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读默讲练的教学探究
2022-03-15孟广银
孟广银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状,挖掘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然后分析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与意义,最后分别阐述“读默讲练”与信息技术结合后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力求通过高精度阅读、默写历史信息、精心讲解、设置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点,自主探索知识内容,将知识要点串联起来并深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结构,打造充满魅力的人本化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读默讲练;历史教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读默讲练”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四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并渗透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教学效率显著提升。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农村历史课堂中,为“读默讲练”活动开展提供新的抓手,通过信息技术将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眼球,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更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和提升。
一、初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过去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交通闭塞,致使许多地区尚未联网。学校的历史教学主要采用传统填鸭式方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速度逐渐提升,网络逐渐渗透到千家万户,一些学校也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等,使历史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但因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素养低下,尽管引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仍然未能得以创新。例如,将原本黑板转成幻灯片教学,只是形式上发生改变,对教学内容与方法并未做出本质性变化,教学效果自然很难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大部分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不足,无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导致教学工作呆板,无论何种教学内容都利用电化教室授课,一些教师甚至将课件调成自动播放,再配上旁白音带领学生学习,此举无疑是将传统人为灌输变成机械灌输,本质上并无法强化教学效果,还可能引发学生反感,消磨学习热情。
二、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优势
(一)有助于激发历史学习热情
以往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逐渐失去自我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日益削减。在此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中,把图像、动画、音频等元素融入课堂,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依靠多种教学元素增强知识记忆,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当历史课本中的文字知识被转换为音频、视频、图像后,学生被动静结合的画面深深吸引,通过观看视频与动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由感官认知朝着理性认知转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学知识主要源于课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单一。在信息技术引入后,网络具有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现,师生只需上网搜索便可获得更多知识,一些疑难点也可得到有效解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渠道传授知识、引经据典,在有限时间内融入更多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积累,并选取时下热点话题融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透彻地看待历史知识,拉近古代与现代的距离。此举不但可开拓学生眼界,还可节约更多课堂时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改变。教师通过融入音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把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起来,使教学模式得以创新,教学课件从原本的黑白板书变成幻灯片,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其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探索我国历史发展的奥秘。同时,在课余实践中教师还可将教学课件分享到班级群,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打破以往单一场所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高精度阅读、默写历史知识、精细化讲解与深化练习等方式,使历史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一)高精度阅读,巩固知识点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带领学生先逐句、逐段的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最后闭上眼睛完整的回忆课本内容。在“读”环节中,要求教师不仅备课阶段要精度教材与辅助资料,从中选出精华内容,并将其整合起来,提炼出有益的问题启发学生动脑,还要课前做好学生导读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課前预读,深刻感受课文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在课后熟读巩固知识点。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教师可将教学课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段落、句子间的联系,尤其是小标题间的联系,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将疑惑之处标记出来,线上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既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又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查阅大量中考历史试卷可知,图文资料占据较大比例,材料解析题基本年年出现。对此,教师应锻炼学生解析材料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在线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内涵的图文资料,在课上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其深刻感悟历史。例如,在学习“大跃进”时,教师可上网寻找相关漫画、宣传画等,如“稻穗上的人们”、“一个萝卜千斤重”等等,通过阅读和分析漫画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记忆。
(二)默写历史信息,促进自主探索
为了精准掌握知识点,学生平时阅读要细致,回答问题时排除干扰,要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些字词要与教材内容完全符合,不可出现多字、少字、错字等情况,如“戊戌变法”、“圆明园”等。通过准确熟练的默写,加快答题速度,获得更多分值。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了解历史信息,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其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成就”时,教师便可线上搜索上世纪50、60、70年代国内典型的科技成果,并制作成短视频,视频中包含成果名称、发明人以及诞生意义。在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誊写到本子上,不仅有助于强化记忆,还可使历史知识讲解更加生动,学生们倾听讲解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在观看视频后获得深刻感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学生也会感叹先人的智慧,在课下自己主动借助网络搜集更多科技成果,了解不同成果对相应行业做出的贡献,增加自身的历史积累。
再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结合課本内容与教学目标,课前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这一革命的经过,并动手设计这一革命活动历程的示意图。结果一些学生的作业成果大大超出老师的预期,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折线图形式将革命历程展现出来,不仅设计十分灵动完整,还充分体现了这一革命活动的特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深了历史知识记忆与理解,进而提高自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讲解,串联知识要点
在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成败,教师可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再通过精心讲解,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由此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春天的故事》,并讲述这首歌的内涵,把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中去,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南巡讲话等一系列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下主动跟随教师思路展开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好奇,并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和讲解,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奥秘。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现出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成功、长江三峡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当前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当学生们进入状态后,紧接着播放“东方红”视频渲染气氛,并向学生讲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前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只有不断地建设国家,才能够让我们和后代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不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段历史,还增强了爱国精神与民族自信,实现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目标。
(四)设置练习题,深化所学内容
教师不但要锻炼学生的学识、德行与才艺,还要练习技能、口才与心智。在教学方法方面,练习属于应用模块,学生通过上述的“阅读”、“默写”与“讲解”已经获得了新的认知。为了巩固知识,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深化所学内容,加深记忆。从整体上看,练习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当堂课后练习,可帮助学生加深新知识印象,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另一种是“一题多变”,通过解答某种习题掌握一系列相关习题的解答方法,锻炼学生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还有一种是精心挑选几道典型的综合题,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独立钻研的能力,实现内容深化的目标。
在练习题设置时,教师可引入信息技术,围绕课本内容设计一些交互式习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在人机交互下完成。例如,在讲解一战爆发的原因时,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落实基础知识,二是掌握根本原因,三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偶然与必然性,四是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清楚认知。对此,教师可设置以下练习题,“如果塞尔维亚青年不去刺杀奥匈帝国皇储便可免除一场人类浩劫,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这一问题可将上述教育目标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班级群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自身的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学理念与方法相对落后,影响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切实抓好读、默、讲、练四大环节,正确处理四者的关系。通过高精度阅读、默写历史信息、精心讲解、设置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点,将读默讲练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促进历史教学效率提升,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启麟,张建斌,董世勇.浅谈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方法的探究[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00(002):253.
[2]魏华,张文华,魏淑芬.“读问讲练,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000(003):29-30.
[3]高永亮.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的有机融合[J].读天下(综合),2018(10):56.
[4]刘俊南.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朗读法”[J].源流教育版,2020,000(005):P25,63.
[5]杨维跃.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2019,008(003):98.
38565003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