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2-03-14陈佳晨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弹唱弹奏中职

陈佳晨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代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当今社会职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职院校承担的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学前教育专业是中职院校中的传统学科,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学前教育的教师为目标,主修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等课程。其中,弹唱是学前儿童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隶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在幼儿美育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但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的现状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弹唱能力不足、自信心欠缺、教师的教学方法欠缺等。因此,探讨如何改进和创新弹唱教学,将教学重点转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这对提升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弹唱的概念及其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弹唱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即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进行演唱或者即兴弹唱。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弹唱一般以钢琴为主,教师通过自弹自唱、自弹教唱等方式开展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和音乐素养,所以弹唱教学在各阶段的音乐教学及活动教学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幼儿教育的相关研究表明,弹唱歌曲并非简单的“弹唱+教学”,而是需要教师在弹唱的过程中与幼儿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并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美育”的功能,以音乐的美感熏陶幼儿,由此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美的观念。首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精选适合幼儿演唱的歌曲,通过师生弹唱互动的形式,对幼儿的音乐、艺术意识进行开发:教师通过钢琴伴奏将音乐与弹唱表演相结合,唱和、器乐、声乐之间相映成趣,由此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其次,现阶段适宜弹唱的歌曲数量较多,教师可根据具体场景灵活选择,创设出开放、生动的教学课堂,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使他们沉浸在音、响融合的情境中,并从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最后,生动、活泼的声乐语言与幼儿的天性十分契合,随着教学的开展,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会逐步加深,会与教师产生美好的情感共鸣,由此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知,基于弹唱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能力,既是课程培养的具体目标,也是社会对幼师岗位提出的时代要求。

二、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钢琴弹唱能力偏弱

钢琴弹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要求弹唱者具有良好的音准、音色等声乐基本功,还要求对钢琴键盘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生源多来自各地的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缺乏专门的弹唱练习和意识。即使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指方法,也能够单手弹奏单音旋律,但也达不到双手默契配合的程度。同时,弹奏钢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识谱能力、乐感及鉴赏能力,但受制于音乐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从属地位,学生在学习时分配时间较少,对乐理知识更是缺乏了解,其乐感、识谱能力普遍不强。所以,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弹唱能力普遍偏弱,难以满足钢琴弹唱的要求。

(二)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

在弹唱时需要将弹奏与歌唱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不仅需要弹唱者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来形成一定的弹唱能力,而且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素养。因为弹唱虽然属于音乐应用、实践的范畴,但无论是单独的钢琴弹奏还是歌曲演唱,都要以扎实的乐理知识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和声、声乐理论知识。以和声为例,钢琴伴奏是建立在和声学基础上的,其作用是为歌曲伴奏提供色彩及功能支持,从而增强音乐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和声原则和运用方法。但音乐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一样,都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而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这也导致音乐素养不高的现象存在。

(三)学生的弹唱自信心不足

弹唱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艺术表演、展现形式,它不仅要求弹唱者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基本技能,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弹唱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充分展示艺术的美感。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弹唱时显得信心不足,由于他们的音乐基础薄弱,所以现阶段在学习时不愿主动弹奏,不敢放声歌唱,即使在教师鼓励下参与弹唱,也表现得情感投入不足,由此造成声乐缺乏韵味、缺少张力,体现不出歌曲应有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自信心不足实质上是能力不足在心理上的一种体现,这也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所以难以驾驭弹奏歌曲的内容和思想,对当前自身的弹唱学习行为、未来的职业规划也缺乏清晰的认识。

(四)教师的弹唱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当前,弹唱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情的了解不深刻。针对学生基本功薄弱、音乐素养不高的特点,教师本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但现阶段为追求成绩,求快、求捷径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弹唱教学方法较为固化。弹唱教学属于音乐教学的范畴,音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因此,教师应以音乐学科的上述特点为抓手,遵循趣味教学的原则,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由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转变学生学习弹唱的态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但现阶段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即程序化的讲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弹唱能力的目的。

三、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

弹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类型,必须遵循艺术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尤其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中,教师应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弹唱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针对当前的学情及现有教学模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以情感教学为基础。弹唱是一种综合钢琴弹奏和歌曲演唱的抒情艺术,情感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特点,然后在弹奏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音乐表现之中。以幼儿歌曲《小螺号》教学为例,该歌曲描述了孩童在海边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亲情的期盼、呼唤。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MV,向学生展示出具体的生活场景,营造出歌曲表达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会歌曲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歌唱情绪。同时,在弹奏时,也应把握歌曲两个乐段的不同情感,以此增强伴奏与歌唱的融合度。

