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视阈中党员先进性的培育路径
2022-03-14赵馨宁
赵馨宁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朝阳 100124)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品质和最大优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当前,在物质利益的诱惑、虚拟网络世界的冲击,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袭扰下,部分党员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精神追求平庸化等问题,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有序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无疑凸显了党员先进性培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回眸党的历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依靠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强化党性修养锤炼出来的。为此,只有坚持自我革命“四个统一”原则,不断发展完善党员先进性培育路径,坚持抓好党员教育,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一、自我革命与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耦合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共产党员的政治使命。党员作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重要力量,其先进性的培育无论是对党员个人的成长成才,还是对我们党、国家、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自我革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命题,既为加强党员先进性明确了重点,也为党员先进性培育路径的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自我革命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创建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我革命的概念,但其思想中处处闪烁着革命性和批判性的光辉,为自我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曾强调:“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有两种含义,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1]。这种革命批判不畏权贵利益,是对自身不足与错误的批判与反思,是真正的自我革命,也是区别于其他革命的最大不同。自我革命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利益,所以,共产党完全能出于公心进行自我革命。
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作风。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正经受着“四大考验”、面临“四种危险”,我们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革命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将自我革命的内容总结为“四个自我”,即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自我净化要求党要过滤杂质、敢于清除腐蚀党的健康机理的病毒,以刮骨疗毒的决心不断纯洁党的队伍;自我完善要求党把握时机,敢于破除陈旧思想观念,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体制机制完善;自我革新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在面临新的历史课题时,在革故鼎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党建注入新活力的重要内容;自我提高即全党上下学习借鉴,向人民请教、向实践学习,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党员人才,为党建作出贡献。
(二)党员先进性的内涵
党员的先进性关乎党的生命之本,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内涵:“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党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表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同时,不同历史阶段党内主要任务的变化调整对党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得党员先进性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党员先进性的内涵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时代要求及特征进行综合阐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即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遵守党纪法规,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信念,在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其次是踏实严谨、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党员不仅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积极为党的发展建言献策,还要清正廉洁,起到表率作用。最后是自律的道德修养,党员要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较高的道德品质,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始终“走在人民群众的前列”,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利益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三)自我革命与党员先进性培育的内在联系
第一,善于发现党员先进性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一个基本体现就在于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和欠缺,在修正错误的同时从中总结教训,不断进步。”[3]自我革命就是要善于发现党内存在的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是塑造和培育党员先进性的政治优势。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其先进性培育工作尤其要得到高度重视。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员的先进性受到了诸多冲击与挑战。只有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及时发现党员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党员先进性培育路径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先进性。
第二,不断完善党员先进性培育路径。从自我革命的原则看,“四个统一”指明了党保持先进性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以党的根本性质宗旨为本,发现培育路径问题,审视自身不足,整改落实到位,建设高质量的培育机制。再次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统一,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能够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后是坚持组织推动与个人推动相统一,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明的组织纪律,党员要积极参与到党的自我革命建设中来,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积极配合党内培育方式方法,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才能推动培育机制取得成效。
二、党员先进性培育的现存困境
党员的政治分辨力和认知力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新时代要求悉心培养,然而当前培育党员的实际工作相对缺乏完善性和系统性,过程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重入党前培训轻入党后培训、信息化冲击价值观等问题,易造成党员宗旨意识淡薄、自控力淡化的严重影响,是当下党内亟须深思的一大重要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
党员发展工作一直以来是党中央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当前党员发展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但各个地区情况不同,党员所处环境及背景参差不齐,培训过程、考察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党员质量的差异,导致一部分党员的现状与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除了质量参差不齐,思想觉悟不同,党员入党后个人进步快慢程度的不同也使得当前党员只重数量而轻视质量的问题愈发严重。
