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档案工作的创新性分析
2022-03-14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
文/吴 杰[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
一、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的重视,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开展各项工作的阵营。事实证明,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对档案工作加以落实,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还可使档案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分析
2015 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推行“互联网+”将被纳入政府工作计划。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便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经济进行建设[1]。由此可见,推行“互联网+”的目的,主要是借网络技术之手,加快制造业、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发展速度,确保我国企业能够抢占先机,尽快和国际市场接轨。
互联网论坛召开至今,网络技术给社会所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其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与网络技术的联系均变得十分密切。可以说,对于传统行业而言,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其自身变革的速度,其中自然包括科技档案工作。近几年来,围绕“互联网+”给档案工作所带来影响展开的讨论逐渐变得深入[2]。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在分析科技档案工作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符合我国现状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三、科技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现如今,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知识表现形式之一的信息数据,其数量自然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加。科技档案是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已归档保存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其价值不言而喻。围绕科技档案开展工作,对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收集、传播和利用起决定作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原有科技档案工作模式已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这也成为科技档案难以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
首先,受认识水平和深度制约,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没有做到深入了解科技档案功能,相关文件材料没有及时归档。对于科技活动所产生的材料而言,如果不能及时归档,导致研究数据以及能准确反映活动过程的数据丢失,就只能对立项档案进行留取,其价值必然会受到影响[3]。
其次,传统纸质档案无法为资源共享和利用提供便利。信息资源的优势在于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通过实时共享的方式,确保档案价值能够大幅提升。现阶段,大部分科技档案在进行保存及管理时,均以常规的纸质档案为载体,纸质档案的不便,通常体现在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才能实现共享上,另外,此类档案所产生的价值往往无法达到理想水平。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纸质档案不具备快速、高效挖掘信息并创造价值的优势,如果利用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进行替代,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最后,档案管理分散的情况同样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走访调查可知,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机构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时,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散性。在强调“互联网+”的当下,只有具备突出系统性及专业性的管理模式,才能根据环境和要求变化,对工作侧重点加以调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由此可见,创新管理模式将成为日后科技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互联网+”科技档案工作内容
1.科技档案内部数字化
如果以用途需求为依据,科技档案工作可被划分成外部和内部,其中后者所指代内容主要是工作范围。作为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所依托的基础工作之一,科技档案工作较易被各界因素所影响,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科技档案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极为直观,这也决定了相关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想达成上述目标,关键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通过整合现有技术手段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档案工作效率,在确保信息收集、传输、分析与检索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不同环节需要花费的时间,只有对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和高效传输,档案工作价值才能得到实现[4]。基于此,“互联网+”给科技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将传统模式打破,推动工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科技档案外部网络化
外部档案工作着重强调了社会环境和外部技术给科技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而大量全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进步拥有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在大力提倡“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当下,科技档案工作需要满足的要求,与过去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手段,力求使档案信息呈现出更为理想的信息化、数字化及网络化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公开程度的提升,科技档案工作依托互联网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五、基于互联网的创新策略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转型关键期,具体表现为:行业发展方式出现转变,业务结构得到优化,新旧动能无缝衔接,高速发展被优质发展取代。在此背景下,科技档案工作自然应当将重心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的方式,加快转型速度,为全新体系的建立和事业的持续发展助力。强调“互联网+”的知识社会,结合科技档案工作实际,全面调整工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转变思想认知
众所周知,科技档案只有得到科学且有效的使用,才能达到推动相关行业进步的效果。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提出,使档案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变得更加复杂,确保职能部门协调统一,是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的关键。基于此,加强科技档案宣传工作,提高社会的科技档案意识,提升科技档案的社会地位,确保科技档案管理引起重视,真正做到以互联网为依托,对管理模式及手段进行创新[5]。
2.对数据库进行打造
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给科技档案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如何使档案得到及时且全面的收集与管理,现已成为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打造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工作质效,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简单来说,就是以数据库为依托,将全局视角作为切入点,在收集档案的前提下,对部门职责加以明确,要求职能部门按照规定流程与时间,按部就班地开展档案整理、目录编制等工作,真正做到借助现有软硬件,将工作水平提升到全新高度。
3.实时共享信息资源
基于“互联网+”开展的档案工作,具有更高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随着信息共享、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自然能够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表明,要想实现资源共享,关键是打造可供档案信息使用的共享平台,通过构建共享联盟的方式,将档案工作系统化水平提升到全新高度。“互联网+”时代与其他时代的差别,主要是其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供了飞速发展所需的动力支持,上述技术又为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及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档案信息共享性、易获得性得到凸显。
在“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的当今社会,从事科技档案管理及相关工作的人员,纷纷将目光转向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上,期望能够通过建立共享联盟的方式,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对档案资产进行盘活,达到资源实时共享与高效流通的目的[6]。事实证明,借新兴数据技术之手,为科技档案共享助力,可使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结合科技档案的特点建立共享平台是大势所趋。要想使创新工作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对供给侧质量进行优化,通过对档案价值进行多角度挖掘的方式,使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高效,另一方面要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在精简利用流程的基础上,将开放管理模式投入使用。
4.推进分级分层管理
在“互联网+”成为社会核心发展趋势的当下,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视角出发,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创新,主要强调的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科技档案工作朝着智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无论是云计算的出现,还是大数据的发展,均要求科技档案领域将转型升级的工作提上日程,紧随数字化进程发展步伐,通过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及手段的方式,真正做到与“互联网+”接轨。
从宏观视角来看,能够给信息管理带来直观影响的因素,不仅有众所周知的计算机硬件,还包括软件的开发及利用,基于此,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时,应以实际需求为落脚点,在确保所配备软硬件设施能够为工作开展提供帮助的前提下,对良好信息环境加以打造,通过全面培养人员素养及能力的方式,助力分层管理达成目标。如果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分级分层管理的关键则在于按照不同类别对现有档案进行归纳与整理,结合不同类别档案所展现出的特点,明确可行的管理制度,在规范管理流程和细化管理步骤的前提下,为信息安全性提供保护,实现分期建设目标。
5.强调统一顶层设计
近几年,我国科技水平高速提升,“互联网+”的出现为科技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顶层设计加以统一的精髓,在于同步建设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确保日后的工作开展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依,为专业化管理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持[7]。
在强调“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科技档案安全管理得到保障,要想使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有两方面内容需要引起重视。其一,对于科技档案工作而言,优化现有管理体系是基础。要想使顶层设计得到统筹,关键是明确收集、保管档案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内容与需求,对相应体系进行建设。收集体系既要有精确的收集范围,还要确保收集工作能够达到全面、及时且有效的高度,真正做到完整收集和高效应用,而保管体系强调的重点主要是以现行标准为依据,结合“互联网+”所展现出的特点完成指定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拉近实际管理和无风险管理的距离[8]。其二,要想实现标准规范管理档案的目标,建设管理制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互联网+”所提出的诉求主要是以现有法律为核心依据,在融合网络技术和档案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配套制度的方式,确保日后工作开展都能够获得相应保障。例如,以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为切入点,对制度体系进行制定;再例如,将档案管理视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系统整合的方式,达到全过程管理的目的。
六、结语
随着“互联网+”成为主流,档案工作者应当加强对科技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视,通过积极引入先进技术的方式,发挥出科技档案应有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快速汇总资源的基础上,以现有管理体系为依托,对档案资源固有价值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