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沙棘栽培技术要点

2022-03-12陈艳文

南方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洮河沙棘管护

陈艳文

(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卓尼 747600)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绿岛”和黄河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对黄河的生态安全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总经营面积182 260 hm2,森林覆盖率为31.23%,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紫果云杉林、青海云杉林、白桦林、红桦林、雪豹、林麝及麋鹿等。其中,沙棘主要分布在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所属的冶力关林场、羊沙林场、大峪林场等,在林场的营林造林中主要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笔者基于管护中心的立地条件,对沙棘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1 选地整地

沙棘喜光,根系发达,树干粗壮,属阳性树种,耐干旱、耐水湿、耐风沙、耐贫瘠,生存适应能力强,即使在-50 ℃的低温或50 ℃高温环境下亦可生存。沙棘幼苗期生存能力较差,需精心抚育。沙棘苗根伸展后,生长健壮,生存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基于沙棘的生长习性,为提高沙棘栽培的成活率,最好选择向阳、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进行造林。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所属林区光照充足,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栗钙土、暗棕壤、山地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栽培沙棘。在确定好造林地后,需提前一个季度平整土地:如果造林地块完整,可采用水平沟整地方式,底部高30~40 cm,上口宽70~80 cm;如果造林地坡度较大,可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坑的规格为50 cm×50 cm× 40 cm。整地时要清理干净造林地中的杂草和垃圾。

2 设置防护林带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过渡地带,全年多东南风,平均风速 1.4 m·s-1,风力虽不大,但仍然会影响沙棘苗木定植后的生长质量。因此,在大面积栽培沙棘时,沙棘林与防护林要统一进行规划设计,提高沙棘水土保持效果。在造林地周边营造防护林带时,主副林带应垂直布局,林带宽5~10 m,主林带间距在180 m左右,副林带间距根据林地的地形进行设置。

3 定植

3.1 苗木品种选择

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的沙棘苗主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采购,选择的沙棘品种与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及造林地的土壤条件相适应。管护中心栽培沙棘的主要目的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因此应选择具有超强生存能力,良好土壤适应性,以及抗旱、抗寒、耐水湿的生态型(防护林)良种或兼用型品种。

3.2 定植密度及时间确定

根据沙棘栽培目的进行定植密度设计。如种植大果沙棘,667 m2定植株数在80~200株,株行距 2 m×4 m、1 m×3 m、3 m×4 m皆可,雌雄株按照8∶1比例进行搭配种植;若为植树造林,667 m2定植株数为200~220株,株行距为1 m×3 m,无须考虑雌雄株比例。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区内冻土最大深度约50 cm,解冻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高山阴坡或低山阳坡冻土解冻时间有较大差异,当造林地冻土解冻深度在20~30 cm、环境较为湿润时为最佳的定植时间。

3.3 前期准备

沙棘定植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涉及苗木选择和苗木根部处理。应选择采购1~2年生,高度在0.3~0.5 m,无病虫害、机械损伤,根系长20~30 cm的优质沙棘苗木。苗木经过长距离运输后,在栽植前将其根系在清水中浸泡2 d,而后用0.005%的GGR6号生根粉水溶液浸泡0.5~2.0 h,或喷根后焖捂30 min,如此可缩短沙棘定植后的生根时间,生长量可提升30%~80%[1]。

3.4 定植技术要点

1)基于利用沙棘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采取开沟造林定植措施,开挖底宽约50 cm、深约25 cm的定植沟;2)挖穴,1~2年生沙棘苗木根系发达,需挖长、宽、深均为30 cm的定植穴,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3)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原则定植苗木,并适当深栽,回填土需高出地表约5 cm,灌足水后 3 d再培土,7 d内若无降水,需补灌1次[1];4)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坑底施加腐熟的有机肥,并在有机肥上方覆盖10 cm厚的土壤,防止烧根;5)栽植14 d后,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并进行补栽,以将沙棘定植的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

