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民防办主任钟杰做客“中国上海”《在线访谈》实录:当防空警报响起
——走近人民防空

2022-03-13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秘书处供稿

生命与灾害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民防人防防空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秘书处 供稿

9月17 日是第22 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拉响防空警报,同步组织防空演练,并开展人民防空集中宣传活动。市民防办党组书记、主任钟杰应邀做客“中国上海”,围绕大家对人民防空感兴趣的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互动,讲讲人民防空的故事,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上海”《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坤谦。9 月17 日是我国第22 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试鸣防空警报,组织防空演练,并开展人民防空集中宣传活动。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当防空警报响起——走近人民防空”。来到我们现场的是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钟杰。您好,钟主任,欢迎您!

各位市民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来到这里和大家聊一聊人民防空,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再过两天,就是9月17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日。那一天上午,警报将会响彻上海的天空,警报声声,是警示,更是激励,警示我们勿忘历史,激励我们更好地铸盾强防。所以,今天我提前到这儿,跟大家讲讲人民防空的故事,也想借这个机会听取大家对人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来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提升人防的建设水平,更好地助力打造我们的安全韧性城市。

非常感谢钟主任给我们作了介绍。关于防空警报试鸣,您能不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呢?

好的。防空警报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放的警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防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平时也可用于抗灾救灾、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

200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这部法规规定了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也就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这一天我们组织全市范围的防空警报试鸣,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考虑到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有很多外地来的临时人员,我们在这两个机场范围之外,全市试鸣防空警报。届时全市1 500余台警报器同时鸣响,广大市民、学校师生也将积极参与防空演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人们的国防观念,提高人们的人防意识、普及人防知识,提升人们的防护技能。

防空警报很特殊,平时不能误响,战争爆发的时候却不能不响。近期为了做好警报试鸣工作,我们在全市发布了通告、张贴了海报、投放了宣传片,大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短信、商圈大屏、新媒体平台等渠道,都可以获知有关防空警报试鸣的一些信息。

此外,《人民防空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平时应当为抢险救灾服务。部分地区会发布防灾警报、防洪警报。还有就是需要特殊纪念的、致敬的一些日期,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20年抗疫活动等,当时国家都组织了专门的哀悼活动,那时候也鸣放了防空警报。防空警报鸣响时,人们默哀3分钟,寄托哀思,表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

刚才钟主任给我们介绍了防空警报试鸣的意义,有一句话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的防空演练在和平时期起到一种警示作用,人们训练有素,等到真有突发情况的时候就能沉着冷静应对,这也是对国家有利的事。9 月17 日试鸣的防空警报,是怎么样的?有哪几种?当警报响起,普通市民要做到哪些?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主持人问得非常好,广大市民也非常关注这些问题。

按照规定,防空警报有三种:一是预先警报,二是空袭警报,三是解除警报,都是3 分钟一个周期。

如何区分呢?简单来说,就是长间隔、短间隔和无间隔。

第一种是预先警报,长间隔,鸣放36 秒、停24 秒,反复3 遍为1 个周期。这通常在敌方空袭兵器距本市还有30 分钟航程时进行鸣放。

第二种是空袭警报,短间隔,响6 秒、停6 秒,反复15 遍为1 个周期。这在敌空袭兵器距离本市上空10~15 分钟时鸣放,此时要关闭民防工程防护门。

第三种是解除警报,没有间隔,长鸣3 分钟。这在敌方停止导弹袭击或者敌机飞离本市时鸣放,表示总体环境是安全的。

在警报试鸣期间,大家要积极参与人民防空,参加人防演练。今年因为有一个特殊情况,即要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所以我们既要组织好人防演练,又要防范疫情,做好安全工作。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演练形式,可采取分批次、小集群、多频次方式实施演练,确保活动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度。二是用好网络课堂,我们今年联合上海教育电视台专门策划了《公共安全课堂•人防篇》这一栏节目,时间约20分钟,将于9月17日晚上播出,届时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都可以在线观看学习;同时我们和上海电视台还举办了电视小记者的展示活动,“小手牵大手”,共同学民防。三是参加线上训练,我们结合“数字民防”建设,专门制作了一部很有趣的H5互动小游戏,在小游戏里通过集齐有关急救物品、寻找附近的民防工程、体验防空演练的基本环节这样的形式来串联人防演练全过程,让市民拥有虚实结合的人防数字化新场景和沉浸式云体验。我透露一下,小游戏将于9月17日正式上线,并且通过微信、社群广泛发放,市民们可一家齐上阵,动动手指头,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

