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铁路员工制服形制及标识沿革

2022-03-14白马婕张竞琼

服装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山装职级职员

白马婕, 张竞琼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近代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随之产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孙中山先生在对《民立报》记者谈话中提到:“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少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1]铁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等特点,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方面。铁路运行秩序要靠工作规范、条例维护,其中铁路员工制服作为一个直观的符号,在职业划分以及同行业人员内部职级、工种区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统一的制服及其直观的标识有利于调控、疏导铁路工作中的运行秩序以及传达和分派铁路系统内部的任务指令。

目前关于近代中国职业制服研究的成果较少。期刊文献有陈黎琰等[2]针对江南地区女性从业者的着装变化进行研究。《陇海铁路与近代关中经济社会变迁》[3]《张之洞与粤汉铁路铁路与近代社会力量的成长》[4]等相关论著的内容主要围绕铁路兴起带来的经济、社会力量等方面的变化,缺少对近代中国职业制服形制及标识沿革的研究。文中以近代铁路员工制服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铁路制服形制、标识的沿革。

1 形制

铁路制服是政府统一规定的铁路员工服装,其对形制、色彩、质料、标识体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以区别日常着装。1914—1937年中国近代铁路制服经历了《铁路职员服制规则》[5]《修正铁路职员服制规则》[6]《铁路员工服制条例》[7]《铁路员工服制规则》[8]4次变革。其服装式样由学生装转变为中山装,并随着女性地位的上升,铁路员工中女性比例增多,专门增加了女性工作制服的规定。

1.1 北洋政府时期

不同年份铁路员工服装形制见表1。1914年交通部公布《铁路职员服制规则》[5],其将铁路职员服制分成了礼服和制服两种类型。1921年服制仅在1914年服制的纽扣数与开衩等细节处做了修改。1928年取消了对礼服的规定,且服装领型变为圆角立领。1937年男性员工制服形制以中山装为基础,增加女性员工制服。

表1 不同年份铁路员工服装形制

1.1.1礼服 礼服一般在特别典礼时服用,由衣、裤、帽、剑、手套、靴等构成。制式:上衣前开襟,方角领,单排扣,7粒纽,背面腰际平列2粒纽;裤为普通长裤。衣裤均用黑色呢[5]。

1.1.2制服 制服一般在执行职务时服用,由衣、裤、帽、外套、靴、值日带等构成。制式:上衣前开襟,单排扣,5粒纽,直形方角领,左右门襟下方各1个口袋,左襟上方1个斜袋。1等职员制服领为蓝色,2等为紫色,3等与衣同色。质料及颜色:冬季用深绿色呢;夏季用绀或黑色的羽纱,亦可用白胶布代替[5]。

1914年《铁路职员服制规则》的礼服上衣制式正面似学生装、背面似猎装。制服上衣与学生装相同,在质料上进行季节区分。1921年又颁布了《修正铁路职员服制规则》[6],仅在1914年《铁路职员服制规则》基础上略作修改、调整,未见实质性变化。

1.2 南京政府时期

1928年铁道部公布《铁路员工服制条例》[7],该法令仅规定制服。 制服在执行职务时服用,由衣、裤、帽、鞋、外套、雨衣等构成。制式:上衣为学生装式样,立领,前开襟,单排扣,5粒纽,3个口袋,上方口袋位于左胸处,长度过胯;裤长度至足踝,左右各有1个口袋,右后方1个口袋。质料及颜色:夏季用白色布,春、秋、冬3季用藏青或黑色的布或呢,外套用呢[7]。

1937年铁道部公布《铁路员工服制规则》[8],较1928年条例在形制上增加了性别区分,职级仅在标识和色彩上体现。男性员工制服由帽、衣、裤、外套、雨衣、靴鞋及腰带、裹腿等构成,其中衣裤均为中山装式,上衣为立领,4个口袋,上面2个口袋中间有褶;裤为直筒裤,后方1个口袋,配腰带,于受训时佩戴。质料及颜色:员工衣裤冬季用藏青色,夏季用淡黄色,员工外套用黑色;工匠衣裤冬季用黑色,夏季用深蓝色[8]。女性员工制服,由帽、衣、裤、裙、等构成,其中上装统一着右衽短衫,单排扣,5粒纽;就下装而言,员司穿着长度过膝的裙子,工匠着中装裤,质料及颜色与男性员司相同[8]。

2 标识体系

2.1 北洋政府时期

1914年服制的标识体系以1等1级为基础,按礼服与制服分类,分为3等3级。标识体系按照色彩以及标识元素的数量进行职级区分,等级分明。

1)礼服。礼服缀领章、肩章、袖章、裤章以区分职级,用金色、银色、黄色分为3等,再按级进行划分。领:礼服领为方角蓝绒质地,1等职员边缘用金线绣回文,2等用银线,3等用黄线。肩章:由盘、穗、辫、纽、五芒星组成,1级职员缀五芒星3颗,2级、3级依次递减。袖章:以蓝色呢为底,1级职员横缀辫3条,纵加带3条,下方缀纽扣3粒,2级、3级横缀辫数量依次递减。裤章:以缀带数量区分等级,1级职员纵缀带3条,宽1.2 cm,带间距6 mm,2级缀带2条,宽2.2 cm,带间距6 mm,3级缀带1条,宽4 cm[5]。

