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物流绩效提升效应研究
2022-03-14王琴周超,2,3
王 琴 周 超,2,3
(1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2四川外国语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重庆 400031;3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物流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 401331)
21世纪以来,虽然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美贸易冲突等方面的影响,但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幅度的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2010—2019年外商直接投资年平均额约为1.6万亿美元,是1990—1999年同期年平均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倍左右[1]。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开拓东道国市场,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对于东道国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不但能够为本国的发展提供资本,往往还能够带来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国家之间经贸联系更为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以外的溢出效应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学者们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相较于本土企业,跨国企业通常具有较为突出的产品优势和较高的生产效率。为了吸引较为优质的东道国人才,跨国企业所提供的薪资待遇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拉大了企业间以及跨国企业集聚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收入差距[2-5],进而对于与经济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城镇化等方面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6]。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制度质量的影响也成了关注的焦点。虽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众多,包括资源禀赋、人口数量、地理区位等,但是东道国的制度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性和跨国企业的运营情况,因而这也成了跨国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对越南和中国的研究,党(Dang)[7]、周超等[8]均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政府治理和营商环境改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基础设施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研究日臻完善,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基础设施的影响尚未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仅有苑德宇[9]等少数学者采用城市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
现有研究虽然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传统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经济、技术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国内外现有研究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城镇化发展、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忽视了其在东道国基础设施绩效改善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物流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包括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这一供应链环节中所涉及的仓储、运输、搬运、包装等各项物流活动,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始终[10]。特别是在跨国企业资源配置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少数学者虽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基础设施绩效的影响,但是就与跨国企业日常运营紧密相关的国际物流的研究却尚处于欠缺之中。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于2007年起发布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以全球97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展开分析。截止至2018年,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的覆盖范围达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际物流指货物从一个国家(地区)的供应地向另一个国家(地区)的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世界银行的设定,国际物流绩效指数具体包括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等6项二级指标①。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由于其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调查方法的持续完善,成为了研究一国或地区国际物流绩效的权威数据之一,并且被诸多学者所采用[11-14]。
一、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作用机理
按照跨国公司经营项目的性质,可以将跨国公司分为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和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三个类别。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以获得资本输出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种植业、采矿业、石油业和铁路等领域;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制造和零配件中间产品的加工业务,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主要目的;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向国际市场提供技术、管理、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营销技能等无形产品的公司。由于物流在商品流转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中介作用,无论是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还是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都具有较强的提升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动机。
(一)跨国企业的市场化竞争与运营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发展,鉴于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其成为东道国政府重点投资的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涉及的资金较大,利润较为丰厚,同时在东道国还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而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的争相竞争[15]。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具有较为丰厚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布局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因而市场化竞争能够在为东道国输入核心技术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以2004年的中国高铁招标为例,为了能够获得中国政府的订单,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和由川崎重工等6家日本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展开了激烈竞争。各家企业不但相互压低价格,同时还同意了由中国铁道部提出的转让核心技术的要求,最终促进了中国高铁的大发展。截止至2019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公里[16]。除了相互竞争,跨国企业的市场化运营往往也是提升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相较于本土企业,跨国企业通常具有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更为丰富的运营经验,同时通过在全球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够较为显著地改善和提升东道国的物流绩效。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例,由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比雷埃夫斯港在2008年的亏损额达到1 300万欧元,而在2010年的货物吞吐量只剩88万标准箱。自2010年中远海运集团接管港口以后,通过增加投资、输入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将港口更深层次地融入区域和“一带一路”物流体系,比雷埃夫斯港在2019年实现年吞吐量580万标准箱,净利润超过3 500万欧元[17]。因此,跨国企业的市场化竞争与运营不但促进了东道国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运营效率。
