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视角下党的建设学科发展路径探析
2022-03-11王晓姜剑
王晓 姜剑
[摘 要]党的建设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源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百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发展,党的建设实践需要更高层次理论的指导。为了满足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理论研究者的学术研究需要和党建工作者的工作实践需要,党的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走上了学科建制化发展道路。但从学科建制化两重性角度分析,当前,党的建设学科发展存在着内在学科理论化发展尚不成熟,外在社会建制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关键词]建党百年;党的建设;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2-0075-06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在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不断深入,这其中有成果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如何总结利用好这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为党建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成为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就需要将现有的理论成果系统化,将实践经验理论化,将党建研究科学化。基于此,党的建设学科应运而生。党建学科作为专门研究党的建设的一门学问,它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以服务于执政党建设为基本宗旨。本文在建党百年的视角下,从学科建制化角度分析党的建设学科发展路径。
一、党的建设学科化研究意义
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1933年初,中共中央局在苏区创办党校起就开设党的建设课程,此后党校在开办和存续期间一直开设这门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党建学科得以确立并获得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党校党建学科建设一抓充实教师队伍、健全教研机构,二抓教材建设,三抓培养党建专业研究生,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实践的深化,实践对理论提出更高的要求。党的建设也同样如此,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发展,党的建设实践也需要更高层次理论的指导。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理论研究者的学术需要和党建工作者的工作实践需要三方面促使党的建设成为了学术研究的对象,走向了学科建制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发展需要
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离不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认识到了建设党的建设学科的重要性。早在1933年,李维汉便在当时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开设了党的建设课程。[1]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党校设立了党建教研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建设相关教学及研究逐步开始恢复,当时确立的学科名称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说明,研究党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中国共产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党建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相伴而生,党建学科作为服务于党的建设的学科,党的建设学科化的实现,就应当有为人民做研究的情怀,只有如此,党建学科的建设与党的建设研究的开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与支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理论研究者的学术研究需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大党,并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历史和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因而,针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是很多学科理论研究者绕不开的,比如政治学的政党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等。然而,要研究这些领域,仍须结合党的建设的既有理论成果和具体实践经验才能得以开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践层面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日益显著,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中党建课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探索破解党建工作难題的愿望十分迫切。这是党建学科化的强烈社会需求,反映了社会对‘有效党建的理论期待。就理论界而言,党的建设研究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成果大量问世,这就为党建学科化奠定了基础。”[2]
(三)党建工作者的工作实践需要
党的使命担当和任务完成需要大量党建工作者组成的实践队伍。目前,无论是事业机关、企业单位,还是街道社区,事实上已存在这样一支比较庞大的党建工作者队伍。[2]他们尽心尽责于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然而,这支队伍从整体上看,专业程度不够强,理论水平不够高,实践中困惑比较多,尤其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缺少便利的通道,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上升缺乏接受指导的机会。“在高校和有条件的党校设立党建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点,不仅有利于党建学科的发展,使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紧密结合,而且有利于党建工作实践人才的培养,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很大的促进。”[2]
由于学科是对学问类别与研究领域进行的区分,是人类对自身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所形成的观念认识和知识体系给出的鉴别与界定,从学科自身的意义上来讲,在我国现行的三级学科体系中,当某个领域的研究能够脱颖而出,达到学科体系中二级学科的建设标准,那么该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必将受到学术界的青眼相待。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建设”能够作为二级学科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设置和支持,是一件值得广大研究者欣喜的事情,也为“党的建设”的学术研究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首先,许多高校开设了党的建设相关课程,同时这一方向上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学科地位的提升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并增加了科研力量的储备;其次,党建相关理论研究在短短数年内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学术界对于党的建设关注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现出直线增长的趋势;再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学科化建设也层层推进,无论是行政机关、学术领域还是普通党员及群众,都对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创新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党建意识,社会整体的关注度提升,既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发展舆论氛围,也为党建学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党的建设学科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内在学科理论化发展尚不成熟