2)制服。制服缀领记章、袖章以区分职级。领记章:1等职员附高等记章,2等、3等职员附以各主管部门记章。上衣袖章:袖章分为3等;以横缎带数量区别,再根据直缀带数量区别为3级。1等1级员工袖章外侧横向、纵向各缀3条缎带,下缀3粒纽扣;1等至3等横带数量依次递减,1级至3级直带数量依次递减,其余元素相同。外套袖章:与衣同色,1等1级员工袖章为外侧横向缀黑色乙号带3条,1等至3等横缀黑色带子数量依次递减,其余元素相同[5]。

1921年服制的标识体系包括礼服与制服,分为3等3级,仍以1等1级为基础。标识体系按照标识元素的数量进行区分。

1)礼服。礼服缀领章、袖章以区分职级。领章:1等职员领章边缘绣金辫,内为谷粒状辫,宽约0.33 cm,中间绣嘉禾纹;2等无嘉禾纹,3等无嘉禾文和谷粒状辫。袖章:总宽约3.33 cm,1等1级职员袖章为外上方及后端绣金辫,内为谷粒状辫,宽约0.57 cm,中间绣3个嘉禾,穗后端绣3颗金星;1等至3等嘉禾数量依次递减,且3等无谷粒状辫,1级至3级金星数量依次递减,其余元素相同[6]。

2)制服。制服缀领徽、袖章以区分职级。领徽:1等缀“高等领徽”,2等、3等缀“主务领徽”。袖章:1等1级袖章为外侧边缘横向缀2号带1条,纵向缀1号带3条,旁缀2号纽3粒;1等至3等纵向缀带数量依次递减,1级至3级纽扣数量依次递减,其余元素相同;1号、2号带与衣同色,1号带宽约0.5 cm,2号带宽约0.33 cm[6]。

2.2 南京政府时期

1928年起,铁路制服开始缀职名证,一般缀于上衣左上袋,包括职务、姓名、号码、所属单位等信息。如加外套时,则将职名证移缀外套左上方。职名证由各路、局编号盖章,员司用淡红绸、黑字,工役用黄布黑字,某某铁路及第号字样暨格线均用黑色印刷。“某职”一栏标注具体职位,如局长、处长、科长、课员等,具体如图1[7]所示。

图1 职名证Fig.1 Occupational name card

1937年服制职级仅在领章上体现。领章为2个6 cm×2 cm的长方形,在左右领面上各缀1个,章面色彩根据职级不同又区分为金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白色[8]。领章信息包括路名、职称、号数、车轮及横线等,质地颜色均为铜质金色。局长、副局长、委员长、委员领章章面为白色,周围镶0.2 cm金边,右章嵌路名、职名信息,左领章嵌5个直径1 cm的金色车轮,员司与工匠领章具体区分见表2[8]。

表2 员工与工匠领章

3 沿革特征

3.1 由各自为政转向全国统一

1881年起中国开始铁路交通建设。1906年清政府商部奏呈《统筹全国铁路折》[9]规划全国铁路,确定干线、支线走向,有助于改变各省自办铁路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全国铁路网建设发展更加合理。但是,清朝统治者却以侦察各省自办铁路为名,伺机收回铁路修主权,以期削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致使各自为政的情况未获得实际改善,故无法形成完备统一的服装制式[10]。

民国初期经过孙中山先生的推广和实践,掀起了筹办铁路的热潮,铁路里程数不断增加。1912—1915年间北洋政府将多省铁路收归国有,对全国铁路进行了统一管理,并颁布和施行相关铁路规定。在此基础上,政府对铁路员工制服也进行了规定,并按照岗位职级区别着装,规范了全国铁路制服形制、质料、色彩与标识体系,提高了铁路工作管理、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3.2 由平面结构转向立体结构

在世界服装发展进程中,东西方服装起初都是平面裁剪,但后来产生了分化,东方服装继续保持着平面裁剪方式,服装宽松、自然;西方服装则向立体裁剪方式探索,服装趋于合体。至近代,东西方服装裁剪结构的区别已十分明显。