(二)自然资源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综合现有研究,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区位选择的动机主要有4个类别:市场寻求动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劳动力寻求动机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18-19]。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主要以寻求战略资产作为主要投资目的,而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则以获取当地市场和自然资源作为主要目的[20]。不同于发达国家,大量发展中国家缺乏投资,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因此,为了获取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跨国企业往往需要投资来对东道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物流设施进行修建。如美国在20世纪中期为了进一步攫取沙特等中东国家所拥有的石油资源,在由埃克森石油、美孚石油等4家美国公司控股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的基础上,从工业基础设施、通信、建筑、农业机械等方面对当地进行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推动了沙特东部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21]。除了跨国企业会主动进行相关的配套设施投资以外,东道国政府还会以兴建物流基础设施作为跨国企业获取当地自然资源的附加要求。以涉及韦立国际、山东魏桥和宝武集团等多家中国和外国企业投资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为例,按照几内亚政府要求,西芒杜铁矿的四个区块的铁矿石必须通过在几内亚境内的铁路运输到几内亚境内的港口出口,必须在几内亚海岸新建港口,铁路线必须全部建在几内亚境内[22]。因此,无论是跨国企业为了获取自然资源进行的主动配套还是东道国政府提出的附加要求,东道国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东道国政府的自我改革
除了上述海外市场寻求等四个动机以外,张(Zhang)等[23]、王文娟和杨长春[24]、哈拉斯佐维奇(Halaszovich)和金乐(Kinra)[25]等学者均发现国际物流绩效也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绩效是测度物流经营效益与运输效率的核心指标,是一国进行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出于吸引更多跨国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国际物流绩效改善竞争。对于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而言,海关清关效率、物流服务质量与竞争力等体制机制方面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以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的数据为例,德国作为国际物流绩效较高的国家,其海关清关效率在2007年为3.88,而在2018年则上升为4.09。与一般企业不同,跨国企业在全世界各个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对众多国家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和国际物流管理体系有深入了解,进而能够进行横向对比,从而能够学习和总结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国际物流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跨国企业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政府进行大量接触,通过双边投资协定、各类商业论坛等途径向东道国政府提出改善国际物流绩效的诉求和具体内容,同时分享在国际物流绩效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因此,由于国际物流绩效在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其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东道国政府具有较强的自我改革动力。同时基于跨国企业所提供的先进经验,因此东道国政府的自我改革往往具有较为充实的内容。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计量模型
在周云波等[2]、夏巴兹(Shahbaz)等[26]、辛加尼亚(Singhania)和赛尼(Saini)[27]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组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效应。根据文的机理分析,本文构建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基准方程如下:
在(1)式中,下标i表示样本观测时期,下标t表示各个观测国家。lpi为国际物流绩效指数,即本文的被解释变量。fdis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本文还在(1)式中添加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其中econo表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trade表示东道国的对外贸易水平,effness表示东道国政府的政府效能水平,fixed东道国的固定资产投资。ε为随机干扰项。β1是本文关注的核心估计参数,刻画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若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等其他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下,β1仍然能够显著为正,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将起到阻碍作用。
(二)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为国际物流绩效(lpi)。作为当前关于一国或地区国际物流绩效最为权威的数据,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不但构建了包括海关清关效率等六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同时其覆盖范围超过160多个国家。该数据由世界银行自2007年开始发布,从2010年起,也就是第二期数据起,每隔2年发布新一期数据。截止至2020年,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组共发布六期数据,发布数据年限分别为: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根据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组的定义,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的得分在1~5之间,一国或地区得分越高表明其总体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其总体水平越低。由于将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变量之间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因此本文将国际物流绩效指数调整为[20,100]。
核心解释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fdis)。基于前文的机理分析以及本文着重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长期影响的考虑,本文选择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作为主要测度指标。
根据文献中的通常设定,本文选择以下4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异质性。一是经济发展(econo),采用人均GDP来表示。二是对外贸易(trade),采用进出口总额占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三是政府效能(effness),采用世界银行政府治理指数中的政府效能来表征②;四是基础设施投资(fixed),采用东道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征。
(三)数据说明
