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的高校劳动教育有效路径探索
2022-03-14庞伟靳祥鹏陈泽曼
庞伟 靳祥鹏 陈泽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多次礼赞劳动精神。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更需要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式。“认知-态度-行为”模型基于学生内化教育和需求特点,深入分析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了解程度和端正劳动态度,以及通过丰富课程体系、加强正面宣传、提供优质校内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来有效推行劳动教育,也可以通过加强思政引领,提升学生工作参与感等方式形成协同路径,最后形成全覆盖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高校育人;模型实证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困境
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早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五育并举的重要性。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更需要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式。虽然劳动教育的理念早已提出,高校也已提供了一些劳动教育路径,但由于起步较晚、资源欠缺、经验不足等限制,劳动教育在有效推行上仍然存在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曾指出,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因此必须要加强,但关键是如何落实落地。
在劳动教育中,高校是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客体,主体对客体以教育渠道为中介,有目的地施加影响。高校与学生是教育方式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需求影响供给。学生的需求特点既包括个人特质,也包括个人接受教育并内化且转化为行动的过程。高校需要从学生的需求特点和学生内化教育过程两方面,明确教育渠道的影响机制,才能定点精准发挥作用。
基于上述背景,应从基于学生内化教育过程和需求特点的视角,对现有的高校教育渠道进行有效性分析,并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路径。
不少学者已经对劳动教育进行研究。在教育现状和问题根源方面,岳海洋认为高校教育存在价值矮化、机制虚化和内容窄化的问题;杨顺清对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存在劳动取向功利化、态度消极化、意志曲线化和能力削弱化四大问题,并从高校、社会、家庭和學生四类主体分析根源。在实施路径方面,孟国忠认为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遵循认知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并最终形成良好品质;曲霞建构了“1+8实施体系”,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和职业生涯教育等多种形式总结了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前人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鲜少有学者从劳动教育渠道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在研究视角上,聚焦于高校劳动教育路径的有效性分析,从学生特点入手,借鉴心理学关于个体行为的理论,提出“认知-态度-行为”三因子模型以分析学生内化教育过程,条分缕析厘清教育渠道作用机理;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模型、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多维探究研究问题,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在研究结论上,将劳动教育渠道、劳动教育类型等研究对象分层分类细化研究,并据此给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结论。
二、“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的理论构建
为分析教育渠道的有效性,本文重点研究学生的内化教育过程,借鉴心理学上常用来分析个体行为的3m认知模型和认知行为理论,构建“认知-态度-行为”模型。3m认知模型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事或物的认知是通过回答三个问题“What”“Why”和“How”来完成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认知行为理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建立某一事物的认知,进而形成态度以指导行为。“认知”通过影响“态度”进而影响“行为”,这是“认知”对“行为”的间接作用和“态度”的中介作用,“认知”也可以影响行为形成直接作用。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态度都可能是影响学生劳动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高校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渠道影响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劳动参与行为,如果上述传导机制成立,则视为有效的劳动教育方式。除此之外,学生的个体特质也可能影响其参与劳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如学生的成长背景、参与的其他活动以及受到的其他类型教育等,因此将学生个体特质也纳入考虑框架中,最终形成图3的研究框架。
三、“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的问卷调研
为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参照了NSSE-China2012调查问卷,在问卷设置中,我们将问卷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个人特征、认知部分、态度部分和行为部分,共有23道题目。个人特征选取学生的年级、政治面貌、是否参与学生工作和勤工助学等相关因素,认知部分选取学生对劳动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作为考察因素,态度部分选取学生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四种观点作为考察因素,行为部分考虑到高校提供的实践途径并不完善,因此加入劳动参与意愿和劳动参与频率作为考察因素,同时基于学生参与活动考虑因素和活动吸引特质设置两道排序题。在相关概念的界定上,借鉴了教育部指导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根据教育部指导纲要中“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定义,问卷设置将劳动类型分为日常型劳动、生产型劳动和服务型劳动。根据指导纲要中对高校教育途径的描述,将高校教育途径分为课程讲座、文化宣传、校园活动和职业实践。课程讲座包括劳动思政与实训课程、劳动讲座等,文化宣传包括劳模故事宣讲、线上推送和劳模表彰等,校园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三下乡和劳动技能大赛等,职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和职业指导等。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将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分为“高校劳动教育是否有必要”、“劳动是否有意义”“劳动是否是平等的”“劳动是否是光荣的”四类态度研究。
