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2022-03-13董逢威汤晓波李培金
董逢威,汤晓波,马 晟,李培金
(1.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201620)
2020 年4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核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次审议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认真梳理武术、摔跤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为此,结合《意见》对当今学校武术教育改革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的困境及具体改革路径,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
1.1 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再到“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向大体育和大教育的融合,是从抽离、游离,到对教育缺失的修补和走向融入的过程”[2].体教融合是以学校体育发展历史经验及困惑为据点,在学校体育发展特征和理念基础上提出,它打破了体育和教育的游离状态,在更深层次将体育教育的健康、育人价值融入到青少年培育之上.学校体育作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基地”,在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018 年9 月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国家最高层面对学校体育育人价值的权威概括.这种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顶层设计对学校体育教育及训练、竞赛的协同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青少年在习武过程中,不但炼成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心,还可以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这与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相吻合.
1.2 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
学校作为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和塑人格的“营地”,也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青少年学习体育文化、发展身心健康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源头”,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运动员“体脑平衡”的重要载体.2016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这次体教融合的出台全面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强调体育回归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并突出体教协同理念在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中的综合价值,以解决体教分离的历史问题,确立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和改革方向.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在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下,应进一步认清当今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目标及路径,以明确学校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使武术真正走进、融入学校、课堂、赛场,成为学校教人、育人的一部分.
2 深化体教融合下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引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其目标就是完善青少年学习与体育锻炼、竞赛的互赢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武术作为传统体育,蕴含着优秀的文化基因及坚强的民族精神,在武化教育中,其意义已跨越直白的动作学习和身体锻炼,更多地是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弘扬.“以武术为载体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别是刚健自强的精神,这恰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的精神支撑,也是当代青少年极其缺乏的精神气质”[4].然而,学校武术教育尽管改革已将20 年之久,“武术教育还没有真正在学校实现普及,也没有从根本上在学校扎根”[5],以致“我国大、中、小学武术教育出现表面繁华遮蔽中的名存实亡的尴尬境遇”[6].此种境遇的出现,一是武术没有被列入学校升学考试体育加试政策之内,没能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在对南京市72 位小学领导的调查显示,对小学武术教育重视的只占16.67%,一般或不重视为83.33%”[7].可以看出,学校领导对于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为一般,没有制定出一个长期、有规划、清晰的目标,导致武术被边缘化.另外学校对政策重视程度不够,在执行时缺乏长远性和主动性,有比赛就临时组队训练,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习、理解武术意义和精神.正如调研时某老师所说:“没有什么学校武术教育目标,都是根据上级文件和比赛通知,临时做一些部署安排,武术课也都被搁浅”,有的学校甚至武术课都被砍掉.体教融合的提出,再次敲醒了沉睡的学校武术,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再起航指明了方向.
2.2 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及教学内容单一
“竞赛作为体育发展的杠杆,赛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8].然而,纵观现今我国武术比赛大多是“全盘采用以极少数‘高精尖’专业运动员为受众群体的竞技武术套路,完全与学校武术普及教育内容脱节,根本不具备推动校园武术普及、引领校园武术方向的作用”[9].而在广东省举办的大中小学武术锦标赛、名次赛等比赛中,几乎都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只占据了赛事一角.如果没有传统武术、对抗比赛及教学的参与,“学校武术教育依然延续着‘单腿走路’的模式”[10].所以,学校武术竞赛及教学不应该让竞技化、模式化的现代武术竞赛理念吞没,应该引入多元化竞赛模式.学校武术除了竞赛内容、模式单调外,教学内容、形式也是沿用旧的素材.“武术教材大都是五步拳、初级长拳与简化24 式太极拳,这些标准化套路可以从小学反复教到大学”[11],以攻防格斗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几乎为零.教学形式也是采用简单、机械的套路模仿,老师教得无精打采,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在对广东省高校调研时获知,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以24 式太极拳、太极扇、初级长拳为主,只有华南理工大学在近三年开设了武术长兵项目.另外,在对成都市中小学武术教学调研结果看,“在教学内容上,武术基本功教学和武术健身操占比57.1% ;拳术套路占14.3% ;器械、自选拳术及短兵教学各自占7.1%”[12].可见,学校在武术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单一,只有很小比例的学校有开展自编的武术套以及本土特色武术作为教学内容.在体教融合倡议下,学校武术教育工作者如何破解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改革和创新学校武术教学,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学校武术教师匮乏
在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中,武术虽被列入其中,但由于在教学内容、形式选择上陈旧、浅显以及专业武术教师的匮乏,以至于不能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军.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开展的传授者,自身的专业水平影响着武术教学的进展及质量.而从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武术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无论是技术教学,还是文化内涵的讲解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13].武术特色学校调查显示,“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 64.71%,专业武术教师仅占比 35.29%”[14].另外,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课所占比重极少,而专业的武术教师仅占体育教师的1/5”[15].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传播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及知识素养对学校武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起有关键作用.从现在我国学校武术专业教师的配比来看,还没有达到基本的学校教育政策标准,并且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现如今广大武术师资大多数来自于高校,学校中主项班的学生武术优秀者都没有几个,更何况选修班的学生”[16].因而,“武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都需要改革完善,这也是我国目前武术教育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17].体教融合的提出给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带来一个新机遇,期盼在这股强力的体教融合春风能够弥补武术教师数量和质量的短板,提升学校武术的教育价值.
