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报私仇

2022-03-12梁柱生

上海故事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包车围墙鬼子

梁柱生

戚三是地道的上海人,父母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遇难,那时他才12岁。邻居梁大叔见状,就收养他,教他认字读书的同时,给他讲做人处世的道理。

随着相处日深,戚三发现,梁大叔不是一般的人物,极像人们所说的“地下党”。有次戚三还幼稚地问过,梁大叔只是笑着说:“不管这个党那个党,我只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情。”

五年后,戚三长得人高马大了,就把父亲昔日拉的那辆黄包车拖出来,擦去灰尘打足气,开始上街揽生意,以减轻梁大叔的负担。此时上海已沦陷,鬼子汉奸横行霸道,经常坐车不给钱,戚三很受气。

中午回家吃饭时,梁大叔把一小张折叠了的纸条交给戚三,要他设法送到香港路聚鑫杂货铺。戚三见梁大叔第一次交给自己任务,十分高兴。为了万无一失,他把纸条再折叠几下,弄成小纸团,之后拧开黄包车右轮气门芯的盖子,把小纸团塞到盖子里,再拧到气门芯上。就算遇到再刁钻的敌人,也发现不了这个秘密。

果然,几次送信都平安无事,顺利送达。

戚三发现,他送出去的信越多,晚上到他家的青年人就越多。这些青年人个个身体结实,神情坚定,目光明亮。他们在梁家待到半夜后,就有神秘的乌蓬船前来把他们接走。

照例,戚三跟梁大叔一起,帮青年们递行李。上完船,也不说话,手一招,欸乃一声,乌蓬船就消失在夜雾之中。

“他们去哪儿?”关上临河的后门后,戚三小声地问梁大叔。

梁大叔沉吟一下说:“你长大了,我也不用瞒你了。他们是去参加新四军。这些优秀青年,是我们从各处难民点挑选出来的,他们都跟鬼子有着刻骨的仇恨……”

“我也要去!鬼子杀死了我的父母,我要报仇!”戚三坚定地说。

“你还小,才17岁……”

“我不小了!我刚才问那个剃光头的小伙,他也才17岁,而且还没我高。为什么他能去,我不能去?”戚三委屈地说。

梁大叔示意他坐下,推心置腹地说:“你留在上海更有用处。你拉黄包车,熟悉每一条街道,你已经是一个出色的交通员了。”

啊,送个信就成了交通员?戚三听后很高兴,不再嚷着去参军。梁大叔又说:“参军要有很好的体魄,尤其腿力要好,行军、冲锋、追击,都要靠腿力,等你把腿力练好了,我自然送你去参军!”

戚三高兴道:“好,一言为定!从明天起,我拉黄包车都跑着拉!”

果然,此后拉黄包车,客人一坐好,戚三拉上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前奔,哪怕鬼子汉奸坐车也这样。鬼子很高兴,经常表扬他:“你的良民大大的!”戚三此时也学乖了,把仇恨深埋心底,表面上点头哈腰:“为皇军节约时间,我的应该的!”跟鬼子汉奸混熟后,遇到紧急情况,几乎都不搜查他,他送信的安全系数就更高了。

可同行们却十分鄙夷他。他快跑多拉,明显在抢生意。为了抢生意,甚至不惜巴结鬼子汉奸。因此黄包车夫们都不跟他说话。戚三被误解,也不争辩,照样拉着黄包车在街道上飞奔。久而久之,就得了个外号“飞毛腿”。

两年后,他不仅跑得快,身体也更结实了,标准的军人身材。“梁大叔,我现在总可以去参加新四军了吧?”

梁大叔压低声音说:“最近上海鬼子到西南方向撵国军去了,上海兵力空虚。新四军打算东进上海,打鬼子个措手不及。到时你负责给新四军带路,因为上海的街道地形你最熟悉。”

“那太好了!”戚三一跳三尺高,盼望新四军早点儿到来。

7月下旬一个傍晚,天气十分炎热。新四军一部东进到上海近郊时,跟数百名出来“扫荡”的日伪军相遇,遂设伏,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掉头往上海方向逃窜。新四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率领两个连和两个机枪排猛追。

追着追着,敌人逃进四通八达的市区,不见了。

这时,得到消息在路口等候多时的戚三说:“同志们,我是上海地下党派来给你们带路的!我知道敌人要往据点逃,我带你们抄捷径,在半路上截住他们,消灭他们!”

“那太好了!感谢上海的同志想得这么周到!”支队长高兴道,带领战士们跟在戚三后面跑。他发现这个向导跑得很快,他们使劲撵,还是拉下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戚三只好停下来等他们。

追上了,支队长开玩笑说:“你跑得这么快,是开飞机的吧?”

戚三笑笑:“我是拉黄包车的,拉了两年了。”“难怪!”

支队长一句玩笑话,在戚三心中泛起了涟漪。是呀,我们包抄敌人的这条近路,要经过虹桥机场。鬼子大人物进出上海,都要在这里上下飞机,机场随时停有五六架飞机,何不顺便把它炸掉?对,先炸掉飞机再说!

