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投机炒作,还是人类未来?
2022-03-14
西方1960年代和中国1980年代的第一次互联网数字冲击波改变了世界人和系统连接的方式,第一次允许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跨时区的互动和交流。
2000年代开始,移动互联网的第二次数字冲击波更进一步带来了世界人和人通讯、生活、工作方式的变革。
如今,一轮新的数字冲击波:元宇宙正在到来,元宇宙将是虚拟互联基础设施,即下一代互联网。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万物皆可元宇宙”。元宇宙(metaverse)这个陌生的概念挟裹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人们此前对于互联网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冲击得七零八落,然后再混杂上一些更新鲜的技术和名词,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一些互联网产业的先行者和布道者竭力让我们相信,这就是未来互联网的新形态。
人们开始为之兴奋,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元宇宙公司,股市里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人们也愿意相信,元宇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下一件大事”。一个虚拟世界正在逐渐成形,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很多幻想将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将完全不同……
质疑的声音当然也随之出现。究竟什么是元宇宙?这个概念到底从何而来?这股突如其来的浪潮之中究竟又有多少是投机炒作?所谓的新一代互联网,又新在何处?我们的生活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会被元宇宙所改变?这些问题未必都有明确的答案,也未必只有唯一的答案。
元宇宙这座全新的互联网大厦尚未完工,如果我们还没做好准备成为元宇宙的居民,那么不妨先通过如下文章,走近元宇宙,看个端倪。
“炒房团”进军元宇宙
文/童童
随着元宇宙概念走热,元宇宙“房产”交易也变得火爆起来。这种虚拟世界里的“房产”交易在近期频频刷新价格新高,甚至超出现实世界里很多大城市的住房价格,让人大受震撼。所谓元宇宙“房产”,指的是元宇宙中的一部分虚拟空间。在拥有这部分虚拟空间后,你可以对它进行建设、装修,可以开设商场,可以用作博物馆展示虚拟藏品,也可以直接出租……拿一张元宇宙“房产证”,听上去似乎很潮流也很酷炫。
虚拟地产开发商Republic Realm在其官方Twitter确认其以创纪录的430万美元购买了一块The Sandbox上的虚拟土地,这个价格足以在中国房价最高的北上深市中心买下两套房,甚至一些城市买下独栋别墅也不成问题。
市场公开信息显示,Republic Realm目前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拥有大约2500块数字土地。
“万亿美元商机”的引诱下,包括微软、迪士尼在内的全球多家巨头也纷纷宣布投入元宇宙的建设。其中,元宇宙房地产市场也成了投资者们“哄抢”的目标。过去的一个多月,越来越多投资公司开始在“沙盒(Sandbox)”和“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等虚拟世界中“抢购”土地。
“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是一个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虚拟现实平台,于2020年2月上线,用户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购物、畅游,购买土地、参观建筑物,还可以与其他玩家会面、谈话。
投资者们认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公司会花钱购买虚拟住宅和商业空间等房地产,而随着更多人加入虚拟世界,这些房产的价值将会上涨。近段时间以来,确实随着个人玩家和“炒房团”不断涌入,虚拟土地销售额历史纪录接连被刷新。
歌手林俊杰也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已在“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上买了三块虚拟土地,正式涉足元宇宙房产界。据外媒估算,林俊杰购买这三块地花了大约12.3万美元。
国内,一个内测的游戏里,也上演了囤房抢房的荒诞景象。
2021年10月28日,由天下秀开发的虚拟社交元宇宙APP——“Honnverse虹宇宙”开始内测,产品推出两周,预约测试人数已超过13万人。日前开放线上限量版虚拟房产的预约抢号活动时,因参与人数众多,服务器一度崩溃。
用户需要提前预約抢购虚拟房产,摇到号才可以进入游戏。从内测开始起,就有用户大量囤积房屋。虹宇宙世界排行榜第一名的“榜一大哥”名下房屋已经有100多套。
由于现在处于内测阶段,只有抢到房屋,才有资格登录游戏,有人为了进入游戏,在闲鱼上租用账号,价格是24小时5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虹宇宙当前是发行现成房屋,用户只能装扮房屋,国外头部元宇宙游戏平台是出售地块,用户可以自主在地块上建造房屋。
天下秀官方消息称,“虹宇宙”平台将总计发行虚拟房屋350000套,这些虚拟房屋根据P星球的不同地貌,共有六个等级房屋,合计13种房型,每种房型的发行量和稀缺度都不同,房子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SSS、SS、S、A、B级,级别越高越稀有,预计免费发放2万套。
官方发布的房屋数量有限,这样一房难求的饥饿营销,直接导致闲鱼、微信和QQ社群里的虹宇宙虚拟房产交易热火朝天。
在闲鱼、微信和QQ群里,虹宇宙的房产“一天一个价格,三天就能翻一番”,当前最高级别SSS级房产已经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闲鱼上,以8000元成交SS级房屋的交易记录也不少。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21年11月21日,记者登录闲鱼APP发现,一套稀有度0.12%的虹宇宙“SSS环海岛屿”虚拟房产,挂出的价格为10万元,下面有人出价12万元。更有用户挂出一套“地契编号前5”的“SSS环海岛屿”虚拟房产,标价20万元,截至11月22日,共有3人“想要”。
10万一双的假鞋也有人抢着买
文/刁三爷
几天前,一位热衷炒鞋的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元宇宙又开始炒鞋?一双“假耐克”卖10万块!
