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1马亚军

幸福家庭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法化学

■文/马亚军

新课改后的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和知识体系的复杂性都有所上升,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会因为焦虑、自信心不足而降低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新旧化学知识的衔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缓解焦虑,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知识点与任务融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除了设置核心的问题,还会融入生活元素,创设与任务相符的情境,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从而产生探究兴趣。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化学学科素养。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实验探究、逻辑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最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要素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种形式,其可以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与各环节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任务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情境设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可以先创设一个能引出任务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化学知识普遍比较抽象,借助情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降低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加直观、自然地引出任务,而设置任务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由此完成对重点内容的探究。

以“离子反应”这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后的实验现象如下: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之前的学习内容,学生已经认识到电解质溶于水后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基于此,教师针对该实验提出问题:“能否从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写出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并依据实验现象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反应中除了Ba2+与SO4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BaSO4外,还有其他的离子吗?它们是否也能结合?可以通过实验来结合吗?怎么证明?”由此可以使学生开展深入探究,更深入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步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设置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而教材中的应用实例、化学方程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型思维。由于学生的能力并不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学生在知识的吸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化学原理的实例,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究热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任务,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以“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需要借助初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渡,教师可以引入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管道很容易生锈、牛奶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结块变酸等实例,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图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相关知识,以上是什么反应?”学生思考后会回答:“氧化反应。”教师接着提问:“那么工业高炉炼铁运用的是什么反应?”有的学生回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师总结:“可见,有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一定有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称这样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接着教师布置探究任务:“请举出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三)借助实验活动开展任务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不足,对实验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设置任务让学生来完成,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验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会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的实验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活动开展任务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一实验活动为例,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在黑板上列出探究任务:①容量瓶的规格应该怎么选择;②需要称量的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③溶解后的溶液为什么需要冷却至室温才开始移液,如果未冷却就转移会对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什么影响;④移液后,玻璃棒和烧杯内壁为什么要洗涤两三次,并将洗涤液一起注入容量瓶;⑤定容时,如果仰视读数,会对最后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什么影响;⑥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要怎么操作。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活动开展任务学习,能够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四)优化教学评价环节,增强学生自信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往往以教师评价为主,且注重对总体教学目标完成度的评价。这就导致评价环节虽然对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还不够精准。另外,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有些学生会觉得自己表现得很积极,但是却没有因为个人的表现而获得更好的评价,从而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元素周期表”这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为了明确评价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以下几项任务开展评价:①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格,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②与碱金属相似的化学形式有哪些;③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④碱金属的相似的物理性质有哪些;⑤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由此,通过学生自评,教师可以切实了解每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以便完善任务设计。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自评,能够回顾所学知识,在本节课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并且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法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