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战略

2022-03-13姚爱民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全过程咨询服务业

姚爱民 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业是三大产业的重要代表,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高端部分,也是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的大力引导,市场的自我需求,全过程工程咨询已经悄然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第三方技术服务的重要模式,提供“一揽子”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已经成为第三方工程技术服务类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面对行业的新方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是每一位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现代服务业视角对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提出目标、列出举措,进而探索出一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战略路径,这是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相关概念

全过程工程咨询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不断高速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孕育而生的工程咨询行业,也相应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研究理论,还是制度建设都日渐成熟,成为世界新方向。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概念的提出尚晚,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但如果从类别划分,可划归为“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前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这是学者正式进行现代服务业研究的新起点。现代服务业内涵丰富,行业广泛,差异较大,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和贡献比重越来越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是围绕建设项目,从项目前期策划、报批报建到中期施工管理,再到后期验收运维,围绕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通过智力方案、信息技术、参谋决策等方式提供专业性服务,具有现代服务业的一般特点,同时还兼顾知识密集度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等特点,某种程度也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二、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政策风险挑战

为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近年工程咨询行业重磅政策频出,行业发展趋势逐步清晰、监管要求明显提高,业内生态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如工程咨询行业引导形成头部效应,更加强调过程监督以及质量管控,更加强调风险管控及合规性要求,放管服后的行业监管将由事前监管逐步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未来违法违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倒逼工程咨询业务顺应行业发展新要求。

(二)市场风险挑战

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加,带动了工程技术咨询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有效促进工程咨询行业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于放缓,尤其近几年受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直接影响工程咨询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同时,随着工程咨询等单位资格认定的全面取消,行业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业内竞争趋于白热化,行业从“吃肉时代”逐步走向“吃草时代”转变,企业现有工程咨询等业务核心存量受到较大挑战,企业发展压力艰巨繁重。

(三)业务风险挑战

2017年,国家发改委颁发《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文件明确提出“实行咨询成果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因工程咨询质量导致项目单位重大损失的,应倒查咨询成果质量责任,形成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追溯机制”。这对工程咨询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行业资质逐步取消,质量成本价格传导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控制好工程咨询成果质量,防范业务风险值得关注。

(四)职业道德风险挑战

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来说,职业道德风险主要来自咨询人员,包括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设计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受到利益诱惑和驱使,特别是在项目建设领域容易受到参建各方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利益诱惑和拉拢,与项目承包商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相互勾结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咨询成果,导致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过程出现重大偏差,最后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或资产流失等严重的违法行为。驻外项目部和驻外项目人员多,质量安全生产压力大;同时,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还存在出差人数多、频率大的工作特性,由此产生的各类潜在风险也要特别关注。

(五)流动性风险挑战

从工程咨询业务层面来看,因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合同周期较长,几个月至几年不等,导致业务回款时间也较长,营业收入中应收账款占比往往较大,不利于企业资金回笼和周转;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深入发展,业务周期覆盖工程项目全过程将成为未来趋势,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工程咨询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过大的问题,同时,还容易出现“烂账”“坏账”“死账”的情况,导致企业现金流吃紧,对于自身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来说,还可能面临现金流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战略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面对行业兴起,发展不足,能力不够,风险挑战剧增等现实压力,需要提出“总量翻番、能力倍增、综合一流”的鲜明战略导向。“总量翻番”就是要在3至5年内实现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翻番,明显快于正常行业发展速度,才能打牢企业发展基础。“能力倍增”就是要在资质水平、人才队伍、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支撑企业站稳中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布局从渗透地域开始迈向全国。“综合一流”就是要在主业能力一流、质量效益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和品牌形象一流等方面做文章,实现行业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名副其实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领头羊”。

在战略重点上,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培育和打造“大咨询+金融、+智能、+绿色”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构建专业化发展、集成化能力和差异化竞争力。大力推进专业技术服务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利用双方优势资源相互促进发展。积极探索投资、融资租赁与招标采购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加金融的组合模式。依托智慧造价、智慧项管系统建设,实现核心技术数字化、核心资产数字化、打造工程咨询核心数据服务能力,逐步向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转变。密切跟踪、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衍生出来的新技术应用,着力建设一支瞄准“绿色”细分领域的技术团队,形成在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咨询、绿色评价、绿色工程承包等方面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行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动力,以选拔培养急需适用人才和强化人才激励为重点,着力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中层干部人才、技术骨干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精心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人才规范化管理工程;扎实构建各类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选拔任用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正向激励体系[1]。

