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基本架构、思路及重点

2022-03-14严宇珺

创新 2022年1期
关键词:开放型对外贸易人民币

[摘 要]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章以实现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价值取向,基于已有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研究,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总体研究思路,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目标、新变化、新理念的“六新”研究视角以及“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研究路径,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论述,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分析,拟解决的关键和重难点问题剖析,研究突破与研究价值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进行思考。

[关键词]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人民币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2)01-0039-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因此,什么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问题有待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构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思路,以期为当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研究指导和实践方向,同时,有助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标的确立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所需的政策创新。此外,还有助于分析现行开放型经济体制相对于应有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偏差,从而找到改革现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方法和对策,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评述

已有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演进历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及特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临的挑战、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路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价值判断、不同地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案例等方面。

(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演进历程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大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阐述我国对外贸易的演变历程。2018—2019年的中国经济年会提出,新中国成立的70年间,对外開放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转向外向型发展战略。杨丽花和王跃生以三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将我国对外开放历程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形成阶段(1978—2001年),从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城市开放,到90年代的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开放,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二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阶段(2001—2012年),要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三是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初步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1]。陈健和郭冠清认为,1980年,深圳特区的正式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84年开始设立的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形成了中国从南到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及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令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台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形成了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战略格局,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加速,自由贸易区的开放水平比WTO多边贸易机制更高[2]。

(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中国学者关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和特征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见解。张兴祥认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三个方面来实现,并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不仅需提升开放层次,“量”“质”并举,以“质”取胜,更需立足于全球视野,全方位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构建我国的全球利益分布格局[3]。郭周明和张晓磊认为中国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发展的速度目标以“稳”为基,发展的质量目标向国际一流看齐,发展的重点领域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这三个方面。还有学者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特征进行研究[4]。余雷认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具备多元平衡、渐进式动态发展、制度导向、创新发展、利益共享等特征。既要做好开放型经济的受益者,也要做好世界经济体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主动承担起必要的国际责任[5]。

(三)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临的挑战的研究

余雷认为基于开放型经济的国际竞争方式出现了改变,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升级,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抬升,传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开放型经济格局建设也出现了“短板”,对外开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5]。特木钦和刘宇楷认为国际竞争方式的转变、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存在短板,新冠肺炎疫情对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造成了短期冲击,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依然不足,国际经贸合作地位亟待提升[6]。胡海峰从经济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包容性高质量发展需要等三方面探索现存的挑战。经济结构性方面,贸易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不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也需要不断增强,中西部发展潜力仍待激发,风险应对措施也有待完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需要稳定经济基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时代高质量经济方展。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逆全球化”思潮制约全球化发展、全球化发展失衡等多方面挑战[7]。

(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路径的研究

关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路径研究成果颇丰,学界研究不仅从方向、原则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还对其实践细则进行了具体思考。特木钦和刘宇楷认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和方向应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开放型贸易新体制、开放型投资新体制和开放型金融新体制。要围绕金融、投资、贸易三大领域,建立分工合理、制度完备、多维均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展国内国际两大空间,积极构建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安全保障机制[6]。迟福林认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多边、双边自由贸易进程,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8]。杨丽花和王跃生提出要通过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实施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要打破空间的差序格局加快实施更大范围的全面开放,要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实施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1]。

(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价值判断的研究

针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价值判断的研究与为什么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意义息息相关。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国内、国际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从理论、实践两个大方面和国际、国内两个具体方向进行了阐述。张兴祥认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现的是一种制度型开放,合乎中国对外开放的歷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3]。余雷认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国家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与公共产品供给当中,并通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对外开放的安全和高效[5]。韩文秀认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9]。郭晗同样认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

(六)不同地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案例的研究

针对如何进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问题,我国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了具备地域特色的方案。迟福林认为,当前,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志。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制度型开放为重要标志,主动适应全球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充分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通过制度型开放、全方位开放,使海南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11]。孙早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对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进行了探索。他认为西部地区可通过推动对外开放与区域统筹发展相联动,建设多层次高质量开放大通道,协调优化市场主体与开放管理体制,以开放创新为牵引促进联动化、联通化、市场化相耦合,来瞄准建设服务业开放高地、向西开放门户、进口吸收转化聚集区、技术—制度融合创新试验区等潜在定位,使开放型经济逐步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的高水平发展[12]。王艳指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沈阳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必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强化引资、引扶、引智有机结合,深化自贸试验区功能,深化金融创新合作[13]。

