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江苏新闻事业的演进与历史贡献

2022-03-14张晓锋

关键词:新闻事业日报报刊

张晓锋

江苏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江苏新闻业亦是近代中国之翘楚。“美哉我江苏之人民,美哉我江苏之土地,美哉我江苏人之性质。”(1)《发刊词》,《江苏》1903年第1期。1903年中国留学生江苏同乡会在日本东京主办的《江苏》月刊,发出了如是感慨。早在1859年,太平天国总理朝政的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江苏境内最早的办报设想,建议“设新闻馆”,“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2)洪仁玕:《太平天国之办报条陈》,载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页。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话报、官报等逐渐在江苏大地兴办起来;辛亥革命后,民营报刊、公营报刊以及广播电台,在江苏各地蓬勃发展。江苏是报纸的策源地,(3)《发刊词》,《江苏日报》创刊号,1942年2月1日。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江苏新闻业独树一帜,无论是报纸或者广播,都成为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潮、扬变革之力的重要媒介。通过对近代江苏事业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可窥报刊与广播媒介在江苏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能捕捉江苏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一、 陶铸国民:近代新闻行业的起步(1898—1912年)

晚清以降,近代中国报业的诞生和启蒙,以及江苏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繁盛,催生了江苏报刊的起步。从1898年江苏诞生第一份报刊开始,近代江苏新闻业开启了运用媒介“陶铸国民”(4)《本处编辑学务杂志详文》,《学务杂志》1906年第1期。的历程,成为启迪民智、服务国家的有力工具。

一方面,近代江苏民间率先创办白话报,在开启民智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知识精英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始运用媒介宣传思想革新。1898年5月,江苏第一份报刊《无锡白话报》创刊,主张“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5)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时务报》1898年第61期。该报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白话报(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3页。,后改为《中国官音白话报》。虽然《无锡白话报》因戊戌变法的失败戛然而止,但掀起江苏新闻史上的第一股办报热潮。《苏州白话报》“为开通人家的智识起见,也教人容易懂的意思”(7)《苏州白话报简明奉程》,《苏州白话报》1901年第1期。,以评述时事、传播知识、启迪风气为宗旨;《江苏白话报》倡导民众关心国事,“知道外头的情形,知道自己的利益”(8)三吴少年:《发刊辞》,《江苏白话报》1904年第1期。;《吴郡白话报》希望读者能够“知道现在世界上的大势、本国的情形”(9)《做吴郡白话报的缘故》,《吴郡白话报》1904年第1期。,鼓吹革命反清,措词激烈。至辛亥革命前,江苏各地共办有14种白话报,其中苏州地区占一半,其他分布在无锡、镇江、常州、阜宁和如皋,这些白话报兼有地方视野和国家格局,发挥了思想先导作用。

另一方面,倡导新政改革、谋求实业救国的有识之士创办了新式官报。中日甲午战争后,传教士李提摩太曾向光绪帝建言:“欲使中国官民皆知新政之益,非广行日报不为功,非得通达时务之人,主持报事,以开耳目,则行之者一泥之者百矣。”(10)《新政策(续前)》,《中西教会报》1896年第2卷第6期。报刊在组织社会舆论、传播新式观念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各地官员的认可,1902年《北洋官报》创刊,此后各省相继开办官报。鉴于当时南方地区无官报,外务部认为“南北洋官报如能畅行,各省亦可逐渐推广”。(11)《外务部遵议商约吕大臣等奏酌拟近今要务折》,《北洋官报》1903年第146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式官报在江苏应运而生。1904年2月16日,《南洋官报》正式创刊,刊登谕旨、折奏公牍、商务要件、农务实业、东西各报、时政新闻等,宣传实业救国理念,“体例精严,持论正大,庶于地方政治风俗学术人心大有裨益”(12)《两江总督魏奏派委设局开办官报片》,《东方杂志》第6期,1904年8月8日。。1905年8月1日,《南洋日日官报》出版,为南京最早的对开四版大型日报。晚清时期,江苏共出版10余份官报,除上述两种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报刊外,还有实业类的《经济报》《商务日报》《南洋商务报》《江宁实业杂志》,军事类的《南洋兵事杂志》《江南警察杂志》,教育类的《学务杂志》《江宁学务杂志》等,这些官报共同构筑了晚清末年江苏地方官方传播体系的媒介网络。

