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2-03-13□张磊
□张 磊
一直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新媒体技术已迅速普及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获取与传递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量传播媒介迅速涌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渗透, 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环境。 詹姆斯·凯瑞认为媒介既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来优化文化传播途径, 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影响社会发展。[1]社交网站、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 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内容、性质、话语权、传播对象,也使得公众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语言特征产生影响。 新媒介的影响远超出其传播内容,给既存的文化系统带来了冲击,人们只有拥有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相应的传播活动, 因此在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的效用。[2]
一、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性内容生产,未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当前,新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仍局限于“照搬”,缺乏自主性内容生产,限制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一方面,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文本传播和价值观的宣扬乏善可陈, 虽然学术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学校教育、大众传播等过程中,传统文化存在被随意解读的现象, 传播者的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此外,也有一些传播者缺乏理性态度,传播传统文化时或全盘肯定、直接照搬,否定其他文化形式;或根据自身意愿、情感进行界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随意转换立场;或全盘推翻,贬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将其视为“历史的惰力”,须“彻底重建中华文化”。[3]这些行为均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传播主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仍局限于流于形式的浅显表面程度,传播内容缺乏对现实世界和时代创新的观照,虽然新媒体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但传播内容鲜有创新。 当前,文化综艺类节目走红、历史文化类书籍畅销、各类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等,均说明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受到了大众的重视, 但这些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原样照搬, 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多维度开掘。
(二)传播定位存在偏差,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要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 人们的文化需求趋于多元化, 但目前新媒体对文化的传播无法满足受众的价值引导需求, 难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引领。 一方面,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传播缺乏精细化的受众分析。 新时代受众群体类型及其需求复杂多样, 定制化传播已成为主流趋势,同时青少年作为占比较大的受众群体,其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呈现碎片化特征, 而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大多只注重单向度的“宣传教化”,并且缺乏针对性的受众分析、系统性的媒介效果分析,因而在定制化传播方面仍存在空缺, 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文化需求。[4]另一方面,未能满足受众的价值引领需求。相比休闲娱乐、知识更新等需求,价值引领是受众追求的最核心的精神需求, 期望从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之中获得心灵升华。[5]但由于新媒体平台缺乏对受众需求的准确预测和判断,导致传播定位存在偏差,过度迎合受众的人际交往、知识更新等需求,同时资本的主导使得人气和流量成为媒介平台筛选内容的主要指标,娱乐化内容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传播“主流”,商业性的“眼球经济”大行其道,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被忽视, 在新媒体传播领域被迫处于边缘化地位,部分传播者为了标新立异,甚至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幌子传播恶俗、庸俗内容,无法使受众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满足。
(三)新技术的负向影响,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浅表化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图像化”成为主流传播形式,传统文化文本逐渐被数码图像取代。 文字是传统文化文本的载体, 具有其他载体无法比拟的隐喻性,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文字蕴含的理性思想却被视觉图像严重挤压, 以图像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文本剥夺了文字带来的联想空间, 使受众难以从平面化的图像中真正理解其深层意义, 从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停在浅表化层面。 同时,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存在“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现象, 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阐释且内容解读的随意性较强。 究其原因,长时间的碎片化阅读消解了受众的整体性思考和独立判断, 使其断章取义地解读,从而产生误读或曲解传统文化的内容,无法整体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以及整体架构。[6]另外,传播者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使传统文化传播质量无法保证。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创新传播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现代转换
一方面,以现代理念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握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来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提炼,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消极部分,充分发掘其超时代价值。当前,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改造整个过程, 都是儒家学者根据历史情况进行的创新,不同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归纳存在较大差异。[7]而儒家思想中哪些具有超时代价值、 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理念,哪些主张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滋养民众精神,这些均需要根据时代需要来重新审视,结合社会现实加以运用。另一方面,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方式。新媒体时代,仅依靠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文本来解读传统文化,已无法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只有运用现代理念,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进行诠释,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进行传播,才能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例如政治家屈原的历史事迹作为端午节文化传播主题,把“屈原精神”解读为现代政治理念中的民族意识,比较容易引发大众的共鸣。
(二)调整传播定位,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
新媒体传播在关注商业传播、知识传播的同时,还应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 积极调整传播定位,采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多维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满足受众对知识积累、休闲娱乐以及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等多样化需求。 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推进线上媒介平台与线下文化产业融合, 共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播传统文化中,还要精准把握受众的兴趣与需求,关注群众的情感体验,确保传播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以提高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效性。 此外,政府、学界、传媒界等应形成合力,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受众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理解能力、阐释能力。
三、结语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普及,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理念进行精准有效的传播,并不断优化传播路径、完善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从而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