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里的音乐美
2022-03-11陈清华
陈清华
4. 菩提祖师
孙悟空的师父,究竟是谁呢?《西游记》里面说,他就是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那么,菩提祖师又是谁呢?
根据现有的对《西游记》文本的详细分析,有三种观点:如来佛祖、太上老君、东天教主。我认为菩提祖师应该就是“太上老君”。理由如下:
(1)太上老君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他教授孙悟空的知识、本领都属于“道家”的。“七十二变”属于道家本领,“道”讲究变化。佛教中菩萨罗汉很少变来变去,讲究的是如如不动,根本不以变化为能事,但观音菩萨是个例外。原因在于,观音菩萨本就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后来皈依佛门,但还是作为西方佛国安排在东土的大使,经常与道教神仙接触,特别是与太上老君关系密切。
(2)如意金箍棒是在太上老君将其炼成后,辗转让孙悟空寻得并默认其使用的。按照《西游记》中的记载,太上老君炼成金箍棒后,被大禹王用来治水使用。但从历史上看,大禹王在老子之前。我们只好以《西游记》文本的记载为准。如意金箍棒的长短粗细变化并不需要咒语或口诀,是“随心如意”变化,那么,随谁的心如意变化就是由制造者控制的(这根铁棒在东海待了好几百年,龙王一直没把它当成宝贝,因为它根本不随龙王的心意变化)。
(3)太上老君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过程中,明明可以用法宝制服孙悟空,却有意纵容。悟空到兜率宫偷吃金丹时,故意带所有人出去听法,一个看门的童子都不留,让孙悟空偷吃、得到金刚不坏身;在二郎神与悟空打斗过程中,菩萨想要用净瓶打悟空,太上老君抢先用金刚琢打了,就是怕菩萨的瓶子没轻没重把悟空打死;二郎神把悟空捉住,穿了琵琶骨,而太上老君在把悟空放入八卦炉之前,故意去掉穿琵琶骨的锁链,并且在八卦炉中助悟空炼成了铜头铁臂和火眼金睛(八卦炉中是三昧真火,后文中红孩儿吐的三昧真火差一点把悟空烧死;而他在八卦炉中却不怕,肯定是太上老君有意为之,只放烟不放火);而后,故意放出,纵容他大闹天宫。
问题是,为什么要把培训基地设在“西牛贺洲”,并且有“佛教”的影子?这是作者在暗示,培训孙悟空实际上是“如来佛”与“太上老君”的一个合谋。培训基地设在西牛贺洲可以得到如来的庇护,不容易被天庭的人发现(因为天庭的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个石猴了,但后来他们确实不知道他在哪儿学的功夫)。老子不仅仅是道家的创始人,而且是佛教的祖师,在《西游记》中他两次提到自己出函谷关“化胡为佛”的事情。对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表,老子出函谷关是在春秋末期(公元前470年左右),这一时期恰恰是孙猴子寻仙学艺的时期。
太上老君在三十三天,玉帝在九重天(九霄),而且,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身份地位应该比玉帝高;从本领上看,太上老君的本领也远远大于玉帝。但是,天庭的实际统治者却是玉帝。为什么身份高本领大的太上老君却甘愿受玉帝管辖,或者说,玉帝为什么能控制天上地下所有神仙?原因在于,玉帝和王母共同掌握了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就是“蟠桃”。
根据菩提祖师的说法,神仙也好,妖怪也罢(妖怪是没有正式编制的神仙),其基本寿命是五百年,五百年有一劫,很难躲过。
有没有延长寿命,躲过劫灾的办法呢?有的。可以让寿命延长的办法,就是吃天上的“蟠桃”和地上的“人参果”。
太上老君炼制的仙丹有多种,除了可以强身健体的之外,还有“避孕”的仙丹。这也并非信口胡说,在孙悟空身上就得到了验证。在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是“猴王”,性欲非常强,满山的猴子都是他的“孩儿”。孙悟空说,自从皈依佛门,自己就没有了“性欲”(在女儿国、四圣试禅心和收服红孩儿几回都提到)。悟空皈依佛门后根本就没有念经修佛,怎么就没有了性欲呢?八戒怎么皈依之后依旧性欲高涨?原因在于,孙悟空不分青红皂白,大闹天宫时把太上老君炼制的仙丹一股脑儿都吃了,吃了大量“避孕”药,从而导致失去了性欲。
现在说一下孙悟空拜师。他来到一座山前。山门前的对联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其中,灵台、方寸指的都是心字,下联是个字谜,同样是个心字。
而三星洞的主人菩提祖师却是神秘大能,全书仅仅出场一次,但是道行精深,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关于菩提祖师的身份,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书中说,他精通三教九流,说法的时候更加了不起:说一会儿道,讲一会儿禅,三家配合,非常自然。
总之,菩提祖师乃是个精通儒释道三家的人物。他的身份嘛,就算不是太上老君,跟他也有很大的关系。
花果山是阿那耶识,这个识的特点是随心所欲,心想事成。
在时空上,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应该说天上时間过得快,一年就是一天。据说神仙的日子是快活的。所谓快乐,“乐”的东西和高兴的时间往往过得比较快。但细想,天上的时间也是不好过的,一年就是一日,就是“度日如年”。难怪天上神仙老是羡慕人间,所以,比如织女,思凡、下凡的事常有发生。
5.火焰山
《西游记》中,孙悟空扇灭火焰山的火之后,吴承恩作诗一首——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连性自平。
大家看,一借芭蕉扇时,孙悟空拿着“假芭蕉扇”去扇火焰山的火,结果如火上浇油,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把猴子屁股都给烧着了。
看到这里,不由想起自己青年时代曾经读过的一本讲“火”的书,书名叫《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早就绝版了。该书中这样讲:“火分丙丁,心为丁火,属手少阴;小肠为丙火,属手太阳……平人丁火下降,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济丁火,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一般教材里火就是火,不分什么丙丁的)。这些内容看着新鲜,心里当时立刻就有了感觉:这是一个地道的老中医写的!
接着说火焰山。
火焰山是怎么来的?那是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的几块砖,煅烧之后开鼎,被大圣蹬倒丹炉,落下了几块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西游记》是一部通篇都是隐喻的小说。托名李卓吾的叶昼这样说:“罗刹女遗焰,至今尚在。或问:‘在何处?’曰:‘遍地都是。只是男子不动火,他自然灭熄了。’这妇人偏能煞火,所以和尚只得求他。”他认为,火焰山是女性欲望之火的表现。自古以来,能灭火的都是五行中的水,没有人拿煽风点火的扇子来灭火的。
事实上,这把芭蕉扇,正是太上老君用来扇炉子的,你说它是能生火还是灭火?