2.4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特色的身体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被隐喻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传统武术对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应有着不同于竞技体育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而然,纵观现代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武术教育只剩体育语境下身体锻炼、达标考试等功利性价值,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单纯的技术动作、套路学习为主.这种教育的倾向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来说,过多关注技术动作和身体锻炼的培养,而对文化、武德的传授及人格的塑造出现了“缩水”,以至于“当前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面临着多元性危机、象征性不在场、主体性缺失的现实难题”[18].在当前武术文化教育不在场面前,我们应该勇于去面对学校武术教育存有的文化缺失现象,寻找正确的方式打通学校武术与教育文化之间的鸿沟,以赢得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长期共赢的和谐发展.武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以简单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接纳为目标,应把武术文化、精神、武德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教学之中,让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开花结果.
3 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举措
3.1 顺策而为:制定武术进学校的目标与路径
学校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而在提升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在《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 年)》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都提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广泛开展武术课程,加强与教育部合作,力争青少年武术习练人口逐年递增10%.同样,这次《意见》的颁布也给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政策指引,可以按照“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模式进行“一校一拳或一校多拳”的顶层设计和改革.在设计和改革中应顺策而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目标与路径.首先,让90%以上的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教材都要有武术内容,根据不同的学龄段设计不同层次的武术教学内容,如小学可以以传统武术打基础,初中可以安排武术文化、拳术器械及对抗教学的结合,高中则可以更深一步学习武术精神、拳理等,让武术真正走进课堂,融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如广东省鹤山就以咏春操普及全市中小学的业绩成为广东武术进校园的“标杆”,鹤山也成为全国首个武术进校园全覆盖的县市.其次,使40%-60%的学校课余活动形式都含有武术内容,如夏令营活动、课外活动等,在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出武术文化精神的培养及对抗形式的价值,让武术教学真正延伸至课外,以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2022 年广东省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武术项目就分别走进汕头金龙小学、珠海海湾小学、韶关风采实验学校、东莞横沥中学等8 所中小学,掀起南粤武术热潮,促进青少年体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再者,力争20%-30%的学校成立武术俱乐部或武术代表队,给竞技武术及传统武术爱好、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训练、比赛的平台,让武术文化在竞赛中传承.最后,抽出5%-10%的学校设立为武术传统特色学校,使其成为武术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或优秀武术拳种的传承基地,让武术人才或拳种在学校开枝散叶.所以,在新时代体教融合引领下,学校武术教育应“顺策而为”制定武术进学校目标和路径,使学校武术教育工程真正走上良性、和谐的发展道路.