除了白话报和官报外,晚清时期,江苏地区还陆续创办了其他一批报刊,如1907年张謇等创办的南通第一份报纸《星报》,1909年同盟会员秦毓鎏等创办的无锡第一份日报《锡金日报》,还有常熟的《虞阳新闻》《虞阳报》、常州的《常报》《新民日报》、江阴的《澄报》、吴县的《江苏大汉报》等。

从1898年至1912年,江苏地区共创办报刊80余种,从白话报到官报再到综合性报刊,报纸内容不断丰富,种类逐步增加,形式也实现了从书册到现代意义报纸的转变。江苏新闻业从诞生之日起即具有了善尽社会责任的基因,建构了启民智、兴国家的信息传播系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二、 健全舆论:启蒙报刊的蓬勃成长(1912—1927年)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范围内“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1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页。。在江苏开明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经济基础和进步的文化氛围孕育下,近代江苏报刊快速成长,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的态势。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的公报体系在江苏率先建立起来。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指出:“民国成立伊始,政事上一切公布性质,宜有独立机关经营,以收其效,则发行公报是也”(1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页。。月底,《临时政府公报》正式创刊,刊登法制、令示、纪事、电报、抄译外报和杂报。(15)《本报暂行则例》,《临时政府公报》第6号,1912年2月3日。公报成为政务机关刊载政府法令、传达政令的重要媒介,“公报者,政治上最灵捷、最敏活之大机关也。……一切法令之施行,莫不藉公报为公布之枢纽。”(16)《发刊词》,《皋鸣报》第1年第1册,1913年4月6日。例如,“本省法令公布机关”的《江苏省公报》(17)《江苏省公报条例》,《江苏省公报》第1期,1912年6月11日。和一批县级公报,特别是在苏南地区,仅1912和1913年间,常熟、丹徒、昆山、溧阳、吴县、太仓、吴江、江阴等地相继创办公报。“今之说政治者欲通上下之情,收整齐之效,其惟公报乎!”(18)《发刊词》,《江阴县公报》第1期,1913年6月16日。地方公报用以阐扬政令,沟通民情,使各机关议事亦有所依据,成为民国初期地方政府管理的助力之一。

其次,宣传思想的政党报刊在江苏蓬勃兴起。辛亥革命成功后,各种政党和社会团体丛生,如同盟会及其承袭国民党先后创办南京《民生报》、常熟《新常熟》、吴江《三五月刊》、江阴《新江阴报》,以及多地创办的《国民日报》,统一党的《常熟七日报》、共和党的《江苏公报》、自由党的《娄报》《常熟自由报》等,这些报刊倡导“开通智识,铸造舆论,普及教育,注重民生”(19)《统一党分部部长蒋凤梧宣言》,《常熟七日报》第1号,1912年3月22日;《本报宣言》,《娄报》第1期,1913年6月13日。,成为宣传民主共和理念的思想武器。

此一阶段,进步报刊在江苏崭露头角,成为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五七月刊》《双周评论》《妇女评论》《赤潮》《少年社会》《宁声》《少年世界》《青城导刊》《孤星》《平民声》《无锡评论》《血泪潮》《宜兴评论》等近40种进步报刊在南京、无锡等地问世,这些报刊以“改良社会为救国方针”(20)《编辑科经过报告》,《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1919年第70号。,“伸张公理,拥护正义,发扬人道”(21)《发刊词》,《五七月刊》第1期,1920年9月25日。,搭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平台,创建了进步思想传播的理论阵地。南京、徐州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文章的出现早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江苏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好基础。