怎么到了讲述火焰山的故事时,会又冒出一把能灭火的扇子呢?
灵吉菩萨说:“芭蕉扇本是混沌开辟,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可见这是一件至阴之物,什么至阴之物既能生火又能灭火呢?芭蕉扇。有人说,芭蕉扇是妇人之舌,因为芭蕉扇能大能小和金箍棒相似,恰和人类能卷能舒的舌头一样。
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从这个名字和身份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色欲含义。而且,芭蕉扇不仅能灭火,还是万物丰饶的保障。
卖糕粉的老者对孙悟空说:“求得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我们就布种,及时收割,故得五谷养生;不然,诚寸草不能生也。”正和母性相同。
而对《西游记》的作者来说,女性是内心修行最大的障碍,人人都在这火坑之中,叶昼又说:“谁为火焰山?本身烦热者是。谁为芭蕉扇?本身清凉者是。作者特为此烦热世界,下一帖清凉散耳。读者若做实事理会,便是痴人说梦。”很明显,和大闹天宫一样,火焰山的燥热,是内心浮躁的表现。
孙悟空如此英雄,又怎么会没有美女来爱他?即使是好色的妖精女王之类的,都只会找上唐僧。《大话西游》硬扯了一个叫紫霞的陌生人进来,因不忠于原著,未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6.八十一难
《西游记》中一些篇幅涉及中医学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路保护唐僧赴西天取经,沿途遭受“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而这“九九八十一难”,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熟悉中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很可能仿取了我国最早的医经秘录《黄帝八十一难经》。
据《帝王世纪》《文苑英华》《郡齐读书后志》等上百种典籍记载:《黄帝八十一难经》乃渤海秦越人(扁鹊)授长桑君秘术,洞明医道,采《黄帝内经》精要之说,凡八十一章,编次为十三类。其理趣深远,故名《难经》。《难经》每一难皆论述一种病理病因。如《难经·五十三难》:“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为传其所胜也。”《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瘟病……”
《西游记》原著第二十八回有这样一则描写:孙悟空被唐僧撵走了,无奈回花果山,接到群猴的报告,说猎人捕杀了大量猴子。他顿时大怒,作法兴起大风,飞沙走石,驱杀残害众猴儿的猎户,但见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亡,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8]。
这是一首《西江月》词。吴承恩巧用了九个药名:乌头、海马、人参、官桂即肉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有一首嵌有九味中草药的“述志”诗,唐僧以九味中药名来表达心境:“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9]
第四十一回,红孩儿吐出三昧真火,五辆车子上红焰腾空。“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火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生。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10]以此揭示“天人相应”,阐释五行与人们脏腑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借唐僧师徒降妖除魔取经的故事,妙传中华医学之道、济世之仁、活人之术、中和之善;是以文学手法传播本草文化。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和第七十九回讲了一个用心肝做药引的故事。说的是比丘国国王因贪恋美色,身体每况愈下,命在须臾。妖魔化身的国丈所献药方中,要用1111个幼稚男童的心肝做煎汤熬药之药引。当得知大唐圣僧唐三藏来比丘国时,遂要加唐僧之心做药引。孙悟空变成唐僧模样,让国丈剖心肝为引,趁机收服了妖魔国丈,解救了所有被选作药引的男孩。
孙悟空变成的唐僧道:“不瞒陛下说,心便有几个儿,不知要的什么色样。”那国丈在旁指点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 孙悟空变成的唐僧道:“既如此,快取刀来,剖开胸腹,若有黑心,谨当奉命。”[11]……孙悟空变成的唐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地響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地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孙悟空变成的唐僧将那些血淋淋的心一个个捡开与众人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阴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西游记》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吴承恩讲述孙悟空与猪八戒在隐雾山折岳连环洞,除掉艾叶花皮豹子精,救下青年樵夫。这位樵夫与老母相依为命,家道十分贫寒,买不起鸡鸭鱼肉。一贫如洗的母子俩,要摆席以谢,却不知如何感谢救命恩人。樵夫娘儿俩就利用当地土生土长的可食花草,做出了一道道丰盛而有特色的素菜药膳(“野菜宴”):“嫩焯黄花菜,酸齑白鼓丁。浮蔷马齿苋,江荠雁肠英。燕子不来香且嫩,芽儿拳小脆还青。烂煮马蓝头,白熬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烂熟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窝螺扫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品清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甚可夸。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石清华。看麦娘,娇且佳;破破纳,不管他;苦麻台下藩篱架。雀儿绵单,猢狲脚迹;油灼灼煎来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娥儿飞上板荞荞。地菜菇,满地芽,馋得小儿往桌爬。羊耳秃,枸杞头,加上乌蓝不用油。几般野菜一餐饭,樵子虔心为谢酬。”[12]
吴承恩描写的这顿“野菜宴”中,有黄花菜、白鼓丁、浮蔷薇、马齿苋、江荠、雁肠英、燕子香、芽儿拳、马蓝头、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草、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窝螺草、扫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品草、乌英花、菱科草、蒲根菜、茭儿菜、麦娘草、破破纳草、苦麻台、雀儿绵单、猢狲脚迹、斜蒿、青蒿、抱娘蒿、灯蛾草、板荠草、羊耳秃、枸杞头、乌蓝花等数十种。
霓虹闪烁的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忙忙碌碌中,每一丝生活气息都韵味悠长。把精挑细选的食物分享给身边的人,那不是赴宴,是彼此的温暖和激励。
食物,不仅仅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第一基础。它应该有很多含义。烹饪,无疑是一项治愈性的活动。
7.“乌金丹”
在《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中这样描述,唐太宗因答应救泾河龙王,却不料魏征梦斩了这孽龙,于是那泾河龙王来与唐太宗讨命,吓得唐太宗“战兢兢一夜未眠”,“医官出来,众问何疾。医官道:‘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脏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
因为这是神话故事,是因为既受惊恐又加上地府中的冤魂告状,所以才会一夜之间病得这么重,也才有后来的地府还魂,死而复生。但是,医官描述的脉象却是十分精彩,正是临终之脉。
这脉气不正,是因为皇帝是受惊过度,尤其是因为梦见龙王索命,正是那“不干不净之物”所为,而真正的病理原因,当然就是皇帝因受惊过度,正气衰微,再结合御医后面那句“虚而又数”,正是“回光返照”的脉象。因为虚阳浮越,所以脉象虚数。“十动一代”以中医言,代脉的出现是脏气衰微的征象,从现代医学来讲,就是心律不齐,应该也是严重心脏病的脉象。