由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存在缺失,本文在进行数据剔除以后,研究样本共包含97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23个,发展中国家74个③。因此,本文的样本数据是涵盖全世界97个国家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集,共包含582个观测值。其中国际物流绩效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物流绩效项目,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治理指数,而政府效能数据则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治理指数。为了使分析更具有经济价值,同时减缓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所有变量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其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实证检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本文的核心结论即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提升了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进行检验。这部分主要包括基准回归、稳健性检验以及对国际物流绩效具体方面的影响;二是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异质性影响进行考察。
(一)基准回归估计
根据式(1),本文采用基于稳健标准误差的面板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97个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根据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将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开展相关的回归分析。具体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基准回归估计结果(被解释变量为ln lpi)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报告的数值为t/z统计量。下同。
虽然基于前文的机理分析以及如沙(Shah)等[28]、刘清杰等[29]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改善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其长期效应,但是为了对比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和短期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本文在采用存量数据着重考察外商直接投资长期效应的同时,也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流量数据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列(1)-(3)的结果可以看出,当采用存量数据时,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加有利于推动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根据列(4)-(6)的结果,当采用流量数据时,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并不稳定,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期流动对于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并不会产生显著性影响。殷(Yin)等[30]研究认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量数据包括部分为攫取东道国资本市场中短期利润的热钱,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数据的大幅变动可能不仅不会为一国带来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反而会造成一国经济活动的过度波动,进而对市场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总体而言,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的机理分析,即跨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和运营、溢出效应以及通过吸引力推动东道国政府自我提升等途径促进了国际物流绩效的总体改善。
在控制变量方面,经济发展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也是跨国企业和东道国政府提升国际物流绩效的主要动力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贸易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是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不会对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贸易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具有较好区位条件的部分区域如港口、中心城市等,进而制约了其对于区域的总体影响。政府效能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其对于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国际物流绩效的内容来看,除了物流基础设施以外,其余五项均与政府紧密关联。作为与物流基础设施紧密关联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系数显著为正,即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稳健性检验
1.剔除异质性数据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能够有效降低税收成本,同时对税收进行合理规避,因而吸引了数额较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作用限制,其进出口商品额度往往较小,进而与国际物流绩效之间的关联度较低。本文所包含的97个研究样本中包含新加坡、瑞士、英国三个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其中英国的经济实力较强,存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额度均较大的情况。为了确保核心研究结论的稳健,本文首先将新加坡、瑞士作为异常样本进行剔除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英国作为异常样本一同进行剔除后再对核心结论进行检验。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稳健性检验(被解释变量为ln lpi)
从列(1)和列(2)的结果来看,在剔除了新加坡、瑞士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说明剩余95个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对本国的国际物流绩效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列(3)和列(4)的结果来看,在进一步剔除了英国以后,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和显著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上述回归结果说明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中常见的异常样本问题并未对本文的核心研究结论造成影响,即本文的核心研究结论较为稳健。
2.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惯性,即当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会受到往期的影响,且国际物流绩效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可能会由于物流绩效高而输出国更加乐于投资而存在互为因果的内生关系。为此,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广义矩估计法进行测算,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内生性检验(被解释变量为ln lpi)
结果显示,AR(1)的P值均小于0.1且AR(2)的P值大于0.1,说明残差项存在一阶自相关且不存在二阶自相关。Hansen检验的P值均不小于0.1,表明工具变量的选取是合理的。从系数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且与基准回归的系数保持基本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基准模型回归的结论是较为稳健的,即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对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机理分析
虽然上述研究结果基本论证了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国际物流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尚未可知。如前文所述,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由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构成,这为本文打开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黑箱提供了可能。就估计方法的选择而言,本文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仍然采用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国际物流绩效各个方面估计结果(被解释变量为ln lpi)
ln tr ade ln effness ln fixed常数年份效应国家效应R2观测值0.120(0.13)13.421***(4.29)3.400**(2.24)-44.295**(-2.24)是 是0.772 1 582 0.464(0.52)13.311***(4.43)3.173**(2.17)-52.467***(-3.57)是 是0.825 2 582 1.321(1.22)7.870**(2.17)0.012(0.01)-27.749(-1.56)是 是0.797 6 582 0.047(0.05)9.532***(3.11)3.117**(2.09)-26.06*(-1.74)是 是0.810 3 582 1.222(1.16)8.821**(2.48)2.546(1.47)-33.014*(-1.90)是 是0.776 0 582 1.845(1.59)8.092**(2.07)3.812**(2.01)1.774(0.09)是 是0.751 2 582解释变量 海关清关效率(Customs)FE(1)物流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FE(2)运输(Shipment)FE(3)物流(Logistics)FE(4)追溯性(Tracking)FE(5)及时性(Timeliness)FE(6)
