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2-03-14王康
[摘 要]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高职教育体系的内在追求。然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传统观念桎梏、政策制度保障不力、办学模式滞后、校企融合不实等现实困境,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差。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牵头、学校发力、企业担当,形成合力,共同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困境 路径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需要大批各行各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有力支撑。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能使学生获得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价值引领,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1.培育工匠精神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价值引领
(1)培育工匠精神是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价值转型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制造”总量占世界第一,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走出了国门,享誉世界,然而总体上来看,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难以占领市场,其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偏重于速度、数量的发展,经营方式粗,追求“短频快”的经济效益,产品总体科技含量偏低、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这也就成了中國制造的“短板”,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我国发展“卡脖子”的地方,这势必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树立新时代高品质制造的价值导向。企业传承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融入企业管理、生产、服务全过程,摈弃浮躁,静心专注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的提升,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视工匠精神为经营理念、价值追求、职业信仰,这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价值引领。
(2)培育工匠精神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职业素养更高要求的必然诉求。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生产方式、技能工岗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生产的智能化车间如“星星之火”逐渐蔓延,“机器换人”,替代了人工操作。为此,有学者就提出“生产工人仅是生产流程的看管者、操作者,不需要高技能,工匠精神自然被弱化”,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在这种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制造车间进行作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懂原理,能进行精准机器操控,会排除故障,能应急突发情况,符合互联网思维、脑体结合、人机融合的实战技能要求,更需要严谨、专注、精细、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因而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更加需要“工匠精神”助力工匠职业素养的提升,造就一批德技兼备的新时代“产业工匠”。
(3)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全体从业者的职业信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赋予了新时代的特征,不仅指工匠独有的一种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各产业、国家行政及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全体劳动者,是全社会人员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事业,需要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努力奋斗,立足各自岗位,爱岗敬业、执着进取、追求完美、不断创新,将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实践中去,引领从业者的精神价值追求,彰显工匠精神的时代魅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社会全体从业者的职业信仰和精神力量。
2.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备品质
(1)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基石。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给予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但总体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素养不足、就业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制造业升级转型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势必要求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办学之路。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彰显出高职类型的教育特色,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为内涵式发展提供持续的价值导向动力,这是因为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目标、努力方向高度一致,都致力于培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工匠精神引领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高职学生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更需要工匠精神引领助力成长。高职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文化课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低、自信心不足、职业理想淡薄、执着吃苦精神不够、自我管控能力弱,且功利性较强,享受思想较重,面对高职学生这一实际学情,应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抓手,一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奋斗目标,培养学生执着认真、专注严谨的学习态度,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以技能立业;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淡泊名利、爱岗敬业、能吃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品质,以德立身,把工匠精神自觉融入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之中,筑牢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之基。
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困境
1.传统观念桎梏了人们的价值观、职业观,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认同弱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价值观、求学观、择业观的判断选择。从“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科举制度到今天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岗位报考的火爆,人们崇尚在“官府”做事、吃“公家饭”,“有地位有面子”,且职业稳定,这种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血液之中。而在现实认知中,“工匠”被单纯理解为“手艺人”、生产一线工人,从事着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单调、辛苦,被分层为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低,在认知上被边缘化。这种认知观念外化在人们的行为上,一是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考“211”、“985”等重点大学,至少也要考上普通本科院校,而上高职院校实属学生、家长“不情愿”的选择;二是职业选择上首先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制或国企,进一般企业是“不得已”的选择。传统观念对“工匠”的片面认知与现实功利性价值选择的交融,弱化了人们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认同。
2.政策及制度保障长期缺位,工匠精神培育保障不力
工匠精神要成为人们的职业信仰、价值追求,还需要国家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予支持保障,工匠精神才会有厚植的土壤,有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现实中,人们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短频快”的经济效益上,工匠精神培育偏重于精神荣誉上的激励、舆论的宣传,倡导奉献,鼓励工匠钻研练就本领,参加技能大赛为单位赢得荣誉。但国家层面的相应政策制度滞后,甚至缺位。尽管目前出台了部分政策制度,却未成体系,相互之间存在“断裂地带”,且内容空泛,操作性不强,加之地方、企业配套具体制度未及时跟上,政策制度难以落地生根,导致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社会保障、职业成长通道等关乎其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难以得到保障,致使工匠無法安心专注在技术本领的钻研上,制约了工匠精神的深入传承和弘扬。
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束缚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当前高职教育培养还没有彻底摆脱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甚至部分地市由原来多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还没有摆脱中专的办学模式,职业类型教育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还处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模式,在学校学两年或两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一年或半年时间到企业实践学习,远远低于“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来完成,这种理论知识与操作分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毫无贴近实际的操作情景体验。这种滞后于新时代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会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教学环节中出现断档,进而束缚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4.校企合作目标偏离了初衷,工匠精神培育传承实效打折扣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校企站在各自利益的立场上各取所需,分离式合作。学校还停留在“为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层面上,把企业仅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基地,主要是完成学生实践教学课时任务,并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德技素质提升的实际效果;部分企业更多地考虑自身经济效益,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不会考虑一对一的学徒制实践实习模式。“校企融合、工学结合”本是学生“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工匠精神核心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优秀载体,却成了学校仅仅完成实践教学、企业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利益结合点。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1.政府主导:筑牢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根基
