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历史审思、理论精髓及价值意蕴*

2022-03-1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发展

张 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东 深圳 5180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做了系统论述,这是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系统论述了职业教育相关的重大议题,形成了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1]。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遵循,梳理和阐释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对于职业教育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职教战略、深入贯彻落实“新职教法”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1 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历史审思

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主张创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主张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发展思路,主张建成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形成于他长期、多层级的工作实践。从1969年到2007年,习近平有着长达39年的基层和省市工作经历,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正是发轫于其间,最初萌芽于其对国计民生一线实际问题的持续性关注和思考。从他于1969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起始,就开始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前后,习近平职业教育相关论述已显现出系统的理论架构、鲜明的理论特质和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意蕴,2021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显现出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主张和实践指向,可以认为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完整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1.1 探索期

毫无疑问,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发轫于其一线的生产实践。1969年习近平开始了在梁家河大队的知青生涯,7年间,习近平非常注重通过提高技术渗透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他身先士卒深入生产劳动一线,积极发展烤烟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两次南下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带领村民建起了延安第一个沼气池,举办铁业社、缝纫社,开展村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技术让梁家河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直到今天村里还在受益[3]174,这是习近平技术兴业主张和实践的最早的生动写照。习近平于1982年开始在河北正定工作,他对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思考进入了新的阶段。他起始担任分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对全县教育进行改革[4]17,他推动引进“各类能工巧匠,由这些外来和尚带动本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技能更新,”[4]107还大力发展棉花种植技术。大力支持和鼓励民间办学,举办了32所职业培训学校,涉及的培训项目有无线电、钟表、建材、缝纫、木工、美术等专业,还组织了电大、函大、刊大等多类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机构[4]150。习近平在正定还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才观,大胆启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初步显示了其科学的人才观。

1988年开始,习近平到福建工作,在宁德任职期间完成了著作《摆脱贫困》,随后发表了《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和《我们应该如何办好教育》,这些文献中提出了较为清晰的职业教育主张。这一时期更多是将职业教育置于闽东地区脱贫实践中来思考,强调扶贫先扶智,他认为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他还明确了职业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认为社会需要的是“各种更能够尽快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生产经营的熟练劳动力和初、 中级技术人才”。他强调“一定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让他们回家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他还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提出要“把发展基础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此外,还初步显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走一条国家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路子。”[5]99-176事实上,在当时的福建,确实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办职业教育的大潮中,这是后来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性实践。这一时期,包括此后在福州、厦门任职期间,习近平对劳动和技能教育、劳动价值论、公平教育问题等开展了系统思考和长期实践,集中体现了其“多培养生产能手”,“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向技术技能培训要效益”,“不拘一格用人才”等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目的论、价值论、人才观等,是日后其职业教育观的发展、确立和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探索。

1.2 发展期

2002年开始,习近平到浙江工作,在浙江期间的系列讲话及其著作《之江新语》中进一步显现了其职业教育观。这一时期其职业教育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他对职业教育价值、学习、教学、办学体制等问题的重要思考和论述。一是职教价值的论述。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终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和就业培训,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6]76。二是对学习的论述。一个人科学精神的梳理需要人文和科学的交融,要“活化”所学知识,能动改造世界。他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在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认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掌握了一技之长,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7]三是对教学的论述。认为教育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他还论述了教学中“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关系[6]77,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构建“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8]。四是对办学体制的论述。他提出“把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8]。尤其是要“开展以资产为纽带的产学研联合”[9],在校企共同参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决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仅仅是捐资助学者,而是人才培养主体之一,甚至还主导了某些实践教学环节,企业还具备面向市场、技术领先、资本充裕等天然优势,因此人才对行业的适应性将显著增强,从而提升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1.3 形成期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一时期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一方面继承了之前数十年积累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敏锐思考,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十八大以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对职业教育的新思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论述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14、2021年对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相关论述,二是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二十大等对职业教育定位、使命、发展路径的战略性表述,三是在近年来在考察贵阳清镇职教城、甘肃山丹培黎学校等职教机构时和参加相关会议的重要指示、致辞、讲话等。在对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新型人才观,描绘了以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建设路径和战略目标,指出了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和保障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直接针对职业教育的系统论述,也是其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系统呈现,标志着其系统职业教育观的正式形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也从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劳动大军、弘扬工匠精神的高度重申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在随后的相关论述中,相继提出了劳动观培育问题,提出要推进发展公平、共享的职业教育。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描绘了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途径,明确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0]。因此,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背景下形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潮流中完善发展,体现出重要而鲜明的时代特征[11]48。

