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口』文化
2022-03-11徐东坡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9期
张家口处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前沿交汇的地带,这一座因武备而修筑的戍堡,在防御游牧民族战争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明代实行汉蒙茶马互市,张家口是重要的马匹交易场所。清初张库商道的兴起,商贸交易以张家口为起点,经库伦(乌兰巴托),一直延伸到俄罗斯的城市恰克图,这一条连接我国北方与蒙俄的国际商品运输线,穿越茫茫戈壁,行程1400公里,被喻为“草原丝绸之路”。
贸易繁荣极大促进了张家口地方产业的发展,特色商品和产品主要有口马、口茶、口皮、口平银、口毡、口蘑、口芪等。这些以“口”命名的商品和产品,或为本地特产,或属来货加工,都因品质优良、做工精細获得了极佳的声誉。
历史上的“口马”原指北出之马,泛指良马。清代察哈尔设立了太仆寺左右翼牧厂和御马厂,全盛时养马十万余匹。
“口皮”指草原运到张家口的优质皮张,在当地制成半成品,以“口皮”名义销往外地。清末英、美、法、俄等国商人纷纷来张家口收购皮货,“口皮”声名鹊起,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口平银”泛指张库商道从俄国以货换回的粗糙银器,虽然外形粗陋,却是成色优良的“汉堡银”,运到张家口冶炼翻模,制成银元,成色好,是当时的硬通货。1923年以前,张家口票号、钱庄达到40多家,是华北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口菜”则是张家口的地方菜肴,往来的客商、火爆的交易带动了当地饮食业的发展。起伏的山地、广袤的草原盛产野味山珍,为口菜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上佳食材。
(摘自《燕赵都市报》 徐东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