中国古代官服、戎服等制服同样保持平面裁剪结构。这些服装不仅体现威仪,同时也方便兵器或工具的使用。直至1916年颁布的《汽车夫、马车夫、拉马夫、推车夫服制令》仍规定马车夫制服用长褂,拉车夫、推车夫制服用短褂[11],保持了中式平面裁剪结构。但此结构只能应对传统的马车或运河运输,对近代机械化操作的铁路员工而言,存在不匹配、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司机、司炉、扳道工等工种,都需要能够方便上肢运动的服装。西式立体裁剪的装袖结构更便于人体活动,因此,1914年交通部公布的《铁路职员服制规则》[5]规定服装制式以西式立体结构为基础,前开襟、装袖、收拢腰身,短小精干,更加适合铁路员工的各种操作要求。此服制规则丰富了职业制服的种类,优化了职业制服的结构,更加贴合人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服的发展方向。

3.3 由学生装式样转向中山装式样

北洋政府1914年初次颁布《铁路职员服制规则》[5]时,铁路制服为学生装式样,1921年颁布《修正铁路职员服制规则》[6]时仍为学生装式样,只是由单排7粒扣减少为5粒,后背增加了开衩设计,直到1928年铁路制服还一直延续这种形制。这是由于铁路的修建起源于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铁路的运行主要依靠机器运作,合身的分体式服装在工作中更加便捷。而传统服装较为宽大,在狭长的车厢内行动不便,故必然要被新式制服取代。同时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传统服装逐渐向现代化服装过渡,西式服装的紧体结构更加便捷,亦更能顺应这一潮流,故被大众广为接受。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中山装作为一种兼具政治先进性和结构合理性的服装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被符号化、普及化、常态化。穿着中山装可以“一面纪念中山先生,一面把爱国之责任,常怀在心头,且出行便利”[12],同时“既可节约经费,又可锻炼身体”[13]。因此,行政院规定公务员在办公期间均须着中山装;同时中山装作为象征革命的民族国货,全国各部门政务人员、企业人员与广大有志青年纷纷穿着中山装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诉求。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山装已变成近代中国男子着装的新风尚,成为与西装、长袍马褂并列的近代主要男装品种之一。因此,1937年颁行的铁路制服条例中将制服规定为中山装式,既是民国时期由上而下推广的结果,同时也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呼声。铁路制服的变化并不孤立,当时许多行业制服都如此变化,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

3.4 弱化了等级标识

中国古代服装十分注重身份等级标识,尤其是在官服、戎服等制服中。民国之初公布铁路着装条例时,刚刚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人们对服饰礼仪与身份标识的重视程度还很高,从色彩、质地、形制到手套、佩剑、肩章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对服装品类以及等级的划分较为明确。如在北洋政府时期,服制条例将铁路员工制服分为礼服与制服,并分为3等9级,各部门员工依据条例进行着装。而后新文化运动削弱了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国民思想得以解放,封建专制统治中森严的等级制在人们思想和生活中逐渐弱化。

1921年条例相较1914年条例,在标识体系上取消了肩章、裤章,领章、袖章样式。至1928年南京政府仅规定统一制服形制,且以简单、直观的“职名证”取代了过去相对复杂的章式。“职名证”信息概括性强,易于识别,便于铁路运营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质量;同时标识体系的简化省去了大量体现在服装形制上的职级区分,节省了生产成本。总体而言,铁路员工制服中复杂的等级划分形制逐渐趋于弱化,被更加简明、便于管理的标识体系所代替。

3.5 强化了性别区分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作为家庭的附属,其生活内容主要是为家庭服务,并没有外出工作的权力。随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国民思想得到解放,女性主动要求参与社会工作,同时政府也颁布了“现时各机关,任用职员男女兼收”[14]的政策,使各行业女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1933年全国9省28市生产工人中男工为372 626人,女工为374 270人,童工为55 609人,分别占比46.4%、46.6%和6.9%[15],女性从业者的数量已经占有很大比重。1936年6月统计铁道部女职员总数为77人,约占全体职员人数的1/10[16],同时各线路女员工数占比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很大一部分女性员工所任工作岗位与男性不同,为适应岗位需要和便于管理,1937年《铁路员工服制规则》[8]中增加了女性员工的着装规范。这既是出于实际需要,也是政府对女性进入铁路部门工作的鼓励。

4 结语

自1914年初次颁布铁路员工服制以来,历经了形制、标识各方面的修正、改进与提升。近代铁路制服逐渐采用中山装作为基本上衣形制,既因其是进步的政治符号,也因其便捷的服装结构;同时中山装弱化了等级标识,强化了性别区分。以上变化是近代铁路制服顺应时代进步不断改良革新以及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服装的总体发展趋势。

铁路制服是近代职业制服的一部分,其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由农耕社会逐步转向工业社会,传统行业不断转型,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着装形式和审美趣味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铁路制服也由此向着结构合体、着装统一、制式便捷的方向发展,这是近代职业制服发展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缩影。

猜你喜欢

中山装职级职员
造型多变的中山装及派生服装
中山装团体标准首次发布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存在篮子里的馍馍“麦香依旧”——定边县实行第一书记“职级抵押”
中办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基于人体测量的现代中山装造型研究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迟到的理由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