在战略举措上,围绕在全过程咨询产业链有比较优势的政府智库型集成服务商的目标定位,多措并举,积极做强主业、做优新业,做大事业,更好推动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做强主业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要坚持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主业为一体,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健全完善全产业链主业架构。要打造特色鲜明主业。围绕诸如勘察设计、咨询评估、PPP咨询、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已有的技术优势,补齐信息技术等现实短板,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咨特色主业。针对资质偏弱的业态,要从顶层设计未来3~5年资质资信建设维护总体方案,补全硬件,补足功课。适当提高职工考取资质证书奖励标准,鼓励设计职工积极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要合理把握人才数量质量结构,顶层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对现有全员人力资源信息进行一次系统统计分析,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把握好人才总量相当的原则,在有限职数下坚守人才基本学历专业要求,职数配备和业务规模相匹配,做到人员增任务增。要着力提升招聘有效性,完善市场化引进核心人才办法,招聘一批造价、规划、绩效评价和项目管理等岗位复合型人才。要坚持经营系统思维。要学深悟透用好系统观念,推动管理围绕业务、围绕经营,理顺业务流、服务流、风控流、现金流,抓项目承揽要规模也要影响,抓项目实施要质量也要效益,抓综合管理要科学有序也要风险可控,抓目标进度要看当期也要看往年同期,确认收入、开票收入、考核收入、回款情况等都要关心关注。业务单元既要立足基点,把活命的主业夯实;发挥优点,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主业发扬光大。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以诸如改革创新三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不断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目标、考核、薪酬、干部、财务、质控、党建、安全生产等基础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汇编,并抓好制度系统性宣贯。进一步聚焦领导人员契约化管理、驻外人员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不断夯实企业“四梁八柱”管理制度体系[2]。

(二)做优新业

思想解放天地宽,创新出动力,创新生活力。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不动摇,聚焦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为企业不断增添活力,激发动力。要聚焦思维创新,加强创新研发的顶层设计。牢固树立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可以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理念,切实加大研发创新的硬性投入,进一步明确研创中心的基本队伍、基本经费、基本任务,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维护,出台企业主业研究创新及转化奖励暂行办法,统筹推进主业学习研发转化。推动全员“精通一个细分领域、做专一个专业方向、学懂一个新兴业态”,每位骨干都能在2~3个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切实将年度研创工作纳入对班子及全员的考核加分项,作为技术职务晋升的加分项,研创转化效益高的团队或个人给予专项奖励。要聚焦技术创新,切实推动数字化运用进程。高度重视行业双碳、绿色、数字化发展方向,以BIM技术推广运用为重要手段,探索智慧项目管理、数字化安全巡检等主业信息化路径,健全完善数据库,努力从信息化手段中解放生产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借力“双碳、大数据”发展力量,加快咨询和造价相关业务的开发培育,推动BIM咨询、绿建咨询、设计优化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积极开展战略合作、组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等方式,提高与政府和平台企业的黏合度。要聚焦管理创新,优化职能部门设置与联系。强化综合服务、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撑职能部门建设,引导业务部门之间、总部和驻外机构之间结对子。加强技术部门建设,积极参与开展联合攻关、专项课题、成果推广、标准规范编制等研发活动,扎实推动主业转型升级。推动嵌入BIM技术、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等业态,贯穿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链,形成区域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3]。

(三)做大事业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是发展不足,体量不大,要千方百计不断做大事业。要做大经济体量。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的人均产值约50万元,人均创利约15万元。先进企业人均产值可以到60~100万元,人均创利可以到15~30万元。要对标全国先进企业,达成做大经济体量的要求。深入开展百日营销活动,在已有重点市场不断扩大战果,充分调动各级干部职工积极性,积累厚实家底。要做大市场份额。加大对市县及开发区建设的拓展力度,通过战略合作、政府顾问等有力抓手,密切政府的联系,解决地方建设中技术短板,推动地方建设项目进程。探索市场较大,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县域设立分子企业、办事处,建立更加密切的桥梁纽带联系。坚定“走出去”的信心决心,借力战略合作单位、技术协同单位力量和机会,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要做大重点行业。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在勘察设计、咨询评估、造价审计、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自身技术优势,在各级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城市更新建设、政府专项债、PPP项目咨询等领域深耕细作。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在诸如大型场馆、医疗学校、装饰装修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技术、信息、数据优势,形成在特定行业领域的绝对优势。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地方市场的已有优势,拓展全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形成一批经典案例,真正实现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品牌影响。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推动传统的建筑行业发展,就是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全过程咨询服务业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