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探议
2022-03-14康兰波许阳
康兰波 许阳
在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中,师生们往往会遇到三大困惑,即大纲更新步伐相对滞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步伐、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腔调”不协调,以及教与学双方立场态度不完全一致等。针对这些困惑,教师应在立足大纲基础上切中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创新和优化。并在协同内容、博士生、场景、教师等诸多具体状况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教无定法”即根本之法来创新、优化具体教学方法。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基础上,铸造出最高尚深情的为师之道。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内容方法匹配,为师之道
人的头脑是不会出现空白的,不以正确的理论来武装,必然会被错誤思潮所支配。《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为博士研究生公共基础必修课,肩负着以正确理论武装博士生头脑的重任。为此,只有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方法、博士生、教师状况等进行合理匹配优化,才能不负国家民族的殷切期望,也才能不负博士生们的青春年华。
一、切中现实,优化创新教学内容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博士生,往往会产生以下三大困惑:
困惑一:教学大纲的更新步伐相对滞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步伐。中国马克思主义因立足中国当代实践,其理论总是在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新理论、新提法不断涌现,表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正充满生命活力。可是,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理论,一旦通过严谨、规范的教学大纲、相关教材等来展现,其实际展现出来的理论成果,尽管可以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但却因编著、出版时间的相对固定,而难于实现逻辑与现实理论创新的同步性。如果仅仅以大纲和相关辅助教材为依据,不考虑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创新发展,即便从哲学上讲清楚这个理论正在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那么像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就很难在现有教学中得到更完美的体现。不仅如此,这也很不利于博士生根据他正经历的现实生活变革来亲身感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使其以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某种神秘性和抽象性。可如果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一味地紧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步伐,则很有可能给博士生们留下追赶时髦、不严谨等不良印象,以致彰显不出本课程的理论品格以及本课程与时事政治课的根本区别。
困惑二:教学大纲(教材)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话语腔调”不协调。研读《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他相关文献,都会发现这些文献的话语腔调朴实生动、贴近现实生活。涌现在这些文献字里行间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发展、人民命运的那份深切关怀、无私奉献与担当;对待现实问题的那种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对待自身缺点和问题的那种批评、自我批评、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可同样是这个理论,一旦被纳入教学大纲(教材)的规范体系,其话语腔调立刻变得严肃抽象,如同具体科学的术语公式。于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的生命活力、巨大的实践魄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人格魅力等等都被“过滤”掉了。而博士生即便背会了这些术语公式,即便能用这些术语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可能会犯下教条主义错误。可是,如果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以教学大纲、教材等形式来加以规范,直接让博士生研读文献,那么一方面教学时间有限,博士生很难在短期内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貌,另一方面也难于将该课程与博士生的另一门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区别开来。
困惑三:教与学双方的立场态度不完全一致。教学大纲(教材)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阐述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场态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立场态度高度一致。按理说实际教学也理应采用这样的立场态度。可是,这里却有一个前提性预设,即每个博士生都已自觉将个人利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及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起来。可事实是,伴随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就业、择偶、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生存问题的凸显,这样的前提性预设正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博士生们在实际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得不耗费一定的精力纠结于自身职业发展、家庭购房、子女教育、父母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每个人自身的利益和前途命运都得到较大改善,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及其前途命运等的提升和改观才能得到具体体现。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正如“中国梦,我的梦”,其在逻辑上不能等同于“我的梦,中国梦”一样。后者的逻辑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其实,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建立在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维逻辑基础之上的,即对每个现实中国人利益和前途命运的高度关照。可作为代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理论以及规范的教学和教学大纲,又必须站在最高普遍性上来考虑问题,否则理论的普遍有效性、教学的严谨性也就丧失了。
以上三大困惑,也许是所有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有可能遇到的,只不过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来说这样的困惑更加突出,因为其教学对象毕竟更加成熟、善思,甚至更加挑剔,以致单纯从解决某一个困惑及其某一个侧面来展开教学,都会暴露出教学的不全面、不优化、不深刻的缺陷。惟有在综合考虑上述三大困惑基础上,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切中“现实”的“优化创新”,才能使问题得以合理解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现实”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现存”,而是饱含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博士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学术背景等诸多必然性在内的“现实”。只有切中这样的“现实”,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谨性、博士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教学的独特个性等有机统一起来,使经过创新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优化合理深刻,更加能够反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魅力和实践魄力。而所谓“优化创新”,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立足大纲,又不能局限于大纲;既要展示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逻辑和历史脉络,又不能忽视中国当代实践的新特征、面临的新问题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既要高扬国家民族人民的整体利益,又不能不关照现实博士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所面临的实际生存问题。因此,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适时增设某些新的专题研讨内容和理论探讨话题,以便既突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活力,又使博士生在“以小见大”“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专题研讨活动中领会大纲精神,从而坚定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心和信仰。