再次,民营报刊在江苏各地风起云涌。基于宽松的言论环境,一时间民营报刊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纷纷立足于“做舆论发表的机关”(22)镜我:《宣言》,《虞阳晚报》第1号,1921年6月20日。,倡导和实践“以纯粹之宗旨,发健全之舆论”(23)淡衷:《发刊词》,《虞阳旬报》第1号,1914年11月21日。。一方面,新闻报刊最受欢迎,在全省各地迅速崛起,无锡地区有《锡报》《无锡日报》《无锡新闻》等,苏州有《苏醒报》《大苏报》《社会日报》等,南通有《通海新报》《新通报》《紫琅声报》等,常州有《公言报》《詹詹日报》《晨钟报》等,镇江有《京江日报》《震铎日报》《自强报》等,南京有《大江南报》《政闻日报》《大中华报》等,扬州有《民声报》《江淮报》《淮扬日报》等,徐州有《民生日报》《新徐州》等,淮安有《江北日报》《淮报》等,盐城有《盐城日报》等,其中《苏州明报》曾获得“良史载言,春秋华削;采访輶轩,诗正无邪;代表舆论,民之喉舌;发扬宣传,十万毛瑟”的美誉(24)《苏州明报新屋落成纪念国庆专刊》,1935年10月10日。,可窥江苏民营报刊之社会影响。这些报刊呈现出苏南繁荣、苏中次之、苏北贫乏的格局。另一方面,得益于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积淀,商业、教育、医疗等行业性报刊也风行一时,其中《无锡商务日报》《苏州商报》《工商新闻》《新工商报》《金融晚报》《镇商日报》《江北商务报》等商务报刊也成气候。一时间,报纸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传声筒,又是舆论的交流场和风向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民营报刊的兴盛,江苏地区新闻传播活动也出现由城市向乡镇延展的亮点。以苏南吴江县为代表,从1912年至1927年间,各乡镇共创办报刊多达40余种,其中以周庄、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和芦墟等乡镇最为典型,此一现象比之全国鲜有出其右者。更加引人注目得是,这些报刊名称多以“新”字开头(如《新周庄》《新黎里》《新盛泽》等),故时人称之为“新”字号报刊。从内容上来看,这类报刊自称是“宣传新文化、反抗旧势力的一种言论机关”(25)YT:《〈新黎里〉周年纪念宣言》,《新黎里》第22期(新黎里周年纪念特刊),1924年4月1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在苏南地区乃至全国新闻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伴随国家政体的变革和社会观念的变迁,这一时期江苏省新闻业,以社会观念和思想变革的启蒙为主题,“我们相信要希望社会更加有进步,一定要有健全的舆论来指导。”(26)《本报的任务》,《新周庄》第1号,1922年10月10日。不同办报主体、不同类型报刊以及逐渐兴起的进步报刊等,共同构筑起健全的新闻舆论环境,持续助力社会发展。

三、 扶持社会:报刊广播的繁荣发展(1927—1937年)

随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首都辐射下的江苏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给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在全面抗战前的十年间,作为“社会公共之事业”的江苏各地新闻事业(27)《创刊词》,《南京晚报》1929年5月16日。,迅速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随着时代的要求,扶持社会上一切事业的演进”(28)朱牟厂:《本报艰苦奋斗的经过》,《武进晨报》新年特刊,1935年。,逐渐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媒体网络,报刊全面覆盖,广播异军突起,进入全面繁荣期。