第二,以教师示范为导向。在弹唱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可以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根据弹唱教学的特点,示范可分为3个步骤:首先是歌唱示范。让学生充分感受旋律、节奏的变化特征以及歌曲的情感特点,教师在歌唱时可配合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身段语言,增强示范效果。其次是弹奏示范。教师可按乐段或乐句依次对伴奏内容进行讲解,包括音型、和声、音乐风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并作出示范,让学生边听边领悟。最后是弹唱结合。教师亲身示范,让学生充分观察和体会教师弹唱时的动作和歌曲特点。

(二)增强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随着音乐学科的不断细化和多元交叉式的发展,歌曲弹唱也表现出了融合性、综合性的特点。严格地说,弹唱作为一门学科或课程,具有钢琴伴奏以及歌曲演唱的多样性特征。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教学中存在“分科”现象,即歌唱部分由声乐教师担任,伴奏部分由钢琴教师担任,而声乐教师以声乐知识、技巧教学为主,在钢琴伴奏教学上显得经验不够丰富,而钢琴教师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所以面对学生音乐理论水平不足、音乐素养不高的学情现实,教师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为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职教师应加强学习。虽然教师对弹唱教学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在教学中不能固步自封,应不断完善和提升对弹唱结合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多关注、学习国内外音乐素养培养的研究成果,并在教学中借鉴、创新和摸索,探寻出有效的教学实施路径,从而让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弹唱教学形成合力。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出发,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第三,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出发,对师资结构作出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例如,可引进一些专业的弹唱教师,他们不仅能够胜任弹唱的基本教学,还能策划出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学校与教师应携手努力,改善当前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推己及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完善弹唱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弹唱自信心不足,归根结底还是由自身基础不牢造成的,所以教师应改进、完善弹唱课程,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自信心。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加强音乐基础教学。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师可在教学中增加乐理、视唱、练耳3门基础课的内容,也就是通常说的音乐“小三门”,这3门课程涵盖了弹唱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都与钢琴伴奏有密切的联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第二,增加声乐表演的教学内容。弹唱是一种声乐表演艺术,弹唱者既要掌握弹唱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幼儿歌曲为充分表现儿童的心理活动特征,通常具有律动性强、音乐形象鲜明和音乐情感丰富等特点,所以教师以幼儿歌曲为主题进行教学时,应从歌曲的内容、情感、风格中挖掘表演元素,以此丰富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三,教师应从情感、心理的角度去关怀学生,提高他们的弹唱自信心。中职院校学生在原生家庭、受教育背景及成长经历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他们的自信心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细致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例如,针对较为内向的学生,可采用谈心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建立一定的师生信任和情感基础后,再鼓励他们在课上主动参与弹唱,在课后加强自主练习,通过阶段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优化课程安排,实现教学目标的逐级达成

针对当前弹唱教学较为固化的现象,教师应做出改革和创新,从形式和内容上丰富教学。但在改进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使其符合音乐艺术的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重点练习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达成学生弹唱能力科学提高的培养目的。

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学制的特点,教师可将弹唱能力培养分为不同的层级,按学年对学生进行逐级培养。首先,在第一年教学时,可采用练习曲“弹奏+唱谱”的训练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弹奏掌握作品的节奏、韵律并理解乐曲的情感特点,再配合“唱谱”培养学生的开口习惯,由此逐渐让学生富有感情地弹唱。学生经弹奏、唱谱后已熟悉了音乐中的律动,此时再将曲谱换成歌词,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要领。其次,第二年教学时,可增加“五线谱+歌唱”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五线谱。该阶段的教学应从学生已学过的歌曲逐渐过渡到新歌弹唱,让学生自主了解新歌的音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识谱和弹唱练习。最后,在第三学年教学时,教学主要以“简谱弹唱+移调练习”为主,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弹唱技能。以歌曲《春天》为例,可先让学生用C大调进行自主弹唱,待指法熟悉后,再将C大调向F大调进行移调,通过整体上移纯四度音程的手法变化,学生便能熟练掌握该歌曲的弹奏技法。弹奏能力是由低到高逐层发展的,并且不同层级的能力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意培养的阶段性,又要注重其发展的规律性。

四、结语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有其特殊性,也符合艺术学科教学的规律。针对绝大多数学生弹唱能力弱、教学方法固化的现状,教师应从学生的客观情况出发,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弹唱教学的具体策略,力图将教学重点转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以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弹唱弹奏中职
《歌曲弹唱》教学中的CBL-PBL教学模式研究
论乐理视唱对幼教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影响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南山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