唐太宗这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病。对于不曾经历磨难的人来说,“相信未来,憧憬美好”或许仅是一句口头禅,但那些经历过磨难的人,必然更加懂得其中沉甸甸的精神分量。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曾说,人的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较多,危害更烈。他在两千多年前作的这一论断,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压力的愈加激烈,显得越来越突出。时至今日,一个人的心理状况不仅与自身的生活、工作质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一个被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比如,带状疱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和心理状况关系很密切。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常见疾病,除损害皮肤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身体某些部位疼痛,像灼烧、像电击、像刀割,是每一个带状疱疹患者难以言表的痛苦经历。在我国,带状疱疹每年影响近300万人。
带状疱疹也属于具有一定自限性的疾病,对于年轻人、免疫力强的人,轻度的带状疱疹可能不用药物治疗也可自愈。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带状疱疹的病情往往会更为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拖延时间更久,造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更高,有很多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足,引发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严重后遗痛。
2020年第三期《中国处方药》刊发《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一文。研究表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可加快皮疹消退,迅速缓解急性期疼痛,并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此外,高、低剂量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大剂量的伐昔洛韦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可见,心理会影响病理。《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有一段孙悟空为国王诊脉治心理疾病的故事。孙悟空一行来到朱紫国,正遇国王患病。
孙行者揭了朱紫国皇榜,为国王治病。他其实就是从药理和心理两方面诊治病人。
孙行者用战国时期名医扁鵲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怕众臣不信,就将四诊合参的医理,说得头头是道:“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孙行者说了一通望闻问切、阴阳表里、虚实沉浮,众臣感觉遇到了高人。
接下来,孙行者故弄玄虚,来个“悬丝诊脉”。书中这样描述:行者将三条金线与宦官,吩咐将线的一头系在国王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一头理出窗外。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
悬丝诊脉之后,孙行者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这一大段描写,把中医学切脉之精要、症状、主何脏腑疾病说得在情在理。
国王应道:“指下明白,果是此疾!”众官人也称悟空为神医。
孙行者断定国王患了“双鸟失群之症”,就是说,他最爱的女人不见了,被人抢走了,相思呗。思久成疾,并发了惊恐症、忧郁症和消化不良症。
人受惊吓和风寒,容易造成肠胃不畅,加之国王食用了粽子这种不易消化食物,就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孙行者道:“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并让医官将经书中记载的八百零八味药、每味三斤全部征调来,以便用时加减。
悟空根据国王的症状确立了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以大黄、巴豆为主药。沙僧说:“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行者回沙和尚道:“贤弟不知,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
猪八戒对巴豆也有妙说:“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涤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行者的回答是:“贤弟,你也不知,此药破结宣肠,能理心膨水胀。还有佐使之味辅之。”
同是巴豆和大黄的药用功效,孙行者却能看到猪八戒和沙和尚意识不到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治好了朱紫国王的病。
孙行者等将大黄一两碾末,巴豆一两碾末、去壳去膜、捶去油毒,并与锅灰、马尿搅和在一起,搓了三个药丸子,名之“乌金丹”,送与国王,并嘱以“无根水”(不落地的雨水)为药引子。
孙行者制的“乌金丹”,其中有马尿、大黄、巴豆,以及锅底灰。马尿腥臊,人闻后就想吐;大黄、巴豆都是泻药;锅底灰的主要成分是炭粉,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人体内的一些毒素。国王分三次吃了丸药(“乌金丹”)后,不多时,腹中作响,大泻几次,病根(秽污痰延脓血,糯米饭块一团,尽是那三年前积滞之物)都行下来也。少顷,渐觉胸心宽泰,气血调和,就精神抖擞,脚力强健。
朱紫国王康复了。
行者药到真方病即除,妙手回春祛沉疴。一时间,朱紫国上下“普大喜奔”。
看了孙行者为朱紫国国王治病的经过,你有什么感想?你说孙行者仅仅用了心理疗法吗?不是,因为“乌金丹”的使用,确实属于对症下药。假如一个女子,患上了“宫寒”,你给人家用“乌金丹”行不行?估计一般人不敢用。用还是不用?这需要辨症之后才能确定。
说起“宫寒”,很多女人都觉得头皮发麻,因为一旦惹上,受到损伤的不仅是子宫,甚至还会影响孕育。“手脚冰凉,你宫寒了”“痛经啊,你一定是宫寒”“备孕好久也没成功,一定是宫寒啦”……“宫寒”一词,似乎成了中医妇科疾病的万金油、最大祸首,仿佛所有的妇科疾病,都可以用“宫寒”来解释。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容易“宫寒”。为什么呢?因为贪凉、吹空调、吃冷饮等不良生活方式,于是,夏季反而是女人惹上“宫寒”最频繁的季节。那么,中医到底有没有“宫寒”这个概念呢?“宫寒”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女性“宫寒”会造成什么疾病?“宫寒”又该如何预防?许多女性对这些问题不甚了解,甚至还存在误区,我们就来捋一捋“宫寒”到底是个啥吧。
“宫寒”是指子宫寒冷吗?
“宫寒”,最早出现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宫寒经闭,不孕病,温经汤。”此后历代中医论著中都有对“宫寒”的描述。“宫寒”并不是一个专有病名,表述成一种症状或者疾病的机理更为准确。中医认为,“宫寒”确实存在,而且是一种疾病状态。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医生李影和王清说:如果把“宫寒”深入剖析一下,“宫”有广义、狭义之分,“寒”也有实寒、虚寒之别。
狭义的“宫”即子宫,广义的“宫”指的是胞宫,包含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的毛细血管、神经、韧带等。
寒有虚实之分,实寒指饮食贪凉、外感寒邪等“外寒”侵入人体,停滞胞宫而导致的寒证,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绞痛,常伴月经错后、月经色暗有血块;虚寒指人体平素脾肾阳虚,“内生之寒”凝聚胞宫,常表现为小腹隐痛,月经量多、色淡,出血不止,伴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等。其实,“宫寒”就是妇科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状态。
“宫寒”会导致哪些疾病?
