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现状与对策
2022-03-12万忠银朱远军陈春芳袁裕胜简喜王祥明万宇
万忠银 朱远军 陈春芳 袁裕胜 简喜 王祥明 万宇
摘 要: 社区共建共管共享是自然保护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总结分析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党建引领、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等共建策略。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湖北
中图分类号:S76;S75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3020(2022)01-0084-03
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兴山县西部,北与神农架国家公园相邻,西与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保护区位于我国地貌第二级台阶的秦岭高原向江汉平原过渡带,地处巫山—大巴山东延余脉—神农架的南坡,是香溪河水系、凉台河水系、沿渡河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20 986 hm2,森林覆盖率为93.7%[1]。
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更是肩负引领兴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重任,一方面是强化生态安全红线管理,保护生物多样,维护生态安全;另一方面是践行“两山”理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达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两个目标,其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保护和发展体系,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意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增加群众收入,让广大社区群众主动参与自然资源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社区共建共管,推动成果共享,实现双赢是必要途径。
1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资源概况
保护区始建于2000年,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3月通过原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晋升国家级,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沟谷地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东西长23.68 km,南北宽18.02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16″~110°39′58″,北纬31°12′44″~31°22′28″之间,最高海拔2 426.4 m、最低海拔260.0 m,垂直海拔高差达2 166.4 m。由于保护区地处我国北亚热带,位于大巴山系最东缘,地理区位十分关键。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融合了巫山山脉与大巴山脉两个地理单位的区域特征,显示出地理交错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保护区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和58个群系,有维管束植物共190科894属2 483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26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7种、国家珍贵树种22种,以兴山命名12种。野生脊椎动物共有31目105科268属39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59种,列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记载的濒危动物46种,中国特有动物38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2种。另外还有昆虫27目268科2 102种[2]。万朝山自然保护区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珍稀动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域之一,生物多样性独特丰富,具有重要保护意义。
1.2 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现状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涵盖兴山县南阳镇两河口、百羊寨、店子坪、落步河、石门、龙门河、阳泉、文武村,高桥乡伍家坪、龚家桥、洛坪村,昭君镇滩坪村等12个行政村和国有龙门河林场,保护区内现有农户948户2 919人。经调查,目前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主要是以当地党委政府为主,没有成立专门机构,社区共建共管处于启步阶段,主要成效有五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健全,设置了管理局和三个管理站,确保保护区与社区密切联系,及时服务社区群众;二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开展了优化整合,使保护区土地权属清晰、四至地界明确,集体土地与社区签订有共建协议,无权属纠纷,生态补偿整体到位;三是资源管理成效明显,开展广泛宣传,社区群众资源保护法治意识明显提高,主动参与保护工作意愿增强,保护区内没有出现重大刑事案件和森林火灾;四是共建成果有分享,建立森林资源巡护队伍体系和探索野生动物损毁补偿办法,安排185名保護区群众从事护林工作,支持社区发展林特产业100 hm2,通过生态移民和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将核心区部分居民迁出,改善生活环境,群众认可度提高;五是智慧林业起步,布设28台红外线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安装19处视频监控设施,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
2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存在的问题
2.1 治理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保护区组织管理机构组建较晚,目前社区共建实践模式基于保护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保护区内及(或)周边社区构建[3],日常工作以当地党委政府为领导,保护区,部门、社会力量和村民自治参与程度和热情不高,过于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社区共建共管工作,在保护区、当地党委政府、社区群众、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上到底依靠谁来开展共建共管没有明确方向,怎样共建共管没有具体办法,运行机制上没有建成责任明确、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社区共建共管体系建设滞后,保护区与社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缺少地方特色。
2.2 治理能力亟需提高
共管即共治,保护区共建体系建设跟不上,说明保护区和社区在共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国家政策领悟和执行能力、生态文明文化建设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加上保护区管理机构人才缺乏和资金投入不够,社区参与共建共管多流于形式[4],在引领村民自治、社区高质量发展、公共参与程度、保障公众合法权益、特色产业发掘、现代智慧产业、青少年教育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方式方法落后,社区自我造血能力得不到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不高,建设底气不足,攻坚克难的勇气就不够,社区共治没有着力点,达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
