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发展原则
2022-03-14蒲钰希
蒲钰希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2012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逐渐成为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还具有鲜明的商品生产属性。茶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兼具历史文化价值、生活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传承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物种等进行保护,又要注意其生产特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乃至世界优质绿茶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古丈毛尖和黄金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尝试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古茶园和古丈茶产业为例,探讨当前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对于茶农业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典型性。
1 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
1984 年,湘西古丈河西白鹤湾出土一批楚文物,经湖南省文物专家考证,这些文物是饮茶习俗因楚巴战争传入湘西的有力见证。东汉《桐君采药录》记载:“酉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其中酉阳即包括永顺县、古丈县等。因此,湘西种茶的起始,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南北朝《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据王威廉考证,武陵七县即包括湘西。《永顺县志》载:“唐朝溪州即以芽茶入贡,其为生产地可知。”[1]《通典》记载:“永顺、龙山、溪州等地均有芽茶入贡”。《旧唐书》记载:“唐代溪洲以茅茶入贡”。溪州即今永顺县一带。这些记载说明湘西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产好茶,在唐代已被列为皇家贡品。《古丈坪厅志》载:“古丈坪厅之茶,种于山者甚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种,清明谷雨前采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夫界亭之品。”[2]目前,“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已名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古丈毛尖茶文化系统”已列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结果名单。
2 湘西茶农业遗产的文化性
保靖黄金茶原产于保靖县葫芦镇黄金寨,“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故事流传至今[3]。《保靖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某道台巡视保靖,品尝该地茶叶后,顿感神清气爽,颇为赞赏,赏黄金一两,后人遂将该地茶叶取名为“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寨”。黄金寨古茶园还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的1 号古茶树树龄已有400 多年,其生长年代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是研究苗族茶文化的依据。
古丈毛尖是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品。1929 年获得法国国际博览会国际名茶奖;1988 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获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5 年获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湘西茶文化遗产资源如表1 所示。
表1 湘西茶文化遗产资源
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民风淳朴,在用茶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事民俗,如举行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湘西还有许多动人的茶传说,如“茶父”传说。如今春节期间,土家族人还有着过毛人节、跳“茅古斯”舞的习俗,就是为了祭祀茶父祖先和八部大王。此外,湘西还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茶歌,如《古丈茶歌》《挑担茶叶上北京》《采茶曲》《十二月采茶调》等,都是人们熟悉的歌曲[4]。著名作家沈从文曾说:“山城那个古丈县茶叶清醇中,别有一种芳馥之气。”[5]
3 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3.1 体现当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历史
湘西茶叶产区是中国茶树原产地向东扩散的关键性过渡地带,通过茶叶的种植、交易和茶文化的传播,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苗区打开了门户,并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随着茶叶贸易的兴起,大量商人、官员有机会深入苗族地区,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形成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6]。此外,茶叶贸易也促进了苗疆经济的发展,如因茶叶运输的需要,疆外的制革技术传入苗区,使苗区的皮革加工业发展起来。
3.2 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
湘西的茶文化是苗族土家族留下的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少数民族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不断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脉络体系的见证,是南方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底蕴深厚的相关文化,如歌谣、神话故事、传统戏剧、饮食,这些文化都有独特的表现并极具原生性,彰显了特殊的民族古茶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3.3 湘西茶叶是茶种质基因的宝库
湘西茶叶是自然生的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有性群体品种,是武陵山区的优良种质资源。湘西茶叶作为中国稀有的茶叶,仍存有发挥重要文化、经济作用的古茶树群,仅黄金茶群体就有250 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株系,最古老的保靖黄金茶树王树高4.8 m,树冠幅度5.5 m,围径120 cm,主干围径95 cm,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专家鉴定,保靖黄金茶最古老的茶树树龄达400 多年,年代可至明代神宗年间。古茶园中主干围径在30 cm 以上的古茶树有2 057 株,明代古茶树718 株,清代古茶树1 339株,面积约148 600 m2。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3 570 株,野茶园面积为667 000 m2,是中国茶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茶叶科学研究的基因宝库,为研究茶树的起源、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茶树种植资源研究、茶文化发展史、农业考古、民族学和地方社会学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4 湘西古茶园是农业资源开发的典范
湘西古茶园传统民居、风貌协调现代民居、古茶园、现代生态茶园的融合分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们定居地选址、山地利用、农业资源开发的典型范例。分布在古茶园周边的传统民居,是武陵山生态文化保护区苗寨、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典型代表。古茶园、苗疆边墙、古茶道已经与古苗寨融为一体,在空间营造和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是重要的“农业文化景观遗产”。
4 湘西茶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原则
产业化开发是茶叶类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1)茶农业遗产资源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因此需发扬光大,这是茶农业遗产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前提。2)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民族地区进行茶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可以带动部分地区人们的就业,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有效提高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是实现保护和发展茶农业遗产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而在茶农业遗产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需遵循茶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基本原则。
4.1 保持自然生态演替性
农业文化遗产经历了上千年的生态和历史演变,具有较高的生态防御性和演变性。因此,在进行产业化开发过程中,需对原产地的生态、自然、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中哪些是可以产业化的,哪些是不能产业化的,并保护此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2 维持真实性和完整性
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经济作物类遗产的典型代表,能够完整地体现经济作物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真实性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物质层面,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需要保护相关种植技术和传统茶俗的真实性。在保护真实性的前提下,再进行产业化的包装和品牌的运营融合,将现代需求与传统茶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4.3 确保茶产品的文化深度开发
民族地区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行为作为支撑,才能丰富茶产品的内涵,由卖茶叶向卖文化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国人品茶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在很多国人的思维中,茶是一种文化符号,尤其是曾作为“贡茶”的湘西民族地区茶叶,对其进行文化深度开发具有先天优势。因此,不仅要把茶当成一种健康的饮料,也要把它当成一种文化,必须重视其商品的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