既然“宫寒”是一种妇科功能失调的疾病状态,那么,经孕胎产乳杂病都可以因为“宫寒”而导致相应的病状。如门诊常见的痛经、闭经、月经错后、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白带过多,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恶露不尽、慢性盆腔疼痛等,这些妇科常见的功能失调性疾病和症状的病因有很多,但“宮寒”确实为其中一个重要而常见的病因病理分型。通过对近30年中医文献的检索,可以看到,无论是寒凝血瘀的实寒,还是脾肾阳虚的虚寒导致的以痛经、不孕、闭经、月经错后、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恶露不绝、慢性盆腔疼痛等最为常见。
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曾解读,痛经、不孕、月经错后、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流产、恶露不绝、慢性盆腔疼痛等均可由于宫寒所致,但其中又分寒凝胞宫的实寒证和脾肾阳虚的虚寒证,且虚实会有不同的全身和局部症状,需要专业医师帮你辨识。
“宫寒”如何具体治疗?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凝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治则宜温化寒湿,兼以行气活血,治疗常以温经类药物为主加减。虚寒的病理机制为脾肾阳虚、胞宫失去温煦,治宜温经扶阳,兼以补气养血,治疗多以温补类药物为主加减。虚寒、实寒均可以通过辨证取穴进行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治疗。
实际上,痛经、不孕、闭经、月经错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病因很复杂,有时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引起痛经、不孕,虽然可以辨识为“宫寒”,但同时可能有较重的瘀血和痰湿的病理机制,需要中西医结合进行针对性处理,比如手术、激素等治疗配合中医的调治。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宫寒”的治疗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识,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调治。
“宫寒”应该如何预防?
“宫寒”的预防实际上和多数中医的养生观一致,需要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几方面加以注意:
1.饮食有节。不可贪食寒凉之品,如绿豆、苦瓜、凉瓜等,尤其应注意少喝冷饮。多食用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
2.保暖。进入盛夏之后,女人们都在展露肌肤、美腿、玉臂、香肩,甚至一大片后背、一小抹蛮腰也尽收眼底。可办公室里空调冷气离你近在咫尺,不知不觉间,寒气侵入身体,“宫寒”也离你不远了。要注意,尽量不穿露脐装,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尤其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也可改善“宫寒”状态。
3.生理期保健。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如经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游泳等。
4.多运动。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气血流通,寒湿不易留滞。
5.中医按摩刮痧。经常按摩涌泉穴,对于固护体内的阳气以及预防“宫寒”都是有很大益处的。如果坚持每天按摩,就可以远离“宫寒”了。还可以刮痧,每隔3~5日刮拭一下腰骶部、小腹等,一直到发热发红,这也是可医治和预防“宫寒”的有效办法。
需要注意,美容院所谓的“暖宫”并不可靠。女性朋友不要被“宫寒”这个词汇吓坏了,也不要被美容院所谓的保健给忽悠了,中医的疾病观是辨证论治,“宫寒”与否,需要通过中医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能一概以“宫寒”论之,而且“宫寒”的预防,我们通过注意日常衣食住行就完全可以做到。
虽然夏季炎热,但却是女人惹上“宫寒”最频繁的季节。建议女性夏季一定要掌握好预防“宫寒”的两个“防宫寒窍门”。第一个窍门,小心空调等寒邪入侵。在办公室备外套或披肩。穿着裙子时,可用披肩护住腿部,尤其是膝盖。丝袜对怕冷的女子也是必需的,以防寒从脚下生。别坐在空调下面。如果座位挪不开,就要多准备一条小丝巾,别让风直吹颈部;如果坐在空调的前面,最好是面对空调,冷风从背后吹着你的背部、腰部,比迎面风造成的伤害更大。别在办公室午休。趴在桌上睡觉会无意中露出后腰,且睡眠时毛孔松懈,容易被寒邪所伤。最好别一直在空调房待满8小时,中午去室外走走,让毛孔接触外界的自然气息,如果体内有寒气也可以发散出来。不要坐“寒”。夏天不要坐有寒气的椅子,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其导热快,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你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第二个窍门,生冷食物要少吃或不碰。比如,冰镇水果少碰。因为冰镇后的食物,吃进腹中容易产生寒气,这些寒气通过体内循环会慢慢转移到各大器官之中,比如子宫,最终使得子宫被寒气侵扰。冰激凌等冰冻食物不吃。因为冰冷食物容易产生寒气,寒气与气血相遇很容易出现凝滞,从而影响气血运转造成瘀血。再者寒气若是跑到了子宫,就会造成“宫寒”。
那么,“宫寒”体质吃什么好?1.吃些热性水果。“宫寒”者可以吃一些性质偏热性的水果。比如,荔枝、桃、龙眼、樱桃、椰子、榴莲、杏等。2.多吃温性蔬菜。“宫寒”者忌吃生冷和一些虚寒的食物,如白菜、白萝卜、椰菜、黄牙白、绿茶等。“宫寒”者要多吃韭菜、菠菜等。3.适当吃当归、阿胶、益母草。当归绝对是“宫寒”者首选药材。当归有“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全身活血”的讲究,所以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阿胶里含有很多对女人健康有好处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治疗“宫寒”很有效,也可治疗女人出血和贫血。益母草对女人调经、经痛、“宫寒”、消肿等都有明显作用。4.受寒后及时喝姜汤或泡脚。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湿发出门时,一定要事后及时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中药泡脚驱寒效果也很好。准备好部分肉桂、艾叶和花椒等材料,将其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煮沸之后将材料捞出,再用其汤水泡脚,除了能驱寒还能帮助温补肾脏。被“宫寒”困扰的女人,在夏季最好也要坚持泡脚。
“宫寒”对女子的肾有伤害,可能导致肾气不足。
对女性月经生理而言,需要肾气的“鼓动”。而女性月经生理的“肾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年龄段是有区别的。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现代中医妇科专家柴嵩岩将之总结为“肾之四最”理论。
肾为先天之本,禀受于父母之精。在胚胎形成之前即已存在,待人出生之后又得后天水谷之精充养方逐渐成熟,此乃“肾生最先”。
肾气禀受父母之精而来,但在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无表现,相对于心、肝、脾、肺等脏腑功能,实在是“迟到”矣。直到“二七”(14岁)天癸至,下部脉道通畅,肾气鼓动充实的太冲脉,方可有“月事以时下”的生理现象出现,此乃“肾足最迟”。
女子经过经、孕、产、乳阶段或屡患疾病,致体虚,肾气耗损,待40岁左右肾气逐渐减弱,面部、头发、肌肤均已明显看出肾气不足之征,待50岁左右肾气衰退,而此时人体其他脏腑依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此为“肾衰最早”。
