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女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园林景观优化策略分析

2022-03-12王翠英朱玉洁张明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王翠英 朱玉洁 张明宇 武 恒

(1.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1.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 然而设计师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从“中性”视角出发, 忽略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将人视为“无性别差异”的群体对待,因此形成了一些忽视女性心理体验的盲区。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女性视角,以女性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相对于男性,女性看待问题更加认真、仔细,也更加感性化。从女性的视角看待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基于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创建更加包容性的景观。

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性别差异研究为基础,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现阶段在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设计中,由于忽略女性使用者心理、生理、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需求而导致的非人性化设计的问题。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域内的桥头公园、淮河文化广场以及街道绿地系统的公共景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中女性居民对于公共园林景观喜好评价的影响因子结构模型;利用IPA分析法确定数据的准确度、可靠度以及女性视角下各景观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从性别的视角下探究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要素对女性的心理需求的影响,基于现存问题给出相关改善策略,作为改善女性对城市公园景观中各种需求的参考依据。

3.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

3.1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问题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96%。此次调查统计了城市女性居民对于公共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性和实际满意度评价。在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安全景观和交往空间四类景观要素中选择30个小项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得出表1。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绘制IPA分析图,以重要性均值和满意度均值为界,将坐标系分为四个区域,并将30项景观要素以点的形式绘制在坐标系中。四大类景观要素分别绘制分析图,如下表1。

表1 城市女性对城市公园景观要素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Table1 Urban women’s evaluation on the import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urban park landscape elements

从硬质景观要素IP图中可以得出,人行道、地标路牌等设施的评价值均较高,位于图中的第一区域,维持现状即可;位于第二区域的垃圾箱、停车场等满意度较高但重要性较低的景观要素,可适当优化;成人游乐区、洗手池和喷泉位于第三区域,重要性和满意度均较低,可适当优化但优先等级较低。第四区域游路、休憩座椅、卫生间等硬质景观要素高重要度,但满意度较低,应重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软质景观要素IP图可以看出,水体景观、草坪和绿篱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女性居民的需求,可维持现状;植物色彩搭配与气味等景观要素,女性居民并不满意,需要重点进行优化设计。安全景观要素IP图中,可以看出监控系统对女性而言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较高,保持现状即可。由表1可知,现有景观要素设计满意度都较高、重要性偏低,可维持现状。 交往空间三个要素重要性很高,但满意度较低,需要适当地优化改造,以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为主。

3.2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硬质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3.2.1 路面与铺装设计优化策略

在公园的园路设计中,为了区分车流人流和空间分隔,经常会采用各种各样的铺路材料,尤其是为了美观,设计者通常会选用碎石、鹅卵石等凹凸不平且铺装之间缝隙较大的材料。这样的设计对很多爱穿高跟鞋的女性来说非常不友好,尤其雨天更容易出现扭伤脚腕的可能。所以在主园路的路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用此类材料,选择一些凹凸性不强的材料。

3.2.2 照明设施设计优化策略

正确运用照明设施可以提升女性心理安全感,比如在偏僻私密的地方布置照明设施以避免犯罪事情发生。在广场等地段,经常会用绿色、蓝色等冷色调的灯光,容易使女性心理恐惧和不安。因此,照明应多选择暖色调的灯光。城市公园中的照明设施多种多样,有路灯、地灯、灯柱等,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取的款式和周边环境条件,例如用地灯代替路灯布置在植物种植密集、高处的光不易照射到地面的地方,结合园中小品,营造更加有趣的景观。照明设施还要考虑节能,多用太阳能供电的太阳能路灯。

3.2.3 园林小品设计优化策略

在休憩设施方面,结合女性与男性之间身体差异来看,女性的体力通常弱于男性,同一路段中女性需要休息的时间更多,因此在路旁应多放置些休憩座椅。休憩座椅作为公园设施舒适性的主要体现,应充分考虑女性的需求。女性因为身体畏寒原因,大都不喜欢金属、冰冷坚硬的石材等材料制成的座椅,且有些座椅表面为粗糙的石材材质,容易使女性的衣服勾丝损坏。因此,休憩座椅的选材应多用木质材质。考虑到带宝宝的女性和老年人的需求,休憩座椅应满足女性对安全性和私密性的需求,在不同空间合理布置座椅,增加全园的座椅数量。

3.2.4 公厕设计优化策略

公厕是公园中必不可少的设施,相较于男性,女性上厕所时间更长、频率更高,且女性更喜欢结伴上厕所。卫生间数量少、位置偏僻是城市公园中的普遍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女性需求,增加卫生间数量,合理分布。为了美观和遮挡异味,通常会用植物对卫生间进行遮挡,容易发生犯罪事件。应在周边增设监控设施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考虑到带孩子女性的需求,应增设母婴室。