另外,提醒广大市民,9月17日这天不参加演练的,可以一边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一边注意辨识三种防空警报的区别。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正常上班,不要拥挤,不要乱跑。在家里的居民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看护好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惊吓,对老弱病残者要特别加强看护,事先告知,必要的时候如嫌警报声太响可以把窗户关起来,减少影响。

谢谢钟主任,我们通过钟主任的介绍了解到警报响起的时候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其实,我觉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太担心。而且我们有专门参加演练的同志们,他们会给予专业的示范,我们老百姓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主要是大人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小孩或者是老人,不要让他们受到惊吓。

刚才主任说到“人防”,我们前面又提到民防办公室,这“人防”和“民防”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关联呢?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对外叫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人防”即人民防空,着眼战时防护,主要采取“鸣、走、藏、消”等手段防空袭。“民防”是民众防护,范围大一些,包括对战争空袭,还包括对自然灾害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所以它不限于战时防空,还具有平时防灾救灾的双重属性。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1992年,我们率先推动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建设,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改称为市民防办公室。随着近几年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上海民防更加聚焦人防的职责,同时也承担了在灾害发生时应急支援的相关任务。

谢谢钟主任,我们听明白了。人民防空主要是为了防空袭,人们也见过战争片中的空袭场面,那么现代空袭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呢?

空袭与防空,就像“矛”与“盾”,是此消彼长、互相转换的过程。所以,有进攻就必然会有防御,有空袭也就必然会有防空袭,两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空袭通常是通过飞机来实施,还可以采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来实施远程打击。根据使用的武器不同,空袭一般分为常规武器空袭和非常规武器空袭,非常规空袭就是指核化生等大规模的空袭。

防空工作有“老三防”“新三防”。“老三防”指的是防核化生武器;“新三防”指的是根据现代空袭的特点,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和防侦察监视,这些都是针对现代战争、现代空袭的特点而提出来的。

随着空袭兵器的发展,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现代空袭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它具有三个特点,就是“快”“准”“狠”。所谓“快”,就是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空袭从准备到发射,响应时间非常短,飞行速度也非常快,最快可达音速10倍以上。“准”,就是打击精确、效能提高,它通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瞄准系统,可以实施“不见面”精确空中打击,在300千米以外或者更远的距离发动目标袭击。“狠”,就是立体杀伤、毁灭打击,高、中、低空作战,威力大,杀伤力也非常强。

空袭会造成平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包括建筑物倒塌,一些重要道路、桥梁、生命线工程受损、毁坏,使得城市按下暂停键;还有城市火灾蔓延,一些化工生产企业原料、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断水断电,等等,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使市民心理遭受严重打击。空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大,防空袭越来越困难,做好现代防空袭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

的确,如钟主任讲的那样,现代空袭导致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是非常惊人的,那么我们人防能防得住吗?

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首先,我们对此是充满信心的。正如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接受央视专访中所讲:“对敌人的任何打击,包括核打击……我们是能够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止一套。”钱老今年八一前夕荣获“八一勋章”,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勋章。他是我们国家战略武器防护方面的顶级专家,也是“上海市民防科研专家库”特聘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所以,看待现代防空的问题,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空袭主要打什么,二是现代人防主要防什么。

现代空袭主要打什么?现代空袭的基本逻辑是精选目标、精确打击、击要瘫体,而不是像以前,如“二战”期间那样狂轰滥炸。现在主要针对的是重要经济目标,这些目标体量大、迁移难,容易遭袭击,而且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这些空袭目标打击代价小、毁伤大、见效快,使城市的“生命线”停止,使动力、照明、电力停止,包括战争可持续的一些基础设施被损毁。所以打击重要经济目标是现代空袭必选的,也是首选的。当然,这时候的空袭也会带来对重要经济目标周边平民的伤害。

现代人防主要防什么?《人民防空法》明确,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的危害。同时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三位一体共同构筑国土防空体系。

总的来讲,我们感觉到,人是最大的战争潜力,在战争中只有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护好我们的重要经济目标,才能有力地保障城市核心功能发挥,有效地保存我们战争的潜力。