我当时的心情是,虽然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但这也让我立马联想到之前的两条新闻: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把自己的第一条推特作为NFT拍卖,最后成交价为290万美元;库里买了一个由马赛克色块拼接成的猴子头像,花了20万美元(约合127万人民币)。
再看看之前被卖到2000多万的虚拟房产,我不禁心生疑惑:这些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玩具”,為啥能卖那么贵?
01
假鞋,凭什么卖10万?
新闻里的鞋,设计元素都来自特斯拉,而穿鞋的人,正是马斯克。
眼尖的网友看到后,纷纷在留言里跪求同款链接。
但其实,马斯克当天根本就没有穿这双鞋,这张图上的鞋,是RTKAF这家公司P上去的。
RTKAF把它做成一双虚拟鞋,最终被卖到了15000美元的价格(约合人民币10万)。
而RTKAF这家公司,是专门做数字运动鞋的收藏网站,以售卖限量款运动鞋为主,不过是NFT版本的(至于什么是NFT,接下来会讲到)。
RTKAF在2021年推出三款球鞋(还是贵到要死的那种),在官网上开卖不到7分钟,600多双鞋就被抢光了,转手入账300多万美元。
好巧不巧,就在几天前,RTKAF终于被Nike收购了。
很多人将其视为耐克进军元宇宙的第一步。但其实早在2019年5月,耐克就和游戏平台Fortnite合作过,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就穿了一双红乔丹。
不止于此,上个月17号,耐克又在Roblox(一款线上游戏)上发布了一个新社区,名字就叫NIKE- LAND,里面基本上复制了现实版的耐克美国总部,包括相关的建筑和竞技场,玩家可以在里面玩各种游戏。
在这个虚拟平台上,还能解锁多款包括耐克运动鞋、服饰及配饰在内的虚拟装备。你可以穿着这些装备在蹦蹦床上玩捉迷藏、在岩浆上跑酷、去操场踢球……
但耐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肯给粉丝画饼规划未来:今后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与其他人产生联系、创造、分享体验、竞争、购物,甚至和现实中的“世界杯”以及“超级碗”联动起来,模拟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并且,现实里的运动员和运动产品也会相继出现。
其实,耐克的CFO老早就说过:大家的购物都在数字化,我们耐克应该可以在2025年达到40%的业务是数字化。
耐克这边进军元宇宙的号角吹个不停,阿迪达斯那边也没闲着。
2021年9月份,阿迪达斯花了15.6万美元买了一个无聊猿的虚拟头像,还把他变成了一个叫IndigoHerz的元宇宙角色。
12月,阿迪达斯又搞了一个Into the Metaverse(进入元宇宙)的活动,这可不光是口号,因为人家也整了3万件NFT的衣服,一开卖就立马被抢完了,卖了2300多万美元。
之所以能卖那么贵,还是因为目前在元宇宙游戏领域,NFT运动鞋和数字时装的选择实在是太少。
物以稀为贵,虚拟鞋卖出天价,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我们需要在虚拟世界添置这么多装备?这和之前玩烂的QQ秀有啥区别?真的值得大家一窝蜂买单吗?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元宇宙本身谈起。
02
NFT,与你我何关?
