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三重维度
2022-03-13李星玫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星玫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是落实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窗口和重要阵地,“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必须要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而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3]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与载体。课程思政以专业课教学为重要依托,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重要资源,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方式,结合专业课教学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协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的丰厚滋养,得到价值的支撑引导,从而内化为自身长期的、稳定的思想价值、政治观点、道德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
一、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图景展现
课程思政通过充分挖掘教育内容中内含的价值理念,助力立德树人的内隐性实施;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的开展,推动立德树人的协同性开展;通过专业课程覆盖人数众多的学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广泛性建构。
(一)课程思政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内隐性实施
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课程思政内隐性的显著特征,有益于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以公共课的形式纳入到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在教育主体、内容、目标、方式上具有体系完善、管理科学的显著优势,但也因其显性的意识形态灌输而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课程思政因教育主体是对所教学科的专业更熟悉的教师,更能掌握教授学科的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上更易显得柔和自然。在教育内容上,学科专业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可待挖掘的教学资源,如理工学科中的科学家探索求真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人文学科中的中国精神等。通过探索专业课程中内隐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于课程思政中,以柔性的渗透、无痕的教育,消除学生的防备与抵触心理,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真理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洗礼、文化的熏陶与品性的陶镕。
(二)课程思政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的协同性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师资队伍上,高校的育人工作不只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一个灵魂触碰另一个灵魂,各门教师都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高校的教师自觉提高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增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联系,破除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两套话语体系的局面,扩大思政育人的师资体系,实现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全员协同育人新局面。在课程思政上,课程思政通过挖掘专业学科中的育人资源,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环节,贯穿于全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增强思政的引领力、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全方位的课程协同育人新格局。
(三)课程思政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广泛性建构
课程思政的广泛性一方面在于覆盖人数的广泛,包含人文与理工学科,形成了一体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往对于理工类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仅靠每学期、每周短短几节的思政课程,时间的有限性影响着育人效果的发挥,思政在理工科的人才培育中是相对薄弱的地带,课程思政概念引入后,通过思政打通专业教学的壁垒,以育人的长效性、整体性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在于广泛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使得思政元素的融合更加具有吸引力。思政课程的育人更突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的知识灌输,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抵触与精神疲劳,专业课程具有各自专业的特性与魅力,深入挖掘内涵的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不仅提升专业知识传授的趣味性,更能够提升思政的感染力。
二、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
课程思政通过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使得育人内容回归价值引领;通过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品质德性培养使得育人目标彰显全面发展;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使得育人方向秉持办学方向;通过将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贯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使得育人模式体现时代诉求。
(一)课程思政是育人内容回归价值引领的内在需要
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分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于,第一在课程上,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相分离,长期的观念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政课为主要渠道、以党团活动为重要依托,其他专业课只负责知识的教育、技能的传授;第二在人员上,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不在一套话语体系中,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政教师、辅导员为桥梁纽带,这两方面使得高校的育人出现了思政课与非思政课分离,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消弭了教育的价值引导性,课程思政的建设深刻体现了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提出的“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教”即理论知识传授、职业技能传递;“育”即价值观念引导、品性修养熏陶,课程思政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与价值理念,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价值意蕴,实现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课程思政是育人目标彰显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程思政是育人目标回归人本质的体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社会历史和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存在,最终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422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而全面的人,课程思政的提出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教育本质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伴随着社会分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从综合性走向了专业化与精细化,从注重人完整性的培养走向了注重人的专业技能培养,原子化社会下人从目的到工具的转变,是人的丰富性需要被单一化,天性潜能被压制异化。社会的异化导致了教育与人的异化,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课程思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人为中心,在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个人品质德性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引导、审美情操的培育、心理健康的发展,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人教育的完整性、全面性相结合,使得人之为人,真正为人,从单向度的人走向多向度的人,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课程思政是育人方向秉持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表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178而意识形态是以“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4]178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影响着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政治方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5]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与培育的重要阶段,课程思政承担着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从国外来看,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强势渗透,侵蚀着高校青年的价值观念,淡化着青年政治认同感。从国内来看,市场经济带来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冲击着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课程思政的提出主要基于“大思政”的育人背景,核心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教育,配合思政课程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以青年价值共识的凝聚,补足精神之钙,塑造青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高校青年将共同的思想基础转化为不竭的奋斗动力。