4 抚育管理

4.1 中耕除草

沙棘根系强大,须根较多,根系的生长受土壤的直接影响,如果土壤固结或沉实,根系生长会受到制约。沙棘造林后,在每年的春初和秋末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并去除根蘖苗,疏松沙棘根部5~7 cm深度的土壤,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气性,促进沙棘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耕翻树盘土壤时,在接近主根处宜耕翻浅层土壤,避免伤及沙棘主根;在远离主根处可进行深耕。

4.2 适时修剪

沙棘是落叶性灌木,粗壮带刺,4~5年郁闭成林,生育期分为幼苗期、挂果期、盛果期、衰退期。一般沙棘第3年开花结果,而后进入生长旺盛期,15年树龄后进入衰退期。根据沙棘实际生枝结果情况,需适时进行修剪,在高度为2.0~2.5 m时打顶,以促进沙棘萌发侧枝,剪口下方预留3~4个均匀分布的侧枝[2]。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根据沙棘长势修剪病枝、残枝、枯枝,缺枝位置要保留旺枝,疏剪过密处的枝条,以保持沙棘树冠良好的通风性与透光性。此外,摘心有利于枝条积蓄养分,使枝条更加粗壮。在沙棘进入衰退期后,以复壮修剪为主,加快沙棘骨干枝更新速度,恢复沙棘长势,延长沙棘寿命,维持其生态调节及土壤改良的生态功能。

4.3 施肥灌溉

沙棘具有良好的耐贫瘠能力,可通过放线菌结瘤固定氮素,以满足自身生长所需。但沙棘进入开花结果期后,生殖生长营养需求增加,原有水肥条件难以满足其生长所需,所以在沙棘林抚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施肥和灌溉,保障沙棘健壮生长。例如,在沙棘定植阶段,坑底需施加有机肥,在生长期追施氮肥,开花结果期施加磷钾肥,采摘后施加有机肥等,满足沙棘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加快沙棘郁闭成林进程[3]。管护中心所属林区冬春干旱,而冬灌不仅可防止干冻枝条,而且可促进根系翌年春季的生长。

4.4 病虫害防治

4.4.1 干枯病

沙棘干枯病主要为害沙棘整个植株或部分枝条与叶片,致死率在7%~10%,多发生于幼苗期和成林期。发病初期在枝条、树干等部位出现红褐色、细小黑色凸起,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叶子发黄脱落。干枯病属镰刀杆菌及真菌感染,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病菌侵入,沙棘林日常管护不到位等,如种植密度过大、土壤含氮量过高等。沙棘干枯病具体有以下 4种防治措施。1)采购的沙棘苗木要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谨防病原菌输入。2)发病初期,及时剪去病枝、病叶,并集中带出沙棘林妥善处理。3)做好日常抚育管理工作,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如果发现有单个沙棘树发病,为避免传播扩散,可将发病沙棘铲除[4]。4)大面积发病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喷洒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 d用药1次,持续喷施3次即可有效防治。沙棘树干病变位置直接刮除病变组织,并涂抹2%~5%硫酸铜溶液消毒后,使用愈合剂封闭伤口。

4.4.2 叶斑病

叶斑病属于苗期病害,主要为害沙棘叶片,发病的典型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大,多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稍微隆起,存在黑色小点,造成局部坏死,致使叶片发黄掉落,一般情况下不会发展成系统侵染。叶斑病菌随风雨传播,在沙棘林密植过大、通风条件较差、湿度过高等情况下易传播扩散。为避免交叉感染,在发现沙棘感染后要立即喷洒药剂,常用药物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每隔15 d喷施1次,持续喷洒2~3次;也可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注意交替使用药物,避免叶斑病菌产生耐药性。同时,剪去发病叶片或枝条,做好修剪工作,防止疾病传播与蔓延。

