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经济趋势分析
2022-03-15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出低谷,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复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2021年实现8.1%的经济增速殊为不易。这一增速超出预期,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双重目标,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凸显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作用。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国际领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2022年中国经济的走向趋势,备受瞩目。2021年12月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首要的是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实现稳增长。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经济运行会通过内在的短周期调整、中周期调整、长周期调整,进行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自我调节。2008年以来短中长调整周期叠加导致了经济运行下行,我国GDP增速从2008年9.0%回落到2019年的6.0%,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2020年GDP增速为2.2%,2021年GDP增速回升到8.1%。2021年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从数据上2021年第3、4季度GDP 增速的过快回落及其它经济指标增幅的回落,可以看出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从经济运行周期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动力已经开始缓慢发育并逐渐发力,内生性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特征已经初步显现,新供给新就业新消费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的若干新增长业已显现:
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增加了更多的新供给,三大产业的新供给都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第二产业一些新细分产业、一三产融合与二三产融合领域的新供给增长更快,以营造体验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新职业、新就业岗位应运而生,科技附加值高的新供给不断增加。
内需市场潜力逐渐释放拉动了更多的新消费新需求:“他经济”蓬勃兴起,掀起男性消费新风潮,释放出男性消费的巨大经济价值;“新节俭主义”的消费文化激发“薅羊毛”消费需求,繁荣发展的“羊毛经济”在拉动社会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边界叠加孕育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产业化与商贸服务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催生了数字平台商业模式;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等均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所催生的新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正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在成为重塑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
……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是要着力稳定经济大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当前,在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功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培育和增强经济运行内生性动力,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高质量增长。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指出:“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判断一个经济体的底气,既要看眼前的“形”,更要看长远的“势”。中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广,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之“势”。前进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