这样一想,戚三就拐了个弯,带领战士们朝机场冲去。

接近了,只见一大圈围墙,墙头架着铁丝网,围墙里侧有一排白色洋房。围墙中间的空地上,停着四架银色飞机,机身上印着膏药旗的图案。

“首长,这是鬼子的飞机场,你看……”戚三悄声说。

支队长不说话,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暮色苍茫中,机场内外静悄悄的,没有发现敌人。

戚三继续悄声说:“鬼子大官经常坐我的黄包车到这儿来上飞机。这一带‘治安’好,鬼子大意,机场没部署什么兵力,只有30多名伪警察和伪职人员,他们现在大概正在那排洋房里面吃晚饭。”

“好,他们吃晚饭,我们吃他们的飞机!既然来了,就把机場炸掉!上!”支队长一挥手。

戚三蹲到围墙跟前,一个战士踩住他的双肩,他慢慢站起,让那战士跟围墙一般高。战士掏出老虎钳,沉着地夹断墙头的铁丝网,掀到一边,之后翻身上去,再滑到里边。其他战士学样,一个个踩着戚三的肩膀翻进了飞机场,最后只剩下支队长。支队长说:“你没有武器就不要进去了吧。”

“不,我要进去。”戚三喘着粗气说。“那我顶你,你顶了这么多战士,累了。”支队长说着蹲下来。戚三也不客气,踩着他的肩膀爬上了围墙,之后伸手把支队长拉上墙头。两人悄无声息地进到围墙内侧。支队长猫着腰朝洋房跑去,戚三学样跟在后边。

两人跑进洋房时,战士们已把正在吃饭的伪警察和地勤人员控制住。餐厅里,四个吊扇在快速转动着,发出呜呜的声音。俘虏们举着双手,面面相觑。所缴的枪支弹药分散背在战士们的身上。戚三过去想要一支枪,那个战士问:“你会打枪吗?”戚三如实说不会。“那你背手榴弹吧。手榴弹用起来简单,把盖子拧开,导火索一拉,扔出去就是了。”戚三就背上一袋手榴弹,手里拿上一颗。他对俘虏们威胁说:“身为中国人,为什么要给鬼子干事?老实点儿,不然叫你们脑袋开花!”

支队长问俘虏:“机场就你们吗?有没有鬼子?”

一个胖警察回答说:“我们干这个差事,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西南边有两个地堡,住着一班鬼子,他们也正在吃饭。他们的伙食开得比我们好。”

战士们把俘虏赶进厨房,将门关上,那个带老虎钳的战士用铁丝把锁扣死死拧上。

这时天已黑透,事不宜迟。支队长看到餐厅角落里有一桶汽油,旁边又放着几个洗澡用的铁桶,就叫战士们撬开桶盖,把汽油倒到铁桶里,之后提出去,泼到那四架飞机身上。

战士们依计行事,尽量不发出声音。可往飞机上泼汽油,不发出声音是不可能的。

正忙着,突然响起尖利的警报声,把大家吓了一大跳,同时洋房顶部那盏大灯也亮了起来,机场一下子如同白昼,纤毫毕现。地堡那边吐出了红红的火舌,子弹打得飞机支架哐啷直响。机枪排的射手一梭子弹把大灯打灭,之后回击,掩护其他战士炸飞机。

点火来不及了,战士们掏出手榴弹,朝那四架飞机扔去。随着爆炸声,机场上马上燃起熊熊大火。飞机油箱受热,接连爆炸,碎片飞上了天。火光挡住了地堡那边的视线,战士们迅速撤到洋房背后,因为这里对于地堡而言,是唯一的死角。

支队长一边朝地堡射击,一边命令戚三:“快朝围墙扔手榴弹,炸开一个缺口,带领大家冲出去!”

戚三掏出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使劲扔出去。轰隆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没想到爆炸声竟这么大!可惜只炸出一个小缺口。他又扔一颗,这回淡定多了。再扔一颗,把缺口扩大。 这次扔得很潇洒,像个老战士一般。

戚三带领战士们从缺口冲了出去。

最后撤离的支队长,经过厨房后窗时,边撤边喊:“各部按照原计划,一二团向北,袭击敌人据点;三四团向东,端掉鬼子的弹药库;五六团跟我来,直捣驻沪日军指挥部!”

戚三在围墙外听到,小声说:“我们哪有那么多兵力?”一个连长笑说:“我们支队长在用疑兵之计哩。这是吼给厨房里的俘虏听的,以为我们出动了一万多人!”“那我们现在往哪里去?”“见好就收,原路撤回。”

戚三一愣:“不去包抄敌人啦?”连长说:“估计敌人早已逃回据点,追击失去了意义。今天炸了四架敌机,已经赚够了。”

回到宿营地,战士们个个兴高采烈,但戚三却高兴不起来,因為只炸了四架敌机,没有消灭一个敌人,都怪自己半途想炸飞机,没有直接带路去包抄溃逃的敌人。

支队长知道后对他说:“炸掉敌机,意义更重大。你想,日军的机场都被我们出其不意地干掉了,而且无一伤亡,鬼子会怎么想?上海人民又会怎么想?这对抗战军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戚三嗫嚅道:“可我出发点不好,我是公报私仇。因为我父母是被鬼子飞机炸死的,我恨死了鬼子飞机,所以经过机场附近时,我改变了主意,带你们去炸飞机……”

支队长一愣,随即笑道:“感谢你的‘公报私仇’,你可帮了我们的大忙!”

第二天,上海租界出版的报纸上,都刊载了重要新闻《新四军万余人夜袭虹桥机场》。

消息刊登后,极大地振奋了上海数百万人民,扩大了党和新四军的影响,各界群众掀起了支援新四军的热潮,广大热血青年纷纷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最前线。当然,在新兵中就有戚三,不过他已经是一个老兵了,至少扔手榴弹的姿势已十分标准。

(插图/桑麟康)

猜你喜欢

黄包车围墙鬼子
一个人的抗战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拉黄包车
万国造枪打鬼子
牛山魁打鬼子
艰难的行走(随笔)
印度:黄包车也要装GPS
围墙的信念
夏天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