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2-03-14赵昊骧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周 斌,赵昊骧

(新乡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一、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能够日益成长并趋于稳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国家竞争力,同时以高新科技为基础,有巨大增长潜力且在相关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产业[1]。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2],旨在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引擎职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在资金、人才、技术三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统计局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在此基础上,河南省结合产业实际,制定了《河南省10个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重点培育的10个新兴产业,包括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环保装备和服务、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新一代人工智能、5G。新乡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选择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阶段,新乡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初具发展规模,也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8—2020年间,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稳步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也不断提升,但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其发展也遇到了困难与问题。因此,结合新乡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目前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不但有利于增强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也有利于打造新一轮的地方经济增长极。

二、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乡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借助自身工业基础优势,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推进发展,并较早地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膜材料、新型煤化工为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可利用的科技资源,集中突破发展瓶颈,加快产业升级。

2014年,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蓝图下,新乡市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科学发展”的路径,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先后打造多个先进工业制造示范区、现代科技生产园等产业集聚基地,为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合适的发展场所。同时,新乡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确定了新型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4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时期,尽管缩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种类和覆盖面,但各领域内的研发精度不断提升,全市申请专利量、科技项目立项数均居全省前列,产学研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2016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获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新乡市政府在2018年出台了《新乡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3],并遵循“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发展方针,力图打造“1333”新型制造业体系,将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核心支柱产业,同时培育和推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型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发展,优化三大优势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家居),联动三大生产性服务行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发展。在发展生态经济与追求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新乡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为三个,与之前相比,放弃了煤化工这一可能存在高污染的行业,更加注重沿黄经济带生态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4]。

三、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型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为主导[5]。其中,新型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借势国家新型电池材料产业基地,打造豫北地区最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孕育了环宇赛尔、河南锂动、新太行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销售产业链。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则弥补了以往较为孱弱的精细医疗器械制造业的不足,同时注重融贯中西,将生物医药技术与现代中药技术协同推进,形成了以华兰生物医药、双鹭药业、拓新升华等企业为核心的先进制药基地。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传感器、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在省内居于前列,重点扶植中兵通讯、中融航电等龙头企业发展,以期突破核心技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稳中向好,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相关产值不断攀升,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8—2020年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由表1可知,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不断上升,且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占比不断提高,由2018年的8.6%上升到2020年的21.8%。这一数据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乡市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新乡市产业结构也趋于合理,一些传统的、落后的产业开始走向高端化、规模化、科技化,逐渐向新乡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形成产业集聚。

同时,新乡市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多项科技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华兰生物的血液制品、环宇赛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都位于国内同类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企业地位。此外,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了多项成果,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9个;25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立项,各类科技成果30项,授权专利逾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近3000件。部分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2017—2019年新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指标

四、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缓慢,高素质人才留用率低

据统计,2019年新乡市R&D单位为1778个,共有23934名科研从业人员,尽管这一数据在省内位居前列,但与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郑州市和洛阳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郑州市2019年R&D单位为4924个,共有99028名科研从业人员;洛阳则有R&D单位2361个,R&D研究人员36925名。作为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新乡市来说,在科研人才的培养与留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由于临近省会郑州,一些新乡本地人才就业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倾向于郑州。此外,新乡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待完善,现有补贴政策相较郑州缺乏吸引力,对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小于郑州。这对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的构建造成了很大影响,而高学历高素质的团队建设缓慢,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升级。

目前,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仍然依赖于劳动力操作,无法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部分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一旦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可能会造成部分劳动者难以适配的情况。而大部分具备学习或操作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或高素质人才,却因为待遇、环境等问题而去郑州谋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留用率低。

(二)产业结构失调,行业发展态势不均

新乡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是新型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涉及化学、材料、生物、信息工程等领域,存在一业独大的现象。新乡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比重较大,大量的生产要素被集中投入到这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之中,产业重合度较高,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挤压了其他领域产业的发展空间。一旦核心行业遭遇市场风险或贸易危机,可能会影响全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掣肘[6]。反观东部沿海地区,如苏州、南京等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覆盖了10个行业以上,涉及大小领域近百个,造血能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在“1333”新型制造业体系中,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副食品行业的主要市场对象仍然是新乡本地,还没有走出新乡、走出河南,影响力有限。而作为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的新乡化纤,在同板块上市公司中,股价估值也走势不平,盈利能力出现了衰退的情况。这说明,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仍习惯于传统的资本驱动发展模式,在地方政策支持下顺势发展,一旦政策红利消失,就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

(三)整体规模较小,科技创新步履维艰

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尽管产值不断增加,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占比也不断提高,但就规模而言,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居于劣势。位于东部沿海的地级市,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早在2017年就已高达4000亿元以上,2020年,这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平均占比超过了40%。而同处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地级市,如马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了八大领域,与新乡市相比,不但范围广,而且增速快。

目前,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都在发展期或成长期,虽然有着巨大上升空间,但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部分企业在行业领域内没有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得到重视,难以形成规模。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同样存在着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这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忽视。

此外,由于人才建设体系不够完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团队中缺乏领军人才与杰出人才,现阶段大部分技术创新都停留在模仿国外案例并加工改造的阶段,结构或模式创新程度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动力不足问题。

五、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产学研融合,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待遇

现代科技产品的创新思维灵活,生产工艺要求复杂,前沿技术更迭周期短,企业、研究机构、高校都很难独立研发突破,因此,产学研协同发展、相互融合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4月,河南省确定的23所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中,新乡市有4所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新乡学院的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与河南工学院的电缆现代产业学院则与新乡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相匹配。这两所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的成立,很大程度上为新乡市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综合考量引进人才的待遇,制定合适的补贴体系与标准,依人才对产业的贡献程度来提供相对应的补贴,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要加强对驻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与留用,提高人才留用率。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区

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防止热门行业扎堆的情况发生。政府可以扶植一批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能够弥补当前国内外行业市场空白的企业。在大力支持原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适当鼓励和培育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多领域开花。与此同时,要加快各类新兴产业集聚,创建集群式创新平台,强化全产业链创新。引导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驻新各大高校深化合作,对一些相对孱弱的行业进行技术支持,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注入巨大动能,打造地方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三)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成果转化率,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在产业管理、成果转化、产业布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对已有产业园、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些授牌的研发基地、科研院所等提供优质的服务与研发环境,对这些基地进行的集中采购给予一定政策倾斜。要完善高校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系,制定合适的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政策。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认定机制,并优先推动新成果、新产品进入市场流动。此外,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将现有的科研人才外派学习,将外面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引进并运用到相关行业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新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乡市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