首先,国民党公营媒体利用政治资源不断拓展,形成了绵密的公营信息传播体系。在中央一级,国民政府于1928年开播中央广播电台,1932年扩建,建构了“敏捷伟大之宣传利器”(29)吴道一:《中央广播电台扩大之经过》,《工业中心》1932年第1卷第4期。,辐射范围遍及全中国,还延伸至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1929年《中央日报》从上海迁至南京出版,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在省一级设置了党政媒体,包括《苏报》《徐报》《淮报》《海报》四大直属党报和《江苏省政府公报》及各部门公报,以及“党义之阐扬、省政之推行、文化之发展”(30)王思:《设立本省广播电台之目的及其筹备经过》,《江苏广播双周刊》1935年创刊号。的江苏省广播电台及淮阴分台。在县一级,“江苏以历史文化地利交通等关系,新闻事业,较各省为发达,近数年来,各县报社通讯社之组织,尤其蓬勃一时。”(31)黄乐民:《江苏的新闻事业与全省新闻界应有的几点共同的认识》,《苏声月刊》1933年第3—4期。根据《江苏省各县党部设置党报办法》,近60份“宣传文化之利器,促进社会之良箴”(32)陈冠英:《发刊词》,《民国日报》创刊号,1936年5月15日。的县级党报创刊,同时还创办了38份县政公报,武进县党部广播电台成为江苏境内唯一的县级党营电台。纵向上,中央、省和县级媒体遍地开花;横向上,广播与报纸平分秋色,党、政媒体同步发展。这一以国民党主导的媒体格局因当时特殊的政治原因在全国绝无仅有。

其次,遍布全省的民营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掀起了民间舆论风潮。一方面,江苏各地的民间办报百花齐放,“代表民众舆论”(33)《苏声月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3年6月。,一片繁荣。据统计,1936年江苏省(除南京外)有报社396家,通讯社117家,杂志社350家。不少报纸风云一地,如力主“为民喉舌”的无锡《人报》(34)人报社:《人报开幕宣言》,《人报》1932年4月4日。,秉持“宗旨纯正,态度革命,言论正确”的《无锡晚报》(35)《发刊词》,《无锡晚报》创刊号,1928年7月9日。,坚持“秉笔直书”的《江淮民报》(36)《江淮民报》,《记者周报》第7期,1930年6月29日。,担当“改革社会急先锋”的苏州《大光明》(37)记者:《大光明》,《大光明》第1号,1929年8月23日。,倡导“做民众的前锋,为民众的喉舌”的《通光日报》(38)《发刊词》,《通光日报》第1号,1930年7月9日。,立足“为社会主持公道,为天地保留正气”的《新京日报》(39)《发刊词》,《新京日报》第1号,1930年12月1日。。这些报纸善尽言责,担负起对于社会与民族的责任,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影响。首都南京新闻事业规模在省内一骑绝尘,有84家报社、69家通讯社和219家杂志(4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南京:凤凰出版社,1994年,第149—150页。,其中不乏《民生报》《新民报》等具有全国影响的报刊,还有“复兴民族、救亡图存之急先锋”(41)吕一峰:《本报创办之意义及其发展计划》,《金陵日报周年纪念特刊》,1937年6月。的《金陵日报》等。另一方面,民间广播多点开花。经济文化发达的苏州、无锡等地的民营电台纷纷起步,或从事商业宣传,或报道新闻资讯,但都通过电波扩散了信息和娱乐,成为大众的一时之选,成为民众生活的伴侣。据考证,全省民营广播电台将近40座,是《江苏省志·广播电视志》记载的一倍,其中苏州25座,无锡9座,其他在常州、徐州和高邮。(42)张晓锋:《近代江苏广播事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80—82页。虽然功率远不及党公营电台,传播范围也有限,但却在近代江苏的信息传播格局中展现出一幅独特风景。

再次,江苏无产阶级报刊艰难发展。1927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领导江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宣传工作举步维艰。从上海到江苏各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开始逐步扎根,迅速成为民众先锋,在上海公开和秘密改造报刊20余种,如数易其名的《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前锋》《少年真理报》等。江苏境内的中共党组织和党员也创办了《血光报》《如皋报》《溧阳日报》《民锋日报》等20余种报刊,进步团体则创办了《联友周刊》《无锡县学生抗日救国会旬刊》等近20种报刊,这些报刊构筑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抗日救国的舆论阵地,使革命的旗帜一直引领前行的道路。