凡治女人之症(与女性生理相关之疾病),皆需了解并掌握女性肾气盛衰规律,时时注重维护肾气,补益肾气,维持气血阴阳平衡,以维持月经生理与生殖机能正常。由此,相对于心、肝、脾、肺等其他脏腑功能,“肾最需护”。
柴嵩岩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肾之四最”学说,以顺应周期规律、顾护阴血津液、用药轻柔以克刚、调整气化功能、补肺启肾为临证思辨特点;以舌诊、脉诊经验为特色认证技巧。这一学说,完整而自成逻辑,分别在女性月经生理理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医辨证思辨方法、舌诊脉诊认证技巧诸方面,充实、完善了现代中医妇科学理论。
柴嵩岩提出凡女人之症,皆不能离开女人之阴血问题,并提出:“五脏六腑,皆可令女人月经病。”五脏六腑功能正常,精血充盛,其有余之血注入血海(冲脉),冲脉有济而“月事以时下”。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精血不充,无有余之血下注血海,“冲脉无所济则无所溢”则导致闭经。养护阴血的理论,反映了柴嵩岩临证妇科病以阴血为本的证治思想,即阐释女性“阴常不足”之生理特点,辨证重视阴血不足之病理,论治注重滋养阴血之思路。
柴嵩岩还提出“二阳致病”的学术思想,认为女性闭经病,与阳明病变关系密切。《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胃与大肠是手足阳明之经,称为“二阳”,二者受纳、传导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女性月经生理与生殖功能。
一个合格的医生所作所为,须严谨、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回忆恩师陈慎吾时,柴嵩岩说:“陈慎吾先生由《伤寒论》讲到《内经》《金匮要略》,再到《温病条辨》,将几个学科理论有机相连。他告诉我,《伤寒论》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中的经方,更在于蕴含其中完整的辨證论治体系。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解释了证、方、药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了六经病脉证并治,临证便能得心应手。”
在炎热的夏季,“宫寒”患者反而比较多。到了秋天,“脏躁”的现象则比较多。秋天正是红枣大量上市的季节。红枣药食兼用,更是名医所创治疗“脏躁”的名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药味。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是妇女脏躁病的常用方,专为治“脏躁”而设:“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躁”是一个中医病症名,表现为无缘无故而发悲愁、烦躁,或为芝麻小事而哭泣、易怒,或伴有失眠,频频打呵欠甚至昏迷等,属于抑郁性精神病症。中医学认为,此病症多由阴虚血少、心神失养所致。凡具有上述表现而符合此病机者,无分男女老幼,皆可使用甘麦大枣汤治之。
此方组成简单,药仅三味,全是平常可食之物,充分体现了药食两用的精髓,功能为养心安神、甘缓和中。常用剂量:小麦15克~30克,甘草9克,大枣7枚~9枚。水煎成汤,饮汤食枣即可。大枣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方中重要的药味,所以古代医生有时干脆简称此方为“大枣汤”。古代名医应用本方有确切的疗效,并有验案流传。
南宋名医许叔微(1080年~1154年)遇到一位妇女患了脏躁病,“悲泣不止”。他想到了大枣汤这一古方,于是备好了药给她服用,还真灵验,“尽剂而愈”。他将这一成功案例载于《普济本事方》中。
南宋时,有一位叫程虎卿的,其妇人在妊娠四五个月时得了脏躁病,“惨戚悲伤泪下”,求医拜神都治不好。朋友管周伯告诉他说,我家先人曾经告诉我,治这种病用大枣汤就行。程虎卿把方子抄来,“借方治药”,竟然“一投而愈”。妇科名医陈自明(1190年~1270年)得知后,就收录在了《妇人大全良方》中。甘麦大枣汤主治的这两则病案很有代表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二十九卷论述大枣时,一并收录。
从张仲景创制到今天,此方一直是中医治疗“脏躁”常用的方剂。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扩大了应用范围,凡神不守舍、情志抑郁属于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致者,都可以在本方基础上加减。甘麦大枣汤确有镇静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缓解急迫性痉挛的作用。现今临床更将甘麦大枣汤加减,扩展应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不眠症、幼儿夜啼症、百日咳、梦游、癫痫、胃痉挛、窦性心律不齐、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及易疲劳、频作呵欠等见有心悸脉促,凡属于心经气阴两伤病机者,皆宜。但属于阴虚火旺或痰火上扰所致,则显然不是甘麦大枣汤的适用证。
忽然想起民国时期张锡纯,那真正是个仁心大医,他精读古代医药典籍,勤修现代医学原理,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非常实用。张氏的方子相当好用,病人高烧不退的时候,就用过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效果很好。清代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和明代的《寿世保元》等都是我的最爱。想当初,为了买到全套的经典《寿世保元》,不知道跑了多少家书店。
经典是什么?《说文解字》云:“典,五帝之书也。”《尔雅》言:“典,经也。”自古以来,凡成大医者,无不重视经典。汉代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后世立之为医圣。张仲景引经据典而作《伤寒论》,《伤寒论》又为后世传承之经典。唐代大医孙思邈“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后世尊其为药王。金元大家李东垣,研经读典,根据《黄帝内经》“阴虚生内热”“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等理论,提出甘温除大热、火与元气不两立等理论,并开创脾胃学派,被后世奉为脾胃学始祖。
清代医学大家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书中指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徐氏所说的汉唐以前之书,即是《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目前中医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奉为四大经典,学习这四大经典是成就医道必经之路。吾辈励志于医道者,必当笃学之、精研之,方可步入中医学大道。
温故知新,说古论今。没病人的时候,就看书,看书往往会入了迷,外界的一切浑然不知,置之度外。家人叫吃饭的时候,都得喊好多声才反应过来,笑眯眯地把书合上,洗一洗手,然后吃饭。
古人说,“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过去那些仁心大医,对穷人和叫花子基本免费,有粮没钱的拿粮换药,过了几年,就可以在家里置个粮仓,买上十几亩的土地,雇两个长工。一家子,日子过得很温馨。只要有手艺,总是会有碗饭吃的。
8.唐僧
虽然我正当少年 正当少年
虽然我面慈心软 面慈心软
为求真经不怕难
多少回面临生死险 面临生死险
战兢兢 叩念弥陀
置之度外心也安
最怕这女菩萨苦苦纠缠驱不散
怪不得英雄难过美人关 难过美人关
虽然我正当少年 正当少年
虽然我面慈心软 面慈心软
奋志远行登佛地
哪能够意马心猿 意马心猿
松岭花仙情切切
女儿国主意绵绵
怎奈我心如月朗 心如月朗全无染
浓情蜜意也枉然 也枉然
望佛祖 坚我意志壮我胆
保佑我功德圆满取经还 取经还