我们“防的手段”“防的效应”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威慑。我们有火箭军东风导弹“撒手锏”,我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后来居上,具有强大的二次反击和战略威慑能力;我们有很强的工业生产、后勤保障、社会动员能力,更有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可持续战争潜力巨大。

其二是拦截。通过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的部队用精确制导武器对付来袭,靠导弹拦截、靠电子对抗,对来袭武器进行消灭、干扰。

其三是防护。通过对重要经济目标的疏散掩蔽、伪装加固、隐真示假、造势遮障、引偏诱爆等方式,使敌方的精确打击失效,达不到预期效果。

钟主任说得非常好,其实在刚刚听完这段介绍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就是任何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必须有捍卫国家的权利和能力,权利就是我们的主权,能力就是我们的军事防御能力。所以,钟主任介绍了这么多关于防空的知识,也是给更多的老百姓普及防空知识,让我们了解到国家的国防实力是如此的强大。而最后说到的三个防空手段,一威慑,二拦截,三防护,说得非常清楚。还有一个问题:人民防空具体的职责和任务有哪些呢?

关于人防的任务,大家既了解又不是很清楚。我刚到人防系统工作的时候,问大家人防系统是干什么的,有人说是“拉拉警报、挖挖防空洞”。我觉得这句话不能小看。“拉警报”不是仅仅到哪天把警报拉响,还包括:现代化的防空警报系统建设,警报的二次发放能力,空情对接和及时预警的信息化能力;还有通信联络能力(如在极端的情况下手机信号断了,网络断了,如何处理);群众防空疏散掩蔽的方案;等等。这涉及各方面,所以这是一个指挥通信的综合性体系建设。“挖防空洞”也是如此,建设防护体系,要有基本指挥所、预备指挥所、街镇指挥所,还要有人员掩蔽工程、专业队工程、医疗救护工程、物资储备工程等,这些工程在上海星罗棋布。同时还考虑到各种工程的结构、比例、布局、服务半径,要方便人民群众能够就近掩蔽,还要保障各类物资和救援力量能够及时拉动,这是工程防护体系。所以“拉警报”和“挖防空洞”是组织指挥体系、工程防护体系并举,而且人防工程建设是纳入整个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的,要打造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立体型城市。

我们人民防空还有一句话,“平日不曾觉,临危如山岳”。平时这些工程,特别是一些防护设施、防化设施、防核设施,好像都用不着,只有演练的时候用一用。其实一旦到战争的时候,那可是守护每一个人生命的保命工程,是重如泰山的。所以,我们秉持的是“立足战时,平战结合”理念,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概括来讲,就是总书记对我们人民防空定下的三点:“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我认为这三点中,“战时防空”是“看家本领”,包括战时动员、鸣走藏消、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等,须臾不可荒废;而“平时服务”是“独特价值”,这些设施平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老百姓公益性服务。我们两者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服务人民生活。而“应急支援”是“试金石”“磨刀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是要练的,要结合平时的抗灾、救灾、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做好应急支援的各项任务,比如现在很重要的核生化监测的任务,与110联动,到现场进行处理。所以,要做好应急支援,就要不断提高人防实战能力和水平。

刚才钟主任说到一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很多人觉得我们当下是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很远,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么多大规模战争的信息。其实,我觉得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国家强大、国家有力量,国家才安宁、人民才幸福。

当下,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必要建设人民防空吗?人民防空对于城市和百姓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句话我们平时经常提及:“战争并不遥远,和平要靠实力,能战方能止战。”加强人防建设的意义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从历史的维度,二是从现实的维度,三是从定位的维度。

从历史维度看,可讲几个片段。第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一张《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照片,这是1937年淞沪抗战时期的场景。80多年前,这张照片震惊了全世界。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坐在火车站废墟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他的周边满目疮痍。当时我们国家非常羸弱、贫穷。