江苏新闻业“官”“民”齐头并进的格局在1927至1937的十年间一直延续,报刊、广播在此阶段得到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江苏新闻事业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数量可观,内容丰富,质量可圈可点,既有文化传播、舆论引领之效,又有扶持社会、救国图存之功,实现了地区传播实力的一次质的飞跃。

四、 救国号角:覆巢之下的舆论斗争(1937—1945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江苏各地相继沦陷。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江苏媒体不屈不挠,迅速投入抗日救国的宣传洪流中,原有的新闻秩序被迫中断。实施新闻统制制度的日伪新闻业由盛而衰,同仇敌忾的革命新闻业由弱变强,江苏新闻业进入两极发展的博弈期。

一方面,日军和伪政府扶持的报刊广播披着“大东亚共荣”的外衣实施文化侵略。日军先后在占领区扶持建立维新政府和汪伪国民政府,为掩盖战争的侵略实质,谋求言论报道“一元化”,日伪政权极为重视利用报刊、广播对江苏人民开展奴化宣传和教育,逐渐建立起完备且严密的新闻宣传统制系统,其布局大致可概括为“三纵三横”,“三纵”即分为甲级报(包括中央报如《民国日报》,和地方报如《江苏日报》)、乙级报(如《新锡日报》《武进日报》等)、丙级报(如《太仓新报》《句容苏报》等);“三横”即分为南京分区(含南京、镇江、扬州等地,如《中报》《京报》《扬州新报》等)、苏州分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和苏北分区。(43)数据来源:《大東亜戦争と新聞工作》,《報業旬刊》第2輯,1942年3月,第78頁;《大陸年鑑昭和19年版》,大陸新報社,1943年,第383—384頁;《新聞総覧昭和18年版》,日本電報通信社,1943年,第222—223頁。这些媒体又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由日方创设、伪政权设立和伪文化宣传机构组织。日伪在南京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南京民报》,于1938年改组为伪维新政府机关报《南京新报》,1941年由汪伪政府改组为《民国日报》,后于1945年3月改为《中央日报》。1938年9月华中日军报道部设立南京放送局,后于1941年3月改由汪伪政府的中国广播事业协会接办伪中央广播电台,苏州广播电台也由日军报道部转给伪江苏省政府。据统计,日伪在江苏创办各类报刊近80种,设立广播电台5座。日伪政府希望“使广播事业对于国民政府整个国策之推进,对于大东亚战争之宣传报道,与东亚共荣圈之建设,均有其本位之贡献。”(44)《广播协会成立二周年林理事长广播词》,《申报》1943年2月23日。日伪通过这种上下结合、左右并举、软硬兼施的媒介统制,实现了对新闻舆论的操纵。

另一方面,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革命报刊担负起与日伪开展舆论斗争的重任。江苏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苏各抗日根据地寻求舆论突围,吹响救亡图存号角,不断“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5)《创刊词(本报江北版创刊号)》,《抗敌报》创刊号,1939年9月11日。。在苏南根据地,创办了苏常太的《大众报》《江南》《东进报》等、无锡的《达报》《急急晚报》等、太滆的《太湖报》《火线报》等和茅山的《前进报》《群众导报》等约80种报刊,一秉“忠诚地唤起社会的大众,忠勇地为民族的存亡而抗战”的宗旨(46)《发刊词达报的诞生》,《达报》1937年8月27日。,高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敌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舆论战。在苏中根据地,《联抗报》《江潮报》《湖东报》《滨海报》《人民报》《前哨报》《苏中报》等革命报刊风云一时,近30种报刊,针对不同群体,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面向我军,鼓舞战斗士气;针对敌军,打击嚣张气焰;喊话国军,以求共同抗战;动员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在苏北根据地,先后创办了《人民报》《淮海报》《江淮日报》《江淮文化》《盐阜报》《盐阜大众》《先锋杂志》等20余种报刊,“自愿担负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者与宣传者的任务”(47)《发刊词》,《江淮日报》1940年12月2日。,探索了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办报模式。从苏南到苏中,到苏北的各抗日根据地,革命报刊组成了一支“敌后的文化舰队”(48)肖湘:《〈大众报〉——敌后的文化舰队》,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苏州革命斗争史料选辑——抗日战争回忆录》,1988年,第684页。,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全面抗战期间,“在文化战线,或是文化军队中,我们有许多文化武器,而最好的武器,就是党的报纸。”(49)粟裕:《我们还要有文化军队——〈苏中报〉发刊词》,《苏中报》1943年12月2日。在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体力行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报刊,虽然遭受日伪的严酷新闻统制和国民党的牵制,但仍然高扬民族正气,组织发动群众,成为抗战中党和人民的喉舌,最终取得了与日伪及国民党反动派舆论斗争的胜利。

