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东精神 穿越时空

2022-03-11艾红霞

企业文明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一流神东矿井

艾红霞

岁月悠悠,河水泱泱,乌兰木伦河流经神东矿区一路逶迤而下。昔日煤块倾轧碰撞,沿岸百姓倾村出动捞河碳的场景,已经渐渐被前赴后继的建设者团结拼搏、掘地火照昊苍、开发建设世界级大煤田的火热场景所替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36年间,中国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简称:神东)为国家开采出超过32亿吨的优质煤炭,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神东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拉动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顺应时代要求,经过多方努力,“陕北有煤海,优质易开采”的信息传递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神府、东胜煤田开始同步开发。

1987年6月,韩城矿务局的72名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千里北上支援神府煤田开发。途经榆林城时,其中的34人留在神府分公司机关,其余的38人作为先遣队,在矿长樊治国等人的率领下,继续北上大柳塔建设煤矿,被业内人士赞誉为神东“38军”。

当时各方投资没有到位,而当地每年寒冬降临早,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生产和生活环境都非常差,如果不在11月份冬季来临之前做好必要准备,38人要么困守当地,要么就得暂时撤退回“老家”,等来年三四月开春之后再作打算。暂时寄居在大柳塔林场的矿长樊治国和副矿长闰发、朱顺义、高登榜等人商量后,觉得不能坐等,得靠共产党那个老“法宝”:白手起家,自己动手干。

“有条件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矿长樊治国一声令下,38人分成4个组,分头出击。樊治国跑到神木建行找银行领导申请到200万元贷款。贷款到手后,他们一方面安排征地30亩,自己动手3个月盖起3 000平方米的临时住宅;一方面计划主副井必须掘进50米,以便冬季地面封冻后井下可以继续施工。

大柳塔煤矿筹建初期的一个冬天,天寒地冻,樊治国在一次外出时遭遇汽车中途熄火。他和司机两人配合,司机在驾驶室给油打火,他在车头前用摇把摇发动机,一不小心摇把脱手反弹,把他的左臂打骨折。他坚决不去医院治疗,强忍着疼痛找来两块木板,把骨折的地方简单固定后继续赶路。回到矿建工地后,他不能抱电钻打眼,就吊着一只手臂开吊车,或到附近河里破冰挑水做饭。当地一位老乡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将自家仅有的10枚鸡蛋送给他,说:“你这股子劲头,让我想起了红军的‘长征精神’!”

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求实务实,鞠躬尽瘁,献身煤海,神东精神此时虽未完全被精准概括,但已经在行动层面悄然萌芽,展现出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1987年底至1988年初,又有129名干部、工人先后北上,投身大柳塔煤矿建设,成为与神东“38军”并称的神东“129师”。

神府分公司首批开建的大柳塔煤矿最初按30万吨/年井型设计,随着对建设现代化矿井认识和实践的深入,先后变更为60万吨/年、120万吨/年,于1987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

1990年1月16日,大柳塔煤矿突破传统设计思维,矿井改扩建为600万吨/年,按平硐、斜井各300万吨/年生产能力一次设计、分期建设。无论是240万吨或360万吨的分期规模还是600万吨的总体规模。大柳塔煤矿开创的井工煤矿设计建设模式,对当时的国内井工煤矿而言,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开先河之举,接着在煤田首批开建的重点矿井以及随后建设的煤矿中得到推广,多按300~600万吨产能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作出变更修改。

1991年5月,神东原来的母公司华能精煤公司结合矿区开发实际,比较完整地提出“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内容,同时提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奋战十年,争创一流,把神府东胜煤田建成矿电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具有自己特色的國内第一流现代化能源基地,以及基本建设创一流、生产经营创一流、安全生产创一流、企业管理创一流、物质文化创一流、精神文明建设创一流,党的建设工作创一流的模范矿区战略规划、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这是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史上,首次对企业精神作出的文字表达,它成为后来神华及神东“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企业精神的雏形,并围绕战略目标提出“七个一流”等战略规划,形成神华及神东企业精神的源头。

2001年,大柳塔煤矿(大柳塔、活鸡兔两井)完成商品煤1 500万吨任务目标,成为神东矿区第一个千万吨矿井。以大柳塔煤矿为样板,神东全面推进所属各矿井技术改造,优化矿井设计,扩大井型规模,提高装备水平,从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提升矿井生产能力,并全面实施矿井综合自动化改造。后来,榆家梁煤矿、补连塔煤矿、上湾煤矿、哈拉沟煤矿、保德煤矿、石圪台煤矿也陆续建成千万吨矿井。

截至2005年12月23日12时,神东当年累计生产原煤1.00013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率先实现国务院13个亿吨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规划创建目标,开创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新纪元。2010年,神东原煤产量突破2亿吨,成为国内首个两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2012年,神东自产原煤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