第二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以后的抗美援朝。去年一部电影《长津湖战役》,很多同志都看了。这里面有两个镜头:一是美国飞机逼近鸭绿江,我们的战士拉响了警报器,警报敌军空袭;二是当时敌军轰炸大榆洞,很多战士硬拉着彭德怀元帅躲进防空洞。这两个镜头从侧面反映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悲壮惨烈的一场战役。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美国每天会出动3 000架次飞机进行地毯式轰炸;而志愿军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制空权和空中力量,没有一架飞机、一艘舰艇、一辆坦克,就凭着顽强意志、舍生忘死的精神,打赢了战争,使得新中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第三个就是大家还不太熟悉的,这个事情跟上海有很大的关系。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1949—1950年,国民党军队退守舟山群岛,叫嚣反攻大陆,组织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特别是1950年2月6日中午,出动了4批17架次飞机对上海进行轰炸。当时统计,炸死市民542人,致伤836人,毁坏厂房和民宅2 500多间,5座发电厂被炸,5万多平民无家可归。当时上海的电力受到极大的损害,降到平时电力的1/3。政府为了节约电力,规定每家每户每天只能开一盏灯,还只能开半个小时。有人说,这是上海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所以,1950年10月31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全国人民防空筹委会,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创立。毛主席在1956年听取重工业各部门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搞城市防空”,“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要做的事情特别多,但是毛主席讲要搞城市防空、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20世纪70年代,毛主席还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当时家家户户全民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掀起了大建民防工程的热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进一步调整了经济政策,人防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人民防空部门也在法律支持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联合开发地下人防设施,人防的综合效益得到了稳步上升。

从现实维度看,1951年美国提出“岛链战略”,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和相关国家在岛链上部署大量作战力量,包括航母、战斗机、核潜艇等,以增强对我国的封锁、遏制和战时快速打击的能力。近日有消息报道,日美计划在日本西南部马毛岛上修建军事基地,这个基地距离中国大陆海岸线只有800千米,距上海也就900千米,如美军F-35B战机从马毛岛出发,10分钟就能够飞抵我国大陆。我们应当安而不忘危、思则有备,要紧紧抓好人民防空的各项工作。

从定位维度看,对人民防空的定位,中央讲得非常清晰。2016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习总书记亲自定位人民防空,叫“国之大事、国家战略、长期战略”。何为“国之大事”?我查了一下,《左传》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国家的大事就是国家的祭祀和军政。《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我们感到,人民防空系“国之大事”,关乎人民,关乎民族的存亡。

所谓“战争”,是综合国力之争、顽强意志之争,同时也是战争可持续能力之争。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概括来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威慑作用;是国家防空的重要分支,对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战略意义;是打赢人民战争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与全体公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深深感到和平时期必须加强人防建设,首要的是破除“和平积弊”。我们承平日久,广大群众与人民防空渐行渐远。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单边主义逆势横行,美国的安全威胁加剧,“台独”的分裂活动频繁,周边的不安定因素增多,等等,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欲静而风不止,这都需要人防走在前面,未雨绸缪。

钟主任说得非常好。通过钟主任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到,民防、人防背后映照的其实都是国防,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尤其是现在大环境下好像中国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但实际上中国周边的危险因素是比较多的。从个人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作为市民、居民,应该要看到,民防、人防建设背后凝聚着国家对国防非常大的投入。所以,我觉得每个市民都应该认真地学习民防知识,并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实践它。也有很多网友问:现在人防的基本手段“鸣、走、藏、消”具体指什么?市民要怎么做?

我介绍一下“鸣、走、藏、消”的基本知识。“鸣、走、藏、消”是人防行动的基本逻辑、基本手段。

“鸣”指鸣放防空警报,前面已经谈了。当前常见的警报器有这样几种类型:电动警报器和电声警报器,除了可以播放警报声之外,还可以播放一些语音,使用比较方便,声音比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人工手摇警报器、车载警报器、升降式警报器等。启动一台电声警报器或者电动警报器,方圆3千米范围都能很清晰地听到。当前上海市有1 500台警报器,考虑到楼层、地势的影响,到“十四五”末会建成1 800台警报器,警报告知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家要注意辨识警报声,我们也将通过“上海民防”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各种渠道收集大家反馈的信息,特别是今年9月17日要鸣放了,你听到了没有?听得清楚吗?有没有盲点?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欢迎市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科学布局,优化布点,查漏补缺。

“走”指人民防空疏散。城市人口防空疏散从专业上讲有三种疏散,根据不同的时机,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

早期疏散是指发现战争征候,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政府将城市流动人口,包括一些重要人员,如科学家、老弱病残孕幼等,采取动员、集中组织、个人自行返乡或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疏散。