这是86版《西游记》中大家都熟悉的插曲《唐僧抒怀》。
唐僧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按照吴承恩的笔墨着重点,《西游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主角是孙悟空,讲了他出生、学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
第二个部分,主角是唐僧,讲了他出生、剃度、报仇、取经的经过。
第三个部分,主角是取经五人组(大无畏精神代表者唐僧、自由斗士孫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和尚、丰神如玉小白龙),讲他们历经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
这里重点说说唐僧。
唐僧是个啥样的人?这得先从唐僧的父母亲说起。在《西游记》的《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中有交代:唐僧的父亲叫陈光蕊,唐僧的母亲叫殷温娇。
在这一回中,陈光蕊中了状元,骑白马招摇过市,路遇丞相的小姐殷温娇抛绣球招亲,那绣球“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俩人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
用今天的话说,陈光蕊成了丞相之女殷温娇的老公。
原著中这样写:“唐王御笔亲赐状元,(陈光蕊)跨马游街三日。不期游到丞相殷开山门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未曾婚配,正高结彩楼,抛打绣球卜婿。适值陈光蕊在楼下经过。”[13]
“不期”“适值”“经过”,总之,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缘分。
当晚就拜了堂,也就是古人说的“共入兰房”了。正所谓“真快活!状元易中,此景难逢。”第二天一大早就携美妻赴任去了。
人生最美的事全让陈光蕊占了。大喜之后,必有大悲。此所谓“过犹不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叫“和谐”。和谐观念的内容包括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无过不及的行事原则;基本思维包括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中和思维、直觉思维和意象思维。大家看,《黄帝内经》在整体观、脏腑理论、病因病机和治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和谐思想的内容。
话说,陈光蕊和殷小姐结婚当晚,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欢饮一宵。二人同携素手,共入兰房。次日五更三点,太宗命光蕊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光蕊谢恩出朝,回相府,携妻前往。
“我此去只月余就回。”原著中这句话,说明路途之遥远。远离家乡,路途遥远,难免生出“独在异乡为异客”一般的乡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也只有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和对亲友的慰藉了。远离故园,何处寄托乡愁?古代诗人纷纷写诗,描写这种愁绪:“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悠悠洛陽道,此会在何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陈光蕊此时此刻的心情,除了舒畅,也有离愁。他带着老婆和一个家僮,到千里之外的江州赴任。“不觉已到洪江渡口。只见艄公刘洪、李彪俩人,撑船到岸迎接。”于是,陈光蕊夫妇误上了贼船。“光蕊令家僮将行李搬上船去,夫妻正齐齐上船。”就在当天夜里,陈光蕊遇害。“将船撑至没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尸首都推入水里去了。”先杀家僮,次将光蕊打死, 抛尸洪江。
也就是说,到了洪江渡口,艄公刘洪、李彪见色起意,杀了陈光蕊和家僮,逼小姐顺从。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
小姐万般无奈,只得顺从了刘洪。
更离谱的事情是:刘洪穿了陈光蕊的衣冠,带了官凭文书,同殷小姐一起,往江州上任去了。
刘洪,一个水贼,居然敢冒充朝廷命官,还带着个活证人,难道他不怕殷小姐举报吗?殷小姐并没有揭穿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怀孕了,怀的是状元郎陈光蕊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转盼之间,不觉已到江州。”
按医学常识,一个女的在受孕后,出现妊娠反应的平均时间是在40天或45天以上。那殷小姐怎么在不到一个月就确认怀孕了呢? 这个交代也很奇怪。
难道,这就是世界上的人心吗?刘洪也确实深谙官场之道,行事分寸恰到好处,才得以18年来不升不降不调不露。否则,一个水贼又怎么能够胜任得了!不露出马脚才怪咧!
殷小姐生下孩子(陈玄奘)后,因担心孩子安危,偷偷地将他放在箩筐中,顺水漂流到金山寺前。金山寺一个老和尚发现并收养他了。这个时候,她完全可以报警啊,可她为何仍不作声?
小唐僧被丢到江里,也算是命大,“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被金山寺一个叫做法明的和尚捡到了。书中写道:“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起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起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小唐僧的童年时代,都是在庙里度过的。难怪,他的性格中缺乏幽默感了。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那时物质很匮乏,没什么零食吃,顶多就是花生、瓜子、冰糖葫芦;也没什么玩具,充其量就是家里的桌子、椅子或者墙角或树下的蜘蛛、蜗牛和蚂蚁,当时也说不上有多开心,但生活不单调,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下水捉泥鳅可以兴奋一整天,树枝和泥巴可以开心地玩几年,也没觉得乏味。当时,也没有什么电子产品,没有微信微博,直到我上高中,全村里才仅有一两台黑白电视。我们经常玩的游戏,比如抓石子、跳绳、踢毽子、推铁环、摔泥巴等等。对比我们的童年,感觉现在的孩子物质是丰富了,可生活也电子化了,乏味了,在个别地方,新鲜空气、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都成了稀罕物,他们童年的回忆中可能包含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和禁足等等。
接着说小唐僧(江流)吧。
当江流18岁的时候,这个老和尚给他削发为僧,并起法名为玄奘。这个老和尚,仿佛是这一事件的“总策划者”——也许,是观音菩萨安排来的一个人。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刘洪这个水贼,冒充朝廷命官,竟然长达整整18年!这叫什么事嘛。殷小姐出嫁后没回过娘家,她家人竟然也没有发觉。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至少应该有书信来往啊!整整18年,一个官家的大小姐和杀夫仇人同床共枕,白天伺候他吃,天黑了陪他睡。18年,6570个夜晚。天天忍着,她怎么受得了呢?为什么不复仇?这不符合逻辑啊。陈光蕊结婚仅10天左右就死了。而殷小姐居然已经确认怀了孕。陈光蕊结婚的次日,就赴任去了。这有明确的时间记录:“离了长安登途,正是暮春天气。”正月、二月、三月,是春天,“暮春”,最迟不会迟过三月。
而殷小姐弃婴江中的时候,是几月呢?原文交代:“取贴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贴身汗衫,肯定不是什么厚衣服,并且只是一件,所以可以确认是在热天,最迟也是初秋,总之不会太冷。按三月结婚就怀孕算,怎么也得到寒冷的冬天才能出生。不会在热天出生,而在热天出生,就恰恰证明了只是三个月就出生了!