神东不断探索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十三五”期间,陆续建成国内领先的锦界智能煤矿建设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大柳塔亿吨级区域煤矿集中控制项目示范工程和上湾智能选煤厂示范工程;榆家梁煤矿、锦界煤矿、石圪台煤矿首创三种智能综采模式;实现井下4G和地面厂区5G全覆盖,构建了矿区全时全融合数据仓库;固定岗位逐步0值守;5大类煤矿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全覆盖。

截至2020年底,神东已建成15个智能综采工作面、1个智能化选煤厂、现场试点21类64台井下机器人,13个矿井的86条主运胶带机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固定岗位减员33%,为开启“十四五”大幕孕育发展先机。为更好地发挥发展新优势,到2022年,神東计划建成3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提供煤炭产业“智能样板”。

多年以来,神东人在无数先进典型和榜样的引领下,瞄准世界一流,大胆突破传统思维,矢志“创新创造、领跑领先”的梦想与追求,自觉承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责任,肩负着引领煤炭行业发展的使命,在昔日荒漠、一片不毛之地上,成功打造出两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

2017年4月19日凌晨4时40分,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神东救援人员持续奋战77小时,将6名遇险矿工全部救出。2017年8月9日一大早,绥德县一家商务大酒店门前就围满了送行者,有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早知道今天要走,就叫一班吹手把你们送过千狮桥!”榆林市子洲、绥德“7·26”特大洪灾发生后,神东共出动救援人员2 269人次、车辆1 030台次、救援设备111台套,投入设备物资总价值5 636万元。神东抗洪救灾党员突击队得到了绥德、子洲县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神东人是新时期的八路军”“绥德人民感谢共产党、感谢神东人”“神东人就像部队一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感激赞誉之言不绝于耳。截至2021年7月26日,神东救护消防大队累计处理各类事故3 542起,其中井下172起,地面火灾、交通及其他事故3 370起,553人获救,挽回经济损失约14.9亿元,为保障矿区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神东矿区开发前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生态脆弱,属于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多年以来,神东与地方的关系由最初局限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关系,发展成为深化合作、互惠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带动周边相关配套产业发展,间接带动和创造的就业岗位达6万多个,有效促进了矿区本地籍大中专毕业生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神东坚持开发和治理并重,通过“三期三圈”空间立体化布局开展生态环境防治,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11%提高到65%,绿化植物种类由16种增加到近百种,微生物和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增加,风沙天数由25天以上减少为5天以内,降雨量不均匀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基于稳定优良的绿色发展基底,神东大力发展沙棘等经济林,在大柳塔、哈拉沟沉陷区累计种植大果沙棘12平方公里、255万穴,种植中国沙棘20平方公里、288万穴,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让矿区的老百姓端上生态经济的“金饭碗”。

2019年5月7日,神东承担帮扶任务的两个定点扶贫县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吴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神东累计在米脂、吴堡两县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 478万元,实施了小型农业园区、日光大棚、特色农产品等多个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 029万元,实施排洪渠、停车场、太阳能路灯、跨河大桥、净水器安装、安全饮水等项目,28个贫困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扶志更要扶智,神东通过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为贫困县培养脱贫攻坚人才,2020年组织培训扶贫干部758人、技能人才482人、电商60人;招聘贫困大学生50人、转移就业12人。

36年来,“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神东精神不断被赋予更多的时代涵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长河浩荡,精神不息,踏上新的历史节点,神东人将赓续传承、大力弘扬神东精神,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高价值创造、高水平生活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奋力“二次创业”,在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中开新局,迈上现代煤炭企业发展的新高地。

(责任编辑:杨 梅)

编者心语

伟大事业孕育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推进伟大事业。中央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是国之重器,他们伴随新中国诞生成长,托起了国家繁荣富强的追求与梦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中央企业形成和培育了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具有行业特征、催人奋发向上的先进精神,神东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中央企业先进精神一样,神东精神从悄然萌芽、繁茂生长,到粲然绽放、发扬光大,整个发展过程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不断激发着广大干部职工振兴企业、产业报国的壮志豪情。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党的领导下,在神东精神的激励感召下,神东人在昔日的荒漠上成功打造出一个两亿吨级绿色煤炭生产基地,在质朴苍茫的黄土地上建设起山清水秀的幸福家园,世界级新煤都在中国西部快速崛起。随着一项项纪录被打破,一个个奇迹被创造,神东树立起中国煤炭工业的新标杆,对我国乃至全球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神东的宝藏是黑色的,神东的大地是绿色的,神东的精神是红色的。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的神东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推动神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891500589250

猜你喜欢

创一流神东矿井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群众路线在管理创一流中的应用
学技术 创一流 争当“应急牛”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广东省盐业集团: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勇创一流
陕西神东总医院赏析
神华神东液压支架油缸拆装机获国家发明专利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