,针对审计定价后果的研究远少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3.由于国际四大的非审计业务收入占比更高,国外学者将事务所收取的非审计费用作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国外学者侧重于考察审计定价的治理作用,以及审计定价与审计师特征、行为决策、事务所网络之间的复杂关系,借助审计定价的研究挖掘与公司治理相关的内部信息。对比来看我国研究缺乏对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行为决策以及事务所网络的关注。
(二)未来研究展望
关于审计定价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但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基于已有文献,本文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以完善审计定价的理论研究并加强对于审计实务的指导意义。
1.关注注册制下审计定价的新特点。主要有:
(1)全面推行注册制后,在交易所问询力度加大、投资者识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在提供与企业价值相关信息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已经有学者注意到投资者感知的审计质量会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影响,但由于我国投资者类型多样、差异较大,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对审计定价的反应不同,未来研究可以区分两类投资者样本,考察审计定价对两类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不同;已有的研究局限于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审计质量等的研究,未深入考察审计定价与企业价值等特征之间的关系,因此后续研究也可以从上述内容出发。
(2)由于科创板推行注册制后上市的公司多为高科技公司或互联网企业,特殊的行业性质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由于注册制针对的上市公司类型比较特殊,多为估值较高、专业性较强的高新技术或互联网企业,这对审计师的行业专长提出了新要求。资本市场对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认知将会影响审计师的市场治理作用,因此未来研究中应当进一步考察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在审计定价方面的具体差异。
(3)科创板的情况更接近于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意味着成熟资本市场中有关审计定价的研究结论也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制度情境。因此未来研究中可以利用注册制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情境,研究注册制实施前后审计定价的变化,检验政策的执行效果。为解决注册制推行时间较短可能带来的实证数据缺失问题,丰富研究内容与方法,未来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事件研究、自然实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一步完善审计定价相关研究。
2. 数字经济背景下审计定价的相关研究。虽然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的获取不再困难,但对于如何解释信息的含义、重要信息的辨别依旧是审计服务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信息的解读比信息的获取更加重要。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
(1)剖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的决策过程。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为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上市公司将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战略实施过程会显著增加企业运营风险,未来可以基于供应链的风险传递效应,检验注册会计师能否敏锐地察觉到审计风险的增加进而提高审计定价,深入剖析其中具体的作用路径可以有力地促进数字经济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融合。
(2)探索审计定价对外部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数字经济推动着审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Python等审计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审计定价将更多反映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判断。在这种情境下,审计定价成为一种可以用于解读信息的工具。不仅如此,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资本市场各主体凝结成紧密联系的网络,加快了信息传递与扩散的速度,这就意味着未来研究应当重点关注审计定价将向资本市场传递何种信息,如何影响其他相关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这也有助于深化对审计定价作用机制的全面理解,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