本问卷采用一手调查收集数据,该问卷数据涵盖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商科、医科、农科等六个专业大类,本硕博全体均有样本分布,共收集到671份有效问卷。
样本结果表明,69%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劳动教育,但仍存在14%的学生没有了解渠道。在“德智体美劳”五育重要性排序一题中,劳育的得分仅为2.11分,仅高于美育。学校教育仍然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但目前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劳动教育是被忽视的,验证了前文所述背景,也进一步说明探索有效劳动教育路径的重要性。
四、“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的实证分析
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等地位的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对相关关系的可置信程度采取星号标记法,三颗星即为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信程度最高;两颗星即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一颗星即为在10%的水平上显著,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的相关系数才有统计意义,因此仅对显著的系数也即带有星号标记的系数进行分析,采用软件stata 15.0进行分析。
基于前文所述模型,将相关性分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认知-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高校教育对个体“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个体特征对个体“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和态度正向促进参与劳动教育的行为
“认知-行为”相关性分析、“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主要探究两类因素对行为的直接影响,“认知-态度”相关性分析验证态度是否具备中介作用和认知的间接影响。
结果表明,了解程度与三类劳动的参与频率和参与意愿均呈正相关,说明认知的确有正向促进行为的作用。在四类了解渠道的对比中,几乎所有了解渠道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参与意愿,说明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了解劳动,了解程度的增加都会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劳动,但了解渠道几乎无法影响学生的劳动参与频率,可能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有意愿但没有参与渠道。
四类观点和三类劳动意愿均呈正相关,说明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可以正向促进劳动的参与意愿,也表明态度有非常强烈的行为意愿促进作用,但几乎没法影响劳动参与频率,可能是因为实践渠道仍然不够完善。
综上,通过“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从实证角度验证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认知可以正向促进行为参与频率和参与意愿,态度可以正向促进行为参与意愿但对参与频率作用较小,说明可以从改变认知和态度来影响学生行为。
(二)高校教育正向影响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通过对高校教育活动频率对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意愿、高校教育对个体“认知、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检验高校教育渠道的有效性。
结果显示,高校教育活动频率和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意愿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说明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即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随着高校教育力度的加强而逐步获得参与感,因此高校更应通过丰富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高校教育频率与了解程度、态度四个观点均呈强烈正相关,说明无论是何种教育活动,都可以显著正向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积极态度,验证高校教育对认知、态度的有效性。
高校教育活动频率与三类劳动参与频率、三类劳动参与意愿均呈强烈正相关,说明无论是何种教育活动,都可以显著正向提升学生行为参与频率和参与意愿,验证高校教育对行为的有效性。
综上,高校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教育更应发挥主体作用。不同于以往直接作用于学生行为的目标设置,高校在考虑活动目标时,可通过针对认知、态度两因素的活动影响学生行为,也可通过直接针对行为的活动三管齐下提升教育成效。
(三)个体特质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通过个体特质对个体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除直接劳动教育外,其他可能影响学生个体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以通过形成因素的途径探索其他协同路径。
结果表明年级和了解程度负相关、和劳动教育必要观、劳动意义观负相关,说明低年级的学生更加了解劳动教育,且更认可劳动是有意义的。这可能是由于劳动教育较多针对低年级学生,未能做到覆盖所有年级。政治面貌与劳动教育必要观、劳动平等观、劳动光荣观正相关,说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越高,对高校实行劳动教育是有必要的和劳动是平等的和光荣的观点更认同。是否提交入党申请书与劳动教育必要观正相关,说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更认为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与了解程度、劳动意义观正相关,说明大學期间有过自主进行生产性劳动的学生更了解劳动教育,也更认为劳动是有意义的。参与学生工作与劳动教育必要观、劳动平等观正相关,说明学生工作参与感越高的学生、越认为劳动教育是有必要的,劳动是平等的。而生源地和月消费水平并没有对认知或态度产生影响,说明生活背景和财富消费并没有对学生观念产生影响,在前文所述的学生参与劳动考虑因素中,物质财富得分也较低,进一步支撑这一观点,即学生感知劳动并不是用物质财富作为标准,现阶段参与生产型劳动可能主要是出于积累经验而并非直接获得物质财富。
