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气如兰 虚怀若竹
——记老师潘主兰

2022-03-14傅永强

大学书法 2022年1期
关键词:素心老师

⊙ 傅永强

“素心斋”是潘主兰老师的斋名,而其斋却颇有缘由。师之父潘茂三,性嗜兰花而独种素心,名书家曾熙题“素心斋”三字相赠,一时传为佳话。老师曾有《秋日写兰系以长句》记之:“先君有嗜惟艺兰,百数瓦盆穷研钻。但非素心不入选,正如家法毋或宽。每于酷日严冬里,勤过运甓几忘餐……”师克绍父性,也爱兰成癖,尤其对建兰中的名品——淡雅、洁白、清香的素心兰情有独钟,故亦沿用之为斋名,以为人格品质的象征。“沅湘终古集骚魂,空谷由来好托根。不与万花颜色斗,素心相对闭柴门。”“但论妍丑岂名家,烟火人间不食耶?别有胸襟饶古趣,可容荆棘杂兰花。”这是老师画兰自题的其中两首。潘老师数十年来爱兰、种兰、画兰、写诗颂兰、作文说兰,就连名字也离不开兰,可以说兰代表了他的心境。

潘老师有很高的品德修养。他一贯深居简出,不善交际,对名利淡然处之,生活简朴,谦逊耿直并潜心于学问。据我所知,仅想用钱获取潘老师作品是极难的,但对热爱艺术者他却十分慷慨。记得1984年9月的一天,我到潘老师家请教画兰竹,老师讲解了一些技法后说:“写兰竹一样,都要做到‘胸有成竹’,而后大胆落墨,细心收拾,在写之中要乘兴,可不必受一些规矩所限。”这天老师的兴致颇高,只见他铺纸研墨并静心思量,片刻即落墨于纸上,不一会好似一阵清风跃然于纸上,几竿竹子随风沙沙作响,顿时寂静中有了言语:“风风雨雨不知寒,缚帚仍须仗几竿。满地尘埃驱扫尽,虚心直作赤心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师作画,心情很激动,却不知是老师很少的举动,这是后来在题跋中获知的:“主兰画竹多乘兴涂抹,漫不经意,无规则可绳。有人谓我竹较工整洒脱,盖指写朱也。对客挥毫平生所不敢,若非胆怯,即功力浅,此亦无可讳言。此画乃永强来时见我挥洒状也,爰识数语归之。”

老师在年事大了以后,更是谢绝了一切的应酬活动,时间对老师来说越是显得不够用,以至我到师家多不敢久留,只怕耽搁老师的时间。因我平时前趋请教占用老师不少宝贵时间,于是逢年过节买些食品之类以表崇敬之意。这本是常理,但就此事潘老师却专门函告我:“礼物送年原属表敬意,但此种旧俗不应相沿,今特函告至希亮察,不要使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为是。”这让我很是感动,但我又是一个拙于言辞的人,感激之语一直藏于心中,未曾在老师面前说过。我为有如此君子之风、体念后学的老师而感到骄傲,亦使我在师门之中感受到融融春日般的温馨。

潘老师心胸广阔,爱憎分明,有极强的正义感。他有诗一首:“毁林最是没心肝,岭秃山空未忍看。滥伐之风如尚炽,何殊烈火大兴安。”对毁林之举深恶痛绝。而在《林公则徐二百周年诞辰》中则赞曰:“口碑载道原公道,勋业文忠孰与俦?何似禁烟天大事,苍生霖雨已千秋。”

潘老师喜读书,癖品茶,时而忘乎于山水之间,清清淡淡。老师对武夷山有特别的钟爱,在其石牌坊上书云:“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这是极富禅意的绝妙佳联。他对武夷山的茶更是独有所好:“哪有猿啼与鹤栖,更从何处觅佳题。茶香够我诗脾沁,爱听歌声九曲溪。”“桥板通幽几处纡,泚清径窄石头癯。侈谈小筑偿吾愿,消受流香与俗殊。”他写了很多有关武夷山的杂咏、茶诗和洋洋洒洒的长篇巨作,这正是武夷山深厚的文化色彩和底蕴所使然。潘老师对福州北郊盛产精美石料的寿山也怀有特殊的喜爱,他写诗、作文、著书以探其源、以颂其美、以彰其文化内涵。