3.3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软质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3.3.1 水体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水景在城市公园景观中是比较受女性喜欢的景点,通过水流的静态、动态给女性带来不同的水景体验,尤其是动态的溪流、喷泉等最受女性的青睐。相较于男性,女性往往更加重视园林水景中水质的情况,且女性在感官上比较敏感,因此在进行水景设计工作时应注重水的质感,考虑水体在阳光下的灵动多变,在岸边配植植物形成水中倒影。大面积水体的形态应以自然弧线为主,设计草坡入水的自然式驳岸,辅以植物配置,逐渐从绿地植物过渡到水生植物,使水体更显生机,尽量做到将自然环境与人工驳岸相结合。同时考虑到女性亲水的需求,应多设计各类亲水平台、环湖游步道等。亲水平台的设计更应注重女性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受,增加女性受众与水景的互动性。

3.3.2 植物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从女性心理特点上分析,女性往往不喜欢冰冷坚硬的环境。植物景观设计便尤为重要,既可以净化空气,起到生态效益,又可以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从功能、色彩、植物造型、气味四个角度分析。第一,从植物功能性方面来讲,可以通过植物围合空间,营造不同类型、功能各异的空间,满足女性对空间类型的需求。白天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女性往往会聚集在树荫下,因此要考虑到植物遮阴的功能。第二,色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园林景观中对空间环境有重要的影响,通常女性更容易感受到景观中的色彩元素。色彩可以传达不同感觉,例如红色代表轻快、热情,绿色代表生命力。女性多喜爱温馨浪漫的氛围,因此城市公园中景观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多用彩叶植物,利用不同花期不同花色的花卉,营造各种样式各种色调的空间环境。第三,在植物造型方面,多采用“乔、灌、草”的配植方式,点缀山石小品,丰富景观。也可适当丰富地被植物的图案与形状,也可将灌木球修剪为各式各样的形状,提高园林中的趣味,使女性更容易驻足观赏。但这些图案和形状均需后期定期维护,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只适合少量布置。第四,女性的感官比男性更加敏感,不同的气味往往可以调动不同的情绪。对各类芳香植物的巧妙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

3.4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安全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3.4.1 监控设施设计优化策略

与男性相比,女性力气小体力较弱,容易被犯罪分子攻击,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偷盗、抢劫等犯罪事件。这些事件导致女性晚上往往不敢独自出门,因此做好监控设施尤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发生犯罪事件。城市公园的监控设施设计更应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为了美观,公园中的监控设施可与园中景观相结合,做到自然和谐,避免格格不入。

3.4.2 女性心理安全景观设施设计优化策略

随着城市公园中竖向设计更加多样化,台阶、楼梯、天桥、高架等设施成了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地方对穿裙装的女性并不友好,容易限制女性活动,也存在着让女性“走光”的风险。天桥、天台等地方若没有视线遮挡,女性一般很少靠近。因此应该对这类设施做视线遮挡处理,如图2,尽可能地降低“走光”的风险,让女性可以无顾虑地活动。也可以用攀援植物、藤蔓植物进行遮挡,丰富园中竖向上的景观。

图2 天桥的防走光处理示意图Fig. 2 Landscape bridge anti processing sketch map

3.5 女性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交往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由表1、图1可见,交往空间这三个分类重要性都比较高,但女性居民的满意度偏低,因此还需适当优化,但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以开敞、半开敞空间为主,合理布置,充分发挥空间的功能性,避免布置成为利用率不高的摆设。

图1 四类景观要素IP分析图Fig. 1 IP analysis of four types of landscape elements

城市公园的交往空间有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三种类型。根据女性的心理特点分析,半开敞空间更受女性的喜爱。女性普遍喜欢停留在树下或构筑物旁,半开敞空间通常会利用低矮的灌木或小乔木对空间视线进行局部遮挡,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可以给女性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营造措施有以下几点:

3.5.1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适当改造,辅以植物配置。利用起伏的地形和错落有致的植物配置达到组织空间、遮挡视线、引导游览路线的目的。

3.5.2 在台地、游步道旁,可以放置假山石、花架等搭配植物来围合空间。起到障景、点景、框景的作用,将园中游人的视线汇聚到特定景观上。

3.5.3 可以用各类园林小品或构筑物搭配植物种植,限定空间的边界,满足不同女性使用者的需求。还可以在空间的边界放置具有指向性的置石或构筑物,起引导视线和交通的作用。

4.结语

当前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大都站在中性化的角度,往往忽略了女性的特殊需求。本文基于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审美方式,选择城市公园景观中四类景观要素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安全景观和交往空间进行分析,希望引起园林设计师关注从性别差异对空间的不同需求,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