二、立足实际,优化创新教学方法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再美好的教学内容,也离不开优美的教学表现形式。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美的教学表现形式,简单说来就是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景、教师自身状况等诸多因素相适宜的方式方法。而这些方式方法很有可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不断探索创造出来。
西方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曾指出,“认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不变的方法,可以作为恰当性的不变尺度,甚至认为存在着普遍的、不变的合理性,这种思想就像认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不变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任何量值而不管环境如何的思想一样是不现实的。”科学研究需要考虑科学工作者、科学理论、科学仪器和方法、科学对象四者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特别是面对新的对象,不仅需要创新理论,而且需要创新方法、仪器,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是如此,课程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是如此。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景、教师自身知识背景状况,一味地将某种看似很成功的方法生搬硬套,实则却是将教学工作演变成某种教学方法的演绎,教师和学生被当成演绎这种方法的演员,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对于学生真正能够起到有所触动进而激发其深入思考,以至受益终身的却少之又少。当然,创设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景、教师自身知识背景等相协调一致的方法,并不必然排斥课堂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是要将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上升到对博士生有所触动,进而使其情不自禁地深入思考,直至受益终身的更高境界。
因此,所谓的“教无定法”兴许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最根本的方法。面对从大学本科阶段就在接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且自身已有相当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博士生来说,其繁重的科研任务、有限的时间精力,以及其对某些抽象政治理论说教的反感质疑等等,无不预示着要搞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除了有高水平的专题研讨内容之外,还需要变革思维方式,创设多种方式方法并优化协同于实际教学之中。
(一)多方法协同下精彩讲授
任何教学都不可能只采用单一的方式方法。从教学内容的展示看,有逻辑分析、案例分析、比较探究、问题拓展引伸等方法,而这些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彩讲授。从激发博士生学习积极性看,除了提交论文或报告之外,有课下文献阅读、课堂主题报告、课堂研讨、辩论赛、擂台赛等等。这些方法要发挥出好的作用,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和精彩的引导、点评。而这其中的精彩引导和点评,更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彩讲授。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教师的精彩讲授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独白”。而事实上,在多方法协同下,这样的“独白”早已转化为了教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不仅是教师通过特定专题内容发起的问题探讨,而且还是对博士生在相关主题报告、论文写作、课堂研讨、辩论赛、擂台赛等等中思维方式、言论行为等的积极引导。对教师来说,搞好精彩讲授是对自身知识和智慧的重大挑战;而對博士生来说,欣赏这样的精彩讲授则是对自身灵魂的再次塑造。
(二)多手段协同下精心设计和组织
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也使传统手段得以升级换代。网络、微信等平台使得知识学习、信息获取、师生交流等变得方便、快捷、舒适。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正成为全新的,却并不一定是最后的教学理念或方法手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内容宏大、课时有限,急需通过上述多样化手段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方法,有效组织博士生自学、研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多种教学手段的协同,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否则,教师和博士生依然有可能沦为先进教学手段的表演者。要避免教学手段的喧宾夺主,就应该认识到再先进、再协同优化的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借以施展教学的工具。为此,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中,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不管其手段怎样,都应该在尊重、解放博士生和教师的基础上,以追求实际有效为最终价值取向。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从宏观到微观、从课内到课外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
(三)多样式协同下公平考核
在多方法、多手段的协同教学中,博士生学习本课程自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文献阅读、准备主题报告、撰写论文、准备研讨发言,以及准备辩论赛、擂台赛等等。而这些时间、精力、功夫下得是否到位,一定程度上又会通过其课堂表现、论文内容等显露出来。如果博士生的这类努力,得不到重视,仅仅依靠课程结束后的某次考试或大论文,甚至论文也仅仅是从网上粘贴下载而来,那么博士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就很难表现出来,而这对于认真参与教学过程的博士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同时也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长此以往,博士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为此,很有必要将所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博士生实际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毫无遗漏地公开记录在案,并纳入考核之中,待课程结束时按照一定的权重加以综合评分,最终形成博士生比较客观公正的成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本课程教学中具体落实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等核心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迫使博士生明白,其在本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每一分成绩,都是其辛苦努力、独立思考的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本课程能够更好地体现考核的公平正义,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情真意切,熔铸最高尚的为师之道
