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诊治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意义研究

2022-03-12张道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细胞阳性率

张道玲

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持续损伤,继而引起肝硬化、肝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准确评估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需综合多项指标检测进行评价[1]。其中Ig 作为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其具有抗体活性,能够与特异性和抗原结合,介导体液的免疫应答。由于乙型肝炎受到病毒感染,影响免疫功能,因此加强Ig监测及结果分析对评估乙型肝炎病情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2]。为此,本文对乙型肝炎诊治中血清IgG、IgA、IgM 的临床检验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此选择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4 例和健康体检者84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0 例,女34 例;年龄24~70 岁,平均年龄(44.03±10.82)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4.11±2.05)年;其中轻型乙型肝炎40 例,重型乙型肝炎44 例;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症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近期均无抗菌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服用史[3];排除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距离上次服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8 周者[4]。另选择同期本院接收的84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48 例,女36 例;年龄22~70 岁,平均年龄(44.42±9.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IgG、IgA、IgM 检验。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 作为标本,离心5 min,4000 r/min,取血清标本于-80℃冰箱中保存待测。IgA、IgG、IgM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I5800 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IgA 正常范围:0.7~3.3 g/L;IgG 正常范围:8.0~16.0 g/L;IgM 正常范围:0.5~2.1 g/L。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人员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及试剂说明书进行。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IgA、IgG、IgM水平及阳性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及阳性率。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有效: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改善,肝功能较治疗前好转,HBV-DNA下降;无效:病情进展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gA、IgG、IgM 水平比较 观察组IgA、IgG、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型患者IgA、IgG、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 水平比较(,g/L)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 水平比较(,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轻型比较,bP<0.05

2.2 两组IgA、IgG、IgM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IgA、IgG、IgM 阳性率分别为36.90%、52.38%、40.48%,轻型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分别为17.50%、25.00%、17.50%,重型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分别为54.55%、77.27%、61.36%,对照组IgA、IgG、IgM 阳性率分别为0、0、0;观察组IgA、IgG、IgM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 阳性率比较[n(%)]

2.3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50 例,有效22 例,无效12 例,总有效72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比较 (,g/L)

表3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比较 (,g/L)

注:与无效比较,aP<0.05

2.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分别为4.17%、6.94%、2.78%,均显著低于无效患者的50.00%、58.33%、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和无效患者IgA、IgG、IgM 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乙型肝炎属于常见的肝病科、传染科疾病,主要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肝脏慢性疾病,主要经血、母婴及性接触传播,可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确诊后需采取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及免疫调节治疗[6,7]。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持续进展,肝脏发生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发病与病毒、机体免疫功能、环境等密切相关。乙型肝炎早期症状较轻,为乏力、食欲减退,病情加重引起肝掌、肝脾肿大等症状,甚至发现至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导致严重功能损害。乙型肝炎具有治愈难度大、易反复等特征,因此治疗期间需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而部分患者肝功能未出现明显损害,但病情仍持续进展,未能有效治疗,影响预后,因此需尽可能纳入科学性、准确性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实现准确诊断[8]。临床研究可知,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组织损伤与病毒复制及繁殖关联较小,主要受到多种特殊免疫反应引起的肝细胞病理性免疫损伤导致,即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肝细胞受损,可通过检测免疫功能指标进行诊断[9-11]。Ig 是指具有抗体(Ab)活性或化学结构,且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属于免疫活性分子的一类,主要包括IgA、IgG、IgM 等,若机体出现感染侵袭,则IgA、IgG、IgM 均会出现异常变化。乙型肝炎患者因为库普弗吞噬细胞障碍,无法快速清除血液抗原及抗原复合物,导致肝脏系统内部抗体、抗原过多,继而导致Ig 水平升高,若肝实质损伤越严重,肝脏系统内部抗体、抗原越多,Ig 水平越高[12-15]。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坏死产物具有较强的非特异性佐剂,且多克隆 B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其他各种抗体,均会导致Ig 水平升高,因此加强IgIgA、IgG、IgM 检测可判断乙型肝炎发病及病情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重型患者IgA、IgG、IgM 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肝功能细胞受损,导致Ig 异常升高,IgA、IgG、IgM 水平及阳性率升高,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IgA、IgG、IgM 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检测IgA、IgG、IgM 水平可作为评估疗效的参考依据,治疗有效患者的IgA、IgG、IgM 水平基本恢复正常,阳性率降低。与潘广娣等[6]的研究结果“试验组IgA、IgG 及IgM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患者IgA、IgG 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好转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近,均证实Ig 检验能够有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诊治中血清中IgIgG、IgA、IgM 检验对病情发生及发展判断有较高价值,准确评估肝细胞受损及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肝细胞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