临战疏散是指在转入战时体制到战争爆发前,这种情况下,除了今后在城市里坚持工作、坚持生产、坚持斗争的“三坚持”人员,其他人员要被组织疏散到邻近省份和城市郊区农村疏散基地。各个中心城区和郊区都要加强临战疏散的演练,通过平时演练,城市居民跟郊区人民之间也增强了感情。现在“农家乐”等各方面条件也比较好,大家去了也可以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紧急疏散是指当敌机飞临还有半个小时左右航程的时候,鸣放空袭警报(不是我们鸣放,而要通过军方有关的空情部门发出统一指令以后统一鸣放),此时组织、指挥人员紧急疏散至人防工程掩蔽。

“藏”指人员物资掩蔽。听到预先警报后,迅速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果来不及就就近利用地形地貌隐蔽,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行动。《孙子兵法》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修建民防工程,一般比较大的是混凝土结构,符合一定的防护要求,能够防核生化武器攻击,包括“口部”“主体”两部分。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民防工程里面有防护密闭门,主要是防冲击波。还有一个是大家不大清楚的,装在墙上,有数个活动的铁结构,这叫防爆波活门,它的特点就是平时通过外面的空气和内部的空气交换,使得整个民防门在密闭状态下,民防工程里面产生正压,外面的不良气体不容易进到工程里面。当然这和防疫情不一样,防疫的救护车是负压,让里面的空气跑到外面来。同时,在发生核战争、核爆炸的情况下,防爆波活门可以根据压力主动地抵挡核冲击波的攻击;它后面还有一个扩散室,具有滤毒、洗消等功能。虽然平时人们觉得用不着它,但是千万不能破坏它。《人民防空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损害人民防空的这些防护设备和设施,大家要共同维护好这些设施。

同时,法律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都需要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上海除了人防工程之外还有兼顾设防工程,主要有三类。一是轨道交通工程。上海轨道交通从2号线开始,所有的轨道交通都实现了兼顾设防。换句话说,在战争期间干线一方面能起到运输的功能;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下面每一站,一站一区间,中间都有防护密闭门,这个时候停止运输功能,防护密闭门开启,就能成为一个个防护单元,也可以用于人员隐蔽。可能大家平时不太注意,因为这个门在隧道的两边,紧贴在里面。二是隧道工程,大家留意的话,进入比较长的隧道时,可看到两头都有很大的防护门,它们也可以起到兼顾设防和人员掩蔽的作用。三是大型地下空间,按照一定的防护要求建设。

那么大家知道哪里有民防工程吗?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方法,一看牌子,二查地图。看牌子,就是看民防工程指示牌、标志牌。很多小区入口处的民防工程都有一个牌子,是橙色的底色,上面是白的字,有英文标志,还有一个箭头,箭头里有一个人在奔跑,指向的是民防工程。查地图,就是查“民防地图”。在去年全民国防教育日之前,我们上线了“民防地图”,可在“随申办”App里面查“民防地图”,打开地图以后查民防工程在哪里。这是全国首个省一级的“民防地图”,针对的就是老百姓提出来的问题,如:空袭来了往哪里躲?身边的民防工程在哪里?民防知识哪里学?希望大家去体验一下,查阅我们的“民防地图”。

“消”指消除空袭后果。空袭后果包括直接毁伤和火烧、水淹,如果是核战争还有核辐射、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这些都需要广大群众开展有组织的救援活动。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3.5万余人的人防专业队伍,“十四五”末期将扩充到7.6万人。主要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对空观察、信息防护、心理防护、空中救援、电磁频谱管控等专业队伍。人防专业队伍主要针对空袭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的后果,加强快速恢复和抢险抢修。同时,我们还吸纳了一些对民防有兴趣和专业特长的社会组织、市民群众作为志愿者,共同构建应战应急、专兼结合的防护救援力量。这里我也做一个宣传,大家可以在上海市志愿者官网上查民防防护救援志愿者总队,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名加入民防志愿者队伍。

谢谢钟主任刚才把“鸣、走、藏、消”基本手段给大家作了讲解。这非常重要,学好这四点知识,遇到问题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益处,而且能帮助很多人。另外,很多网友也在问,最近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地区冲突频发,这也印证了刚刚那句话,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保障我们的安全。但是很多朋友也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如果真的有一天发生战争,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人防设施?现在高科技空袭兵器发展很快、威力很大,我们的民防工程还有没有用?能不能有效应对?相信很多的军事爱好者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这是很多军事迷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尖锐,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民防工程是战时的“生命工程”,它按照不同防护等级,能不同程度地抵御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袭击。但是它面对现代的空袭武器,如钻地弹呢?比如美军的新型钻地弹GBU-57能够穿透200米厚土层、61米厚混凝土、40米厚花岗岩坚固岩层,现代人防设施还有没有用?对这些问题,还是要系统、整体地看待。

