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价值意蕴、历史演进与实践要旨
2022-03-14米占民
米占民 陈 旭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基于“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论断,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的重大实践要求。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所在。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不仅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和引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实践要求,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做好青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性认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2]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价值意蕴,整体把握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历史演进图景,明确新时代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实践要旨,对于总结经验继续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价值意蕴
青年与党和国家共同成长进步,承载着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既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课题指向,也是汇聚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要求,更是一百多年来党做好青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需要。
(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课题指向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历程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以共同理想来支撑远大理想。要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状况不仅涉及自身发展,更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多次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到高校考察时就“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接续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发表讲话、提出要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3]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与青年的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年理想是否远大、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乎国家未来。正是基于此,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4],其中特别强调了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把各方面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可见,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重要举措。
(二)汇聚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要求
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历史主题[5],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6]。从青年自身的特点看,青年具有引领时代和价值可塑的双重特点。一方面,青年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7],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青年又处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须从青年抓起”[8]。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要“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9]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让青年一代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既关系到青年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是汇聚青年助力民族复兴磅礴伟力的关键所在。
(三)夯实党的青年工作基础的历史经验
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党一百多年来夯实党的青年工作基础的历史经验。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理想信念深深融入在一百多年党史的奋进之路中,不仅同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相统一,更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契合,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一百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10],并结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任务的发展演变,丰富和创新发展党的理想信念的内涵,指明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紧密团结在党周围,积极投身到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成为革命先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生力军,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1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凝心聚力不断向前的重要法宝。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无疑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支持和奉献。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广大青年,其根本在于党始终遵循青年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以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以理想信念为根基凝聚在党周围。
(四)新时代应对挑战、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是做好青年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12],这些变化既对党的治国理政提出新的考验,也对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部挑战更加严峻,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层出不穷的反华制华中,如何掌握舆论话语主导权和打好意识形态安全战,关键在于做到争取青年和掌握民心。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际态势,不仅影响青年的心理和行为,更对青年的理想信念和报国决心产生冲击,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铸魂育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青年群体心理特征的变化,“佛系”“丧”“躺平”“摆烂”等现象在青年中出现,这与党和国家对青年的要求和期待背道而驰。因此,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既是我们掌握历史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更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需要。显然,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做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使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成为青年的心之所向,这对于引领青年有效应对变局、在变局中掌握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百年历史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3]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定意义上是党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为青年运动指明时代主题,源源不断吸收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依靠青年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因此,基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任务和青年运动时代主题的变革,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历史演进图景,对于总结经验、把握时代主题、推进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的历史的起始阶段,也是党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阶段。在这一时期,党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将“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14]确立为党的奋斗纲领,提出了“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15]的主要任务。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也应该围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主要任务展开,要通过共产主义和革命教育培养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识的革命青年,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一大提出了党的宣传工作任务,要求全党继续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的人投身到革命中来。1922 年,团一大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进一步明确团的主要任务是“养成青年革命的精神,使向为解放一般无产阶级而奋斗的路上走”[16];1925 年,张太雷在《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指出,为了引导青年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运动,要给青年进行革命主义宣传,让“青年学生明白我们所主张的革命主义是什么”[17];1927 年,党的五大制定的《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进一步指明了共青团的主要任务在于“扩大共产党主义的宣传与共产党的意识和政策的影响到广大的革命青年群众中去”,并强调其目的在于引导青年“参加共产党所领导的各种斗争”[18];1934 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进一步确立了苏维埃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19]的总方针。此外,党在这一时期先后创办了《共产党》月刊、《新时代》《青年工人》《向导》等党报党刊,这些党报党刊成为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阵地,是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为当前革命和斗争服务,一批宣传讲解马列主义和培养革命青年的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应运而生,党校、红军大学、延安马列学院、抗大等学校通过开设思政课程,重点对青年进行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为革命培育了大批有志青年,在这里接受过教育的干部,在以后的革命、建设中“都起了应起的骨干作用”[20]。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具有反帝反封建意志的革命青年,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服务。正是在党的理想信念的感召下,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成为推翻”三座大山“的先锋力量,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21]。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的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经济局面、帝国主义封锁围堵和反革命势力不断搞破坏的政治局面、科教文卫事业比较落后的文化和社会局面,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党面临的最为紧要和现实的问题,也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决定了青年运动的主题和方向就是为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也为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明确了目标指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分别就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以及教育作了详细说明和重点安排。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教育要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22]的方针,并据此强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23];1953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根据这一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提出了“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以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青年”[24]的具体实践要求。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正式确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青年中的宣传和普及。1964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25]的工作任务。这一时期为了更好地用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引领青年,高校将毛泽东的著作,如《新民主主义论》等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此外,人民出版社还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1-4卷),同时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一些著作和讲话进行了刊发和出版,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想信念的内涵,也为这一时期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教材。
在这一时期,广大青年在党的理想信念感召下,积极应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围堵,投身到巩固新生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成为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广大青年以极大的热情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还有青年突击队的组建,青年垦荒运动的兴起,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学习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和培养了一批像雷锋这样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第三个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也是党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党在深刻总结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立足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6]的著名论断。基于这一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主要任务。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根本在于引导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7]。