根据学科建制化的衡量标准,要考察党的建设学科理论化发展状况,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党的建设学科概念,即党的建设学科是什么,应如何定义;第二,党的建设学科概念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第三,党的建设学科作为知识体系,它的组织、发展及成熟状态。
1.党的建设学科相关概念研究较少,科学表达不够充分。从逻辑起点来看,对党的建设学科的概念进行科学表达,是党的建设学科建制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开展党的建设研究的前提,因此,对于党的建设学科概念的分析尤为重要。党的建设学科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规律的学科,这里的规律是存在于历史和现实实践中固有不变的内在普遍规律。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发展、自身建设和实现领导的理论总结和规律揭示。罗心欲认为:“由‘党的建设概念引申的‘党的建设学科,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运行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内在规律,为维护党的利益地位、发挥党的功能作用服务的一门科学。”[3]目前,党建学科研究视域比较狭窄,概念研究较少。党建学科是专门的、专一性的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研究,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不仅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具体而言,还应该包括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建设、干部与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党内民主等。党的建设学科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活动、过程、规律、特点、方法、管理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其研究对象应该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和实践。当然,为了更科学更客觀,使得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意义,应当在研究当中结合其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历史经验进行对照研究。
2.党的建设学科内涵分析不足,内部结构的划分不明确。党的建设学科内涵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纲领、组织章程、纪律约束、价值取向、党内民主、历史方位、执政能力、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内涵进行阐述:按照政党的地位划分,党的建设分为夺取政权的党的建设研究和执政党的建设研究;按照政党研究的史学划分,党的建设分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史研究;按照政党研究的理论功能划分,党的建设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理论研究。党的建设学科内部结构划分不明确,应按照党的“五大建设”的逻辑划分,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部分。五个部分是党建实践的基础工作,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符合学科特点并有其内在的严密结构。
3.党的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划分尚未明确,学术界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当前学术界对党的建设学科知识体系还没有作出过系统的论述,应该从学科理论研究三大基石,即学科原理论、学科方法论以及学科史论三个层面进行知识体系的划分,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知识体系构建。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党的建设学科的定义、内涵和知识体系的研究始终在进行,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成果发表,但当前学界关于党的建设学科理论化的三大问题都没有统一的表述和意见,党的建设学科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这些都反映出党的建设学科理论化发展不成熟。党的建设学科理论研究缺乏稳定卓越的专业化研究团队,学科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尚未完全清晰明朗,这种状态在未来可能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到学科发展。
(二)外在社会建制化推进不平衡
1.在学科设置上长期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统筹设计。在学科发展史上,极少出现类似党的建设学科设置直接由党中央国务院顶层设计的例子,足见中央对党的建设学科十分重视。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首次学科专业目录的制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党建专业,确定学科名称为“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继续保留这个名称。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4]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党建放在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并列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这无疑是对党建的科学属性的进一步强调,同时也是对党建独立学科地位的重要确认。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这对党建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5],正式明确了党的建设学科归属问题。但是,党的建设成为正式的二级学科至今时间较短,大部分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中共党史学科有关,致力于党的建设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建设的学者群体和学术研究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仍显不足。虽然现阶段党的建设学科在学科设置上已经摆脱了制度约束,在制度上实现了独立,但在实际学术研究中还存在依赖其他学科、学者群体的状况。
2.党的建设学科管理体制中存在与其学科独立地位不符的情况。根据中发〔1982〕53号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党校从1983年开始招收党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秋接国家教委通知,中共中央党校从1987年开始招收党建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合并后,党建教研部保留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相较于党校党的建设学科完备的管理体制,高校系统中党的建设学科体制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部分高校有条件地设置。关于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只有国家层面教育部的发文通知,但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中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党的建设学科人员仍在政治学一级学科内部从事工作,没有完全得到独立。此外,高校党的建设主要的研究载体仍然是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更多的是侧重于学术研究。而且,由于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关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且党的建设研究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对象的研究,势必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难以跳出体制的规制。从事党的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对体制内文件、报告、政策进行诠释性研究,并不能真正做到将研究内容与党建实践工作相结合,限制了党的建设学科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
三、党的建设学科的内外困境的合理消解
推动党的建设学科科学健康、独立成熟地发展,要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学科内外困境的合理消解,其基本路径是“强内优外”,即大力强化学科理论化建设,增强学科理论成熟度和现实解释力;着力优化学科现存外在社会建制,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达到“内盛外优”的效果。
(一)大力强化学科理论化建设,推进“强内”发展
