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组化指标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2-03-12于以木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膜炎浆细胞免疫组化

于以木

作者单位:553000 贵州六盘水,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慢性子宫内膜炎属于盆腔炎的一种类型,但该炎症反应主要局限于子宫内膜,大多由于人工流产、刮宫术等宫腔操作所致,或由于月经期延长导致局部炎症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异常出血等,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疾病,若不予以充分重视,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随着病情迁延,很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导致不孕[1]。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具有明显特征,初期很容易被患者忽视,要确诊还需采用更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目前最有效的即为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在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时,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的浆细胞可能无法辨认,炎症程度不能准确判断[2]。因此,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分析子宫内膜中浆细胞CD38、CD138和CD79a的表达水平,通过分析上述指标的阳性检查结果进一步提高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准确率[3]。本研究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患者展开分组调研,旨在探讨免疫组化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择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因子宫异常出血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E染色浆细胞的表达特征不同将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纳入确诊组(14例),将疑似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纳入疑似组(23例),再将非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9例)。

1.1.1纳入标准 ① 有子宫异常出血、白带增多、盆腔区域疼痛等症状的患者;② 临床资料完善未缺失的患者;③ 1周内未服用任何可能对本研究结果判定造成影响的中药或西药的患者;④ 既往病史明确的患者。

1.1.2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的其他器官(如肝、肾等)功能障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恶性肿瘤)的患者;② 精神状态异常、无清晰意识或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③ 无法配合检查者;④ 近半年内有相关检查史或手术史者;⑤ 可能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中途退出研究流程的患者。

1.1.3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本院伦理批准(审批号:20220603),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采集3组受检者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经专业处理,将标本在4%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再进行常规脱水、石蜡包埋,然后将标本切片,以厚度为3~4 μm连续切片,将切片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使用SP法,而检验中的单克隆抗体CD38、CD138以及CD79a均采用购自赛诺特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样本。检查结果需由多人共同探讨进行判定,若出现争议时,需审慎对待,必要时可再次进行检查,直至结果准确无误。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3组受检者的CD38、CD138、CD79a浆细胞阳性检出率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阳性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来检测子宫内膜中浆细胞CD38、CD138及CD79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中CD38浆细胞的细胞膜出现棕黄色判定为阳性,CD138浆细胞的细胞膜或者细胞质出现黄色判定为阳性[4];ER阳性率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获得,主要检查内容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催乳素(prolactin,PRL)、黄体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2)以及睾酮(testosterone,T);PR的阳性表达可采用血液生化检验;Ki-67阳性表达可采用Ki-67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查。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数资料做频数表,以例(%)表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检测标准采用双向95%有效区间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院对入组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行整理,结果显示确诊组、疑似组、对照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婚否、妊娠经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23组受检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D38、CD138、CD79a浆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确诊组子宫内膜组织CD38浆细胞的阳性率为100.00%(14/14),明显高于疑似组的65.22%(15/23)和对照组的10.53%(2/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子宫内膜组织CD138浆细胞的阳性率为92.86%(13/14),明显高于疑似组的39.13%(9/23)和对照组的15.79%(3/19);确诊组CD79a浆细胞的阳性率为85.71%(12/14),亦明显高于疑似组的73.91%(17/23)和对照组受检者的10.53%(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组受检者子宫内膜组织CD38、CD138、CD79a浆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2.33组受检者ER、PR和Ki-67的阳性率比较 确诊组患者的ER、PR阳性率与疑似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和疑似组患者的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和疑似组患者的Ki-67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受检者子宫内膜组织ER、PR和Ki-67的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与年龄和生育史有关。子宫主要分为子宫底、子宫体与子宫颈3个部分,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主要器官。子宫不仅是调节女性内分泌的重要器官,还承担着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责任,因此,一旦发生病变,后果也较为严重,轻者影响生活和工作,重者导致不孕不育,甚至发生癌变[5-6]。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物质与精神需求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民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基于当前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女性群体各种疾病频发,其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为降低该疾病的危害,预防发病和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保障女性健康,应安排女性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提供准确的诊断数据,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奠定科学的基础[7-8]。

在临床中,任何疾病治疗的前提都是诊断,只有依靠科学的诊断数据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终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但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诊断方式和检查指标会产生不同的诊断结果[9-10]。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子宫内膜炎的病理检查中,由于临床上除结核性与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外,其他病变实际上比较少见,即使有很广泛的慢性附件炎症,子宫内膜可能仍然完全正常,其炎症反应可能在初期发病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要想在早期确诊,应进行更科学可靠的组织病理学检查[11-12]。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结果。在免疫组化检查中,依据CD38、CD138、CD79a浆细胞表达出的阳性和阴性特征可以对子宫内膜炎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定。CD38和CD138作为免疫组化检查的两种抗体,常用于标记浆细胞,可用于淋巴瘤和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这两个抗体是用于辅助病理诊断的标志物[13-15]。

CD79是一种跨膜蛋白,CD79a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超家族的成员,标记前B细胞阶段之前至成熟的浆细胞阶段的B细胞,97%的B细胞肿瘤中都能检测到CD79a[16]。而浆细胞肿瘤中只有约50%被染色。据报道,有10%的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存在CD79a,但在成熟T细胞淋巴瘤中非常罕见。本研究结果显示,确诊组子宫内膜组织CD38、CD138和CD79a浆细胞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疑似组和对照组;3组ER、PR阳性表达情况差异较小,确诊组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疑似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结论充分表明,在子宫内膜炎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CD38、CD138、CD79a能够发挥显著的诊断作用,可以有效判断其病变的严重程度,阳性和强阳性均可证明炎症机制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可能存在感染源,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而ER、PR和Ki-67的阳性表达在3组受检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这3项免疫组化指标对子宫内膜炎的确诊具有参考意义,但不具备决定性诊断作用,后期在诊断子宫内膜炎时,仍要以CD38、CD138和CD79a浆细胞的阳性率作为检查重点。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中,当病理切片检查HE染色中浆细胞无法辨认时,免疫组化CD38、CD138、CD79a的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准确率,ER、PR和Ki-67可以帮助医师鉴别患者是否发生了异常细胞增殖,从而采取措施预防癌变。观察鉴定结果表明,这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在诊断子宫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考虑于后期进一步增强其临床推广应用力度。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膜炎浆细胞免疫组化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浆细胞唇炎1例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