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在这一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对青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1985 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8]为此,他还强调:“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29]次年,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他进一步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0]的“四有新人”目标,其中,他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在他看来,“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31]。到了2000 年,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尤其要抓好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32]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共中央于1998 年、2003 年和2008年分别向全党发布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通知,为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此外,这一时期《关于进一步组织高等学校青年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相继印发,进一步从立场、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强化了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为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提供了现实指向、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更聚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策,中国青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争做“四有新人”,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创建“青年文明号”,积极参与“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实现了青年发展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青年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切实肩负起对民族、人民和党的责任,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33],并指明了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34]。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指明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35]。这些重要论述,全面呈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任务和实践安排,给新时代青年运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指明了方向。
在这一时期,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实践紧紧围绕着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和青年运动的主题、使命和方向进行,旨在教育引导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服务。一是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目标更加明确。2018 年9 月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6]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的目标。二是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在内容方面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性和民族复兴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其思想的深邃性、价值性、时代性是筑牢青年理想信念、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三进”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了党的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铸魂工程向纵深迈进。三是在凝聚方式上多管齐下,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方式方法。比如,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了“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实现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的育人路径,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等系列活动。此外,这一时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4 卷)、《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和《论党的青年工作》等陆续出版发行,进一步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旨等,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时代,中国青年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在内容上更加突显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开展,中国青年在行动上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勇攀科技高峰、参与疫情防控、服务重大赛事等,以实际行动融入国家发展,承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向党和国家交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三、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实践要旨
当前,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依据时代特征注重将这一实践与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工作主线、巩固党执政基础的目标指向、青年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实效性。
(一)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既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接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当前,我们党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也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培养什么样的青年这一根本问题。这一使命决定了我们要培养的人必须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助力实现中国梦结合,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乐于、善于、敢于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先锋力量。因此,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就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把塑造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青年精神之基,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新时代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我们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38]当前,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最根本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青年,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我们坚定信仰、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新时代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最好教材。二是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其演绎了建立什么样的党的思想逻辑,生成了怎么样建设党的行动准则,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原因所在,是党最本源的精神动力。因此,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就要用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史来感召青年,把青年凝聚到党的旗帜下。三是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党的光辉旗帜,就是党的方向、形象和力量。毛泽东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39],深刻指明了指导思想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培养时代新人,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青年坚定意志、明确使命。四是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培养时代新人,要以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从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奋进之力。
(二)工作主线: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进行
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是高度契合的。党的青年工作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进行,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党的青年工作的实践要求和工作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0]这从根本上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也为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指明了方向。因此,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就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这是检验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成效的根本所在、关键所在。
新时代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展大局进行,需要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立足“两个大局”。一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大局出发,深刻认识青年在这一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引领青年自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41]。这一事实深刻揭示和彰显了青年在实现这一梦想中承载的历史使命。因此,实现这一目标,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力量助力民族复兴伟业。二是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深刻洞察青年成长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做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在急剧变化,这对于做好青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就是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42]。在这种历史对比、国际比较、社会观察和切实实践中,引导青年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树立和养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自觉投身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彰显青年价值。
(三)目标指向: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特别是青年群众基础,是党开展青年工作的目标指向,这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意义。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要科学把握和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发展规律,把准当代新兴青年群体的特点,摸准新时代青年的脉搏,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牢牢把广大青年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43]。2019 年,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众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44]的重要要求。这一要求明确了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的政治责任,同时也指明了党的青年工作和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目标指向。
新时代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一是建好建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切实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45]的独特优势。对于共青团在党的历史上组织引领青年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46]。因此,巩固党执政的青年基础,要高度重视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打造一支善于做青年工作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把共青团锻造成为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坚强组织。二是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理论武器,持之以恒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突出政治优势,既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的重要理论武器。夯实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最根本的在于抓好、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理论武器,在青年群体中持之以恒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47]结合起来,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建构来提升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效果,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青年心中闪亮。
(四)价值取向: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实现青年全面发展,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也是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价值导向。新时代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既要历史地、发展地认识青年群体,也要全面地、系统地开展青年工作,实现青年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青年发展的时代要求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48],四者内嵌于青年成长成才全过程中。其中,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指引前进的方向标,统率着后三者。对于青年而言,理想是否崇高、志向是否远大、信念是否坚定决定着青年能否练就过硬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甘于吃苦耐劳和进行持续奋斗,最终决定着青年能否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新时代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实现青年全面发展。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发展及变革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和价值意蕴,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和与时俱进的青年观。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涌动的年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审视青年的地位和使命,提出青年是“无产阶级大军的决定性的‘突击队’”[49],负有特殊的任务,要重视青年的全面发展。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更是用一句话来阐明了青年的任务,即“学习共产主义”[50]。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助力青年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二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青年全面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理想信念随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逐渐发展,并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灵魂与核心。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指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指导,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上。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始终把握总基调、弘扬主旋律,其中核心问题是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问题。因此,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要与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融合起来,丰富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内涵,增强用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