所以,有人推测,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也并非没有道理。
南极星君对温娇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也就是说,殷小姐要生的这个孩子,是观音菩萨“送”来的。那么,这就说明观音菩萨对这一切早就知道。菩萨及其下属,是这一事件最早知情的人。
菩萨记的账,就是那一本所谓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簿子,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这样交代: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这个簿子里面记的都是大难,从金蝉遭贬开始记录的。
一出世,唐僧就几乎被父母做掉了(差一点儿就被“淹杀”),这算是一难。和父母仅仅只生活了一个月,到了满月的时候,被母亲抛入江中等死,这也算得上是一难。
看原小说,吴承恩的交代简直漏洞百出,似乎说不通。
生活,没有剧本,原本荒诞,基本上不会按照剧本发展,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太多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也无法较真。
故事的结局是:陈玄奘18岁后到京城报信,捉了杀父仇人,拿到江边渡口祭奠,活剜了刘洪的心肝。然后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团圆,后来殷小姐,竟然从容自尽了。
陈光蕊复活,一家团圆。原本是个大团圆的结局,结果呢?殷小姐从容自尽了。实在荒诞。看到这里,有人替作者着急,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
其实,看完全书,我们才知道,上天自有安排。如来佛吩咐观音,要事先“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那么,取經路线和方向是观音安排、然后报如来佛批准的,就连何处何地设什么妖怪都是安排的。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菩萨安排好了的。“新科状元”是安排的,“水贼”也是安排的。观音菩萨还要让唐僧长得和陈光蕊“形容无二”。因为唐僧是观音菩萨选定的一个取经人,观音菩萨让唐僧长得和陈光蕊“形容无二”,这是她做下的一个独特的“标记”,以防止将来认错了。也就是说,唐僧出世,是由观音菩萨“引送投胎”的。观音菩萨就像这世上大多数高人一样,出场不多,却在暗中操纵着所有一切。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在影响着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正如《道德经》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清朝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为什么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道理也许就在这里。
《西游记》第十二回,唐太宗请天下高僧做法事,热闹非凡,观音菩萨杂在众人丛中,也去观看:这菩萨直至多宝台边,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观音见到唐僧的长相是“明智金蝉”之相。一眼就认出来了。小说中这样描写:“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14]
“江流儿和尚”就是唐僧。唐僧的乳名,叫做江流。
唐僧是金蝉长老转世。金蝉长老长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唐僧就是陈光蕊(“光蕊”与“明智”相对应。取“光明睿智”之意)的长相!
看似矛盾的表象背后,有着一个统一的载体。这正是《西游记》作者的高明之处!殷小姐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自行复仇,但是她没有复仇。那么,很明显,这个故事一开始就设计了结局:这个“血海深仇”就是专门留给儿子陈玄奘长大了来报的,而不是给她来报的。
《西游记》原著第十二回中,观音鼓动太宗去西天求经,玄奘挺身而出。(太宗)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唐僧)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太宗大喜,认了玄奘做御弟,送远征异国的一匹马做代步工具。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15]
从此之后,唐僧就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一路上收了白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个徒弟。
9.传经
86版《西游记》里的女妖精,要么是想着法子吃唐僧肉,要么就是爱上了他。那位翩翩起舞、手拈桃花的杏花姑娘,那一声“何必西天万里遥,欢乐就在今朝”,让人觉得妖怪也挺可爱,面目不再可憎。你看,那个私自下凡的玉兔精,干脆用法术将唐僧绑进洞府,妄图“生米做成熟饭”。
也只有唐僧,才能坐怀不乱。
在《西游记》原著中,吴承恩为什么要将陈玄奘起名为唐僧?唐僧即糖生。就是说做人如果能够让他人感觉到像糖一样甜,那么在什么地方都有生存的空间。
观音菩萨引导唐太宗去西天取经时,空中飘下偈语:“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游记》并不是讲“取经”的故事,而是讲“传经”的故事。在第八回中,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伽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16]
为了传经,所以观音菩萨精心设计了“泾河龙王冤案”“唐太宗魂游地府”“陈玄奘杀父逼母冤案”“水陆法会”等一系列事件。其实,根本没有人愿意冒险费力去西天取经,唐僧是因为欠了唐太宗的人情,同时也被恭维到了不得不挺身而出的地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则是赎罪去了。如来佛想把佛教传到大唐(南赡部洲)。
在《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因唐僧没有给阿难、迦叶“人事”,而得到“无字经”,回去问如来,如来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17]可见,如来非常重视“生计”问题。
观世音菩萨在宗教方面的基本含义,就是“大慈悲”之意。大爱无敌,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神通,这与现代的心理学、管理学理论也不相悖。《西游记》整个西行的路途中必定要遇到各类的魔障,暗喻就是整个修行事项中会遇到的困难问题。请观世音菩萨运用“慈悲观”来化解这些事项中出现的魔障,这就是《西游记》中的隐喻。
妖怪们无一例外,都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常听人言,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什么后来选定了“金蝉子”为取经人?应该是他们找到了新的长寿秘訣,不需要吃“金蝉子”的肉,而可以利用“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来引诱普天下的妖精,从而,厉害的让他皈依我佛,为我所用;不厉害的就让孙悟空直接打杀,肃清天下。
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也许你不喜欢他,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是他很重要,他是推动剧情的重要角色,他就像电影中的那个“不死的007”。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选中唐僧作为取经首领呢?按说唐僧是取经队伍中最软弱也最没本事的,降魔除妖的本领甚至不如当坐骑的白龙马。这里有一个奇怪的文学现象,就好象《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刘备是最没本事的,但刘备是大哥,还当上了皇帝;在《水浒传》里,宋江在梁山兄弟中也是最没本事的,但宋江是大哥,坐头把交椅。
