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控分析

2022-03-14郭莉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核算

郭莉莉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意义关键,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会凸显出许多问题,制约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升。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其在事业单位财务和固定资产核算方面体现出准确性和真实性等特点,该制度中涉及到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需要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一、正确的固定资产管控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在事业单位实际管控的资源中,固定资产占据较大比例,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会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正确管理和核算会影响事业单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折旧方式处理,也是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主要体现为一次性计入支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除了一部分价值较大的建筑物,其他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计算其价值,从而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增加,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而且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数量无法准确计算,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加快。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正确核算,实现固定资产的收支平衡,充分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运营状况体现出来,使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升,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变化

1.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变化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国有资产管理的位置提升,将其与资金管理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其中也对固定资产的申报编制工作内容进行增加和优化,保证固定资产的存量,通过增量调整存量,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使国有资产管理内容更加明确,促进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分工管理。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也将事业单位的计提折旧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而且折旧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固定资产,也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方面,只有全面的实现对这些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将其纳入到固定资产的监管范围,才能真正的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性,让闲置的资产实现自身的价值,挖掘其量存优势。

2.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方法、年限变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折旧的相关内容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其中最大的创新变化就是对“实提”折旧政策进行规定。在旧制度中,事业单位只是盲目的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而忽视了对实际费用的支出记录。但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作用,对其进行计提折旧,直接将其记录到当期费用中,将“虚提折旧”变为“实提折旧”,这种变化可以充分真实的实现对固定资产价值的体现,保证事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核算效率增加,其对于权责发生制下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较多优势。该制度还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使用年限和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资产特性确定折旧年限,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属性进行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该变化科学的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基础的要求体现出来。《政府会计制度》能够保证对于固定资产核算调整更加清晰,将固定资产的自身价值属性和经济优势进行反映,这对于资源的配置十分有利。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控存在的不足

1.固定资产无法优化配置

在现实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控制中,还存在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够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所具备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现有的存量资产配置超标,导致资产无法合理优化配置。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多,其主要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等组成,这种多渠道配置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重复性。在设备的利用方面,也存在保养不合格和损坏严重的问题。虽然有部分任务和项目需要进行专门购置,但是在项目完成后,有时会因为新的工作需求不适用而将其闲置,这就导致固定资产的浪费。

2.固定资产确认范围不清晰

在事业单位实际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资本化大额支出被费用化的问题,比如:甲事业单位发展中:其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属于两个独立部门,财务核算主要将经办人发票和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出入库单视为固定资产确认证据。但是如果报销单后附发票开具内容表现为“维修费”,但是没有附带固定资产出入库单,一些财务人员就会认为其不属于资本化范围,所以就会导致确认不清问题发生。同样,如果大批同类物资出现了费用化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现有的部门预算和管理系统存在相互分离和各自为政的现象,此时如果独立运行,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进而导致财务核算方面出现问题。

3.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无法有效执行

在事业单位的现有工作中,许多单位只是将制度作为一种摆设,没有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指导,不利于绩效目标的实现,相关的制度也无法得到执行,导致盘查的效率和有效性降低,导致盘查的工作不符合制度的要求,制度就相当于形同虚设,而此时盘点工作就只能进行全面或抽查盘点。

4.缺乏固定资产成本管控意识

固定资产的管控没有根据项目实施的需求进行详细核算。这主要是因为年度核算的资产数量较多,存在的资产成本界限不是十分清晰,许多项目无法按照项目和经费性质进行管理。许多单位只能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双基础”记账,“双报告”编制,以便适应改革的趋势。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控的措施

1.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培训

为了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的管理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就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方法优化,改善事业单位人员片面理解收支余概念的行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只有让会计人员实现新会计制度观念的转化,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观念的更新,才能保证管理效率提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宣传和培训,为会计工作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起人们对会计行为的广泛重视,使财会人员树立权责发生制理念,明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归集等方法,提升对固定资产的业务判断能力,充分的认识到新会计制度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实现会计制度原则上的创新,防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淡化。

2.提升会计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要提升有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无论是从领导到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要充分对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识,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固定资产的购入、折旧、摊销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影响,保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实现,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防止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同时要想更好的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财务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对固定资产的核查和清理,对固定资产科目进行详细划分。

3.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而且多数金额较大,保存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中,只有事业单位逐渐完善信息化财务核算系统,优化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才能真正的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建立功能齐全的数据信息系统,其可以将固定资产构建、使用和处置等业务全部纳入到系统中,综合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条码化管理,便于固定资产的保存和管理,实际管理中只需扫描条码,就能够实现对所有信息的显示。而且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还能有效防止固定资产的丢失,这全部可以通过建立辅助台账得到落实,保证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相关的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对资产的核查,可以进行定期核查,也可以进行不定期核查,从而实现对全部资产的信息化核查和检测,做好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监控,以此保证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4.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为了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要积极的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比如: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全面实施对固定资产的清算和核查,此时就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积极的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将负责管理的领导明确到位,实现对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的明确分工,将其归属于不同的部分。同时事业单位还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管理权限,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根据不同部门的职权范围,制定不同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另外,可以通过定期对固定资产核查,完成对相关资产账务的核对,保证掌握的记录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后,事业单位能够分清岗位职责,理清责任的边界,有关部门相关的负责人能够真正的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根本上改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其次,要健全固定资产审核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专门的管理督查小组,小组的主要成员主要负责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报废管理,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防止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失。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监督,实现对各种资产的公正和公开处理,保证事业单位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对固定资产的节约,严格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源头进行明确,明确处置结果,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各个环节监督,保证国有资产购置的完整性。

5.根据新制度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细化

为了做好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细化,就要严格的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分为六个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专用设备、房屋构筑物、档案图书、家具用具等。所以在完善资产卡片的时候,需要按照以上分类方式,进行对应的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也需要根据这个类别实现明细的添加。其次,需要详细明确固定资产卡片中的每一项信息,这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会有一定影响。固定资产信息需要包括资产名称、资产数量和资产金额等等,对每一个信息都进行详细记录。最后,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需要积极的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尽量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细化,促进新制度的完善。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新增的固定资产,使用了专项的财政资金是没有费用支出明细的,这会无形中导致会计项目会有结余,但是实际的财政资金购买设备已完成预算指标,此时就会出现双核算不协调,为了更好的完善对具体账目的核对,就要根据新制度的要求,详细对数据进行反映,比如在本期盈余科目下增设一个固定资产项目,将所有因购资产而产生的结余专项转入该科目,保证净资产的固定资产项目和固定资产(资产类)一致,保证计算资金财政结余和能与预算会计结余数一致。

6.完善固定资产调配机制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如果事业单位的内部固定资产性能和单位的实际需求不一致,就要在固定资产清算之前,提前对预算进行论证,保证论证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闲置的固定资产,为了提升其利用效率,就可以通过调配制度的完善,优化固定资产调配机制,从而实现对各种固定资产的整合和共享。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中闲置下来的设备和仪器,可以通过在共享平台分享,将闲置资源调配和其他单位使用,从另一个角度实现固定资产的多次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属于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可以实现对传统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预算的有效结合,实现事业单位各项会计制度的有机统一,促进政府会计信息的高效运转,保证政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事业单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充分的做好心理准备,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核算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