4.4.3 锈病

1~3年生沙棘苗易发生该病,发病集中在6—8月,此时气温较高,降水量大,给沙棘锈病的病原菌创造了繁殖及扩散的条件。发病主要表现为沙棘叶片上首先出现圆形浅黄色病斑,逐渐变为黄白色,最后发展为铁锈色,叶片干枯脱落,沙棘生长不良,出现矮化现象。沙棘锈病主要采取防治结合措施。沙棘苗期阶段,每间隔7 d喷洒1次波尔多液防治锈病,硫酸铜、生石灰、水配制比例为1∶2∶300,随配随用,24 h时内用完,以保证药效。在发病阶段,使用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三唑酮800~ 1 500倍液,每隔10 d喷洒1次,持续喷洒3次即可。

4.4.4 舞毒蛾

舞毒蛾啃食沙棘叶片,害虫数量过多的情况下会吃光沙棘树上所有的叶片,甚至导致沙棘死亡。舞毒蛾每年繁殖一代,雌虫在树干背面产卵,虫蛹长20~35 mm,于第2年春季孵化,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以叶片为食,在叶片上形成孔洞。防治主要措施是加强沙棘林管理与舞毒蛾幼虫、成虫毒杀。在沙棘管理方面,入冬前修剪沙棘林,剪去病枝,清理干净林地的枯枝残叶、病枝病叶,运出沙棘林后集中焚烧[5]。针对舞毒蛾成虫,在沙棘林中设置杀虫灯,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化学防治药剂方面,可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4.5 木蠹蛾

木蠹蛾成虫体长17~19 mm,寿命1~3年,主要啃食沙棘主干或根部。10月下旬幼虫在沙棘根部开始越冬,7月上旬孵化,成虫将卵产至树干基部树皮裂缝中或接近于根基土的位置,平均产卵达500粒,每4年发生一代,对多年生沙棘伤害较大。木蠹蛾具体有以下4种防治措施。1)营造混交林。沙棘与本土树种营造带状混交林,调整树种结构,以降低木蠹蛾发生概率。同时加强抚育管理,做好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工作,提高沙棘个体健康水平。2)天敌防治。在沙棘林中施放白僵菌菌株、毛缺沟姬蜂等。3)灯光诱杀木蠹蛾。5—8月,木蠹蛾较为活跃,每5 hm2的沙棘林中可设置1盏诱虫灯,在20:00—23:00开灯诱杀。4)化学药物灌根。例如,可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等,在有虫害的树根部0.3 m范围使用药物灌根,然后覆盖一层土壤,杀死寄生在根部的幼虫。

4.4.6 红缘天牛

红缘天牛主要为害沙棘枝干,每年发生一代,幼虫体长20 mm,在沙棘枝干蛀道内越冬。成虫体长15~20 mm,每年5月下旬产卵。幼虫在每年4月下旬化蛹和羽化,啃食沙棘嫩枝皮层。随着成虫数量不断增多,啃食范围逐渐扩大,严重威胁沙棘的健康生长。红缘天牛具体有以下4种防治措施。1)在红缘天牛产卵期,人工捕捉成虫。2)6月下旬红缘天牛完成产卵,使用刀片刮除树干基部泡沫胶状的虫卵,并涂上波尔多液杀死残留的虫卵。3)注射器毒杀幼虫。幼虫蛀道位于树干基部,找到蛀道后向其中注射40%乐果乳油10倍液。4)使用乐果乳油消灭成虫,将搅拌成糊状的药剂直接涂抹在虫害频繁活动的沙棘树干上,距离地面大约50 cm位置处,使红缘天牛在向树干上方爬行时被毒杀。

5 结语

沙棘是经济、绿化及生态治理的重要树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保护价值,在营林造林、防风固沙、水土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沙棘本身具备良好的生存适应性,耐贫瘠、耐干旱、耐寒冷,栽培后的成活率较高。通过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提高栽培效果,全面提升沙棘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猜你喜欢

洮河沙棘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车过洮河
沙棘颂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