第一,现代化战争空袭的重点目标多是重要的政治、经济目标,包括一些军事目标,从近代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得很清晰,包括从俄乌冲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情况。国际法明令禁止打击保护平民的民防工程。这是从国际法的规定和现代战争的情况来看。

第二,空袭当中航弹下来以后,直接的炸点并是不很多,有100米、200米的炸点,但造成损害最大的是冲击波,冲击波对房屋的摧毁,对人员的冲击,包括一些弹片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空袭来临前人员要先进入民防工程,我们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程可以隐蔽。这些工程本身的结构设计、材料能够抵御一定的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以及常规武器的爆炸碎片等。比如防护等级为5级的民防工程,可以防约450千克的炸弹在工程外墙10米之内爆炸的影响;3级以上的民防工程,可以防约450千克普通航弹直接命中的影响。从近代战争来看,在美英等挑起的南联盟战争中,因为南联盟国家有大量民防工程,面对西方各种部队的攻击,保存了80%的军力和装备,平民伤亡降至2 000余人。

第三,高技术武器有着两重性。常规深钻地武器的长处是精度高,钻地深,破坏威力大;其短处是末端制导系统容易受干扰,装药量较小,撞地条件要求高。此外,它成本昂贵,效费比高,世界上再富有的国家也不可能用它来炸民防工程,而是主要用来炸重要的军事、经济目标。当然,我们也有电子干扰、拦截等各类防御方法。这就是“矛”与“盾”,此消彼长。

所以说民防工程很重要。不是说科技越发展,有了一些高精尖的武器,民防就不起作用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们的民防工程在很多方面依然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民防工作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我们还要不断地去了解、学习民防知识。

今天的留言很多,很多网友说到一个问题:如果在上海30层以上高层建筑工作,当听到防空警报拉响后,没能立马进入民防工程,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比较实际。

上海高层建筑比较多,但现在建高楼限高了,不能超过500米。我们现在做的很大一项工作,是对超高层建筑、重要的商业中心,在其建设地面建筑的同时,必须配置10%的地下民防工程。这些地方需要有足够的民防工程用于战时躲避。

万一警报拉响以后来不及进入民防工程躲避,怎么办?这里普及一些知识。比如在5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可以到跨度比较小的独立的卫生间、厨房等地藏身,或者是到楼房的走廊和底层之下躲避。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趴在床下、桌子下,或蹲在屋角,切忌站在窗口或露天阳台上。躲避位置尽可能选择在来袭相反方向一侧,低下头,闭上眼,双手抱头蹲下,背靠墙角。如果在空旷的地方来不及进入民防工程,应该就近寻找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边,或者大树下面,迅速地卧倒隐蔽,同时注意卧倒方向是避开爆炸的那个方向,卧倒时面部朝下,捂住耳朵,用手肘支撑着地面,胸部和腹部不要紧贴地面,以防止身体被炸伤。大家可以登录“上海民防”微信公众号,上面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技能,供学习和掌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旦警报响起,空袭来临,我们需要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果来不及,我们就利用附近的地形、地物隐蔽,提升我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刚才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民防工程除了可以战时防护之外,平时还有什么用途?有关平时的用途,大家想到了一个:今年上海比较热,可以在防空洞纳凉。这是一个很好的用处。除了这个,平时民防工程还有没有其他的用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总体可用两句话回答:一是立足战时,二是平战结合。民防工程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战时不仅要发挥重要防护作用,平时也能够积极地发挥作用。上海目前有1.2万多个民防工程,遍布全市各处。一大批民防工程都被用作停车库,如在人民广场下面的民防工程、各大商场下面的民防工程等。还有一些活动中心,如人民广场下面的迪美商业广场,原来是我们的民防工程,现在可以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还可以做健身房,等等。目前我们统计的全市民防工程,适宜开发和利用的占75%,其中63%作为地下停车库。我们的民防工程为市区老百姓解决停车难问题做出了贡献。