年级与三类劳动参与频率均为正相关,说明学生的年级越高,参与劳动的经历越丰富。政治面貌与三类劳动参与频率均为正相关,说明思想政治素质越高,参与劳动的频率越高;政治面貌、是否提交入党申请书与服务型劳动、生产型劳动参与意愿均为正相关,说明思想政治素质越高,越愿意参与服务型劳动和生产型劳动。参与勤工助学或校外兼职与三类劳动参与频率均为正相关,与生产型劳动参与意愿正相关,勤工助学或兼职本身就是生产型劳动,所以参与该类劳动的意愿也更高,同时其他类型的劳动也广泛涉猎。参与学生工作与服务型劳动、生产型劳动参与频率正相关、与三类劳动参与意愿正相关,由于学生工作涉及的第二课堂活动较多,因此该类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劳动,同时也更愿意投入各类劳动中。
综上,对个体的“认知、态度、行为”有影响的特质主要为年级、思想政治素质、勤工助学或兼职以及学生工作参与度,因此可以从不同年级的覆盖教育、思政引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和学生工作四个方面思考如何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五、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通过提升认知和端正态度促进学生参与行为
通过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了解程度和端正劳动态度,可以促进参与行为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提供相关实践渠道,以推动学生将参与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认知层面上,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内涵,充分认识劳动的形式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避免对劳动的狭义和片面理解。在态度层面上,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让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在实践层面上,针对学生对校园活动和职业实践活动的高需求和强意愿,提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劳动技能比赛等,并提供对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具有帮助的生产劳动锻炼、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等。
(二)增强主体意识,提升高校站位
高校应提升作为劳动教育主要渠道的站位,增强教育力度,丰富教育形式以促进学生获得参与感。从低年级开始着手,针对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特点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全覆盖教育体系。
(三)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开设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课,找到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点,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将劳育融入德育中。将劳动因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深入探索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挖掘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元素并通过有效方式传递,梳理学科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凝练立体化课程资源。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劳动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劳动意识。
(四)通过文化宣传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在宿舍区、行政区和公共区通过海报宣传、建设文化墙等形式宣传劳模榜样,也可以采用新媒体的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线上资讯,以及举行劳模榜样表彰、学习劳模精神分享会等方式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文化氛围中。
(五)发挥思政引领的作用
提升学生入党申请率,通过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进而促进学生了解并认同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念。完善组织架构,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程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建设,建立党团班协同工作机制。发挥党建团建力量,以党建带团建,党组织为团员开展入党宣讲大会与主题党课等相关工作。以团建促党建,团员培训为党组织培育有生力量。日常教育中可通过发布党建知识普及类推文,开展国情党史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励学生提升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向学院党团组织靠拢。
(六)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实践的作用
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通过提升学生工作的参与感,提升劳动技能,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六、结语
我们从理论分析、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三个层面,从学生特点出发,验证了高校教育渠道的有效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形式多样,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并不成熟,此研究仅对现有的教育方式、劳动类型和明显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因此结论和建议也可能存在局限性。劳动教育方兴未艾,仍有很多探索空间,需要在未来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修正。希望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教育渠道,推动劳动教育有效嵌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協同育人格局,用育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张迪.双向互动的主体客体关系——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关系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01):110-113.
[3]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100-104.
[4]杨顺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1999(04):3-5.
[5]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85-87.
[6]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
354350033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