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3-11陈南群
■文/陈南群
“双减”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使教师“愿教、乐教、会教、善教”,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互动环境,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充分展现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一、构建师生互动式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构建师生互动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三大理念,一是真实的生活性,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二是有效的发展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三是宝贵的体验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与感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因互动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会因互动而提高教学热情。互动体现在课堂中师生活动的状态和师生对话的状态。这样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过于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应该成为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在知识、情感和思维上进行高层次的对话。只有能体现以上状态的课堂才是绿色的生态课堂。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课堂仍然存在以下几种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照本宣科型”课堂,教师没有独立思考,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延伸;二是“一团乱麻型”课堂,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师没有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体系;三是“开追悼会型”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氛围压抑;四是“狂轰滥炸型”课堂,内容太多,学生缺乏应有的思考时间;五是“满堂追问型”课堂,学生问题太多,缺乏主旨和目的性;六是“自问自答型”课堂,教师自问自答,讲座式上课,炫技式讲授。因此,构建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迫在眉睫。
二、构建师生互动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遵循“让”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遵循“让”原则,具体包括:目标,让学生明确;操作,让学生完成;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讨论;思路,让学生讲解;板书,让学生尝试;结论,让学生归纳;学法,让学生迁移;创学,让学生发挥;总结,让学生复述;练习,让学生分层。
(二)提高与文本、作者、学生的对话质量
教师要与文本对话,透过文字,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系统性学习教材、艺术性欣赏教材和科学性处理教材。教师要真切而谦恭地与作者对话,读懂作者的内心,紧扣单元课题解读、抓住文眼解读、联系背景解读、品词析句解读,吃透文本内容。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文本特点,预设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走近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结合学生学情,合理预设教学过程。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科课程是一种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涉及了多个领域的课程类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多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习方式生活化,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活动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将生活与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开展情感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热爱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学科既有逻辑思维,也有理解记忆,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情感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五)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断断续续时,教师应注意不要立刻打断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手势,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实现打通思维和思维进阶,享受突破思维瓶颈后成功的高峰体验,践行“容错—融错—荣错”的化错教育,变“事故”为“故事”。当学生出现“卡壳”的情况时,教师要思考学生“卡壳”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让学困生能毫无顾及、毫不隐瞒、自在自然地说出“我不会、我不懂”。若学生实在不会,教师在别的学生发言后,一定要让刚刚发言“卡壳”的学生把答案重复一遍。若学生回答完整,教师应对该生进行延伸教学和追问,但在追问时要尽量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比如,一些教师遇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口头禅总是“还有别的答案吗”,这会让学生直接感知答案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当学生答案错误时,教师可以眉头紧蹙、撇嘴,以提示学生;当学生答案正确时,教师可以眉头舒展、微笑、点头。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宜、有效的回应。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以害怕、失望、不耐烦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而应该以寻常、理所应当甚至尊重、兴奋、期待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犯错的机会,耐心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课堂。
(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要从互相说走向互相问,从互相教走向互相学,从外在、短暂想学走向懂得为什么而学。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明确个人责任和小组责任,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多观察,适时介入,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这也能促进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若所学内容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采取自学、对学、群学、展示、点拨等方式先学后教,教后再学;若学习内容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教师可先点拨,学生再合学、对学、最后自学。在问题、任务确定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式,以问题统领教学。问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通俗,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产生歧义。在每节课中,教师都可以设置主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形成链状结构。教师可以少提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不集体问、不群答“是不是、对不对”,减少事实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增加思考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法,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
(八)把握师生互动最佳的时间点
第一个黄金等待期是在提出问题后的3~5秒等待时间,让学生深度思考。第二个黄金等待期是在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后的3~5秒反思时间,让回答问题的学生修改、补充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让其余学生先概括前者的发言要点,思考自己的答案与这位学生的答案有什么关联,如何有理有据地质疑和补充。教师要抓住师生互动的最佳时间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真正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构建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