(四)课程思政是育人模式体现三全育人的时代诉求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旨在构建一个协调性、联合性、多领域、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在全员上,课程思政通过协同学校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加强各个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增强各个教育主体之间的育人理念与共识,凝聚高校教育主体的教育合力,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根本,高校全员的育人队伍的协同体系,以全员联动育人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推进。在全程上,课程思政通过将思政元素渗透于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各级各类课程的教学体系中,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孤岛育人、单个育人、单一课程育人的局面,打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专业课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的壁垒,促进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互通融合,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在全方位上,课程思政是协调与调动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制度管理等方方面面,使得教育过程成为引导青年学生塑造价值观念,锤炼品质德性的过程。
三、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理路
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需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的各个环节探寻立德树人的实践理路。
(一)打造有深度的师资队伍,为立德树人提供有力保障
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深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深诣,品性修养深厚,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程融入思政的实效性,教师的品性修养决定了课程融入思政的方向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好老师提出四点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6]打造有深度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学识是教师的底色,课程思政不是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简单拼凑,而是有机融入,生硬融入只能消解课程思政的内隐性属性,降低课程思政价值引导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专业教师只有熟悉专业教材,才能“因材施教”“借题发挥”,实现价值引领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组织思政与非思政教师的定期化培训与研讨教学打通两类教师的专业壁垒,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统一教师的育人话语体系,提升非思政课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站位与品性修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模范的言行举止是对学生行不言之教的关键。教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觉悟,通过自身的精神品格感染学生,以教师师德师风的提升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挖掘有高度的融入元素,为立德树人提供价值支撑
高度体现为融入元素的政治站位高。首先融入要契合不同学科的特性,针对自然科学学科,要擅于挖掘学科领军人物追求真理、对党忠诚、不辱使命的奋斗与担当精神。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四史教育,强化学生的文化与政治认同。其次要立足于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科尔伯格将学生的道德发展分为三阶段六水平,对学生品质德性的修养必须要掌握学生道德认识发展规律,深入挖掘道德的本质内涵与层次结构,不同阶段的学生融入不同的道德层次,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最后要契合学科教学规律,对于科学知识的建立过程,注重挖掘科学理论创立者的人物事迹,以优秀的榜样塑造学生人格。对于课程知识的教授,注重挖掘时代精神与现实热点,选择融入的时机,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现实与掌握形式政策、中国国情的能力。对于课程知识的运用,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
(三)创设有新度的育人形式,为立德树人提供有效手段
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效性不仅在于融什么,即思政元素,更在于怎么融,即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融入。全新的育人形式离不开新兴信息科学技术的引入。新时代的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空间是其表达思想情感与利益诉求,进行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在思维上积极活跃、思想情况复杂,更容易受新事物、新思潮的影响,在意志上呈现一个摇摆不定的状态。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开放性促使了网络环境呈现异质化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思潮的入侵,而且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公知的错误言论更容易引起高校学生思想意识的震荡,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判断,新时代是媒体融合的时代,课程思政的育人形式要能顺应青年一代成长规律,顺应时代技术之变,积极利用新兴媒介与新兴信息科学技术,如5G 技术,采用声、图、音、视等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变死板的、僵化的、机械的融入为生动的、趣味的、灵活的融入,以课程思政中蕴含的价值导向塑造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政治方向,以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纷繁复杂网络思潮的辨别力。
(四)建立有量度的体制机制,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遵循
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离不开建立精准化、可控化、有量度的评价机制,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稳定性的重要遵循。在宏观上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管理体制,课程思政的提出较新,存在着课程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课程思政应该融入哪些思政元素,融入的尺度与界限暂且不明晰。因而必须要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与内容体系的规划设计,针对不同学段的教育对象、针对不同课程的专业特色,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分层设计,制定课程思政的培养方案与实施标准和目标,打造精品的课程思政,提升课程思政的示范力,规范化、科学化。
在微观上要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指标。一方面是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课程思政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将育人指标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同时要提升育人目标在专业知识教授中的权重占比,以高权重的评价指标引导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确保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稳步推行。另一方面是对课程思政教师的评价。将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人文素养、品性修养纳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设立严密可控的评价标准,将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与职称评定挂钩,设立模范教师与模范课程的荣誉奖励,以物质与精神奖励的结合激发课程思政教师育人积极性与育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