潘主兰 花鸟 《墨兰图》轴

潘老师在《论书绝句三十首》中有一首云:“取资博与探源远,魏晋而还孰雁行。千古书林无第一,钟张并举又钟王。”他的专著、论文严谨博学,寓学理于其中;他作的序、跋文辞精妙,博古通今,内涵丰厚;他的诗作造诣尤深,年少时已蜚声骚坛,其包容量大,追求“天籁”,而无一不是有感而发;他的书法博取碑帖之长,楷法脱胎于魏晋六朝,笔情墨趣尽在其中,自成风貌;他的甲骨文书作多出于自撰,而其中却每每有新的文字考释成果;他的篆刻崇尚秦汉金文,遒劲秀逸,在其印文与边款中蕴含哲理,有如“近庙欺神”“自己文章”“西天无佛”“人海鱼龙”,比比皆是;他的画胎息倪云林,颇饶传统文人气息,平淡清雅,加上题诗,使诗书画印完美统一。他的作品清气漫溢,可以知其涵养,可以领略温文潇洒之风,可以看到淡于荣利的高尚品格,而最难能可贵的则是“人与文一”。我以为这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潘老师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文化老人。他思路清晰、敏捷。他的诗文、书画、篆刻作品已洗脱单纯的笔墨技巧,不事雕琢而一写胸中之逸气。老师认为“追求最高境界为‘化工’,没有什么迹象可窥”。他的作品“自己感到有些隽逸而已”。我认为这其中是与他的人品密不可分的。

1984年,政府本着关心老知识分子,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的宗旨,分配了一套三居室的住宅给潘老师。这楼房居住条件比“邻园老屋”是好了,可种兰花却极不适合,而老师又离不开兰花,于是更加精心地培养他的兰花。老师就是这样,始终爱着素心。

老师与师母感情深厚,2000年12月的一天晚上,老师因照顾师母在床边不慎跌了一跤,手腕和腰部扭伤,21日因发热住进福建省立医院。29日中午我到医院,老师问我,听说近日有个拍卖行将要拍卖他的一幅山水作品,是否属实?我此前已知道此事,看了预展并特地带来了拍卖图册。老师看了后,对我谈了些故友岑雨耕的情况,并嘱我替他拍回来。这件横幅纸本设色山水《冬嬉图》上款署“岑九吟人”,是老师癸丑(1973)小除画的。老师看后十分高兴。老师一生为社会、为朋友、为学生作过许多书画篆刻作品,为自己和子女们却留得很少。当看到他花钱买回自己的画作,我感慨万千。

2001年1月7日,老师对我说:“人在世界上是很渺小的,要是能像鸟一样可以到处飞,那该多好。”他是多么热爱生命!老师还多次和我谈及现在艺术界的一些现象和风气,沽名钓誉者有之,欺世盗名者亦有之。谆谆教导我做人不可为名利所驱,要多读书,潜下心多做学问。这正是老师一生所身体力行的。

1月15日老师特别交代子女,说现在大家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一定要将大家来看望他的慰问款全部退还。于是老师的次子潘共遵循父亲的意见,逐一退还。老师始终想着大家,关怀得那么贴切。

老师是非常豁达和坚强的。在我受业近20年里,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他是一个极有正义感的文化老人,即使在受到政治迫害和身心摧残的岁月里,也从没屈服过。然而在住院的后期,老师却流了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谈及将推举授予他“中国书法兰亭奖成就奖”的事,他刚说了两句泪水就从眼中流了出来。这泪水饱含着世纪老人对毕生从事艺术无愧无悔的慰藉,饱含着将再不能如往日一样读书、挥毫、吟诗的苦楚。

2001年6月6日,“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在郑州举行,获得本届“书法兰亭成就奖”的是启功和潘主兰两位先生。因老师于2月20日逝世,未能前去亲领奖项。郑州方面联系了我,10月份郑州市副市长,本届组委会主任周建秋专程来到福州,将奖状、奖鼎和作品集等颁给了老师的长女潘惠珍。

老师就是这样的真实、纯粹,他的一生达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猜你喜欢

素心老师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侠气与素心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帝女花妍:素心清欢染烟霭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