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03-13班旭东四川省九寨沟县漳扎镇农业农村事务中心623400
班旭东/四川省九寨沟县漳扎镇农业农村事务中心 623400
仔猪水肿病俗称小猪摇摆病;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病是由部分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病,多发于断奶1~2 周后的仔猪。此病常常突然发生,致死率高达90%以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特别是气候突变和阴雨天气多发,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的精饲料也存在很大关系。
1 发病原因
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此类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在遇到适当的诱因下,产生毒素,毒素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仔猪发病,甚至死亡。此病潜伏期很短,死亡率很高。急性病猪5~6h 即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本型少见,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1~2h,常来不及治疗。
2.2 急性型本型多见,常为急性发病,有的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个别体温可高达40.5℃~41.5℃,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乱撞或作转圈运动,形如醉态,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四肢下卧,突然向前猛跃,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有时发生呕吐,皮肤有水波动感,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症状:精神迷乱、共济失调,肌肉震颤,口吐白沫。病程一般12~24h。
2.3 慢性型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常腹泻或便秘,呼吸困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病初时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d。
3 病理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是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
眼睑水肿,水肿液为无色透明的胶冻样状。有时于颞部、下颌间、后颈、股前及腹股沟等皮下也能见到水肿。鼻黏膜有散在出血点。
胃肠壁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幽门附近的胃大弯部,严重的可扩展到食道和整个胃底部,贲门部水肿尤为明显,水肿部位明显变厚,胃底弥漫性出血,大结肠和盲肠也常见同样的水肿,小肠水肿发生率低且程度也轻。部分发病猪不表现明显的胃壁水肿,而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在临床上出现下痢,剖检胃肠黏膜分泌的黏液显著增多,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随后可逐渐出现胃肠壁水肿。
结肠袢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充满于肠袢间隙。全身淋巴充血水肿,有时还有出血,以肠系膜淋巴结的水肿为最严重。
临床有神经症状的猪脑干部有脑软化灶,并且两侧对称发生倾向。
有时可见心外及呼吸道黏膜处有少数出血点,肺充血水肿,肾周围组织水肿。脾脏稍肿大,有时可见脑膜水肿,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其他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4 流行病学
4.1 传染源细菌多在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肠道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
4.2 易感动物主要发生于42~105日龄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时小至数日龄,大至4 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
4.3 传播途径病菌通过粪便被排出体外,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仔猪。
4.4 流行特点该病在九寨沟县境内呈零星散发,病死率较高,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有时散发。在猪群中发病率10%~35%,但各群、各时期有差异。春秋产仔季节发生较多,一般每年3~5 月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同年8~10 月又有所回升。在仔猪群中,部分仔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在某些猪场观察,大多是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发病。总的趋势是发病率差异较大,致死率高(50%~90%),一般不广泛传播。集约化饲养、气温变化、饲养条件改变、免疫状态和其他感染因素的存在等可诱发该病。
5 预防措施
要求养殖户不引进带菌的种猪,仔猪。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2.5%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d,用0.5%的高锰酸钾或者1∶600 百毒杀喷洒消毒,也可用“卫康”按1∶1000 稀释对猪舍进行冲洗或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每天清理一次粪尿,适当光照,保持产仔舍的干燥与清洁,每隔2d 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一次,有利于杀灭圈舍及周围环境的致病菌。
在母猪临产前20d,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mL,以增强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的抗体。怀孕母猪临产前第7d 和第2d,分别肌肉注射猪水肿抗毒注射液10mL,可确保所产仔猪85.71%得到保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在饲料中添加0.2%的金霉素饲喂。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杜绝仔猪暴食现象,这样有助于消化不良和减少大肠杆菌的繁殖。
仔猪生后哺乳之前,给仔猪口服0.1%的高锰酸钾2~3mL,以后每隔5d 再喂饮一次。3~5 日龄饮用淡盐水,7 日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器官发育,适量增加粗纤维饲料。
仔猪35~40 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5d 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严禁突然断乳。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饲料应多样化,保持饲料新鲜洁净。断奶初期补料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断奶后限喂一周青饲料,逐渐增加精饲料。
断奶后一个月内,每 100kg 饮水或饲料中加 1~2kg 食醋或柠檬酸,以提高胃内酸度。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磺胺类、维生素 B 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6 治疗方法
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用1mL;或奥星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mL,肌注,每天2 次,连用3d。
力克舒注射液5mL~10mL 加强力水肿灵注射液5mL,分别肌注,每天2 次,连用3d;或猪水肿抗毒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g,肌注。
10%磺胺嘧啶钠 20~40mL,肌注或用 50%葡萄糖液 500mL,红霉素50~100 万单位,维生素C 300mg,一次静注,每天 2 次,连用 3d。
硫酸钠或硫酸镁按体重 1g/kg,大黄末 6g,拌料喂服;同时按每千克体重用土霉素 40mg,口服,1 次/d,连用3d。
20%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 维生素B1 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 次,连用2~3d。
庆大霉素5~10 万单位,黄连素5~10mL,肌肉注射,2 次/d,连用2~3d。
7 结语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致病菌均能产生肠毒素,致病性极强,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初步确诊,再通过病理剖检等变化进一步进行确诊。
对于未发病的情况,用2.5%氢氧化钠溶液或用0.5%高锰酸钾溶液等对圈舍、门窗、地面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消毒,及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干燥,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定期添加金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同时加强饲料管理如在日粮中添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防止饲料单一,对母猪产前进行肌注仔猪三价灭活苗,同时加强母猪的饲料管理。
对已发病的情况及时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严格遵循强心补液的原则,如口服补液盐或5%葡萄糖,也可用痢菌净、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本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可见,除了要做好防治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针对发病诱因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发病几率。通过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