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志明: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2022-03-14民生周刊畅婉洁徐英子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徐英子
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这是继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之后第二份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文件。
“双减”有何重大意义?落实“双减”政策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志明。
从去年“双减”政策推出,到今年1月新的意见出台,短时间内连续出台关于“双减”工作的政策文件,足见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请问,“双减”有何意义?
出台“双减”政策,目标指向很明确。它针对的是近年来教育内卷急剧恶化所带来的学生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等问题,目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从长远来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和完善“双减”政策,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避免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将闲暇的时间还给学生,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然,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单靠“双减”政策还不够。它只是开始,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还在路上。
“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从中期来看,能够倒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像《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所要求的那样,“双减”政策实施后,能够倒逼各方协同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最直接的意义在于通过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减少家庭经济负担,扭转培训机构加入之后造成的竞争的不断前置及教育生态的持续恶化。
“双减”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请问,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协调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等各方主体的权益,让“双减”真正成为各方所想所盼,共同为促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而努力。
这其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不管是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是有效开展课后服务、指导家庭教育,都需要依靠教师去具体落实。因此,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和家长减负,也需要为教师减轻压力。
当前,中小学教师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学生难管理,家长难应对;二是教学以外任务繁重,且极为繁杂。这样一来,就使得中小学教师多数处于紧张、忙碌、焦躁的状态中。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综合发力,尽量减少教师教学以外的任务,避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致使教师在教学以外的工作量超过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现象,同时要切实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关怀和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家长也应明白子女教育其实是家校双方的责任,积极参与家校双方共育,并给予老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此次出台《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各种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行为初步得到治理。但是,一些违法违规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向地下、由台前走向幕后,出现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为名的隐形变异校外培训现象。
这类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干扰“双减”政策的长期实施。与此同时,校外培训行政监管方面,执法体制不顺、工作机制不畅、执法方式有限、执法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现实存在的执法难题,教育部、中央编办、司法部适时出台《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明确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理顺工作机制、规范执法程序。
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势必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请问,您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什么建议?
当下,家长真正担忧和焦虑的是自己孩子在学校没有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落实“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仅仅是治标,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守住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也就是说,要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在这一目标导向下,我们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均衡发展措施,促进域内同学段学校在优质均衡的基础上办出各自特色,逐渐缩小校际差距,做到校校达标、个个精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其次,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学习方式方法,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作业、考试测验、学业质量监测等途径,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因材施教,而不是按照“一个模子”培养学生。
再次,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切实提高教师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课后服务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等在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科学布置作业、衔接家庭教育,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就基本能够吃饱、吃好,减少家长对于校外培训的需求。
最后,还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具体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加强日常教育督导,防止和杜绝少数教师将部分涉及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内容“私藏不讲”,或者“学校不讲课外补习讲、课堂不讲校外培训讲”,使得家长不必担心学生因为老师“校内不讲校外讲”而学不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发展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国情特殊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发展教育、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的问题,体现了深刻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道路自信。
对于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的核心要义,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办教育必须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和延续了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办起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教育短板亟待补齐。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二是办教育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这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在立足中国大地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兼收并蓄、融通中外。同时,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中国教育也应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以适度超前发展和自身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三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秉承中国特色,必须植根于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扎根于当下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接受来自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滋养,并且要遵循“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
实现世界水平,既是基于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而作出的判断,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觉自信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