五、 革命旗帜:人民新闻事业的壮大(1945—1949年)

抗战胜利以后,全国新闻事业逐步恢复发展,江苏新闻业也在接收中迅速复苏。敌伪报刊和电台被接收和改造,国民党公营系统的媒体从重庆返迁或重建,民营报刊纷纷申请复刊、创办,成了“建设的先驱,文化的哨兵”(50)李天行:《元旦献词》,《武进中山日报》复刊121号,1946年1月1日。,形成了近代江苏新闻业发展的又一次高潮。此阶段特别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在解放战争中茁壮成长。

首先,国民党新闻网络迅速恢复,并在解放战争中败退。日本投降以后,国民政府接管了江苏的新闻系统,《中央日报》和中央广播电台“还都”南京,并根据《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51)《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中央日报》1947年3月4日。,接收日伪新闻媒体重建。当时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相关机构主办的报刊有80余种,其中南通有《东南日报》《国民日报》等14种,南京有《和平日报》等10种,泰州有《泰县日报》《泰兴日报》等9种,扬州有《江都日报》《苏北日报》等8种;广播电台包括党务、军队和行政系统共13座,除扬州、淮安、连云港和盐城外,其他地区均有覆盖。这些媒体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党政系统簎制舆论、开展反动宣传的武器,终因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而溃退。

其次,民营报刊电台重整旗鼓,获得了短暂的复苏。抗战的胜利给民间团体、私营业主等点燃了复办媒体的希望,一度沉寂的江苏民营媒体获得了复苏的机会,全省民营媒体迅速集结。仅南京而言,据1947年12月统计,共有报社86家,其中日刊65家、三日刊7家、五日刊1家、周刊10家、半月刊1家、其他2家。(52)行政院新闻局制:《各省市报社通讯社刊期分类统计》(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3编),南京:凤凰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其中倡导“不偏不倚,表达舆情,取舍好恶”的《新民报》(53)《复刊致词》,《新民报》1946年10月10日。,和倡导追求“言论惟公,态度惟谨”的《南京日报》(54)《复刊辞》,《南京日报》第30年第1号,1946年12月15日。等一批日报迅速复刊,还有《江南晚报》《南京晚报》《南京新民报晚刊》《益世报晚刊》《京华晚报》等近20种晚报,有益世广播电台、金陵广播电台等5座民营电台。南京、苏州、无锡是民营报刊和广播电台的集中地,江苏成为当时全国创办广播电台最多的行政区域之一。