民防工程还可以作为公益化使用,比如给公益性组织使用,可以放置救灾防汛的器械,用作老年活动场地,等等。这样的公益化场所共有7大类。很多民防工程还开设了安全警示教育馆等公益性的项目。刚才讲了人民广场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库,还有香港名店街、迪美商业广场,这不是为这两个公司做广告,只是描述这样的情况。上海音乐厅、世博会主会场下面的民防工程,现在都用作停车库。

另外,进一步改造一些老旧民防工程。有一些旧民防工程没有汽车车行道,原来是步行台阶,比如虹口广灵四路492号居民小区有一个老旧民防工程,当时市、区联手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把它改造提升为公用民防工程,提升它的防护设施设备条件,同时增加了汽车的车行道,可以让老百姓停车。还有杨浦区江浦公园下面一个民防工程,采取错时错峰停车,白天是企业用,晚上是附近居民使用,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还有把空置的民防工程变身为学校的多功能房、学校的小陈列馆,还用作学校和周边居民的停车库,等等,也增加了学生和居民日常运动的场所和场地,大家都很欢迎。我这里打一个广告,我们普陀区M50创意园区,前几年是一个老旧的、已经退出民防序列的工程,现在被打造成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很有艺术性。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它从文化的角度跟大家解释什么是民防,民防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这是把一个空置的民防工程做成了类似于展览馆、博览馆的地方。把它作为民防教育的场地,也是比较好的。

对的。长宁区地下的民防工程,改造以后引进第三方,建成了“闲下来”合作社,把这个地方变成了市民互相交流、职业培训、创意产业发展的场地,也是非常好的。

有网友留言,说到另一个直辖市重庆有一个防空洞火锅店,如果上海以后也能把防空洞改造成火锅餐厅之类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网友的建议。

我也回应一下这个网友的建议,不瞒你说,有一年我到重庆,专门到防空洞火锅店体验了一把。重庆的地形跟我们的不一样,它的防空洞主要是隧道式的,即在山的岩体当中开挖防空洞。我们的都是地下室式的,防空洞里不能有易燃易爆物,不能开餐饮店,不能有明火,这里面有很多限制。

这有制约的因素,网友提到重庆的防空洞非常凉快,而重庆是火炉、山城,夏天非常炎热,老少都喜欢到防空洞避暑、纳凉。今年上海特别热,很多防空洞也可以开放让大家去避暑。当然未来怎么用,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官网上留言、互动、交流。

刚才钟主任说,我们的民防设施真的是“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而且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我们都知道,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其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那么,上海人民防空未来将会如何?请钟主任给我们描述一下。

好的。上海地处重要的战略方位,也是国家所明确的重点设防城市,经济密集,人员集聚,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建设和发展,我们理应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服务国家安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袭斗争准备为主线,以实战需求为牵引,忠实履行好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长期以来,我们秉持“三个理念”,努力构筑适合超大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

第一句话是:人民防空工作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简而言之,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人民防空为人民、人民防空人民建。从前年开始,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在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之前打出横幅,就是“人民防空为人民”。今年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各大点位,如普陀环球港、徐家汇美罗城、杨浦五角场、淮海路商业街、南京路商业街都有大量宣传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这就是人民防空为人民,共同筑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我们的民防工程是惠民工程,平时造福人民,战时保护人民。

第二句话是:人防治理的关键核心是社会组织和动员。这次疫情防控,上海深刻感到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重要性,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当中,三次提到社会组织和动员。一是在进一步反思疫情防控当中需要进一步总结的方面;二是强调社会治理;三是提出所有干部要提升几种能力,其中一种就是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所以我们应当善于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创新人民防空基层治理,建设好这项社会工程和民生工程。

第三句话是:人民防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与创新。上海市是走改革路、打创新牌的,我们要继续争当全国人防领域改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具体有五个方面。

一是规划牵引,建构体系。我们已经制定了到2035年的人防专项规划,它也作为市“十四五”规划的组成部分,我们叫人民防空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这一规划对各区各类指标体系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抓紧落实这些规划。同时要融入整个城市的发展总体规划过程,特别抓好一些重点地区民防的规划发展和建设。比如浦东金桥、黄浦董家渡、虹桥商务区、虹口北外滩、徐汇滨江、杨浦滨江等,还有五大新城,把人防工作有机融入和嵌入整个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打造我们的工程防护体系,打造我们的精品人防工程。我们一直讲,上海地面上的标志性建筑有很多,但我们梦想上海还要有更多的地下标志性建筑。它们既为平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旦发生空袭又能更好地守护老百姓。这就是地下要互联互通,打造立体型的城市。