根据表5的结果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国际运输便利性和物流服务质量与竞争力这四个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前三者的影响系数最大,且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作用较为突出。就货物可追溯性与货物运输及时性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在列(5)和列(6)中分别为正和负,但是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两个方面并未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上述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作用途径主要集中于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总体而言,通过着力于上述四个方面带动了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异质性分析
如前文所述,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同时其国际物流体系较为完善。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且国际物流体系仍有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比较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物流绩效影响的差异,本文参照联合国2014年的标准将97个国家划分为23个发达国家和74个发展中国家。具体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估计结果(被解释变量为ln lpi)
ln fixed常数年份效应国家效应R2观测值15.083***(3.30)是 是0.508 8 444 2.785**(2.06)-33.466***(-2.67)是 是0.700 3 444 35.178***(3.23)是 是0.373 4 138 1.176(0.45)-68.189***(-2.84)是 是0.729 6 138解释变量发展中国家FE(1)FE(2)发达国家FE(3)FE(4)
基于列(1)与列(3)、列(2)与列(4)的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物流绩效呈现出了更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74个发展中国家2007—2018年的年平均国际物流绩效值为44.67,而23个发达国家则为68.02,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物流绩效的边际作用显现出了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物流绩效提升展现出了更大的边际改善作用。其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质量与竞争力等服务方面,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物流绩效提升则主要是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改善效应会更为明显。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球跨国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物流绩效是东道国进行国际物流运输的条件综合,直接关系着跨国企业的物资运输和经营绩效,进而受到跨国企业的重点关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可能会对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造成潜在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和吸引更多外部资本,东道国政府也具有较强的自我提升动机。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项目组97个国家2007—2018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效应,得到如下三条主要结论: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无论是跨国企业为占据东道国更大的市场份额等目的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还是东道国政府的自我改革,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加都能够有效地提升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不过需要额外注意的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波动性较强,且存在部分外商直接投资是为了攫取东道国资本市场的短期利益,不但无法促进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建设,反而可能会产生潜在负向效应。因此,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并不能对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物流绩效产生了更为显著的提升效应,且这种提升效应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发展中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而发达国家不但具有更为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同时其国际物流体系也更为完善,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展现出了更大的边际改善效应。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发达国家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物流服务等软实力方面,短时间内无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效应差距较大。
最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效应主要在于提高海关清关效率、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增加国际运输便利性和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与竞争力这四个方面,但是对于货物可追溯性与货物运输及时性这两个方面的改善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从总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但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本质上受到跨国企业利益的驱动,进而制约了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持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在国际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国际物流绩效也直接关系着一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融合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正确认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提升的正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东道国注入大量资本的同时,还对东道国的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其次还要认识到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物流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具体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在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物流绩效提升作用的同时,需要对国际物流绩效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在推动国际物流绩效总体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和自身国家利益长远发展的方面。
注释:
①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的6个方面:海关清关效率(Customs)、物流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国际运输便利性(International shipments)、物流服务质量与竞争力(Logistics competence)、货物可追溯性(Tracking&tracing)、货物运输及时性(Timeliness)。
②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政府效能反映了人们对公共服务质量、公务员队伍质量及其独立于政治压力的程度、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以及政府对此类政策承诺的可信度的看法。
③本文依据世界银行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https://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wesp/wesp_current/2014wesp_country_classifica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