2 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

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包括职业教育根本任务论、战略地位论、战略目标论、发展策略论、发展理念论、发展环境论、发展动力论。

2.1 根本任务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256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也重申了上述教育方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4]习近平教育根本任务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教育根本任务的论述,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局,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他要求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2014、2021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17]在系列论述中,习近平首次将“立德树人”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是党的教育理论的最新创新成果。从本质上看,它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指出了德行成长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体现了道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2.2 战略地位论:国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模看,当前职业教育占我国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从性质看,职业教育已经明确为一种类型教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现行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7]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需要。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党和国家赋予了职业教育极高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16]2015年6月在贵州清镇职教城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18]。2019年习近平在甘肃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此外,职业教育也是广大青年获得人生出彩机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1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7]。可见,习近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高度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论,将职业教育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宏观上看,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事关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观上看,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促进,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从微观上看,职业教育服务于技能传承、青年成长,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战略目标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层次论”和“类型论”的争议持续不断,职业教育存在办学层次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民的期待有一定的距离,和职教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建设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成为习近平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十八大以来的多次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提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在对全国职教会议的指示中习近平指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16]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15]在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20]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补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短板,构建完整的基于类型教育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职业教育将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较低办学层次向多层次办学的教育类型转变,习近平职业教育战略目标论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和高质量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2.4 发展策略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纵观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相继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教结合”和“产教融合”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外显与保障[21]。但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一些系统性问题,如校企合作双方对产教融合的认知程度低,学校与企业合作意愿高、融合质量低,企业有效供给不足、政策实施不力、缺乏协调服务平台等系统性问题[22]。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职业院校一条腿走路的境地,这既影响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又影响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能,出现了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脱节的被动局面。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职业教育必须具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特别是要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是职业教育适应性不足。产教深度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着力点,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这是习近平提出基于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现实考量。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16],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5],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10],对职业教育的指示中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17]。因此,实现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双元”育人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根本规律的基本策略。

2.5 发展理念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郑重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命题,其基本内涵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习近平关于教育、职业教育理念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4]。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公平、实现共享理念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弱势群体、经济发展薄弱地区适龄群体增强就业能力、赢得平等的人生出彩机会和帮助贫困人口减贫方面具有独特的类型优势。在相关考察、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加大对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使职业教育成果能惠及更多的、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比如妇女、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要将这些最易被忽视的群体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在对全国职教会议的指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16]。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15],在贵州清镇职教城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他希望同学们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18],在甘肃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们大有前途”[19]。习近平提出要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人生各个阶段以及适应劳动者多样化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公平、共享原则是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价值理念论的主要取向。

2.6 发展环境论:弘扬工匠精神、坚持敬业风气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陷入层次论的旋涡,职业教育 “低人一等”的固有观念长期存在,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一线技术工作认识的种种误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针对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论述,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培育论。一是倡导科学的成才观。要努力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教育环境。在甘肃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19]在给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指示中习近平指出:“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16]2021年4月,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提出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17]。因此,科学的成才观是广大优秀青年破除传统偏见投身技能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因。二是倡导积极的劳动观。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习近平也非常重视积极的劳动观培育,他主张要增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劳动最光荣的社会意识,营造普遍崇尚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从而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15]。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指示中指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16]。三是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观,他要求倡导“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培育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实践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习近平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及给首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20]。因此,发展环境建设是破除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过程中的深层次固有观念的基本策略,对于消除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种种误解和歧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意义重大。