毛泽东曾经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士兵、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毛泽东的这段话虽然只是针对我军正确处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而言的,但这段话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对待事物的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与方式、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意味着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方式、方法的正确与否。如果根本态度或宗旨不正确,那么方式、方法,甚至政策即便看上去很先进、很美妙,终归也一定是错误的。而能够支撑起这种根本态度或宗旨的,一定是对官兵、对人民的尊重,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热爱。
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是如此,现实的教学关系其实也是如此。没有对博士生的尊重与深厚情谊,没有对博士生以及教学工作的深深爱恋,从事教学不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不是为了让博士生在知识能力做人等各个方面大有长进,而是为了谋求某些政绩业绩甚至职称岗位奖励等等,那么再优化的专题研讨内容、再优创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都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优化专题内容、优创教学方式方法等,都只不过是为搞好教学、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魅力这个最根本态度或宗旨服务的。
为师之道有多种,但要搞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其必定是经过长期优化并熔铸出的最高尚之道。因为,对博士生之爱、对教学工作之爱、对普通教学内容之爱等等,对于教师来说也许并不困难,只要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般都会具备这样的爱。然而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教师来说,除了要具备对博士生、教学工作的真切之爱之外,还必须真正达到对其所授教学内容即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之爱。这种爱既需要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信仰为支撑,还需要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各种曲折、坎坷持有正确的态度,甚至需要对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纷争和干扰保持清醒认识。可以说,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之爱决不是一种简单肤浅的职业之爱、感性之爱,更不是带有传统色彩的感恩之爱。事实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之爱,一定是经过深刻的理论甄选,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而确立起来的。这样的爱一定是某种高层次、高级别的理性之爱。因为只有达到这种理性之爱的高度与深度,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坎坷,在面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攻击谩骂等等之时,作为普通教师才能在博士生面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好自己的精神定力、人格魅力和课程吸引力,也才能够在授课过程中理直气壮、情深意切、激昂慷慨,并最终赢得博士生的尊重、信赖和爱戴。
要养就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爱,除了在继承发扬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为普通老百姓说话等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认真研究灌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神实质,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这种精神实质的继承发扬光大。此外,更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和高扬。因而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它们和西方其他各派思想,和当今世界各方思潮等等,都不是简单的对立排斥关系,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扬弃”关系。因此作为本课程教师,要养就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當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爱,决不是要以某种封闭的心态只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类书,闭眼拒斥其他各类社会思潮,并简单粗暴地将其贴上各类标签,而是要在纵观天下、博览群书的开放心态下,以批判继承发扬的“扬弃”姿态,高扬直至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不可否认,从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个人。他们有个人生存发展的利益主张,有个人人生发展的规划,更有对获得职称岗位荣誉等社会承认的期盼。然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决定作用的现实性等等,都确实在实际生活中给教师带来不少困惑与压力。但是,也正因为他们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的最深刻研究和信仰,有对教书育人职责的最深刻体悟,以及对博士生的深厚情谊,他们才会在这种困惑与压力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坚守。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能够遭受到如此的困惑与压力,他们才会对当今社会问题的体悟更加深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更加迫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信仰更加坚定。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公正,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而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现实表现。要改变现实生活的这些不合理状态,对中国这样一个长期深受封建专制影响的国度,在置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通过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金融海啸、贫富悬殊等暴露出其解决自身内在矛盾的余地已越来越少的时代,惟有以公平正义为自身价值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指导人民在批判现实不合理的“旧世界”中发现并创造出公平正义合理的“新世界”;也惟有以实现劳动者自由解放为最高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有效凝聚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并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路径中,有效避免其“各自为阵”“一盘散沙”“相互削弱”等盲目无助状态,从而使劳动者有权力、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来改变命运。
总之,那些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阵地的教师,包括为了上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而刻苦钻研的教师,他们决不是在职场上找不到工作、只能藉此混口饭吃的平庸之徒,而是具有最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最深刻理论水准和最高做人标准的社会脊梁。也正因如此,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才会如此精彩纷呈,并深受学生和社会人士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邬焜.哲学与哲学的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0.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2.
36785003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