通过上述梳理,发现关于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经典理论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起点,但这些理论也亟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时代创新和发展;第二,目前的文献缺乏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全面、系统地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逻辑体系、整体架构等深入剖析;第三,现有研究更多注重从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应用学科视角去研究,忽略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弄清其内在理论逻辑;第四,现有学者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偏重于对其中某个方面的分析和解读,没有从逻辑上勾勒出它的整体框架,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学理性和整体性研究。

综上所述,考虑到现有研究的不足,需要对新时代新目标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解读视角、逻辑体系和整体框架等方面进行创新、系统和全面地研究。具体来说,第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强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无论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其整体框架,还是从微观层面去分析其具体内容,都有很大的探索发展空间;第二,从整体上研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在逻辑,从现实出发考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逻辑主线、框架、路径以及逻辑终点等,这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第三,从逻辑上勾勒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体系框架,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的理论起点出发,进一步沿着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人民币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其逻辑体系,并着重探讨整体框架,进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量化模型和更全面、具体的政策,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设计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

1.主要研究内容

(1)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总论。首先,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角度对“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理论界定;其次,探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所依托的基本条件进行论述。

(2)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研究。在揭示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基础上,对更高水平的对外贸易新体制进行理论界定,揭示新时代新目标下应有的对外贸易新体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更高水平的对外贸易新体制的衡量标准及方法,然后对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体制进行评价,揭示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体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的目标、路径及政策建议。

(3)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研究。在揭示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基础上,对更高水平的国际投资新体制进行理论界定,揭示新时代新目标下应有的国际投资新体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更高水平的国际投资新体制的衡量标准及方法,然后对我国现行国际投资体制进行评价,揭示我国现行国际投资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的目标、路径及政策建议。

(4)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研究。首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价值判断,探讨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以及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下应有的人民币国际化体制,然后探讨制约人民国际化的体制性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对策。

(5)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与政策体系探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價模型对我国现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包括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平台政策和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平台政策、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平台政策和构建高水平国际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互动机制政策,以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助推机制的政策。

2.内在逻辑关系

(1)五方面内容是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展开和具体化。为探讨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总体问题,设想了五方面主要内容,其中“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总论”回答什么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问题。由于建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以建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为条件,因此,要回答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问题,必须通过“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研究”“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研究”“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研究”这三个维度展开。此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与政策体系探讨”是以对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为基础,从对外开放总体上探讨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问题。

(2)五方面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呈现出“总—分—总”的逻辑关系。首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总论”是从总体上对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理论界定,并探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特征和建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备条件。其次,“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研究”“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研究”“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研究” 是对构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三个重要方面或三个分体制进行研究。最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与政策体系探讨”是在综合“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研究”“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研究”“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研究”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量化分析与政策体系探讨。

(二)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1.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

基于该思路展开的研究具有学理依据和科学性。首先,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总论”,从“整体”上对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理论界定,探讨建设整体上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系,揭示整体上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特征和建成整体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备条件。其次,对构成整体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三个“局部”——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进行研究,按照这样的顺序表达出来的研究成果遵循了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完成了对三个“局部”的研究后,最后通过对整体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量化分析,从整体上探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需的政策体系。这样的研究顺序遵循了马克思《资本论》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

2.基于“六新”研究视角展开研究

既从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目标、新变化、新理念的“六新”视角把握整体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本质规定,也从“六新”视角研究构建整体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设计。既从“六新”视角分别把握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本质规定,也从“六新”视角提出分别构建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政策建议。

3.遵循“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研究路径

不管是对整体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是对三个“局部”的新体制——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都遵循这样的研究路径。

(三)研究逻辑

基于主要研究内容,总体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笔者绘制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逻辑图(见图1)。

(四)拟解决的关键和重难点问题

研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和目标,为此,必须首先解决什么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为什么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问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界定;第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特征和条件。

研究重点思考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问题,为此,必须解决作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等的建设问题,然后必须对我国现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因此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第一,更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的理论界定及建设该体制的政策建议;第二,更高水平国际投新体制的理论界定及建设该体制的政策建议;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价值判断、目标及建设该体制的政策建议;第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