元宇宙这个概念火了也有大半年了,就连官方都来蹭热度。但说实话,真正搞明白元宇宙的看客,其实并不多。甚至有些人觉得只要戴上智能设备,去虚拟世界体验生活,就是进入元宇宙。
但其实,元宇宙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一种空间。
Shaan Puri(英国某社交网站的前CEO)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当人们认为虚拟空间比现实生活更有价值,愿意为前者投入更多注意力的时候,元宇宙就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每个人基本上都拥有一个虚拟身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买衣服、买车、买地……
而人们在虚拟世界所购买的这些资产,就被称为NFT,NFT也是证明这些资产归属权的凭证。
就像文章一开头说的那双10万块的假鞋,就属于NFT。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使得这些虚拟产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可以说,每一个NFT都是孤品,卖得贵似乎也不是说不通了。
而就在2021年,资本也纷纷给自己披上元宇宙的外衣,似乎就是找到风口入场券的证据:
3月,必胜客在加拿大市场曾尝试推出一款“像素化比萨”NFT,卖0.18美元(这价格是我目前见过的最正常的虚拟商品了),必胜客每周都会发布一片新口味比萨的NFT;
4月,Gucci发布了首款数字虚拟运动鞋Gucci Virtual 25;
8月,LV发布NFT手机游戏“louis the game”,集齐相应时尚配饰;
9月,数字人ayayi在某宝推出一款“NFT数字月饼”;
10月,麦当劳、可口可乐发布NFT相关藏品;
11月,张家界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区;
12月,奈雪的茶推出来自元宇宙的大使和同款“NFT盲盒”;
……
就连摩根士丹利都预测,到2030年,奢侈品牌的NFT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560亿美元。
但不管怎么说,NFT就是花钱在虚拟世界里买个身份。
NFT相关的产品并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因为就目前而言,买NFT,只是一群有钱人为了彰显自己有趣,仅此而已。
03
设计师的春天
2020年5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在《我的世界》里复制了现实中的校园,举行了一场二次元的毕业典礼。
就算毕业典礼结束了,同学们也可以继续在校园里散步。
校长Carol Christ在向毕业生致辞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你今后回到的是虚拟的校园还是真实的校园,我相信它都会勾起你们关于伯克利的所有回忆。而这些回忆,一定可以帮助一个人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虚构世界里的虚构校园,却能给人带来不输于现实的感动。不难预测,未来的社会,极有可能是虚拟和现实空间相互融合的。
当虚拟空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大于现实的时候,设计师在其中的角色分量就极为重要了。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是“技术驱动”,而元宇宙时代,是“设计驱动”。
想要把现实里的建筑或物品复制到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里的场景搭建,基本都需要设计师操刀。
当然,这也意味着在元宇宙时代,设计师的职业划分会更加细致。
可能单单是穿着设计这一个领域,就存在几十种不同的职业:有人负责设计衣服的款式、有人负责镶嵌衣服的面料,还有人专门为服装上色……最后,可能还需要一个交互设计师做匹配度的调整。
一位知名的工艺美术师就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未来最受欢迎的,一是“懂技术的美术人”,二是“懂美术的技术人”。当然,最受欢迎的一定是既懂美术、也是技术的人。
今后设计师的角色,极有可能就是早些年被互联网视为核心的研发岗。
而这个现象在最近的招聘行业也开始冒头了:据福布斯报道,有建筑公司在元宇宙中设计一个项目可以赚近30万美元。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再先进,我们离真正的元宇宙时代还是有些距离的。
Roblox够厉害吧?也不过就是电子版的乐高而已。
就连马斯克自己都说了:现在的元宇宙看起来更像是流行的营销术语,而不是什么现实。
学设计的小伙伴,如果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元宇宙身上,可能在奇点降临之前,就已经退休了。
热到烫伤的风险得防
文/孙群
所谓元宇宙,被一些人视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潜藏着游戏、社交等场景变革的机遇。近期,“炒房”“炒鞋”等交易也刮进了元宇宙。
买地皮,买房屋,买物料,搞装修,等升值,再出售……虚拟房地产买卖,与现实生活中的房地产交易,在过程上大致雷同,只是所处空间不同、场景各异。不过,究竟是投机还是投资、是泡沫还是风口、是炒作还是趋势,仍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事物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新认识。对于“元宇宙炒房”,如何界定性质、如何预估走向、如何看待趋势,人们的看法千差万别。有人视为机遇,认为是未来的“财富密码”;有人感到魔幻,“肉身还没地方寄托,就开始精神造房了”;有人参与投机,“如果能涨到几百万,就把它卖了”;有人视为炒作,“制造轰动性传播效应,以吸引投资者”;有人充满期待,认为这类房产具备交易和流通属性,有升值空间;有人不免担忧,恐其暗藏“击鼓传花”的骗局……凡此种种,每种观点都犹如多棱镜的一面,还不足以呈现全貌。或许,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在更长时间段内,才能观察得更清晰、理解得更深入。
