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海军无人机作战运用模式及发展前景
2022-03-14李昭奕陈彪沈磊谭梓硕
李昭奕,陈彪,沈磊,谭梓硕
95894部队
本文分析美国海军无人机的典型作战运用模式,并对美国海军无人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近年来,美国海军根据海域战场辽阔、战场环境复杂等特点,大力研制了无人机、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等装备,并不断完善无人系统技术。随着现代无人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日益提升,现代海洋战争理念也在迭代变化。无人机具有机动性高、数量多、任务载荷资源丰富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海洋作战,将在未来海洋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战潜能。
美国海军无人机典型作战运用模式
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现代战争中,无人机承担了大量作战任务,协同作战和无人机运用取得重大突破。美军积极推动“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实践运用,无人机作战经验日趋成熟。在“网络中心战”中,无人机作为重要节点,携带各种任务载荷,与分布于陆、海、空、天、网的各种作战与支援系统联结成有机整体,实施目标打击、电子干扰、战场态势感知、组网突防、通信中继、毁伤效果评估等多项任务。无人机作战已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
多样化、长航时侦察手段获取情报
图1 美国海军MQ-4C无人机可执行长航时广域海面监视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
无人机具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隐蔽性强等优势,可大量部署于空中载机、陆基平台、航空母舰、水面舰艇等装备。在战时,无人机携带光电/红外吊舱、雷达等任务设备执行战术、战役、战略侦察任务,或担负重要方向的预警。对于远程纵深目标,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可对目标区域实施持久侦察监视。例如,2020年12月,美国海军出动MQ-4C无人机,对南中国海海域进行抵进侦察。MQ-4C无人机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多功能传感器等任务载荷,可执行长航时广域海面监视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
隐身突防、集群协同打击夺取目标打击优势
为防止舰艇位置信息暴露,海军无人机需要在距离舰艇较远的海域执行任务。无人机机上无操控员,因此无需搭载生命支持系统,不必考虑人的生理极限,气动布局及外形设计更加优化,提升了机动性和隐身性,进而全面增强了海战场纵深侦察、目标打击和隐身突防等作战能力。无人机集群采用自组网、协同控制等技术,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作战。在电子战中,无人机对敌方防空、通信、指挥等系统进行侦察,诱骗敌方雷达开机,并对敌方海面防空系统雷达站、火控观瞄装置和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干扰、压制和摧毁,掩护美军远程武器、有人机和无人机编队。多种作战方式相互结合,实现了协同海战,海上编队的整体攻击能力得以提高,攻击范围不断扩大。例如,美国海军X-47B隐身无人机在航空母舰上自主起降,可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任务,能有效突破目前大多数侦察网,实施近程精确干扰和目标摧毁。
分布式作战、通信中继等能力获取体系优势
图2 X-47B隐身无人机在航母上自主降落。
作为通信网络的重要节点,无人机能够在不同高度长时间巡航,执行战场通信中继任务,为舰舰、舰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信息,提高中远程导弹的制导精度和作战效能。多型无人机承担不同的作战任务,构建分布式作战体系,充分发挥反应迅速快、战场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协同完成作战任务。例如,美国海军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对海域目标实施侦察,获取情报信息,并将目标信息通过卫星回传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再把目标信息通过指挥网络传给近海战斗舰,近海战斗舰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同时,美军启动了“体系集成技术和试验”(SoSITE)“分布式作战管理”等项目,研究如何提升体系作战能力,缩短杀伤链,提升作战效能。
发展前景
未来,美国海军无人机将在海洋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情报、监视、侦察、打击、目标定位、反潜、通信中继、电子对抗、战场毁伤效果评估等多样化复杂军事任务,与岸上指挥所、海上作战编队、舰艇、预警机、卫星、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等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作战体系。
“空海一体”多维立体情报监视任务
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与指挥控制平台、卫星等系统协同作战,在特定空海域、纵深区域开展高精度、全维度情报数据收集,自主规划航线,对目标进行抵进监视侦察,及时评估火力打击效果。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与预警机、舰船等装备构成远程、中程、近程、空中、水面、水下多维立体化综合情报网,为重要目标精确打击提供信息支撑。多维立体化综合情报网将有效解决舰船、潜艇目标识别分辨率和精确度不高,识别隐蔽目标和伪装目标的能力不足,侦察过程中自身暴露风险高等问题。
图3 美国海军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
智能群体突防,对海上、空中目标实施火力打击
随着无人机小型化任务载荷、协同控制、通信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可执行复杂的对空、对海打击任务。无人机集群通过低截获概率战术数据链进行协同作战,隐身无人机集群飞抵敌方舰艇编队防区,分批执行立体突防任务。即使部分集群无人机被敌方舰艇编队防空火力摧毁,但成功突防的集群无人机根据任务需要重新组网,构建作战编队,对敌方雷达系统进行干扰,压制敌方防空系统,自主完成突防打击等任务,对敌方舰艇实施非对称饱和打击。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无人机与有人机组成作战编队,有人机指挥无人机作战,无人机执行侦察、打击、电子战等任务,为有人机开辟安全突防通道。通过低截获概率数据链,无人机将目标侦察信息传输给有人机;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节点,为有人机、攻击型无人机搭建信息传输平台;无人机接到有人机发送的命令后,对既定目标进行打击;无人机为有人机提供火力引导和校射信息,实现目标精确打击。
结束语
无人机能对敌方重点作战目标形成非对称作战优势。未来,无人机将成为主要作战力量活跃在海战场上,推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空海一体化、多域战等作战概念的演进,美国海军更加重视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当前,中国海军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并加紧完善现代作战体系。先进无人系统开发是海军现代化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