再次,人民新闻事业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不断壮大。在江苏解放的历史画卷中,涌现出了一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报刊和广播电台。这些报刊、电台既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罪行,更全面报道解放战争的相关消息与人民政权的建设,在鼓舞斗争、交流经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动员作用(55)《复刊的话》,《淮海大众》第67期,1947年11月1日。,成为“人民自己的喉舌与旗帜”(56)《新华日报》华中版创刊号,1945年12月9日。。一是分布在华中地区的各级党报。主要有华中分局和华中工委领导创办的区级党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江海导报》和《华中日报》,“成为人民衷心拥护的有权威的人民报纸,成为指导与组织华中人民争取和民主团结的有力工具”(57)邓子恢题词,《新华日报》华中版创刊号,1945年12月9日。;有华中各地的《淮海报》《前线报》《黄海日报》《苏北日报》《江淮日报》等地委机关报22种;还有《新宝应报》《泰县大众》《南通大众》等县委机关报42种,主要分布在扬州、淮安、南通、盐城等地,其中一大半以“大众”命名,显示出党报扎根基层的努力。二是新解放地区的新生党报。解放初期,江苏各地根据中央指示,迅速接管了原有报刊,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党委机关报。从苏北地区的《新徐日报》《两淮报》《苏北日报》,到南京的《新华日报》,再到苏南各地的《苏南日报》《常州日报》《前进日报》《新苏州报》,“光荣而又严肃地来接受党与人民所赋予的任务”(58)《发刊词》,《新苏州报》创刊号,1949年7月1日。,成为记录人民政权崭新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三是共产党领导的广播电台诞生。1948年底,徐州解放,徐州新华广播电台率先开播,此后,南通新华广播电台、南京广播电台、无锡广播电台、常州新华广播电台、苏州新华广播电台陆续播音,将斗志昂扬的广播之声迅速传入人民群众之中,宣示着江苏广播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延续“全党办报”的传统,继续拓展和壮大报刊事业,同时新建的广播电台也发出了“人民的声音”。报刊和广播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稳定民心和政局、瓦解国民党军队、报道解放区各条战线的成就和经验方面,在鼓舞人民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

六、 结 语

回顾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零星起步到全面开花,从单一形态到多元格局,从民间声音到革命旗帜,书写了江苏新闻史和文化史上的精彩篇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就发展脉络而言,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呈现出曲线化的发展轨迹,贡献社会的基因一直未变。晚清时期江苏新闻业开始起步,立足于启迪民智、兴办实业,“陶铸国民”,开启了江苏媒体承担社会责任之路。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推动了江苏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小高潮,发“共和先声”的报刊昙花一现,但追求思想启蒙的报刊却播下了文化转型的种子。1927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带来了江苏新闻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官方媒体遍布,社会媒体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广播也迅速崛起。“广播广闻,无远弗届。灌输学识,惟斯是赖。岿然矗立,喜历两周。中华之光,苏民之庥。家族良友,社会导师。”(59)禹治:《江苏广播电台二周纪念赞辞》,《江苏广播周刊》1937年第46、47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江苏新闻事业陷入低谷,日伪新闻业渗透到全省各地实施“文化侵略”,这一时期苏南、苏中和苏北革命根据地的报刊顽强生存,吹响“救国号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江苏新闻事业迎来了第三次高潮,战后媒体“版图重整”,国民党新闻业重建后败退,民营媒体在国民党新闻统制中短暂复苏;人民新闻事业日益壮大,成为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革命旗帜。发端于维新时期的江苏新闻事业,与近代中国政局变化的关系十分紧密,虽跌宕起伏,但作为“文化武器”(60)粟裕:《我们还要有文化军队——〈苏中报〉发刊词》,《苏中报》1943年12月2日。的功能基因始终恒定,不断孕育新的生机和希望。