(1)走出认知偏见,构建工匠精神的社会认同
一是走出对工匠认知的偏见。在一些人眼里,“工匠”就是“手艺工人”“产业工人”,工作程序重复单一,技术含量不高,被列为“体力劳动者”的范畴,这种认知是肤浅、片面的。恰恰相反,在新时代的今天,“工匠”是匠心、匠术、匠德融为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从业者的现实价值。工匠精神传承了传统工匠的职业精神品质,同时又融入了新时代的职业素养元素,不仅是制造工人应具备的精神,更是全社会劳动者应具备的精神。三是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氛围。政府积极倡导企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技能创新等新发展理念,重塑从业人员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实践活动、最美工匠评选等形式,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浓厚氛围。
(2)构建人才制度体系及激励机制,筑牢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保障基石
一是要积极改革人才评价制度。目前,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存在明显不公。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就业机会多,而高职学生因学校、学历、专业等限制,只能进企业或自主创业,失去了参加公务员、事业编制招录考试的资格,这种唯学历、名校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因而需要进一步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唯名校的人才评价机制,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二是在校企合作上给予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例如,对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减税或免税、财政补贴等政策优惠,给予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课程设置等教学环节的权利,促使企业由“配角”变“主角”、由“被动”变“主动”,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三是打通工匠人生事业的发展通道。改革工匠的职称晋升制度,畅通工匠技能岗位与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序列的横向融通晋升通道,使工匠在各自岗位都能看到发展的希望,才能专心投入技能研磨和工匠精神的传承。
2.学校发力:发挥好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作用
(1)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弘扬工匠精神文化的主阵地
一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高职院校适当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校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之中,打造崇尚爱岗敬业、认真严谨、追求卓越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教育形成合力。如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橱窗、黑板报、班级文化墙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讲话语录,宣传“工匠大师”事迹,邀请“能工巧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对话,让学生深刻认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明确职业价值追求。二是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在师生中树立工匠精神典型,制作宣传片,利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来教育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榜样事迹中感悟、传承、培育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做人、做事的态度。三是在学校团委、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积极指导下,开展工匠精神典型人物事迹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活动、主题班会、技能大赛等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工匠精神的校园活动中来,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领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2)与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协同效应
一是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学生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担负着“铸魂育人”的任务和使命,与“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品质相同,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个人成长意义,是思政课应有之意。二是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高职院校各类专业课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同时要充分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资源,找准切入点,在专业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敬业、精益、专注、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核,如给钳工专业学生教学专业课程时,介绍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普通钳工“管延安工匠事迹”,管延安焊接海底隧道接缝处间隙时,能做到“零误差标准”,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成就他的就是“技艺精湛”“追求极致”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从当代工匠个人先进事迹中得到深刻的职业感悟和理性思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在个人职业生涯、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
3.企业担当:产教融合,打造工匠精神培育新平台
(1)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筑牢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石
一是要多方位调动企业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积极做好宏观政策的引导,用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对参与校企融合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成本补偿政策,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方式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发挥好校企融合政府“牵线”的引导作用。二是职业院校积极服务于企业。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为企业研发产品、技术改进、项目实施、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及时将专业技能、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企业积极担负起培养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企业积极将企业人才评价机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环节之中,为专業课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同时选派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院校担任专业教学任务,组建专兼结构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助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
(2)建立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践行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与职业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是德技协同融合发展的理想载体,是高职院校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身份转化为徒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获得师傅技术技能操作的指导,学会灵活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深了对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了由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能力的转化。同时,学生观察到师傅在操作过程中“无法言语”的规范、细致的操作行为,对工作敬业、严谨的责任心,对产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不断改进技术、执着钻研的创新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现代学徒制用现身说法培育、传承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践行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仰、精神品质,外化为职业行为,切实增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苍林.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4): 254-255.
[2]尹秋花.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6):38-41.
[3]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7(5):92-97.
[4]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7):74-79.
(王康: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333750033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