要培养党员的先进性,做到保质保量,决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应该更加注重考察人员是否具备入党的资质,入党后不能简单地按一种标准、格式化流程对党员进行培训,而应该关注党员个体真实存在的问题,做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实际问题相统一。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地方党组织培养的高素质党员人才肩负着为国计民生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的使命。但当前的培育方式却以理论为重,较为忽视实践教育,造成了一些误区,如只注重培育形式而忽略培育实质,某些基层党支部重视“自建”忽视“联建”,没有将党员的培育放到全国党员先进性培育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事实证明,仅靠枯燥的理论讲授和“灌输式”的教授方式易造成党员发展和实践培育的脱节,使培育的真正目的无法落到实处,从而破坏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培育党员先进性的方式方法上,既要重视理论学习,也决不能忽视实践参与,要真正提高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入党前培训轻入党后培训
目前党员培育比较注重入党前的培育,也就是前中期的考察,而入党后,不仅是党员个人不够注重,一些党支部的后续培育方式也被有意无意地淡化。
当前对党员入党后的培训多以上党课为主,形式单一。机械、单线式的培育方式不利于党员入党后先进性的培养,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党员入党后思想滑坡,部分党员入党前态度较为积极端正,入党后则十分懈怠。因此,要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必须从自我革命的角度进行审视,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对党员先进性的培育和监管不能仅仅停留在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阶段,而应该在其被发展为新党员后,继续加强新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及党性修养,而且一并纳入后续管理教育考核中。
(四)信息化时代对党员价值观的影响
视野的广阔和多彩的见闻使党员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呈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在物质利益和网络虚拟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群体,例如“佛系党员”“二次元御宅族”“饭圈群体”“拖延症晚期群体”等等,这些群体里的一些人标榜自己是圈中一员,打着这种旗号心安理得地随波逐流,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党员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部分党员在考核中敷衍了事,平时对党中央的决策、国家大事的关注少之又少,没有树立作为党员应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另有一些人,意志不坚定、思想标新立异,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中误入歧途,被外来文化洗脑,奉行“拿来”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更有甚者入党动机不纯……这就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背道而驰。
在文化融合中强调价值引导是题中应有之义,在鼓励党员追求自由、接受多元文化洗礼时,也要让他们明确党纪严于国法的重要性,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党的纪律,将守纪律、讲规矩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其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同时要密切关注党员的心理健康,不能“一刀切”“一锅煮”,针对不同党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教育,弥补以往党员先进性培育不重视个体的短板。
三、党员先进性培育的路径优化
做好党员的先进性培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巩固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存在的问题,应着力从控制数量和提高质量、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入党前后培育并重以及构建互联网新型阵地等多条创新路径破解困境,真正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就是号召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党员的培育。各级党组织应在保证党员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其培育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比如从源头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健全测评监管制度,从考察、教育、监管等多角度多方面考察党员的综合素质。按照程序,开设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育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为党员先进性发展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同时,基层党支部要严格执行党纪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形成常态考核,推动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身先进性,以达到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目的。
(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的创造力的源泉,党员先进性的培育不能仅靠上级理论灌输,还需要党团组织与党员“共建”,党团组织提供实践的平台,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党员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发挥其在人民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自身先进性。如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咨询台,组织党员参加班级、社区的公益服务,鼓励党员参加各种国家级、校级、院级活动,为其他党员作出表率;搭建学习平台,开展以党的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邀请老党员亲自讲述革命经历,组织党员参观革命老区等等;构建互联网+新型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微课”,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利用党支部、社区、养老院等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特点与长处,加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三)入党前入党后培育并重
培育党员先进性的最重要的一环即建立成熟完善的培育机制,无论是入党前还是入党后都要重视党员先进性的培育,要做到这一点,应秉持自我革命“坚持创新和守正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党内在开展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将党的理论与工作专业知识结合,融会贯通,使专业素养融于党性修养之中。另一方面,党员要意识到单纯的“填鸭式”灌输教育难以回应新时代党和人民的要求,不能满足党员自身的创新思维,党员可以尝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深入对党的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先锋性和模范性。
(四)构建互联网新型阵地
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互联网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扩大了党员的社交面和信息来源渠道,然而极大的自由度也意味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流,某些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其先进性很容易受其他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所以,在构建互联网信息阵地时先要注意党支部社交圈和互联网社交圈的融合,建设好互联网阵地,使它更好地为党员先进性的培育服务。如中宣部打造的“学习强国”优质平台,采用PC端和手机客户端同步上线的形式,其内容涵盖新闻、政策、党史、文化等,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资源库,这一创新探索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的新路径,为创造新型互联网阵地提供了范例[4]。
党员个人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化世界要保持警惕,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的原则,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做所行都直接代表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首先在接受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时,能够过滤一些不当言论,不轻易被危害国家利益的信息所影响,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被动接收信息,有正确的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其次党员还要加强网络道德观,在发表网络言论时要发表一些高质量、正能量、有意义的言论,真正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党员先进性的培育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未来,以自我革命的视角切入,既开辟了党员培育工作不断创新的大门,也为党员个人先进性的提升提供了新的空间。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探索培育新路径,才能应对当前党员培育中出现的问题,警惕党内面临的四大风险、四大挑战,从而确保党员能够始终保持其先进性、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