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022-03-14王丽
王 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北京 1007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同样,一个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和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企业,才能有发展、有活力、有力量。炼化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承担着技术转化、产品供应、创造效益的重任。近年来,炼化企业把握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有利契机,深挖企业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与中心工作相适应、与管理创新相促进、与员工成长相融洽的良好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1 加强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安全环保型炼化企业的重要措施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伴随着易燃易爆、污染泄漏等风险,因此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精细严谨作为理念作风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构建安全可靠型企业。开展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有助于炼化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把安全贯穿到各项业务流程中,体现到岗位操作中;有助于企业员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正确对待风险隐患,有助于企业在长期熏陶中形成“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文化氛围。
1.2 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创新高效型炼化企业的必要手段
炼化行业面临越来越多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和挑战。如,原料组合从单一型发展到多元化;在碳排放、塑料降解与回收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终端市场亟需破解“既要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的问题等。要求炼化企业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不断加快技术升级,生产更多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有市场竞争力的石油化工产品。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技术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将创新文化作为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构建以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为基础的文化环境,能够助推炼化企业创新发展、做强做优。
1.3 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绿色友好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
炼化企业易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近年来,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环保、健康的要求提高,对炼化企业的关注度也持续升高。炼化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践行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抓好清洁生产,塑造社会友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倾力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可靠、尽责开放的企业形象,增进公众对企业的理解和信任,营造有利发展的外部环境。
1.4 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团结奋进员工队伍的必然要求
建设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过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内生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共同成长。炼化企业文化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促进员工把“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常态化、制度化,激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提高业绩。加之,炼化企业24小时连续运行,员工常年倒班,在这样的环境中,尤其要发挥企业文化调节和整合作用,有效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切实将员工价值取向和企业核心理念统一起来,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2 加强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镇海炼化企业文化建设多层次推进,已经卓有成效,其特点体现为:有理念引领、有载体落实、有制度保障、有长效机制,共同推动文化建设务实见效。
2.1 坚持理念引领,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有源
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魂”,更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路工作的方向指引。企业文化理念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是否与企业阶段任务相协同、是否与员工思想观念相融合、能否被广大员工所认同,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和持久力。炼化企业要紧紧围绕安全环保、创新高效、团结奋进等主题,提炼出个性化的文化理念,实现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在文化建设中,炼化企业还要注意文化建设的层级性、注重层次感,清晰掌握不同层级、不同层次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内容。理念文化,要坚持先进性和稳定性,以精神主脉的功能贯穿文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专项文化,要坚持对核心理念的承接与拓展,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发挥支撑作用,做到文化建设深度融入业务、指导业务;基层文化,要坚持务实管用,把理念故事化、导向典型化、精神实践化,让基层员工可感可学可用。
镇海炼化在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厚植石油石化传统的文化精髓,创新性融入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从勇当“卖油郎”,到“敢为人先、创新实干”,从“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到“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形成7个专项文化到形成“百花齐放”的基层文化,在加速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的进程中,不断赋予核心理念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2.2 优化载体运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施行有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育新人,用先进理念引领人、身边典型感染人、良好氛围熏陶人,培育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投身岗位工作,创造更大价值。炼化企业在推进文化建设中,要搭建丰富的实践载体,既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比赛、专题党课等强化显性教育、灌输教育,又要用活用好电子屏、宣传橱窗、专题片、情景剧等多样化方式强化隐性教育,还要用好分享会、畅享会、辩论赛强化互动交流、观念碰撞,将企业文化、精神追求承载到多样化载体上,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同时,利用全媒体矩阵传播文化理念,讲好炼化故事,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镇海炼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四有”载体,学习有渠道,打造“领导干部双月学习会”和“干部马列主义培训班”理论品牌;展示有阵地,对内突出文化传承,对外突出文化传播,打造各有侧重的企业文化阵地;督导有方法,发挥督办系统实效;评比有平台,开展不同层级典型选树等,以有形化、系统化、生动化的方式推动文化入脑入心入行。
2.3 完善制度保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有规
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力量,要把无形的精神力量变成软实力,需要统一的制度规范来促进形成群体认知、群体践行。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规划、有手册、有方案,把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像运行工程一样来运行文化建设,做到有条不紊,充分调动推进。要形成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做到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积极性,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集体合力。要做到文化宣贯与制度建设相协调相统一,把文化理念嵌入规章制度中,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明确操作标准,划出履职从业、安全生产、绿色环保、公序良俗的底线红线。
镇海炼化把长期实践总结成册,形成了《企业文化手册》《专项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一套企业文化体系,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与业务工作形成了横向联通,在各个层面形成了纵向贯通,有力推动了文化与管理深度融合。
2.4 注重机制完善,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持久用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机制性保障、常态化运行。要把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定期调研掌握各种情况,分析新的形势和要求,专题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持续滚动实施、分析评估、完善提升,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行稳致远。要完善员工自觉践行机制,既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又做到管理有标准、岗位有考核、使用有导向、身边有榜样,使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健全完善典型选树宣传工作机制,把文化理念人格化、具象化,通过培养和选树宣传各个层级的先进典型,让典型发声、用典型说话,树立起价值导向、追赶标杆。
镇海炼化在践行《中国石化员工守则》《职工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的同时,编发了“班长工作行为规范”“内操、外操工作行为规范”等口袋书,以规范承载理念,以规范促进行动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化自觉、转化为行为习惯。
3 加强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基于镇海炼化的实践总结,提出做好新时期炼化企业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确保文化建设整体协调、有序推进。
3.1 处理好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
子文化是子公司或项目战略发展目标的体现,是母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子文化要传承母文化的核心理念,在行动上与自身实际充分结合。如,镇海炼化作为中国石化的下属企业,其提炼形成的企业文化要与中国石化的企业文化既保持一致性,又具备自身特点,既要把中国石化“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核心价值贯穿于炼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也要突出炼化行业特色,符合企业实际,将文化引领和推动发展的作用发挥到位。
3.2 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形成既是由浅及深、由点到面的系统工程,又是由宏观到微观、由群体到个体的细致工作。企业层面需要以精神引导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物质行为为成果,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企业文化由群体向个体不断延伸,增强企业文化引领力。同时,要聚焦企业员工个人,加强文化理念教育,引导大家自觉认同企业文化,并不断审视和约束日常言行,真正把文化渗透到个体,再实现由点到面的延伸拓展,增强企业文化影响力。
3.3 处理好文化与品牌的关系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于企业而言,极具行业特色、应用价值、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不仅是企业的亮丽名片,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进入新时代,只有打造与硬实力匹配、有生命力的企业品牌,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由内向外生长,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赢得社会受众。特别是在炼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品牌来支撑、引领和推进,发挥品牌在聚人心、树形象、占市场、强竞争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3.4 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
企业文化就其形式是虚的,其内容和精髓是实在的。从虚到实,落地的关键是把理念制度化,使之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在新形势下,炼化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炼化产品质量,将文化体现到客观产品中,切实增强炼化企业文化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