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对策
2022-03-12杨廷东何兰线韦必宽李文教岑庆宋韦保特潘廷由
杨廷东,何兰线,韦必宽,李文教,岑庆宋*,韦保特,潘廷由,周 维
(1.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百色 533612;2.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广西百色 533612;3.广西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0)
香蕉产业是广西百色市水果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围绕农民增产增收主题,百色市把发展香蕉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产业特色[1]。但目前百色香蕉产业存在品种单一、枯萎病严重等问题,通过探究香蕉产业转型发展对策,为百色市香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百色市香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种植地自然条件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地处滇黔桂交界,位于北纬23°15′~23°55′的低纬度地区,南与越南接壤,东西长320 km,南北宽230 km,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百色市是广西典型热区,年均温21.4~22.0 ℃,最冷月(1月)均温12.6~13.4 ℃,年日照时间达1 870~ 1 910 h,全年无霜期350 d左右;年降水量1 108~ 1 336 mm,降雨集中在5—8月。百色市平果市、田东县、田阳区位于右江河谷盆地,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以赤红壤、红壤、黄壤土为主,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3%,pH值在5.5~7.0,为香蕉在右江河谷地区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保障。
1.2 香蕉产业发展历程
百色市香蕉产业发展大致分为尝试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快速增长阶段(2005—2014年)和提质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随着产业不断发展,香蕉枯萎病问题和农药滥用问题等日益凸显。对此,百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导香蕉产业发展,先后在“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百色市香蕉产业发展远景目标和近期发展的重点关键措施,规划了香蕉主产区和辐射区。
1.3 香蕉产业发展现状
1.3.1 香蕉种植及产业情况
百色市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右江河谷的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县的16个乡镇,总体呈现以公司(大户)规模化经营为主,散户零星分布的局面。截至2021年12月,百色市蕉类种植面积约0.85万hm2,分布在右江河谷的的香蕉面积约0.57万hm2,约占总种植面积的67%;粉蕉主要集中种植在隆林县、那坡县,面积约0.28万hm2,约占总种植面积33%。栽培品种以桂蕉6号、桂蕉1号为主,约占香蕉种植面积的80%,抗病品种桂蕉9号、中蕉9号、宝岛、南天黄等有少量试种,特色粉蕉种植约0.2万hm2。
1.3.2 香蕉产业采收及经济效益
百色市香蕉采收以人工采收为主,普遍采用纸箱包装,每箱装货规格以10.0~12.5 kg为主。随着采收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蕉农开始重视香蕉无伤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从重生产转向重销售。部分龙头企业建有完整的仓储冷链系统,进行香蕉采后保鲜,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档次,延长了采后销售时间,能根据市场供应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极大地增加了生产利润。2021年,百色市香蕉核心主产区采收商品蕉约34万t,年产值约15亿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百色市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1.3.3 枯萎病发生及科技支撑情况
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2021年百色市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香蕉主产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香蕉枯萎病综合发病率分别为18.4%、13.8%、4.5%,发病等级分别为3级、2级、1级。主要是由于种植户管理水平较低,对枯萎病认识不足,防控意识不强,随意采购苗种导致病苗植株泛滥,发病率提高;且种植仍采用自然漫灌,对发病后的植株处理不及时,在漫灌过程中传染整个 蕉园。
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自2014年成立以来,秉承“求实创新,服务三农”的理念,以服务百色市香蕉产业健康发展为中心,重点开展香蕉优良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健康种苗繁育推广、枯萎病综合防控、病虫害监控防治、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常年开展香蕉产业科技服务工作,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种植户超1 500人次;注重百色市香蕉产业基础数据收集整理,不断调整产业服务方向。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单一,抗香蕉枯萎病和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2021年,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协助广西农业农村厅水果总站开展百色市香蕉产期、采收期、枯萎病发生情况等产业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在香蕉主产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区3县14乡镇超90%的蕉园内发现病株,受枯萎病影响,田东县思林镇、田阳区百育镇和那满镇种蕉面积缩减约400 hm2,自2019年以来香蕉种植面积减少近1 333 hm2,产区逐渐向隆林自治县等地区发展。夏季强台风侵袭会使香蕉倒伏折断,冬季冷空气会导致越冬果实褐化变质,而目前百色市主栽品种桂蕉1号、桂蕉6号和威廉斯等品种的抗病、抗风和抗寒性能均较差,再加上种植户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种苗随意引进、种植操作不规范、工业用水共用水渠灌溉等原因,进一步加重了香蕉枯萎病的发生、蔓延。
2.2 科研投入、技术服务力量有待提升