2.7 发展动力论:强化保障机制

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有依靠力量和刚性驱动力,习近平相关论述指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动力。一是政府保障推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但政府还是举办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主体,负有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责任。习近平强调,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突出的位置[16]。国务院出台了相关落实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也具体明确了政府责任,规定国务院总体规划,教育等部门以及行业部门共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还提出实施《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由教育部等九部委组成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二是院校积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根本上还要依靠院校自身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指出,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16]。三是企业支持融合。企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在全国职教大会指示中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6]。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四是社会多元办学。习近平指出,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15]。当前,我国已建构了以公办职业教育为主体、民办职业教育为辅的多元办学体系。

3 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价值意蕴

3.1 理论意义

第一,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目标是满足人民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其理论精髓就是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逻辑缘起、基本遵循和价值旨归,这是对马克思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唯一价值旨归,从来就离不开教育的促进作用。因此,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维度上的人民性,也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二,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思想既有继承性又有阶段性特征。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中国革命新篇章,党的职业教育实践的序幕也就此拉开,1921年5月,毛泽东在《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发刊词》主张对教育进行变革创新,同年 8月他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还曾组织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在岳麓山下开展“工读新村”实验,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较早的职业教育实践,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还陆续推动了工农职业教育、妇女职业教育、军队职业教育、苏区职业教育等。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职业教育方针[25]。此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此前的教育方针,到党的十八大,形成了“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根本理念。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主张的最新发展,在理论精髓和思想内核上既一脉相承,又有时代性特征。

第三,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辩证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一个唯物辩证、知行合一的方法体系[27]。一方面我们要整体把握新思想的严密体系,另一方面,要警惕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的割裂。需要明确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要准确把握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在总的思想体系中的逻辑方位。从根本上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三个层面的理论论述和命题构成,最高层级是根本论述,中间层级是基本论述,基础层级是重要论述,重要论述是对上位根本论述、基本论述的具体化论述,涉及具体领域,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是基础层级论述的重要部分,需要明确的是,这不仅是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部分,还体现在民生、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论述中,足见其在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2 实践意义

第一,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样态。这种基本样态的特征概括起来包括:一是体系完善,即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个完善的体系。二是制度完善,即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三是模式创新,即创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并集合中国智慧实现职业教育的模式创新。习近平在培黎学校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倡导路易·艾黎提出的“首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19]。四是层次健全,即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健全,构建从初等、中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完善层次,积极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五是方向明确,即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六是公平共享,即保障农村、民族、贫困地区职教发展,保障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二,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规划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它明确指明了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基本遵循为: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和贯穿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要围绕这个来设计[28]。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全过程。二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习近平指出,要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三是坚持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要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生力军,要让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广阔空间。要围绕立德立志,增智健体,成才用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四是坚持强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职业教育质量搞上去[29]。

第三,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指明了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它体现出了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一脉相承的价值目标,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明确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方向。一是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能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职业教育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强实体经济就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培养大量发展实体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三是职业教育要在促进高质量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是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提出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进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释放内需潜力。四是职业教育要在扶贫扶智、治贫治愚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要求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每个人成人成才创造条件,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8]。

3.3 世界意义

第一,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国方案。目前,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多建成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受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模式,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国大地,来源于中国长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实践,回答了如何在发展中人口大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命题,其发展策略论、发展理念论、发展环境论、发展动力论等均是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环境、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在“第三世界”国家、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区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事实上也已经通过中非合作、中国东盟合作等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批重大合作成果。

第二,习近平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联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现实路径,为创新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崭新方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作为一个理念必须有诸多战略性举措和可实施方案来支撑,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正是重要的关联方案。习近平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在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29]。中国的职业教育正积极推动和世界的交融,一方面是“吸收”,即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的学习借鉴,习近平也特别重视学习德国等发达职业教育体制,倡导对其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辐射”,即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职教合作,比如,他提出在非洲设立一批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设学院,培训职业技术人才[30]。因此,职业教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倡议,推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点。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发展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职业写作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