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微量元素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应用研究
2022-03-11李建光刘立英孔令聪崔志峰高炳辉
李建光,刘立英,孔令聪,崔志峰,丁 怡,高炳辉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2.吉林农业大学;3.中鲨动物保健品(厦门)有限公司)
现阶段,大部分蛋鸡养殖户都习惯于在蛋鸡的饲料之中添加无机微量元素,但这种做法会造成高钙、植酸以及维生素缺乏的问题,并且会影响到蛋鸡对于维生素的吸收。在此基础上,在蛋鸡饲料中过量使用无机微量元素还有可能会造成由于微量元素吸收率下降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分析可知,蛋鸡在经过长时间的产蛋生产之后,其体内的微量元素会进入负平衡状态,这时必然要消耗机体储存的微量元素来保障各项基础代谢以及生产机能的运行。虽说目前学术界针对机体微量元素的吸收机制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与无机微量元素相比,有机微量元素还是拥有吸收利用率高的优点,因此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蛋鸡的产蛋性能,并且减少蛋鸡养殖生产所造成的微量元素过量排放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研究中,选择600 日龄的648 只蛋鸡为研究对象。将648只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涉及27只蛋鸡。在相同基础日粮饲喂条件下,主要对4组蛋鸡提供了无机微量元素、甘氨酸有机微量元素、蛋白盐有机物、羟基蛋氨酸螯合物。具体处理方式如表1所示。所有蛋鸡均采用三层笼养,日均喂食次数为2 次,自由饮水。蛋鸡的预饲期为7 d,试验期为63 d。每天巡查蛋鸡的生长状况,并且对其实际产蛋量、产蛋重量以及不合格蛋数进行记录。完成各个环节的试验操作之后,针对各组蛋鸡的采食量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每个组随机抽取12枚鸡蛋,对具体的产蛋品质进行分析测算。
表1 各组蛋鸡的处置措施汇总(kg/t)
基础饲养环节的日粮饲养方案主要由以下饲料组成:玉米63.0%;豆粕24.0%;石粉8.0%;玉米蛋白饲料2.0%;预混料3.0%。饲养方案的营养水平情况具体如下:代谢能11.08 MJ/kg;粗蛋白质16.44%;钙3.18%;有效磷0.18%。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基础饲养环节的日粮饲养方案(风干基础)
研究中,所有蛋鸡均采用上、中、下式的三层阶梯式笼养模式,每笼有3只,每天喂养2次。每天进行2次收蛋、称蛋,允许蛋鸡自由采食、饮水,自然配合人工光照共16 h/d。为了保证蛋鸡的生长状态以及产蛋效率,还对鸡舍的温度进行了控制。试验第1-5周的鸡舍温度控制为27.1 ℃,之后第6-10周的鸡舍温度控制为24.0 ℃。相对湿度方面,第1-5周控制在77.4%,第6-10周控制在77.1%。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生产性能
饲养试验期间,每天定点对各组蛋鸡的产蛋数量、鸡蛋重量、软破壳蛋数以及死淘鸡数量进行统计,并且每周统计1次采食量。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蛋期内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日产蛋量、平均蛋重、料蛋比、死淘率以及不合格蛋率。
1.2.2 常规蛋品质
试验第35 d、70 d,分别从各个试验循环中随机取出6枚鸡蛋开展了鸡蛋品质分析。立足于上述工作,还对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比重等指标进行了整合分析。具体使用数显卡尺对蛋形指数和蛋黄指数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借助于Egg Analyzer仪对具体的产蛋单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以及哈氏单位进行了测量汇总。最后使用蛋壳厚度测定仪针对蛋壳厚度数据进行了分析测定。
1.3 数据统计
试验中,针对具体涉及的数据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处理。对于方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的数据(P<0.05),则进一步采用LSD多重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微量元素处理模式对于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
汇总研究数据可知,在试验第1-5周,二组与一组相比其产蛋率实际提升了2.05%,但差异却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日产蛋重方面,共提升了2.18%,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料蛋比方面,二组、三组和一组相比均有所降低,具体降低程度为2.78%、2.31%。