当前,元宇宙及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是围绕相关话题展开分析与讨论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作为一种产业的元宇宙,虽然存在无限可能性,却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管是丰富概念还是开掘延伸、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市场投资,仍是基于技术、构想与需求的探索尝试。这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还有不小距离,不妨冷静三思,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
新的事物也必然伴随新的风险。目前,“元宇宙炒房”往往基于NFT(非同质化代币)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房地产交易,存在“炒房”又“炒币”之嫌。有专家指出,NFT投资市场存在交易平台的合规风险、发行方是否构成发币行为的合规风险、购买方再售时是否有流动性风险等。与此关联的“元宇宙炒房”,也存在产品金融化倾向及暴涨暴跌、炒作欺诈、非法集资、赌博洗钱等风险。更重要的是,我国对NFT的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尚未明确;一些其他形式的虚拟资产交易行为,在我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都未受法律支持。其实,任何创新产品的价值增长,都应建立在安全的市场环境、正常的金融秩序中,意识到并防范住潜在风险,才有助于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新事物的超前发展,既不能无界也不能无序,既需要包容也不能纵容,应该鼓励监管走在创新前头。
参与“元宇宙炒房”,究竟是财富机遇,还是被割韭菜?目前,号称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产品很多,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出现衰退,投资者购买的虚拟产品必将血本无归,这类教训在游戏道具交易史上比比皆是。“元宇宙炒房”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还是潘多拉魔盒,我们不妨且行且看。不过理应清醒的是,置身虚拟空间,锚定赚快钱的投机,有可能是一戳即破的“泡沫”。说到底,新概念及其产业的成熟,仍需要一砖一瓦建造出来,有了技术的发展、现实的支撑、规则的约束、共识的凝聚、观念的进步,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然而,要清醒认识的是,元宇宙所指向的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并非一回事。元宇宙“房产”不是实物,人们拥有它却需要付出真金白银——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之前的比特币交易。在笔者看来,无论冠以多么高大上的新潮概念,将虚拟物变成真实货币等价物,都有收割智商税的嫌疑。
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电商、外卖、网约车等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些线上服务看似是虚拟的,但最终到用户手上的,则是各个厂家生产的商品、提供的具体服务等切实可感的现实体验。而如今的元宇宙“房产”,则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它与比特币一样,都变成了纯粹的虚拟商品生产及交易。
比特币是一串电子符号,不能线下购买任何商品;元宇宙“房产”也没法居住,连一片砖瓦都不存在。人们为了拥有他们却支付了大笔资金,除了在网上倒卖给其他人,不能产生任何实际价值。参与者们也不过是看中了后续倒卖所带来的价格差,这也就变成了典型的套利游戏。
如果说少数人是出于个人爱好,参与到元宇宙“房产”的虚拟生产及交易,那么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一种乐趣,就像购买一件虚拟玩具一样。但从目前元宇宙概念房的走勢来看,不排除有专业机构瞄准所谓商机而参与其中,接盘者恐怕也多为同样希望在这场游戏中分一杯羹的炒家。
现实中,某些投机者炒房资金链出现问题断供后,银行还可收回其房屋进行拍卖。而在虚拟世界中,元宇宙炒房一旦投机失败,除了一个名义上的“房产所有权”就别无他物,如果是举债参与炒作,那么所背负的每一分债务都不可能通过元宇宙“房产”来进行变现。
当越来越多的人禁不住诱惑参与元宇宙“炒房”游戏,所积累的个人及市场风险就会叠加。一旦元宇宙概念没落,无人问津,或是市场上的热钱消退,又或是监管政策出现调整,一切都将归零,这也意味着后续跟进的炒家将血本无归。
规模达到数亿乃至更加庞大的元宇宙炒房虚拟市场,所牵涉的是一个数量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若是该市场出现崩盘,大量炒家获得的都将是负资产,从而引发参与者高负债、无法偿债带来的民事纠纷等风险。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加强对类似于比特币等虚拟生产及交易的严管,就是为了避免各类风险的爆发。
元宇宙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依附于概念炒作的暴富游戏,公众还是少参与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