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再见!
2022-03-14陈晓航岳林炜张静青木辛斌崔凡荻严格
陈晓航 岳林炜 张静 青木 辛斌 崔凡荻 严格
(上接第一版)“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残疾人的梦想很多。四年前,他们被送去参加国际比赛,帮助他们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这次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过去成绩不佳,是因为冬季运动整体参与人数不多,相关项目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最近几年,中国做得比较好,这次的成绩也确实前所未有。杨立雄提到,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从6.8%上升到23.9%。
一名加拿大记者的故事
和北京冬奥会一样,冬残奥会引来各界点赞。日本雅虎新闻网13日一篇题为“北京冬残奥会现场让CBC记者大受感动的中国式招待”的文章,讲述了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记者大卫•哈罗的故事。哈罗在冰壶赛场进行采访时,发现CBC专用转播区贴着5张植物照片。“我很感动。出来采访这么久,我很想家,也想念我栽种的植物。赛场工作人员把我出发前在社交平台上发的植物照片打印出来,为我贴在CBC转播区。”
随后,哈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受到的热情招待,引来关注他的网友们纷纷评论:“真的是非常体贴地招待夕K·来宾”“真的很棒”。据了解,哈罗曾在2021年参与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采访,其间他对日本各种各样便利店售卖的美食高度评价,一度冲上热搜。由于疫情,他未能采访北京冬奥会,而只采访到冬残奥会。
点赞的还有诸多参赛的外国运动员。据报道,舒适便捷的无障碍环境、温暖亲切的志愿者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感到宾至如归。“从房间到赛道,我几乎没看见任何人遇到任何问题,舒适、热情、便捷是这里给我最深的印象。”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说。
“完成残奥会的亚洲之旅后,我们将在世界其他地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我认为本次残奥会的亚洲体验非常精彩,我们找不出一个更好的地方来完成这一切。”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帕森斯说,“正如我们巴西谚语所描述的,我们用金色的钥匙完成了本届冬残奥会。”帕森斯还表示,中国通过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强有力的包容”,其中包括“5所未有的最佳呈现”。
香港《南华早报》13日称,中国的冬季体育产业正沉浸在冬奥会盛事的余晖中。人们目睹了奖牌得主的精湛技艺,去滑雪场和溜冰场的人数远远超过政府最大胆的预测。据统计,目前有3.46亿人参加冬季运动,超过多年前北京申办时设定的3亿人目标。
在德国体育电视一台看来,本届冬残奥会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残疾人事业,自2008年北京残奥会后,中国在企业员工招聘等许多方面进行了规定。该媒体称,北京冬残奥会也向世界发出和平与团结的呼声。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际,中国成功举办冬残奥会既让人类保持对更高目标的追寻,也将团结的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这同时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中国通过冬奥会非常清晰地传递了人类要更团结、要超越这些障碍挑战的强烈信心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