2.3 共享效应没有显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保护区自然资源大部分属于村集体,区内原住居民世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纳入保护区后,由于对自然资源管理更加严格,社区在项目规划、社会资本准入、村级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受到一定挑战。保护区更多是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保护上下功夫,忽视了乡村振兴中社区发展、农民致富问题,没有解决根本利益冲突[5],社区群众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利益,生活水平没有因保护区显著提高,共享效应没有显现。
3 社区共建共管对策及建议
3.1 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构建共建主体
结合乡村振兴推行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共建,相关单位参与横向到边,社区群众参与纵向到底,构建县级领导牵头组织,直接对话村民自治,乡镇、保护区、机关团体、重点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书记(领导)负责直接解决问题,村委会领导组织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扁平化社区共建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共建共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共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政府协调、社会组织发力、突破发展中的行政壁垒,减少层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社区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自立自强。从生态伦理、生态补偿、环境立法和耗散结构四个维度建立与地方特点相结合的理论体系[6],推动保护区跨越式发展。
3.2 文化为魂,价值认同,构建和谐共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区社区群众世代依山傍水建设美丽家园,“和为贵”的文化底蕴根植于民,承载了生态文明文化精髓。新时期的社区共建共管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社区协调发展路径,成立跨领域专家小组,建立理论框架和培训体系[7],提高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加大投入的供血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绿色发展和自治创新的造血能力,庚续党的红色基因,传承发掘生态文化,要广泛开展交流,走出去学习先进,引进来自治发展,让保护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保护区,关注保护区、认知保护区,最终达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和情感认同,集思广益,发挥人民智慧和力量,让法治和德治建设深入民心,构建社区和谐共管的意识形态。
3.3 科技强基,产业开路,构建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化人才引进、科学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加大现代化林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社区管理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结合保护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发展动力;三是争取项目和引起社会资金,大力发展茶叶、烟叶、七叶一枝花、生态猪、羊、蜂蜜等地方原有的特色产业,同时开发珍稀树种苗木引种培育、生态旅游、高山民宿等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3.4 以人为本,社会参与,构建绿色共享
社区共建共管最终是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这个“谁”就是社区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生态移民,为了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序对核心区和部分重要区域进行生态移民,同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解决野生动物损毁、生产生活节能补偿问题,化解管理过程中社会矛盾,共享生态保护红利;二是创新业态,鼓励和引进社会资本与社区开展合作,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多元供给服务体系[8],建立共赢机制,开展现代种养殖、新型服务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等,增加就业机会,共享社会福利;三是生态振兴,发挥保护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探索保护区在“碳中和”中的作用,不断增加碳汇能力和提高碳排放交易值,增加群众收入,共享绿色成果;四是融合发展,建立公平的就业体系,在保护区居民中聘请管理和巡护人员,让保护区群众全程参与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共享保护区政策优势。
4 结语
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独特丰富,区位重要,在设立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社区共建共管来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实现社区群众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汪正祥,雷耘,李亭亭,等.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湖北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EB/OL].(2016-10-19)[2021-09-26].http://lyj.yichang.gov.cn/content-43131-969911-1.html.
[3]刘霞,张岩.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研究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51-152,155.
[4]黄韬,胡军.论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J].农村经济,2007(5):40-42.
[5]馬宇,李春宇,吴逊涛,等.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9(4):99-100,103.
[6]乔斌,何彤慧,苏芝屯,等.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四个维度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8):168-171.
[7]张引,杨锐.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分析和改革建议[J].中国园林,2020(8):31-35.
[8]徐春永,胡承辉,陈晓瑚,等.关于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15(3):46-48,90.
(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