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研究

2022-03-14王玉秋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动画发展

王玉秋

(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州 350002)

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动画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与思想意识,是对当时背景下生活状态、政治局势、文化体系的强有力表达和追求[1]。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动画发展的鲜明特征与思想潮流变迁,进一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优势与特色创作手段,为信息时代中国动画发展趋势提供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民族化、特色化历史沉淀,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发展新路径打下基础。

1 中国动画发展历史演变进程

中国动画发展经历了由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发展过程起起伏伏,但前进的心永远不变。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一模仿照搬与民族化雏型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政治经济百废待兴,文化发展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文化从业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延续传统动画叙事策略,创作了诸多带有政治色彩的动画作品。当时中国动画受到苏联动画政策的影响,主要受众群体为青少年群体,动画叙事简单轻快有趣,没有形成中国风格的动画体系,导致国际社会对这一阶段中国动画的定义建立在单一模仿照搬其他国家动画特征的固有思维中[2]。1956年,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创作打破了中国动画依靠模仿的时代,开启了民族化之路。这部动画作品注重对民族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广泛取材于壁画、戏剧、剪纸、美术、木偶等艺术类型,逐渐形成了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学派,进入中国动画美术片盛行的时代。

1.2 文革时期:政治教育宣导为主

1966—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动画行业发展产生冲击。受到阶级思想的渲染,中国动画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从快速发展向停滞低谷转变,迟滞了艺术发展的多样化、差异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导,在艺术类型、手法等方面的探索微乎其微,优秀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等题材普遍受到排斥,但对英雄形象的角色刻画有了较突出的进步,政治形象的塑造较为成功,典型作品包括《小号手》《芦荡小英雄》《小八路》等。

1.3 改革开放前期:民族特色塑造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的大门迅速敞开,中国动画发展迎来新的高潮。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态势。这一时期,中国动画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态势,创作数量与质量较之前都有相当大的提升,题材不再局限于“主题至上”“政治教育为主”等,开始在继承中国学派的基础上追求表现手法、情感表达、题材类型、场景设计、拍摄技术、角色刻画、人物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创新与探索[3],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凸显,民族元素的运用更加多元深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时期的动画创作不再拘泥于短小篇幅,开始尝试创造较长时间的动画系列,艺术性与娱乐性被重新挖掘。同时,这一时期动画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儿童,开始注重成人化动画创作。

1.4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国内动画阵痛转型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市场被日、美等外国动画作品所占据,国内动画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此时,在没有了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影响的前提下,民营、合资动画公司借势伺机进入动画市场,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起转型发展中国动画。然而,相对于艺术类、纪实类等传统动画形式来说,商业动画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受困于意识形态与外来动画影响,导致这一时期中国商业动画发展处于低迷状态,无法达到日本动漫、好莱坞动画影视作品的高度。

1.5 21世纪以来:国产动画兼容并包、升级重塑

在这一时期,中外合资动画影片成为国内动画市场的主流,但受其过于明显的商业化风格、依赖国外创作团队制作等因素影响,掣肘了中国动画自主创作高潮的到来。由此,国内动画从业者开始自省和反思,中国动画步入了改革升级期,开启自主创新之路。商业资本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扶持为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提供了引擎动力。此外,动画从业者逐渐向90后、00后聚集,以动漫为核心的二次元文化开始主导中国动画的走向。加之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影响的深入、传统动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当代艺术与商业的合作,中国动画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动画产业链开始成型,受众向全龄化转变。

2 中国动画发展现状及困境展现

当前,中国动画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质量与数量实现双突破。然而,中国动画的转型升级面临发展困境,制约未来中国动画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2.1 国产动画与外国动画抢占国内市场资源竞争激烈

近些年,中国动画与国际动画界之间的交流合作愈加频繁。《超人总动员》《疯狂动物城》《愤怒的小鸟》《名侦探柯南》等国外动画电影在中国动画市场均获得了良好的反响,进口大片在全国动画电影总票房中占据比例超过半数[4],对国产动画电影票房造成冲击。虽然国产动画电影在数量上也保持较大规模,但占据动画电影票房顶端金字塔的影片少之又少,国产电影与外国动画电影在院线影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2.2 中国动画品牌塑造分层趋势明显,阻碍多元化创新