二是以战领建,大抓训练演练。今年将依令修编《上海市人民防空方案》,进一步完成指挥通信的各项建设任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指挥是“电话、电报加警报”,现在是“数据、网络加平台”,要畅通有线、无线、卫星、无线电通信等网络,要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就是在城市遭受轰炸、电力中断、公用的手机网络基站被摧毁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有效地组织、通信,这里就有很多专业性的建设任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重要经济目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整个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比如发电厂、水厂、铁路交通、燃气、飞机场等等,要不断地优化防护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实施防护方案。

特别要大抓训练演练。去年是上海市人防“训练演练年”,我们评选了30 个训练演练先进集体,100个训练演练先进个人。2019年5月28日,上海市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市人民防空行动演练,当时使用了影片诱报、隐蔽伪装、空中设障、电子干扰、无人机防低空突袭等一些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手段,军委国防动员部、国家人防办、东部战区和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区区委书记全部出席观摩,进行指导,这对我们人防系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十四五”规划明确了这五年当中要完成1 000 万人次市民的人民防空疏散演练,我们每年就这个目标严抓落实。

三是监管并重,强化管理。我们既要贯彻“以建为主,应建必建”,严格民防审批、监督管理,该建的民防工程一平方米都不能少,同时又要在民防工程建设中融入地下空间的统一发展规划,以成片连网,优化布局,集约建设,统筹做好战时与平时、常规建和集中建、内部通和地块与地块之间外部通的工作。最近有很多地块建设都非常好,做到了整体开发,统筹建设。

同时进一步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我们民防工程的建设主要有这样一个格局:依法履行集建义务是基础,财政资金保障是重点,社会化多元投资是补充。同时,我们还要抓好民防工程的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整治风险隐患,维护好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

四是社会动员,引导参与。人防建设不是人防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要大家做。我们要强化部门协同,共同担起应尽的责任,同时还要融入基层社区治理,把人防工作落实到村居委会,细化到楼栋,要落实到每个家庭,打通社区民防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人防宣传教育要“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网络、进党校、进企业、进园区,通过融媒体、新媒体等大量宣传。9月17日前后大家可以看到地铁上有我们的广告,广告屏上有我们的宣传教育片,电视台有我们的节目,大街小巷有我们张贴的海报,有声有色,争取做到铺天盖地。同时我们自己还有一份杂志,我也做个广告,我们的《生命与灾害》还是办得挺好的。上海民防还有自身的报纸、公众号、抖音号,大家可以关注。今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我们参与承办的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大赛,参与度非常广。

五是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我们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联防联控。同时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深化浦东“国家级人防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新一轮人防改革。融入“放、管、服”改革,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还要打造数字人防,推进无线网络覆盖、物联态势感知,完善数字体征及时发现,助推我们的“一网统管”,为服务群众和风险管控进一步赋能。

通过您的详细介绍,我们对整个民防、人防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很多网友听到这里,觉得今天的收获很多,干货非常多。确实我们的人防事关人民安全和城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网友希望能够成为人防志愿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成为一名人防志愿者呢?有哪些途径可以和人防部门联系?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非常欢迎各位加入到我们的人防工作当中来。我们在2020年组建了全国首支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在16个区是“一区一品牌”。这支队伍中很多同志兴趣非常广泛,专业技能也非常强,有的是搞无线电,有的是搞救援……当时我们就考虑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大家共同投入到人防建设当中来。大家可以登录上海志愿者网站,搜索上海市民防防护救援志愿服务总队,申请成为一名人防志愿者。此外,广大市民朋友也可以通过上海民防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与我们互动。

概括来讲,还是那句话,“平日不曾觉,临危如山岳”,让我们携手在申城,同铸护民盾。

让所有的市民一起行动起来,就像刚才网友说的,我想成为一名人防志愿者,你出一点力,我出一点力,每个人都出一点力,我们的上海就会更加美好。今天非常感谢钟主任到我们的演播室做客,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看我们的节目。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建言献策。

今年9月17日是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人防,一起为人防做贡献,也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节目的最后,祝愿上海越来越好,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民防人防防空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民防在我身边(十)
民防在我身边(十二)
民防在我身边(三)
解放初期的上海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