就媒体属性而言,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革命宣传的力量不断壮大。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分为四大类型,即私营媒体、公营媒体、日伪媒体和革命(进步)媒体。一是以《无锡白话报》为代表的私营媒体率先成为“时代先觉者”(61)平在:《中国官音白话报》,《报学季刊》第1卷第3期,1935年3月29日。,在近代中国的舆论场域中起起伏伏,一直是近代江苏新闻事业的主力军之一。民间人士创办的报刊和广播电台,在启迪民智、传播文化、扶助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以文牍为主,新闻为辅”的公营媒体应运而生(62)《说官报》,《南洋日日官报》第50期,1904年8月1日。,从《南洋官报》到《临时政府公报》,再从《江苏省公报》到各级县政公报,公报体系初步建立;同时,国民党及其政府机关创办了一批党报党刊和电台,从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央日报》到地方报台,构筑了“阐扬党义,传布政令”(63)吴道一:《发刊词》,《广播周报》第1期,1934年9月17日。的“宣传利器”(64)吴道一:《中央广播电台扩大之经过》,《工业中心》1932年第1卷第4期。。三是在日军侵略战的指导下建立起的日伪媒体,一度统治了江苏舆论界,宣传推广日本殖民政策,进行奴化教育,但终因战败而投降。四是革命(进步)媒体从秘密创刊到公开发行,在思想启蒙、文化引领方面敢于实践,在救亡图存、社会动员方面勇于发声,在舆论斗争、争取解放方面善于建功,成为江苏新闻事业最具潜力的主力军。“我们的党报是为人民服务的,报纸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指导党与群众的思想、与党内外一切错误及敌对思想作斗争的武器,也是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党的领导机关必须十分注意对于报纸的领导。”(65)彭真:《办好党报》,《江淮日报》创刊号,1948年6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在江苏的蓬勃发展,为抗击日寇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解放战争赢得了舆论支持,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空间分布而言,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面貌,舆论报国的价值始终如一。“我们相信要希望社会更加有进步,一定要有健全的舆论来指导。”(66)《本报的任务》,《新周庄》第1号,1922年10月10日。晚清时期,无锡、南京等地兴起了白话报、官报和实业报等。民国建立以后,无锡、苏州、常州、南通、镇江、扬州都办起了新闻类和行业类报刊,其中尤以苏州最为丰富,总体上呈现出苏南繁荣、苏中次之、苏北贫乏的格局。民国南京政府成立后,南京成为全国的报刊和广播中心,江苏省行政中心镇江的媒体也处于较高发展水平,苏州的广播电台独领风骚,无锡紧随其后。全面抗战后,江苏各地的媒体都被日伪政府垄断,日伪报刊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也办起了大量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报刊,坚持在敌后根据地开展舆论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及民营报刊在江苏各地短暂复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报刊“不仅起一个集体宣传的作用,而且应该负起集体组织与集体指导的作用”(67)《发刊词》,《新华日报》华中版创刊号,1945年12月9日。,运用舆论的力量推动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

就组织架构而言,近代江苏新闻事业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层次,全党办报的观念逐步实践。一方面,江苏新闻事业形成了立体化的分布架构,既有以《中央日报》和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全国性媒体,也有《江苏日报》《新华日报》(华中版)等不同类型的省级媒体或区域媒体,还有《锡报》《苏州明报》《通海新报》等深耕各地的地方媒体,还有一批扎根基层的县级媒体以及乡镇报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自上而下、从全国至地方的媒体层次,是近代江苏因其独特的政治地位而形成的,与江苏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更赋能了江苏地区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华中抗日根据地各级党报从创办开始,始终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方针,经过长期实践,成为解放区报业的优良传统。为了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从中共华中分局、各区党委到各地委都成立了党报委员会。“必须发动全党同志的集体力量,开展全党办报用报运动,才能使党的报纸尽力为人民喉舌战斗武器的作用。”(68)《发刊辞》,《华中日报》创刊号,1947年11月16日。区级党报领衔,地委党报辐射,县委党报奠基,构成了绵密的党报体系,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报刊的独特景观,也为“全党办报”进行了最具成效的探索。

近代江苏新闻事业曲折而繁荣,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时代的弄潮儿。江苏不仅是中国各种政治派别创办舆论平台、开展舆论论战的主要地区,近代江苏的新闻事业也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缩影,代表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高峰。两千余份报刊、近百座广播电台或名噪一时,或青史留名,或默默无闻,或昙花一现,但它们都成为江苏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星星之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更留下了无尽的启示,其时代意义广泛而深远,其历史价值历久而弥新。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日报报刊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灵感日报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