1.葆有高度学科信仰,强化学科自觉意识。学科信仰是学科自信的表现,是对本学科的前途、发展及成长葆有充分信心,是学科群体坚定学科理念、维护学科立场、展现学科观点的稳定心理状态;学科自觉意识是学科群体在学科发展演进过程中自主性、主体性的表现。党的建设学科中高度的学科信仰和学科自觉意识,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学科理论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石。
2.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夯实学科理论基石。学科理论研究三大基石,包含学科原理论、学科史论和学科方法论。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构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基石。因此,因时因势地不断深化学科理论发展,筑牢学科理论的基石,才能适应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提升党建学科理论研究的质量,第一,要坚持党的建设研究的问题导向,针对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来开展研究,善于捕捉真问题,例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问题、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重构政治生态的问题等。第二,要着力对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思想建党的问题等,都是事关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基础性的大问题,党建学术研究必须在这些问题上有所作为,回答党的建设的重要关切。[4]
(二)优化学科外在社会建制质量,夯实“优外”工作
优化外在社会建制的质量可以保障党的建设学科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学科自身的全部优势。总之,优质的外部条件对于学科理论化建设有着积极有效的催动效应。
1.优化整合学科外部资源。不可否认,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多数高校都已经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设置了相关系部,加之各地各级党校发展的日趋成熟,在党的建设学科中的基本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细细辨别可以发现,党校系统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现任党政领导干部,日常教学也多以问题为导向,偏重专题教学讨论,而这与高校党的建设学科体制存在着建制化的差距,高校面向的是青年学生,其主要教学方式也多为课堂知识讲解,在高校系统中党的建设学科体制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部分高校有条件设立。
为此,打破学科组织之间的壁垒障碍,就需要不断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学科资源,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各类党建学科外部资源。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地各级党校以及各类党建研究会,可以探索从三个方面逐步提升外部资源的整合性:一是党建研究项目和课题间的资源整合,依托上述三类单位中的项目资源优势,不断壮大学科研究力量,提升学科研究能力,以此提高党建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促进党建学科研究成果转化,将党的建设学科研究成果与第一課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学相长,构建在教学实践中推动理论成果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的协作与合作,拓宽学科建设工作面,推动在高等院校、党校系统中成立研究中心,面向社会挖掘党的建设学科优质资源,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推动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强与党建研究会等组织的科研协作,通过合作共享,推动学科整体发展。
2.优化行政与学术之间的关系,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当前,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得到了日趋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六个一”,即一个根本原则、一条指导方针、一条工作主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基本要求和一个基本目标的党建工作格局全面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基于此,诸多具有明确导向性政策文件出台,形成了一批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党建实践和理论创新,使得党的建设学科获得了强大的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政对学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是行政与学术之间的最直接的作用关系。
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与行政工作仍然有着很大的区别。党的建设学科涵盖的应当是基础原理研究、历史发展研究、经典著作研究以及现实应用研究等四个大的类别,而行政工作中产生的应然性的政策导向及理论创新,在与学科理论研究相适应时,应当做好整体性的归纳解构,按照学科研究的思路对政策性文件和理论研究成果加以分类整理,将作为实践层面的行政工作与作为理论层面的学术研究融为一体,实现以“内化”的方式将政策性的行政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中,进而丰富学科建设的理论内涵。
3.优化学科队伍建设。学术共同体的真正形成是学科充分成熟的标志之一。而学术共同体是学科规训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对优化学科队伍,培养学科新人,推进学科理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从事党建研究的队伍较为庞大,行政机关、党校、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中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均是重要力量,但这其中也伴随着身份类别繁杂、人员结构失衡以及多数人员学科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因而这样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尚未能够获得较高程度的认可。党建学科化建设的实现,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队伍作为依托。要采取校外引进加自身培养的方式,合理地培养学术接班人。充分发挥老一辈“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学术骨干和学术新人。积极改善和创造条件,畅通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上升渠道,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引导学术骨干开展对外交流,培养学科人才。合理优化学科队伍建设,强化新人培养规范性,才能够不断推动学科社会建制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党的建设学科建制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要正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也要看到党中央和国家对于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的重视以及为其创造的历史机遇。虽然党的建设学科建制化面临着内外建制化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有悖学科理论化建设发展的规律,作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有必要也有责任脚踏实地从学科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党建实践积极从事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强化学科理论化建设的基础。党的建设学科在未来定会得到深入全面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为党建工作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吉峰.党建学科化刍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5):63-69.
[2]齐卫平.党的建设科学化与党建学科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3):39-43.
[3]罗心欲.对新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定位的思考[J].岭南学刊,2018(4):89-95.
[4]郑吉峰.党建学科化:缘起·使命·路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20(5):84-88.
[5]卢先福.党校党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13(5):86-89+36.
责任编辑 王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