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五老”

2022-03-15李颖超

保健与生活 2022年6期
关键词:旭东老友秘书长

李颖超

受访专家: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

分会秘书长 杨 萍

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科

主任医师 李旭东

老年人晚年最重要的5样,无非是“五老”:老伴、老窝、老友、老底、老本。

对老年人而言,老伴、老友的精神关怀,比老底、老窝的物质保障更为珍贵!

老伴:陪你享福,陪你吃苦

“老伴、老伴,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中国老年学学会杨萍秘书长谈到,即使子女很孝顺,他们大多也在忙于工作、照顾孩子,很难真正抽身照顾到老人的身心。老话说“满堂子孙不如半路夫妻”。话糙理不糙,实际确实如此,有老伴在旁照应,知冷知热,也可以让子女更放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伴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陪伴就越发重要。“老年人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会比较强,”杨萍秘书长回忆道,“曾经接触过的很多老人说‘如果知道家里还有一个人在,就不会这么害怕了’。”老年人对感情的需求并没有随着年龄而减淡,只是限于情感表达的含蓄,而羞于谈及。

老伴这么重要,不少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也会选择夕阳恋,但夕阳恋看似美好,却有些因财产、感情、家庭等原因,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杨萍秘书长建议,“子女也应先替老年人着想,不能总让老年人牺牲自己的晚年幸福,来满足儿女的意愿。”

老窝:房子是对家的情感和依赖

老年人对房子的依赖感很强,认为“有房子就有家”。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医师李旭东表示,无论是老两口单独居住还是跟子女共同居住,是当下较常见的形式,但具体如何住,还要看老年人自己的心态和理念。

尽管有些老年人有卖掉房子住养老院的想法,但现在养老主流仍是居家养老。

在“以房养老”的过程中,养老机构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潜在风险,老年人要学会甄别那些以抵押房子为由的骗子。如果要做重大的决定,一定要跟子女、亲朋好友商量。

老友:老年“朋友圈”热闹点好

“人活著,不仅需要家庭的温暖,也需要友谊的慰藉,需要有一些知心朋友。”杨萍秘书长说,老年人的朋友圈要热闹点,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都是老友。

经历的时代不同,知识更新变慢,子女与父母间或多或少会存在沟通上的问题。而老年人之间由于共同的时代经历,会有更多话题可聊。

老友间常串个门,聊聊天,诉说家长里短,可以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杨萍秘书长提醒道,这些不仅能让老年人心情愉悦,也更有益于健康。《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常感到孤独的老年人会减寿6年。这是因为,孤独会带来抑郁情绪,活动也会减少,导致身心状态变差,而缺乏归属感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出124%。

老底:养老钱决定晚年生活质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退化,老年人还是要留一部分钱为养老做准备。虽然现在大部分人有医保了,经济负担变小,但不建议把所有积蓄都留给子女。

“当下有很多老年人被骗,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关爱,子女不在身边或对老年人关心不足,就被骗子逮到了可乘之机,一步步骗取老年人钱财。”李旭东说,这些打着卖保健品旗号的骗子一般不卖风险高的东西,而是卖假保健品,尽管短时间内无伤性命,但收效甚微。

老本: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本钱”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年人身体健康,还能发挥余热,使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心血管疾病、肿瘤、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三大疾病,李旭东建议,老年人除了自己平时要注意饮食调养和精神调节外,60岁以后的老年人,更要注意至少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

如果是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年人,每年体检1次即可;如果是有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医生的建议,定期体检。如果家中的老年人不愿去医院体检,杨萍秘书长建议,子女要掌握跟老年人沟通的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检是为了让身体更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说到有些父母生病了却不愿麻烦子女时,杨萍秘书长表示,其实很少有父母真的不愿意麻烦子女,只是因为他们被关心得不够。如果子女经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打打电话,疾病也会得到及早发现和治疗。

猜你喜欢

旭东老友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开学第一天
给春天开门
情深读《老友》
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参加广东省科协组织的第12期学会秘书长沙龙活动
我爱《老友》
Sea Changes
蜡笔画
初二相会老友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