中国动画要想彰显自身的独特之处,必须保留自身不同于其他国家动画的文化性、艺术性、创新性。然而,在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动画品牌塑造前期缺乏自觉意识,没有抓住主流受欢迎动画题材构建系列续集;品牌塑造中后期聚焦于商业资本的运作,动画创作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动漫行业的兴起,中国动画发展集中在几大实力雄厚的新媒体平台,大部分优质动漫资源掌握在少数平台手里,品牌塑造分层化趋势明显,IP动画品牌运营趋势明显,中小企业不具备发展自主动画品牌的现实环境。部分出品方和创作者过于注重优势IP题材,导致中国动画创作出现阶段性的相似度,国产动画多改编或延续神话传说、民间风俗、名人英雄、经典名著等公共版权[5],制约了动画多元化创新发展。长此以往,动画从业者疲于创作,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国产动画品牌的多元化发展,无法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2.3 电视动画相较于电影、网络动画生存空间被挤压

动画电影可以在影院单独上映,短时间赚取票房收入,使投资商、出品方、制作人等利益相关者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好处。网络动画具备宣传成本低、传播范围广、题材限制少等诸多优势,吸引了大量商业资本。而电视动画相较于电影、网络动画,在收益、类型、创作、宣传等方面面临限制与规约,发展愈加艰难,生存空间不断被侵占。电视动画作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支柱之一,面临当前困境一方面原因在于网络等新媒介的出现带来的技术变革;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电视动画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忽视了对质量的提档升级,不利于彰显电视动画对中国动画市场的不可缺失性。

2.4 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相较于西方等国家较为缓慢

相较美国动画产业的完整性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持久性,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存在不足。首先,中国动画电影头部企业较少,能够为原创国产动画电影企业提供高水平配套服务的企业数量不足。其次,中国动漫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产业链构建不十分完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衍生品开发能力不足,IP开发优质资源有限,动漫人才整体数量与日、韩等国家差距较大,不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

2.5 中国动画艺术价值追求与商业发展不平衡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动画在没有投资压力的情况下,过分重视动画艺术表达,忽视动画商业发展[6]。近年来,随着动漫影响力的提升,国内动画开始追求商业发展,动画作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动画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无法平衡。国产动画如果无法把握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将制约国产动画的发展与壮大,影响文化强国战略的落实。

3 中国动画未来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3.1 找准现实差距,聚焦国产动画特色,拓宽市场份额

相较美日韩等动画强国,中国动画发展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欠缺体现动画本质特征、反映动画独特机制、符合动画发展潮流的主流动画观念[7]。首先,直面与美日韩等动画强国的差距,在动画大国的基础上向动画强国迈进,把握政策扶持与商业资本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资本的介入,确保中国动画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其次,在确保资本支撑的基础上,继续国产动画的转型升级之路,追求艺术与现代的结合、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融合、商业化与传统文化的合作等。利用中国动画新特色、新亮点吸引国内受众群体,与国外动画影视作品开展良性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3.2 打破分层限制,尝试动画品牌塑造,营造百花齐放盛况

仅依靠核心企业和少数平台是无法实现动画强国目标的,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品牌运营体系。把握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的实施契机,发挥中小动画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育品牌,细化目标市场,稳定客户群体;引导大中型动画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动画品牌。国家应做好政策引导,打破品牌塑造分化现象,创新动画类型、艺术手段、拍摄技巧等,依靠优质内容聚集强大的动画流量。建立健全相应动画行业法律法规,结合市场需求健全中国动画品牌运营模式、流程、宣传等环节,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品牌塑造体系,协助中国动画迈上辉煌发展之路。

3.3 做到精准定位,发挥不同动画类型各自优势

发挥不同动画类别的传播优势、风格特色,实现中国动画的提质提档发展[8]。电视动画、电影动画、网络动画应定位受众群体,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把握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大机遇,全力继承中国动画学派多样化民族元素优势,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情趣,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助力中国动画在国际舞台尽显风采。

3.4 坚持市场需求,深层挖掘中国动画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

中国动画与国际动画的深层次接轨需要从全球动画市场入手,明晰中国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首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调整国内动画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创新、剧本原创、情感线饱满、演员阵容强大的动画市场,以“互联网+动画”助推国产动画发展[9]。其次,根据中国动画市场发展现状,明确网络播放平台、动画创作公司、作品作者、衍生品开发公司、文化创业园区、动画作品创作平台等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实现全产业链开发,构建涵盖多样性的大产业集群,助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

3.5 发扬主流价值,确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契合点

不同于美日韩等动画强国重商业运营的动画发展模式,中国动画应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主流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首先,平衡动画质量与数量,既追求动画数量的高速增长,又探索思想、艺术、制作新高度的质量追求,打造中国动画发展的双引擎。其次,处理好中国动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品创作坚持艺术个性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创作人民满意、社会欢迎、世界赞叹的优秀动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10]。中国动画需找准自身定位,加速中国动画产业的规模化、高质化发展,用动画叙事手法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完善动画产业链,引导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创造民族动画的辉煌未来。

猜你喜欢

动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是动画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