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目前重点攻关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控,现有的经费和人才支持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目前,百色市全市范围内专业和免费提供香蕉产业技术服务的团队组织仅有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所有服务活动开展经费均来自试验站建设费用及产业项目经费,市级投入项目经费较少。
2.3 配套的产业政策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香蕉集中上市、运输不畅、收购商恶意压价等方面,政府缺乏配套的应对配套管理机制,在长期果贱伤农的情况下,导致种植户生产管理消极、缺乏种植信心、果品质量较差。在防控香蕉枯萎病方面,缺乏种苗监管,对轻度发病区的保护措施也非常欠缺,对自然灾害造成蕉园亏损的保险机制也有待完善。
2.4 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
据调查,当前百色市香蕉产业从种植到果实砍收和产品包装整个过程,只有开沟挖穴和水肥一体化灌溉为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其余环节均为人工作业完成。此外,地租、肥料、农药价格不断攀升,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有劳无力”“有钱无工”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影响了生产收益的提升。
2.5 营销方式单一,精深加工产业未起步
百色市出产的香蕉以其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国内市场认可,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营销方式传统单一,极度依赖小商贩到田间地头收购,因此常年存在收购商贩故意打压价格的现象。尽管整体上果品质量较高,但难逃“增产不增收”的怪圈,而部分次品香蕉更是烂在地头无人问津,不仅损耗了大量资源,还降低了果农收入。目前,百色市从事鲜果类加工的企业较少,深精加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香蕉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较低,市场认可度也不高,难以分担鲜果市场的销售压力。
3 发展对策
3.1 筛选培育适合本地抗枯萎病品种,建立健康种苗基地
严格控制带毒种苗泛滥是预防枯萎病蔓延的重要措施,而筛选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则是提升香蕉抗枯萎病能力的最佳措施。因此,各级农业检疫、植保等部门要严格种苗管理,杜绝在病区及其邻近地区选种,从源头上切断病菌传播;对蕉苗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二级苗。同时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等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育苗基地,保障种苗质量[2]。
3.2 强化经费投入,打造香蕉产业科研及产品研发队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色市香蕉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支撑。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加大对培育、引进香蕉产业人才队伍的经费投入,打造一支本土高素质农业科研队伍。同时,重点规划香蕉枯萎病防治、香蕉深加工研发攻关重点项目,强化引导构建“产业发展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香蕉产业现代化、标准化[3]。
3.3 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香蕉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1)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将适宜香蕉生产的机具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做到应补尽补。2)要改造提升农机作业环境,可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和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为香蕉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3)要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熟练使用农业机械、掌握农业工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通过规模化及标准化种植、企业化经营等方式,也能有效降低香蕉的生产成本。
3.4 提升品牌形象,拓展香蕉精深加工产业链
围绕现有“百色香蕉”品牌,积极申报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的权威认证,重点强化“百色香蕉”优质产品品牌建设,推出整体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营销策划与宣传推介,打造绿色精品,在产品形象升级、销售渠道多样化升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鲜果产品初加工效益。同时引进、培育一批香蕉深加工企业,围绕香蕉果汁、果脯、果干甚至美容保健等各类产品的研发,逐步形成精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具有高附加价值的香蕉加工链条[4-5]。
3.5 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香蕉产业抗风险能力
1)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避免因蕉农无序种植而导致的集中上市问题。尤其要发挥好农产品“绿色通道”的作用,并加强对中小批发市场的扶持力度,引导其规范经营,切实解决香蕉运输不畅、收购商恶意压价等问题。同时,要加强种苗市场的监管,杜绝带病种苗在市场流通[6]。2)探索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业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落地支农政策,建立以保护香蕉种植户权益为核心的“风险互担、利益共享”新型农业保险模式。鼓励种植户购买农业保险,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在自然灾害或市场变化较大时,由政府牵头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响应,确保快速、高效解决问题。
4 结语
发展香蕉产业对百色市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百色市香蕉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是着力解决当前阻碍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筛选培育适合本地抗枯萎病品种,建立健康种苗基地;强化经费投入,打造香蕉产业科研及产品研发队伍;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提升品牌号召力,拓展香蕉产业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