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大闹天宫,所向无敌,可是,他在跟着唐僧这个“无能”的人取经时,就变得功力大减。这也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了唐僧的“无能”。
最“无能”的唐僧却是师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东坡的自我调侃:“唯愿我儿鲁且愚,无灾无病到公卿。”难得糊涂。当师父的有时不能太聪明。现实生活中,自作聪明很容易,真正作到“拙”或“守拙”的,其实不容易。
话说回来,唐僧有几大先天优势,无人可比。第一,唐僧是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第二,唐僧是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送子,命定“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金蝉子与观音本是熟人,伏笔早埋下。第三,唐僧现世血统高贵,出身名门,是当朝丞相的女婿陈光蕊的儿子。第四,唐僧一出生即被抛于江中,可谓多灾多难,对灾难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干一番大事,必须具备一定的承受力和抗打击力。第五,唐僧出生后被抛于江中,顺流而下,被金山寺长老救起,即入佛门,说明唐僧自出生起即有佛缘,并有佛性和慧根,定力较强。第六,唐僧长得天庭饱满,仪表堂堂(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奇丑近怪,人见人怕,《西游记》字里行间常反复贬孙悟空为痨病鬼、雷公等。长得奇丑,这是无法跨越的先天心理障碍)。相貌对于一个人极其重要,孔夫子也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这也是为什么黑宋江要千方百计、拉仪表堂堂的陆俊义入伙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国演义》里,曹操可能是最有能力、文采最好的人,但他却不像刘备、孙权一样有帝王的仪表,这也是曹操的心疾之一。第七,唐僧是取经队伍中最为干净的一个,属于有德而无才之人,不像其他人都是犯过重大错误、有前科。孙悟空曾经大闹过天宫,猪八戒曾经醉入广寒宫调戏嫦娥,沙和尚曾经失手打碎琉璃盏,而三人犯错的时间都在蟠桃会会期。白龙马因纵火烧了殿明珠,违逆了父王。《西游记》第九十二回讲唐僧渡河成功,上了灵山,反复向三个徒弟道谢,孙悟空回答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加持,喜脱了凡胎。”这话说的是心里话,在理。第八,唐僧为头领的取经队伍,得到观音支持、如来认可。其他人要修成正果,务必要认唐僧为头领,以其为师,加入取经队伍,借唐僧这块金字招牌才可以。
按照小说的写作要求而言,《西游记》写了太多的和故事内容无关的东西,显得十分累赘。细品,却大有深意。如果把《西游记》当作一本普通小说来读,实在是脱离了该书的本意,浪费了作者的智慧。
10.渔樵问答
万物均有智慧。古语有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西游记》中也描写了几个“藤精树怪”,他们把盏对月、吟诗作赋,看上去个个风流潇洒。谈笑间,来了一个妙龄女,大家借着酒劲,拉唐僧和那女子成亲。
唐僧如坠云里雾里。忽然,孙悟空出现,大喊:妖怪!举棒就要打。唐僧制止了他,说他们虽然是妖怪,却不曾伤害于我。
为什么《西游记》第八回、第九回之间,有些突然地出现了一个“附录”?这个附录,估计是完稿之后加上去的。第九回的上半部分啰啰嗦嗦,加了一大段渔夫和樵夫的诗词唱和,他们竞相赞美绿水和青山,一副悠然自得的心境,让我们联想起了杨慎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时候看《西游记》,就图个热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后来重看,才注意到:《西游记》中有这么一处,实打实地写了两个读书人:张稍、李定。俩人出现在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张稍、李定乃是长安城外、泾河岸边的两个“贤人”,赵稍乃渔翁,李定为樵子。这俩人实则是进士不第,只能退而求其次:打鱼,砍柴。人称他们俩为能识字的山人。这日俩人各自货了鱼,卖了柴,于小酒馆里吃了点酒后,提着酒壶在泾河边散步聊天。
张稍(渔翁)道:“李兄,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来,还不如我们山清水秀,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
李定却接口道:“张兄说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清。”
张稍的重点只是在于贬低那些为名为利忙碌的世人,并表扬自己和李定的淡泊名利。李定却偷换了重点,将谈话的重点转为渔樵二人谁的职业更好。
二人行到分路处,该说再见了。此处的描写,最有意思。张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
李定闻言,大怒道:“你这厮惫懒!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张稍信心满满地说他“永世也不会翻船”,并且说自己捧的是铁饭碗:“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拋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
谜底到此揭晓。两个文人的一番斗嘴,引出张稍炫耀,而泄漏天机(“比”的底下其实是残酷的生存竞争)。张稍一番言语,被泾河水府巡水的夜叉听了去报知龙王。龙王与袁守诚打赌,改了下雨时辰,克扣点数,犯了天条。
之后的事情就无需赘言了。
前面是两个小人物的舌战,后面是另两个人的斗法。
一场渔樵问答,原来是两个文人的一番矫情斗嘴。还引发好大一场祸事。
若我是渔翁,定用上十分的力气把樵夫夸奖;而若我是樵夫,一定用十二分的气力把渔翁赞赏。这,才是游戏规则。
文人,要么相轻,要么相捧。
渔翁、樵夫都是一向“极好”的职业。为什么说“极好”呢?因为那年月,既不静也不好,世道也不太平。“乱世难为”啊,百姓生活能不苦?你看杜甫的名篇《石壕吏》,他就详细描写了老百姓生活在中唐乱世、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景象。杜甫本人“暮投石壕村”,正碰上“有吏夜捉人”,结果“老翁逾墙走”,总算逃脱了,剩下老妇人硬着头皮出来应付官家的人。老妇人说,我家里实在没有劳力了,三个儿子都当兵去了,“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尽管境况已经如此悲惨,老妇人还是被官兵强行拉走,到前线给军队做饭。生离死别的故事,充满了中唐乱世的斑斑血泪,充满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无尽哀伤。
中国文学里的隐士通常都操渔翁、樵夫两门职业,文人诗文里也常常出现这两门职业。当年姜太公就是个渔翁(也许,你也可以理解成:他本来就是被派去钓鱼,等待文王的。都是计划好了的)。孙悟空渡海来到西牛贺州。他寻访了不少时间,忽然就遇上了一个神秘樵夫。这个樵夫口中唱的山歌,玄妙异常。孙悟空一听,就认为这个樵夫是神仙。樵夫说,他的邻居是神仙,并且指引孙悟空怎么走。孙悟空问樵夫怎么不修行仙法,樵夫说,他要忙着砍柴养老母——这个理由很可笑。当孙悟空请樵夫带路,樵夫怒了,说还要去砍柴,没空。
只因,这个樵夫是个引路人。引路结束,他就必须消失了。
读书做官之外,中国文人最想当的就是渔翁和樵夫了。“闲来垂钓碧溪上”一般的境界,多好啊。
当个隐者多好啊,自食其力,乡下的环境也好,不会如文人做官一样精神分裂。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吴承恩生活的明朝那样一个时代,身在官场的文人,有几个不想退隐、过清静日子的?
这一场渔樵问答,估计不会是吴承恩自己的影子,应该出自吴承恩的生活圈子,那些草根知识分子圈子。吴承恩在江苏淮安算是个才子,但以当时文人的标准,也是个异类。他写文人,可能有自己的影子。有人说,是吴承恩当不了官,才不去当官的。可是,他能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反观读书人的心理,难能可贵。别的不说,单说他这样的自嘲,就非常难得。
李贺有诗云:“谋官谋隐两无成。”可见“隐”也要谋的,而且要有“谋”的资本,如同听到人说“挣足多少万就去当乡村教师”一样。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看到打雷下雨,就说:“下雨啦,快收衣服啊。”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3.
3712500338267