3.2 以赛促教:改革武术竞赛模式
武术竞赛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验武术教学、训练的有效杠杆.然而,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模式中,武术竞赛并没成为学校的规划重点,也没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为此,在体教融合深化引领下,应加强武术竞赛模式的改革,在教育、体育部门协同组织下拟定赛事计划,使武术在多样化、体系化、经常化、地域化的竞赛模式改革中回归“参与是目的、竞技是平台、教育是手段”的赛事本质.对于武术竞赛体系改革,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调试,以形成传统与竞技、对练与对抗、通级与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武术竞赛模式.在赛事体系设置上可以以年龄、学段、级别进行逐级分类,如少儿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奖赛等,青少年武术冠军赛、锦标赛及传统武术特色学校联赛等,以达到武术赛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全面开展.竞赛内容上,少儿武术可以以简单的传统套路和基本功为主;大中学可以选择传统套路为主,竞技套路为辅的竞赛模式.在赛事举办时间上要抓住校内课余时间周周有比赛、校际周末月月有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以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常态化赛事.另外,各地教育部门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举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比赛,如河南少林拳、广东洪拳、福建南拳等,以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由于新冠疫情,线下部分武术赛事活动暂停,一些武术比赛只能搬到线上进行,“线上”比赛,虽然不能完全复制线下比赛,但也达到了一定的竞赛效果.
3.3 多容增效:改革学校武术师资聘用模式
学校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的主导者,在整个武术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长期学校武术教育进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及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能够胜任学校武术教学、训练、竞赛者少之又少.因此,在体教融合指引下,为达到学校武术改革预定目标,优秀武术教师成为关键,进行武术师资聘用改革成为必要条件.高等院校武术教育体系作为输送武术人才和培养学校优秀武术教师的基地,同时也是衔接武术人才培养和学校武术教育的链条,在四年高等院校武术教育培养体系中,应把专项技术和教育能力作为关键一步,培养模式上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并重,套路和对抗兼而学之;武术知识和教学能力作为毕业入岗考核之一,让他们在学习、竞赛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走进学校武术教育行业打下坚固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及缓解学校武术教师短缺问题,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不同的师资岗位,聘用退役运动员或教练员担任学校武术教师,以提升学校武术师资水平,达到优秀武术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共享.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教育部门以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聘请民间武术家参与学校武术教学、训练之中,以形成武术活动多样化.再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在职在岗的武术教师定期进行教学能力和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或者选派优秀武术教师参加校外技能培训,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4 打造特色:建设学校高水平武术运动队
自1987 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以来,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学校体育的一张特色“名片”.高水平运动队体系的建设,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升以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促进作用.在《意见》中也提出基础、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水平运动队改革方案,加强教育和体育部门的联合培养,以确保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围绕此次改革方案,武术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号召,以增加武术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校各教育阶段的“覆盖率”,扩宽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因此,在小、初、高阶段建立武术运动队,一方面可以为学校争夺荣誉,成为学校特色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为国家、省队及高校输送高素质竞技人才.基础教育阶段武术运动队的建立和培养,不仅抓住了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关键期,还扩大了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梯基础上,应扩大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这也与《意见》提出的“鼓励高校积极申报设立高水平运动队,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覆盖面,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力度” 的精神相吻合.建设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可以“推进‘高校办省队’‘高校办国家队’‘承担国际赛事任务’等集约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供“高端化”、“精英化”服务.
3.5 体教互赢:强化政策保障机制
学校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体育的标杆和校运动队的核心,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象.长期以来,他们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并没有达到平衡点,再加上一些“生硬”的学校管理制度,使部分特长学生不能顺利升学、毕业,以至于阻断了他们运动生涯和继续深造的机会.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体教融合,达到人才培养一体化,《意见》给出了“评价、升学、学籍管理”等“优惠”政策.在体教融合政策保障下,武术也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度,打通武术对口升学绿色通道,使运动员在竞赛、升学等道路上享受优惠服务政策,以解决武术特长生人才断档等现实问题.如建立由小、初、高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小学培养的武术运动员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初中就读.同样,初中培养的武术特长生可以全部被对应高中录取,以保证武术竞技人才的流动性和连续性.通过高中阶段文化与武术技能的学习,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武术专业的深造,这也为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生源,进而形成小、中、大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大学期间,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运动员除了技术专、精外,在文化学习上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不然将延期或者不能毕业.真正“将文化育人与运动训练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由‘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融合、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式转变”[19].
4 结语
体教融合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被提出,这已表明国家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为我国今后体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体教融合基础和背景下,武术作为校园体育项目之一,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顺应时代潮流鼎故革新.本文结合《意见》阐述了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并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对体教融合战略下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体教融合大力推进下,希望更多武术人为学校武术教育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的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