拟解决的难点问题主要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该问题的难点在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量化分析涉及定量分析所需的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以及数据收集与选取,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

(五)研究突破与研究价值

1.研究突破

本文既从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目标、新变化、新理念的“六新”视角研究整体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本质规定,也从“六新”视角研究构建整体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设计。既从“六新”视角分别研究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本质规定,也从“六新”视角提出分别构建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政策建议。

在研究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系的基础上,揭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特征和条件,进而研究作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研究问题内容的选择具有新突破。

2.研究价值

第一,学术价值。首先,本文对深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基于现有的相关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研究成果,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勾勒出拓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总体逻辑,使之以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次,本文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经济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同样具有一般性意义,而将这些理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定创新。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提炼,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再次,本文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新时代、新变化、新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性研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第二,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首先,对外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理论研究,并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量化分析与政策体系探讨,将获得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外开放理论的内容和体系。其次,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經济新体制的研究成果与国外其他学派进行沟通对话和学术争鸣,加强规范的学术表达,拓展沟通空间,产生理论共鸣,有利于确立讲好对外开放“中国故事”的国际话语体系。

第三,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对有效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行动指南和长远指导具有一定价值。深入分析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逻辑,并聚焦其体系展开系统研究,这对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其次,本文对引导全球经济合作共赢发展并正确处理各类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是新时代指导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引领构建新国际关系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实践依据。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体系,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全球经济合作共赢发展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重点

(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界定

关于“更高水平”,应从生产力的视角审视“更高水平”,从“新时代”的时间条件把握“更高水平”相对高度,从“全球化”的空间条件把握“更高水平”绝对高度,从“高质量”把握“更高水平”的本质规定,从“创新驱动”把握“更高水平”的实现手段。关于“开放型”,应通过拓展国际贸易多元化和推动对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来把握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从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把握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从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把握国际投资的转型升级,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握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地位的提升。关于“经济新体制”,应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探寻“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从“新发展格局”内在规定性推论“经济新体制”的应有样态。

(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条件”的理论界定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特征需要阐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区别于以往的经济体制,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多元性和普惠性等主要特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条件应当阐明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只有依托于特定的基本条件,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能真正得以建立和发挥作用,其发展条件主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个方面。

(三)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新发展格局的关系

首先是决定作用,“新体制”决定“新发展格局”;其次是反向作用,“新发展格局”赋予“新体制”新内涵;再次是手段作用,建设“新体制”是建设“新发展格局”的手段;最后是目的作用,建设“新发展格局”是建设“新体制”的目的。

(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政策体系的构建

该政策体系由高水平对外贸易平台政策、高水平国际投资平台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平台政策和高水平国际贸易新体制、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的互动机制政策以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新发展格局的助推机制的政策构成。

(五)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和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需要梳理和澄清建设高水平对外贸易新体制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以及建设高水平国际投资新体制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同时对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体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价值判断。

(六)我国现行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现状和成效

为了对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必须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评价模型,以此对我国现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水平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杨丽花,王跃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需求与取向观察[J].改革,2020(3):140-149.

[2] 陈健,郭冠清.政府与市场: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过程的回顾[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20-30.

[3] 张兴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趋势与新优势[J].人民论坛,2020(31):50-52.

[4] 郭周明,张晓磊.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关键任务[J].改革,2019(1):43-53.

[5] 余雷.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20(2):57-65.

[6] 特木钦,刘宇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J].宏观经濟管理,2020(10):64-71.

[7] 胡海峰.开放、发展与深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互动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2):37-46.

[8] 迟福林.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6):33-36.

[9] 韩文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宏观经济管理,2019(12):5-7,11.

[10] 郭晗.建设新时代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4-28.

[11] 迟福林.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行政管理改革,2020(8):4-9.

[12] 孙早,谢慧莹,刘航.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的西部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7.

[13] 王艳.关于沈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对策建议[J].沈阳干部学刊,2021(2):58-61.

(责任编辑:杨彧 见习编辑:郝晓雨)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21BKS059)

[作者简介] 严宇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3417500338280

猜你喜欢

开放型对外贸易人民币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认识人民币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
Currency Exchan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