第6-10 周,二组与三组相比,其产蛋率分别提升了3.38%、1.76%,两者相比数据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与一组相比,其日均产蛋重量提升了3.63%,并且料蛋比降低了3.14%。经数据计算可知,P>0.05,因此数据差异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回顾整个试验过程,二组、三组和一组相比,其实际产蛋率分别提升了2.69%、0.89%,但数据差异却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三组与一组相比,其日产蛋重量均有所提升,具体提升了1.17%和0.52%,但数据差异却同样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可知,二组与一组相比,其料蛋比有所降低,但数据差异却同样不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有机微量元素处理模式对于鸡蛋品质的影响分析
单就第5周的试验结论,在蛋鸡的日粮饲养方案中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对鸡蛋的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能够起到改善蛋壳强度的效果。从第10周的试验结论分析,二组蛋鸡的蛋壳品质以及整体产蛋品质均有所改善,但与其他经过处理的两组相比,数据差异却并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虽说蛋鸡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较少,但却会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长状态、生产性能以及实际产蛋品质,因此需要在实际生产环节重视蛋鸡的生产性能以及鸡蛋的品质。就实际生产现状分析,其实业内人士对于蛋鸡养殖生产中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实践始终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并且对于其具体的吸收情况也存在争议,但是却在其能够有效提高动物的生物学利用率方面给予了认可和肯定。该文试验结果也充分证明了有机微量元素处理组能够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改善蛋壳品质。分析各组的试验情况可知,二组的改善情况最为明显,后期可根据需要对上述处理措施进行推广应用,进而提高实际生产效率。
3.1 生产性能
该文对比试验中,二组蛋鸡在处理环节添加了羟基蛋氨酸螯合物,处理之后蛋鸡实际产蛋率提高了2.74%,但实际差异效果并不显著。北京某企业曾经开展过与之相关的养殖试验,证实羟基蛋氨酸螯合锌以及螯合锰等有机微量元素能够在蛋鸡的养殖生产中起到提升蛋鸡生产性能的效果,并且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升鸡蛋的蛋壳厚度。研究结论证实,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的蛋鸡,具体差距为0.97%。在此基础上,两组蛋鸡的死亡率也存在明显差距,数据表现为试验组蛋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蛋鸡的50%。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试验中给两组蛋鸡增加相同剂量的锌、铜等元素,并未对蛋鸡的产蛋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3.2 鸡蛋品质
3.2.1 蛋壳品质
蛋壳不同沉积物之间的平衡直接影响着蛋壳的强度,而破壳率则是影响蛋壳质量情况的关键因素,之后蛋壳质量也与蛋壳重量、厚度、强度等指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蛋重越大则证明其破蛋率会越高,反之则相反。该试验中,随机选择了第5周和第10周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以二组添加羟基蛋氨酸螯合物的微量元素处置措施的蛋重最佳,蛋壳强度最大,破蛋率也相对较低。锌、锰等微量元素对于鸡蛋蛋壳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直接影响。养殖生产中,如果可以利用有机元素来替代无机元素,则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蛋鸡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这也将推动蛋壳品质实现进一步提升。
3.2.2 鸡蛋内部品质
该试验中,各组间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情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数据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进一步分析研究数据可以明确的是,第5周的检测数据对于对照组蛋鸡的鸡蛋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数据表现最具优势,但到了第10周,各组鸡蛋间的内部品质情况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各处理组蛋鸡的鸡蛋内部品质均要优于对照组内的蛋鸡。
4 结论
参照前文所涉及的研究结论可知,在蛋鸡养殖生产中使用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提升蛋鸡的生产性能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其产蛋质量。各有机微量元素的处理方案之中,要属羟基蛋氨酸螯合物处置措施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后期可指导养殖户进行有关处理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其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